快来量量你的耳朵 大小标准吗?
靳士英调查统计,中国人耳廓长度均值,男性为60.0毫米,左为60.7毫米,右为59.3毫米;女性为58.3毫米,左为58.9毫米,右为57.7毫米;宽度均值男女基本相同,左为31.0毫米,右为30.0毫米。一般耳宽为耳长的1/2,耳廓面积约为30毫米×60毫米(1800平方毫米)。而潘志伟等认为一般耳高通常为62~65毫米;中等耳高为55~59.9毫米;54.9毫米以下为小耳畸形;65毫米以上为大耳;男性耳宽为31~34毫米;女性为29~33毫米;耳垂一般高为16毫米。钟世镇等则认为耳廓高度大于70毫米为大耳畸形;小于55毫米为小耳畸形。耳廓测量数据差异是由于调查人群数量差别、人种差别、地区差异和调查方法差异等影响所致;诸如大耳和小耳畸形的长度规定不宜硬性规定,不同人种、种族地耳廓不应遵从某一固定数值。
单纯以耳廓长度进行小耳或大耳的判定,有失客观,应附加耳廓长度与头颅长度之比这一相对参考数值。
中国科学院对耳廓的神经解剖以及各部位26个穴位的显微观察,发现所有耳穴都有一定的神经供给,惟分布数量不均,甚至相差悬殊,耳廓的神经来源也存在差异。各自向中枢神经传递感觉信息的途径也有差异,也揭示耳穴生成源于神经传递的多源复杂性。如人体内脏在耳廓的反应区——耳甲区恰好又是迷走神经耳支在耳廓的分布区,也是迷走神经在体表的唯一分布区。内脏耳穴位置的差异可能与迷走神经耳支分布区的个体差异有关,即前者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
耳廓上部与下部的毛囊密度相差较大,中国医科大学统计,在皮质下、内分泌,心、肺、肾上腺等耳廓下部的穴位处有较多毛囊,其密度为30-50个/2.6平方厘米,而在子宫、肾、膝等耳廓上部的穴位处毛囊较少,其密度仅为10个左右/2.6平方厘米,这是耳廓下结构分布不均衡、模糊性的一种间接证据。
耳穴内下结构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游离神经末梢。由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构成的耳穴皮肤的游离神经末梢有两种类型(真皮内的树状游离神经末梢;在真皮内毛囊根部的彭氏神经丛,又称毛囊感受器),还有丛状末梢、环层小体、露菲尼小体,有时在包含耳肌组织的耳穴下还有丝状游离末梢、高尔基器或少量肌梭等。这些都说明不同耳穴所对应的皮下结构是有差异的,其穴位刺激的作用机制也不一样,同样的耳穴刺激,不相同的传导与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耳穴的作用机制是模糊与不确定的。1950年起牛津大学Weddell等人观察到耳廓只有游离神经末梢分布,但却能对冷、热、触觉、痛觉等精细感觉进行感受。
根据分形理论对耳就进行分形描述为:耳廓是由血管、神经、淋巴等分形结构附着在耳廓软骨表面,这些结构的间隙主要由脂肪、结缔组织等来填充的一个组织结构。而耳穴内含结构是不同血管、神经与淋巴等分形结构之不同组合,耳穴下内含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耳穴作用机制的差异,也决定了耳穴作用的模糊性。
耳廓的因人而异,对一个具体耳廓进行判定时,会发现所观察耳廓的不同部位的不典型与缺如等现象。由于结构的不典型和不可精确比较性,因此对耳廓不同区域的分界是模糊的,而由于不同区域分界的模糊,必然导致在耳廓分界区域内耳穴精确定位的模糊性;而且不同个体之间耳廓结构区域因存在结构的大小与形状的绝对差异,附着或衍生于耳廓的耳穴,最终也难以精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