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 资产配置的实操方法!文字版【防骗课堂】2016.7.14
投资大咖都说“资产配置”很重要,
但究竟如何“实操”?如何“为我所用”呢?
前汇丰/渣打总行级讲师单丹,来教你“资产配置的实操方法”!
点击播放音频:
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非常的热。周日那天,我约了一个以前银行的朋友,找了个咖啡馆,两个人互不打扰地干点正经事儿——她给她盘子里的客户梳理产品,我写我这周要发的几篇稿子。中间我们三不五时地会聊上两句工作上的事儿,忽然她眼睛一闪,说:“哎你炒股么?”,我说,“我还有一点儿股票,但是已经不炒了,怎么?” 她说,我这有一个消息……
然后,我俩同时拿起了手机,她报了一个股票代码,我打开App,搜索,加关注,看走势,动作一气呵成,堪称——完美!大概过了半分钟,我开始觉得哪里不对,放下手机,望着窗外,忽然觉得自己特别可笑。
过去的十年,我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做着“资产配置”的“科普”工作。而过去的五年,我是在银行里给客户经理们上课的那个人,我每天都在苦口婆心地告诉年轻的客户经理,什么是真正的财富管理;教育他们要传递正确的理财价值观给到中国并不成熟的投资者;引导他们要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帮助客户实现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目标。
但即便如此,抛开自己在课堂上“师道尊严”的伪装,撕下人性虚伪的假面,作为一个俗人,我还是无法阻止自己听到“我有一个消息”时,不自觉竖起来的耳朵,无法按捺住自己想要“快速致富”的贪念。我自诩是个老中医,但却依旧不定期地出现亚健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为什么资产配置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就那么难呢?
因为资产配置,它本身,是反人性的!
提到“反人性”,这个话题似乎一下子被撕大了。那么我们先把它缩小到生活中。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对于90%的女人来说,都有一种共同的肥胖,叫做“我觉得我自己胖”。我们每天都嚷着要减肥,躺在床上搜索各种减肥秘方上,但其实心里都清楚地知道,想减肥,只有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可是为什么大家都瘦不下来呢。因为瘫在沙发上吹着空调吃着垃圾食品,实在是比一个人在健身房上无聊地跑步出汗,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快感。所以你看,人性本身,就是趋利避害的,就是得懒就懒的,就是喜欢一夜暴富的,就是想要不劳而获的。
在投资上,也是如此。
投资的时候,人性驱使我们追求什么呢?追求高收益、追求零风险;追求低点买进、高点卖出;追求回本就跑,再也不回来。那事实上,我们在与自己,与人性的PK中,又是否真正取胜了呢?
如果你现在低头,能够看到自己肚子上的赘肉,那我敢说,投资里,你一定败给过人性。
客户A追求零风险,所以就只买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他一年赚4%,但公司楼下的鸡蛋灌饼已经从5块涨到了6块,一年涨了20%,A黯然流泪;
客户B瞧不起客户A的保守,他追求高收益,结果却被无良的P2P盯住了本金,P2P赚得盆满钵满,他亏得倾家荡产,B心塞得要死;
客户C说你们都起开,看老子低点买进、高点卖出,赚到飞起!结果每次都是绿巨人冲进去,忍者神龟爬出来,宝宝心里苦,宝宝说不出;
客户D比较低调,亏成忍者神龟的时候安慰自己是个长期投资,默默发誓说指数早晚能涨回来,等回本我就卖,再也不玩儿了;但当指数涨回本的时候,他又忘了自己当年的承诺,双眼冒绿光地想,“不赚点就卖,怎么对得起我潜伏这么多年……”
怎么样,ABCD这四款,总有一款戳中你吧……唉,赚钱的烦恼,就是这么多。这些烦恼,是因为我们都是俗人,都是知易行难的,都懂得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不过,大家也不用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给你在墙上留下很多开锁的电话号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1952年就炼就了一把名为“资产配置”的钥匙,它可以让你少亏,但代价,是你要忍受“少赚”。是不是很虐,你就说吧,虐不虐,虐啊,虐死了啊……那如果你能现在狠下心来,忍了这个虐,那这把“资产配置”的钥匙,解不解得开我们这些“不赚钱”的锁呢。有些人可能不信,那我们现在就拿起笔,一起算个帐,感受一下。
假设你和隔壁老王各有100万。老王随便做了个分散,买了50万的股票基金和50万的债券基金。你觉得股市这么好,分什么散啊,4不4洒,于是你抱着100万全买了股票基金。那我们来看看,三年之后,到底谁是赢家。
假设一年之后,股票基金亏了50%,债券赚了5%;
第二年,股票基金赚了60%,债券基金赚了4%;
第三年,股票基金赚10%,债券基金赚6%。那么,你和老王的盈亏如下图所示:
看到这,你可能还会怀疑,说小编你太鸡贼了,你上来就让股票下跌,那我肯定出师不利啊,所以就失手了,要是上来我那股票基金就咔咔大涨,那结果肯定不一样。
好,我就喜欢你这样不服输的。来,去把刚才生气摔了的笔捡回来,还是你和老王,还是同样的操作,我们再算一轮。
第一年, 我们按你的想法,先让你看好股票基金赚60%,债券基金赚4%;
第二年, 股票基金亏了50%,债券赚了5%;
第三年, 股票基金赚10%,债券基金赚6%。那么,你和老王的盈亏如下图所示。
二比一,还是老王赢了。你除了“赚过”,还想说什么?怎么样,服没服?!
说到这儿,我们停下来整理一下队伍。如果你认可我说的,只靠自己的人性,赚不到钱;同时你也听懂了我刚才举的资产配置的例子,想要战胜自己,那么很好,我们有共同的革命目标,可以继续前行。今天先讲到这里,明天我们再来看看,一个怎样的资产配置,才能帮助我们至少跑赢市场,最好还能战胜隔壁老王。
在资产配置这件事上,国学易经里,老祖宗已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清晰的指引,那就是三个词——明道,取势,优术。简单来说,明道(明确道路),就是要有一定的投资策略;取势(获取趋势),就是要顺应市场大的方向;优术(优化战术),就是找到最好的投资武器。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分解,讲一下到底应该怎样做。
所谓明道,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一个是坚持资产配置的策略。我在过去的工作中观察,理财经理一般也会问客户——您的投资目标是什么?然后客户一脸蒙圈,说——啊?目标?目标就是多赚钱呗!然后客户经理就卡住了,俩人面面相觑。
事实上,客户回答得没错,是理财经理的问题可以问得更好。所谓投资目标,是指你赚了钱之后,要拿这笔钱干嘛,用这笔钱养老?用这笔钱送孩子出国读书?用这笔钱换房?还是想把这笔钱直接留给儿女?不同的投资目标,预期的回报率是不同的,那么选择的道路和策略也是不同的,这是其一。而接下来,坚持资产配置的策略,就是在投资目标下,看看我能够承担多大的风险波动,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模型,分配好股权、债券、另类资产等各类的比例。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在想,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手上的这笔钱,具体是要用来干嘛的。没关系,那我们就在整体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承受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然后配置各类资产。比如说,一个平衡型风险的客户,预期年化收益率15%,那我们给到的配置模型建议就是股权类45%,债权类50%,另类5%。这个,就是“明道”的部分。道理听起来很简单,测算也是有效的,但为什么就是赚不到钱呢,因为除了“明道”,我们还要“取势”和“优术”。
所谓取势,就是分析整体经济大的趋势,这一点,不要说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很难,对于专业的业内人士来讲,也是无法完全准确预测的。说到这里,我想起很多人问小编的问题——“老师,你说人民币年底会不会跌到7”,“老师,你说黄金会不会上1400”,“老师,你说英国脱欧之后,谁会取代伦敦成为新的金融中心”,“老师,你说中国的房价到底会不会下跌”……我看了之后,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每个话题都可以讲很多,但如果你只是想跟我要一个Yes or No的答案,那我只能说,臣妾做不到。就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可以开出一堂“如何写出一篇高分作文”的公开课,但你说哎呀老师你别墨迹了,你就给我押一下今年高考作文题吧,你看老师会不会把你撵出去……
在投资这件事情上,想要“取势”,尽量提升胜算的概率,必须依靠专业的分析。要研读代表各家机构的观点报告,同时基于历史数据,做出技术上的判断。当然,也需要有专家团队,集体贡献大家的经验和智慧。在这里,“取势”需要跟“明道”寻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是非常不容易的。既不能固执,也不能随性。如果在资产配置的策略下,能够抓住阶段的走势,适当调整,那投资的回报,就会更加亮眼。
比如在去年6月底,市场已经从5178点跌至4300附近,7分钟的投研部门认为,已经出现小熊市了,于是调低了股权配置约1/3,比如原来股权配置建议是60%,我们就建议客户调到40%。而到了8月底,市场已经回调到位,我们又调回标准配置。后来市场持续反弹到12月底,点位已经到了3500,投研部又建议将股权调低了约1/3,然后今年2月底又反弹回来,我们调回标准配置至今。正是我们在“明道”之后,一直不断地“取势”,才能够在股市整体下跌的过程中,为客户实现了正收益。
最后一步的“优术”,就是指具体的操作,挑选出好的产品,给自己的投资组合,找到一个最优解。在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你从多大的“池子”里去寻找最优解,二是你是否知道自己到底买的是什么。
当年我做客户经理的时候,有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有一位跟我关系很好的客户,要买美元的理财产品。当时我所在的银行在卖的,是一款2年期,保本浮动收益的产品,最高年化回报是2.5%,而距离我当时那家支行50米的另一家银行,有一款美元高息定期存款,利率是年化4.2%。我当时内心特别的纠结,我非常希望我的客人都有更好的收益,但是我又受限于自己的身份,无法跟客人说:“哎,你出门左转50米那家银行去买吧”,毕竟在职场上,站在谁家山头唱谁家的歌,也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所以,在为客户寻找最优解的路上,如果不是独立的第三方的身份,仅怀揣着一个为客户着想的闪闪红心,也是无法做到真正的“最优”的。而投资者如果想自己亲自寻找“最优解”,市场辣~么大,我能给你的最中肯的建议,就是三个字——别找了。你有那吭哧吭哧做调研的功夫,真不如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省下时间,用它来享受人生,不好么?!
说到客户是否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那就更有意思了。目前市场上的各类产品,真的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出。很多时候,我们十几年的从业者都觉得,自己学习的速度,赶不上“创新产品”花样翻新的速度。我们给很多客户看过他买的投资产品,有人以为自己买了个银行理财,但其实他买的是个保险,5年内提前取出需要承担损失;有人以为自己买了个保本保收益的高息产品,但其实是个P2P的资金池,发行方随时有跑路的风险;有人以为自己投的是新兴的另类资产,但发来的盈利模式说明书,怎么看怎么像是传销;有人以为自己买了个股票类的私募基金,但其实是个以天使投资项目为主的项目基金,既不能随时取出,收益也要看投资的一堆项目能否顺利获得收益……
前些天,一个业内的朋友发给我一款产品,说是一个一年期10%收益的私募基金,100万起投,让我问问身边有没有朋友想投资的。我看了一下资料,扒掉那些宣传上华丽的外衣,其实不过是把投资者的钱,借给一个微污染水处理企业。而对方质押的是什么呢?是10个债务人的应收账款。简单的来说,这个项目如果还不起钱,看起来你还可以追讨这10个公司,跟他们要钱。但至于10个公司有没有钱还你,是不是每个公司背后还站着另外10个欠钱的公司,谁都不得而知。同时,预期10%的回报看起来很美对么?但如果我告诉你,卖给你的那个销售,他的提成是5%,也就是说,100万的产品,销售人员可以拿到5万的佣金,你会怎么想。你承担本金亏损的风险,担惊受怕过一年,才赚10万,而他牵个线儿,今天就能赚5万……此刻,我想求一下你的心理阴影面积。
古语说,不明道则难取大势,不取势则怀揣利器反受其害。这两天讲了这么多,其实也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学习的过程总是漫长而痛苦的,但如果没有基础学习,仅仅依靠人性的本能,你就是无法体会赚钱的快感。所谓懂得局限,方得自由。希望大家能够和“7分钟理财”一起,在资产配置的道路上,不断学习、自省、觉察、纠正,最终战胜自我,早日在人生奋斗的路上,获得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