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之源与始烧年代(二)钧窑兴于北宋晚期

2
PART
出土物与文献证实钧窑兴于北宋晚期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是绝大多学者的公认。关于钧窑始烧的年代,由于宋元文献记载未有发现,及有纪年墓出土物发现不多,与虽有发现,而未公示于世。对钧窑之始,直到目前还没有定论,且众说纷纭。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有人认为,既然窑名以钧命名,钧窑必始于钧州建立之后,亦即创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

60年代

有人提出:钧窑始于北宋,而不始于金。

70年代

考古发掘出土上千件标本,其中有用瓷土制作的“宣和元宝”钱模,出戟尊底部有“奉华”二字,有人据此提出创烧于北宋初,盛烧于北宋中晚期。笔者认为据这一发掘报告,足可证实创烧于北宋初,盛于北宋中晚期,但仍有欧美一些学者,认为宋代墓葬中不曾发现,多出于元墓与遗址中,因而流传着“宋无钧窑”即钧窑创烧于元代的说法。

80年代

通过对钧台窑出土的汉文数码字和奉华铭文出戟尊,宣和元宝钱模之研究论证,有人提出:“钧台的‘官钧’瓷窑,是为了满足宋徽宗时期宫廷的特殊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它与历史上的‘花石纲’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批陈设用钧瓷是按照当时宫廷设计式要而建立起来的,它与历史上的‘花石纲’的性质可以肯定,从而它建窑于北宋时代也就毫无疑问了。”

“在历史上,金在金大定元年(1161)以前,对于南宋文化,风俗限制很严,钧台窑在器物的底部也不可能用汉文刻数码字,更不可能刻‘奉华’,奉华是北宋宫廷的名字。”

“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钧台窑址除了掘得大量的‘官钧’窑瓷片外,还找到了用钧瓷泥制作的‘宣和元宝’钱模一个。宣和为北宋徽宗的年号,这一重要发现也为钧台窑的时代问题提出了实证。可见钧台窑的兴盛时期,大约是在宋徽宗时期(1101-1125)。”

笔者与大多数学者均认同20世纪70-80年代钧窑始于北宋,兴盛于宋徽宗时期的观点,这一观点也获得广大学者赞同,因而中外对钧窑瓷展览之简介均以此说展示。

2002年

有人提出,钧台窑的产生大体始于北宋晚期到金代前期(11世纪末至12世纪前半叶)。

2005年冬

在河南开古陶瓷年会时,有人提出:钧瓷自唐代初创,到北宋晚期达到鼎盛阶段。其后是,又有一奇妙观点:钧瓷始烧于元末明初。当时众多学者对钧瓷自唐代初创,反响不大,因这种提法在20世纪已有初论。我持反对意见,因时间有限,未当即发言。对元末明初的观点,大家纷纷反驳,笔者也是其中之一。

十年来,我一直思考与检索有关各方之论据,现以文献记述与出土物为实证,坚持钧窑始于北宋初,兴盛于宋徽宗时期,兹简述如下:

文献记载,据清乾隆间《南窑笔记》:“北宋钧州所造,多盆、奁、花盆器皿”,与发掘出土物的器物一致。再据清乾隆年间蓝浦撰《景德镇陶录》记:“钧窑,亦宋初所烧,出钧台,钧台亦称钧州,即今河南禹州也,土脉细,釉具五色,有兔丝纹,红者胭脂朱砂为最,青若葱翠。……底一、二、三至九、十数目字码为记。”这些文献记述皆与出土物相符。历史上许多事缺少记载是很普通,而有记载的是极少的,我们应珍视已有的记载,至于虽有记载,而无出土物为证,亦是绝对有之,但对已有的记载,决不可妄自否定,比如南宋杭州修内司官窑,在未发现以前,不是有人撰文否定修内司官窑的存在吗?可经过时间的推移以及考古发掘的呈现,不就证实了文献的正确与可靠性。

关于钧窑始于唐代持否定意见,在前面已论证,现不再赘述,兹仅对钧窑始于元末明初再次否定,对始烧于北宋初做一补充论证:

提出钧窑始于元末明初的主要依据:钧窑器在大量的宋墓中不曾发现,而多是元墓中与元代遗址中。对这样的提议,纯是检索资料有限,或是人云亦云。现告知如下:

①山西大同金代阎德源墓(1190)出有钧瓷长颈瓶两件,香炉一件。

②1987年重庆合川绍熙元年石室墓出有天青乳光釉仿钧窑胆瓶。

我们就以此两例为证,再说宋墓中不曾发现钧瓷就没有可言之理。

关于宋代遗址出土的钧瓷,在长江三峡河段的宋代遗存中亦有:湖北巴东北宋旧县坪遗址就有发现,其发掘报告称:“北宋巴东县治的堆积中,出土文物也令人惊奇不已,已复原的数千件瓷器,有白瓷、青白瓷、青瓷……有北方的钧窑、汝窑、耀州窑产品,也有建窑、景德镇窑、龙泉窑、湖泗窑等南方窑口的产品。遗址中出土了数千枚北宋钱币,使我们看到了北宋商业的发达。”以及万州大地嘴遗址之发掘简报:“还发现耀州窑婴戏纹碗……钧窑瓷片、定窑的白瓷碗等。”

再有笔者参与整理奉节宋代永安城遗址中,发现2003年出土的钧窑天青釉瓷碗:高5.6cm,口径16.2cm,足径5.6cm,侈口,外沿束收,斜弧壁,圈足。釉色呈天青乳浊状,口沿显露橄榄色边,内外壁施满釉,圈足及底无釉,施有褐色护胎汁。

金钧窑天青釉碗(2003年三峡奉节出土)

据称: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如这记述,奉节出土天青乳浊釉碗,其时代当在宋末,最晚也当为金初之产品。故说宋代遗址中未有发现钧瓷之说是知之甚少,其立论钧窑始于元末明初,更是不可信。

3
PART
出土物证实宋、金、元时期全国形成仿钧的庞大窑系

相继钧窑独领风骚的窑变花釉更加成熟达到顶峰,至北宋晚期,更赢得宋王朝徽宗赵佶艺术大师的赏识倡导,于是上至皇亲国戚、官绅与士大夫、豪商,下至庶民百姓,莫不为之好尚。在这样强大的社会力量推动下,瓷商们为博得世人的审美意识与需求,尤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全国即掀起了一个仿钧瓷的热潮,故于两宋时,无论是临近的山西、河北,江南的江西吉州窑、广西水福窑、四川邛窑、重庆的清溪窑,皆争先恐后,竭尽全力追仿,重庆合川南宋绍熙元年出土的钧釉瓷胆瓶就是一重要证据。

南宋清溪窑紫蓝乳浊釉胆瓶(1987年合川绍熙元年墓出土)

该仿钧釉胆瓶,无论是造型的工整,做工的精细,釉色的绚丽,没有长时间的提炼是无法取得成功。从而可知,至迟于南宋中期之初,重庆清溪窑仿钧已很成熟,它的面世,不仅对钧窑始于元末明初是一个有力反证,而且对钧窑起于北宋是一个有力支持。

本文选自:《宋代五大名窑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作者:陈丽琼 董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