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

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建于1924年,由教会普爱堂投资建造,初名“霞飞坊”,1950年5月为纪念淮海战役胜利,而改名为“淮海中路”。随之改名“淮海坊”。占地面积为17333平方米,共有3层砖木结构楼房199幢,居民约2000人。典型的新式里弄建筑,屋面统一的小烟囱和清水红砖墙面形成建筑群整体特色,颇为壮观。竺可桢、徐悲鸿、胡蝶、许广平等名人曾居住于此,为淮海坊的建筑风格注入了特殊的韵味,当年无论是商贾巨富、军政要人,还是文化艺术界人士都选择此地为最佳居所。

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建国前,先后寓居过的知名人士有:学者、翻译家、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夏丏尊住3号,杨杏佛住5号,广西、江苏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冷遹住6号,辛亥元老袁希洛住9号,电影导演李萍倩住16号,音乐教育出版家王允住24号,竺可桢住26号,剧作家陈西禾与影星路明夫妇、电影皇后胡蝶住33号,开明书店经理章锡琛和古典文学家、史学家王伯祥,文学家江红蕉住35号,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立法委员、北京大学法学教授戴夏住39号,立法委员孙履平住46号,实业家、建国后上海市第一任副市长盛丕华和他的儿子盛康年住56号,翻译家、复旦大学教授祝世康住57号,开明书店编辑索非、作家巴金、上海法政学院教授许鸿飞住59号,上海法政学院教授骆道住62号,开明书店编辑、科普作家顾均正住63号,鲁迅夫人、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许广平和鲁迅之弟生物学家周建人住64号,上海法政学院教授王孝通住65号,国立音专教授陈昭文住69号,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首席检察官郭怀瑾住73号,立法委员刘光汉住82号,著名画家徐悲鸿住99号,上海美专和杭州国立艺专教授高乐宜住108号等。作家萧军的居处门牌号不详。

地址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新式里弄 1924年后砖木三层 199幢 27619平方米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3945190000062 霞飞坊旧址 民国 瑞金二路街道

2005年,被公布为上海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内景

霞飞坊属新式里弄,里弄宽阔,取消了石库门,围墙降低到2.5米,改用铸铁大门,天井也缩小了。由于地形狭长,总平面布置采用行列式,特别是将30个单元拼接在一起,在上海里弄住宅中也是不多见的。建筑式样上摆脱了石库门的模式,仿法国式住宅,安装钢窗。平面上布置壁炉烟道和抽水马桶间,厨房内安装煤气。该里弄地段闹中取静,建成后房屋出租率很高,但是三楼平面不设抽水马桶间,与二楼合用,给居民带来不便。

淮海坊9号同盟会元老袁希洛旧居  名编剧阳翰笙旧居袁希洛:(1876年--1962年),上海宝山人,编剧、戏剧家、作家袁希洛,清代末期的秀才曾就读于上海龙门书院,后去日本留学,1906年在东京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1962年在上海寓所不幸煤气中毒而逝世。他从日本大学高师科毕业后公开身份是苏州公立中学的监督(校长)。1912年1月1日晚8时,在南京袁希洛代表各省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授予了孙中山。先后在启东、太仓和南汇出任了三任县长。1947年他参加南京“国民大会”,大会发言时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呼吁停止内战,被当局骂为“疯代表”。阳翰笙:(1902-1993),编剧、戏剧家、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四川高县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27年底参加创造社,1928年初起陆续发表小说并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文艺理论的文章,1933年开始电影创作。抗战期间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任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会主任等职。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文联秘书长、副主席。

淮海坊11号旧上海市长吴铁城(金屋藏娇)旧居上海特别市市长吴铁城于11号金屋藏娇,安置了外室,每当吴来,最初尚便服简从,1933年宋子文北站被刺案发生后,则保镖护卫,气势汹汹。

淮海坊16号早期导演李萍倩旧居李萍倩(1902~1984年)原籍安徽桐城,生于浙江杭州,肄业于上海沪江大学。20世纪20年代初在明星影片公司附属电影学校学习,1925年起在神州影片公司任导演和演员,赵丹具有文艺细胞是他首先发现的。从影60年导演影片近200部,编写剧本10多个,主演影片10多部。1947年赴香港,成为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的主要导演。他的作品有《三笑》等。曾任香港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中国文联委员。

淮海坊24号音乐教育出版家王允旧居

淮海坊26号竺可桢旧居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49年后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淮海坊26号竺可桢旧居介绍竺可桢的第一任妻子张侠魂是当时中国第一个乘飞机上天的女性,毕业于上海女校,湖南人,性格活泼开朗,文章书法都很有功底。1920年结婚,1938年8月3日张侠魂不幸患痢疾逝世。第二任妻子陈汲于1940年3月15日在遵义结婚,她生性贤惠,品貌端庄,因要照顾双亲二老才迟迟于36岁时成婚。育有一女竺松。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3945190000367竺可桢旧居 民国 瑞金二路街道

淮海坊33号导演陈西禾与演员路明夫妇及胡蝶旧居陈西禾(1911~1984年)福建闽侯人,大学毕业。历任新闻记者、银行职员、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戏剧协会、上海剧艺社、上海文华影片公司、上海联合制片厂导演,上海平明出版社特约编委。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路明(1919—2001年)原名徐薇琯,是20年代著名武打片明星徐琴芳的妹妹。姐夫是旧上海著名导演陈铿然,从小就是一个影迷。1936年她由姐姐介绍加入“艺华”,主演《弹性女儿》演活了舞女的生活遭遇,她主唱的影片插曲也得到广泛流传,路明因此而一举成名。抗战前后是路明演艺生涯的黄金时期。解放后,路明参加了一些电影和话剧的拍摄和演出,影响都不大。胡蝶(1907—1989.4.23)广东鹤山人。上世纪上海滩电影皇后。胡蝶生于上海,幼年跟随在京奉铁路任总稽查的父亲迁居天津、营口、北京等地。1924年回上海,入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第一期演员训练班,结业后参加无声片《战功》的拍摄,后相继在友联、天一等影片公司二十余部古装片扮演角色。一度经商并被戴笠软禁,戴笠死后才得以脱身。1967年定居加拿大。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温哥华谢世,享年81岁。她先后与林雪怀(1927年3月27日订婚后解除),潘有声(1935年11月23日结婚),戴笠(1943-1945年同居在中美合作社内杨家山公馆),戴笠乘飞机摔死后她与潘有声得以破镜重圆。

淮海坊34号“江北大亨”顾竹轩1956年旧居.顾竹轩,江苏盐城唐家湾(今属建湖)人,1886年4月17日生。16岁 在闸北飞星车行拉车。1914年德籍老板回国将车行低价让给了顾氏。之后,他当过巡捕独资或合资开设过同庆舞台、德胜茶楼,天外天游乐场、天蟾舞台、天蟾玻璃厂、大生轮船公司、三星舞台、大江南饭店等等,担任过闸北商团会董、闸北保卫团副团长、江淮旅沪同乡会主席、苏北旅沪同乡联合会副主任、苏北难民救济协会副主任、武陵中学与江淮中小学董事长、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参议员等。20岁拜同乡、青帮大字辈刘登阶为师,为人重义,好打不平,收有数百名徒弟和大批学生,成为上海青帮首领之一。1931年里家乡大水灾,他售让天蟾玻璃厂,集资五六万元,在家乡赈济;1932年一二八、1937年八一三,两次将天蟾舞台辟为难民收容所,收纳了大批从闸北逃出的苏北藉难民。平时捐资设立乡民子弟学校,有民族气节,曾帮助共产党做了不少好事,1927年四一二时,援救上海总工会工纠大队长姜维新;1938年拒绝日寇包销大烟、出任高位的利诱,不当汉奸;1943年掩护中共盐阜区**部长喻屏夫妇,从上海去延安,为此自己遭到日本宪兵队关押;1945年送幼子乃锦参加新四军,先后帮助新四军干部林立、尤鸿贵等在沪治病、购买西药等物资;还掩护顾步平、周学文、杨进、朱俊欣等中共地下党员开展工作。建国后,他被聘为特邀代表出席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陈毅市长到天蟾舞台开会时还专门上楼去看望过他,  1954年5月10日,他从天蟾舞台迁出;1955年3月,儿子顾乃赓以反革命罪判刑10年。1956年3月30日,从长乐路613弄6号迁到了淮海坊34号。三个月后,也就是1956年7月6日,顾竹轩带着困惑离开了人间。

淮海坊35号开明书店经理章锡琛,古典文学家.史学家王伯祥,文学家江红蕉旧居章锡琛(1989—1969年)浙江绍兴人,1912—192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辑、《妇女杂志》主编、国文部编辑,1926年离开商务印书馆组织《新女性》杂志社;1926年8月创办开明书店;1949年任出版总署处长、专员;1954年担任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1956年任中华书局任副总编辑;1958年被划为右派,1960年摘帽,“文革”中被迫害,1969年含冤而死。王伯祥(1890-1975年)江苏苏州人。现代文史研究家。毕业后入苏州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同时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研究员。其后曾任教于厦门集美学校、北京大学中文系,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史地部编辑10余年。1921年1月,文学研究会成立,与郑振铎成为莫逆之交。1932年离开商务印书馆到开明书店任编辑,直至新中国成立。开明书店与青年出版社合并后,应郑振铎之邀,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江红蕉(1898-1972年)江苏苏州人,近现代小说家。受姻亲作家包天笑的影响,开始习作小说。后以《红蕉词》为署名,发表小说于《礼拜六》、《半月》、《星期》、《快活》等杂志上。曾主编《新申报》附刊《小申报》、《家庭杂志》、《苏民报》。作品多为言情小说,亦有部分刻划世态的炎凉。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

淮海坊39号国府教育部督学.立法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戴夏旧居居戴夏(1889-1963)浙江温州人,近代业余曲家。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和瑞士。二十年代起曾任北京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武汉第二中山大学等校教授。1926年1月就职女师大,任教育学科主任。1936年任职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任国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文法委员职,负责审查偏重于文教方面的各项法律。自幼酷爱昆曲。抗战时期随国民政府赴重庆,参加重庆曲社活动。抗战胜利后返沪。五十年代被安排在上海文史馆工作,参加了民主同盟。1957年上海昆曲研习社成立,戴任委员并参加曲社活动。晚年抱病笔耕不辍,著有《史可法殉难沈江》杂剧,平生喜爱文物收藏,晚年将毕生收集的文物古董全部捐献给家乡温州博物馆。1963年病故于上海,享年75岁吴克坚(1900~1986)1945年寓所,湖南平江金刚公司经理(中共上海市委地下工作者)。

淮海坊46号国府立法委员孙履平旧居孙履平是兴中 学会总干事。协会会员 不 多 , 活动 能 量很大 , 其 会址 上 海 市 威 海 卫 路270号曾 被用 作全国 洪门 帮会总通讯处。中间党联盟1947 年 2 月 , 由 民生共进党 (1946 年 3月 在 西 安 组织 ,7 月 在 上海设立 总 部 ) 、 中 国 国 民 自 由 党(1938 年元旦在长 沙成立 , 1946 年 1 月 在重庆改组,

淮海坊52号国府.外交家张祥麟旧居(前门)--1936年入住至1976年逝世张祥麟(1891.12.11--1976.9.12)上海浦东川沙人,无党派人士,先后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外交部译员,处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联合国东北调查团宣传组长,上海百新书店董事长。1956年起由陈.毅任命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卢湾区人大代表。 

淮海坊56号上海首任副市长盛丕华父子旧居盛丕华(1882-1961年),浙江镇海区骆驼镇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895年去上海学业,1908年组织浙江旅沪学会,1914年任宁绍轮船公司监察人,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盛出任常务理事,并被推为主管会计。此后历任上海总商会会董、上元企业公司经理。1924年投机失败,被迫避走武汉。在开明公司任职时获利颇丰。1930年盛回到上海,重返交易所任常务董事。 1934年在上海组织爱国团体“中社”,1939年10月开张红棉酒家并出任董事长。 抗战胜利后参加民主建国会,任常务理事,改红棉酒家三楼为“红楼”供民主人士活动,先后担任伟大罐头食品厂常务董事、东南商业银行董事、中信银行董事长等职。1949年平、津解放后,离沪转道香港至北平。9月赴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继参加开国大典。历任首任上海市副市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任委员和上海分会主任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全国及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病逝于上海,享年79岁。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3805190000368 盛丕华旧居 民国 瑞金二路街道

淮海坊57号祝世康旧居祝世康(1901~1982年)江苏无锡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大学,后赴美留学,再赴欧洲考察,经苏联回国。先后于交通、复旦、劳动、中央等大学教授经济学、社会学。历任国民政府工商部法规委员会委员兼劳工司代司长、立法院首席秘书兼编译处编修、中央信托局储蓄处经理。赴渝任中央储蓄会副经理、经理。其时,与宋庆龄、陶行知等一起从事抗日民主活动并参加农工民主党的筹建。民国34年底返沪,抱病参加民主进步活动。民国36年,和夫人卢季卿受宋庆龄之托,联络李济深,使李宋秘密会商。次年,国民党政府欲加害李济深,即协助宋庆龄派员赴港报讯。并以另一寓所淮海中路927弄57号作王葆真秘居,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和李济深驻沪联络站,命子女予以掩护。解放后因病未能赴京工作。1953年起任市政协委员。1956年起任市人民政府参事,为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常委。出版有《加格·雅加尔》、《笑面人》、《来自竞争的繁荣》等译作。

淮海坊59号是著名作家巴金(1904--2005年).索非旧居.20世纪30年代末,巴金住在霞飞坊59号。抗战胜利后,巴金回到上海,继续住在霞飞坊。此期间,《寒夜》在《文艺复兴》上一共刊出了6期,到1947年1月出版的第2卷第6期刊载完毕。当时刊物的助理编辑阿湛每个月到巴金霞飞坊的家中来取稿一次。最后的“尾声”是在1946年12月31日写成。巴金为人和为文都很“单纯”,解放军进入市区之前,就有人劝他移居海外。但当年5月的某天,一位“不速之客”的突然到来,无意之中却调整了巴金稍感不安的心理“天平”:“有个戴着眼镜穿着解放军制服的中年瘦个子来霞飞坊59号,他径自跑到楼上巴金家中,用双手紧握住巴金的手不放。原来他不是别人,正是巴金在1934年认识的在鲁迅身边工作过的黄源。”(徐开垒《巴金传》)黄源是在抗战中参加新四军的,他在解放军进入市区时的身份是上海军管会文艺处的负责人。如果说巴金对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故争、解放战争,从山沟里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还比较陌生的话,那么他却非常熟悉老朋友黄源。在某种意义上,黄源对巴金就是1948年的中国共产党人,他是一个既具体又亲切可信的存在。他就是一个无形的“资信”。正如鲁迅是通过瞿秋白、冯雪峰、胡风等左翼文人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一样,巴金也通过文坛老友黄源认识了一个新的时代。59号3楼,巴金自1937年起在此生活了18年,其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春》《秋》两部均完成于此。索非生于1899年,安徽绩溪人。早年任无政府主义刊物《微明》半月刊主编,于1925年与巴金等人发起组织无政府主义团体“民众社”。曾在北京《国风日报》任副刊编辑,1927年到上海是开明书店早期员工,后成为开明书店的高级职员 。他本姓周。当他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取名“鞠躬”。上世纪80年代叶永烈先生编《中国科学小品选》时,收入了索非的文章,让他的儿子鞠躬写《我的父亲索非》的文章收入书中。巴金得知此事,为《我的父亲索菲》一文题字。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3935190000369巴金旧居 民国 瑞金二路街道

淮海坊62号旧上海法政学院教授骆道旧居

淮海坊63号科普作家翻译家顾均正(1937--1950.7)旧居顾均正(1902.11.26--1980.12.16)现代科普作家、出版家、文学翻译家。浙江嘉兴人,逝世于北京。1919年7月初中毕业。1923年考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编辑。1926年应上海大学文学系主任陈望道之邀,在该校讲授世界童话。1928年到开明书店工作,任编辑部主任。建国后随开明书店迁往北京主持开明编务。1952年转入中国青年出版社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历任民进中央委员、常委、民进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历届委员和第五届副主席、全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等职。顾均正(1902.11.26-1980.12.16)现代科普作家、出版家、文学翻译家。出生于浙江嘉兴,逝世于北京。1919年7月初中毕业。在农村小学教学4年并自学英文。1923年考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编辑,先在理化部编撰理化读物,后调《少年杂志》、《学生杂志》任编辑,1926年应上海大学文学系主任陈望道之邀,在该校讲授世界童话。1928年到开明书店工作,历任编校部主任、编辑部主任。建国后随开明书店迁往北京主持开明编务。1952年转入中国青年出版社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历任民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民进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历届委员和第五届副主席,全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等。

许广平旧居 《鲁迅全集》编辑处64号,1936年底许广平携子周海婴来此居住,直至1948年离开去北方。鲁迅的著作就由许广平精心保存在63号的3楼里。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史料。其中“秘密离沪”一节,追忆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民党当局加紧对鲁迅夫人许广平住所的监控,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竭力保护下,许广平母子于1948年冬平安抵达香港,转赴北平。那时离许家近在咫尺的金刚公司的中共地下组织,曾暗中保护着许广平母子。同许家保持着密切联系的是金刚公司的地下党员吴希俊。吴希俊1926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祝塘,家境清寒,当过木匠学徒、药铺徒工,1944年进入金刚公司当店员。金刚公司是一家中型百货店,地处霞飞坊弄口。1936年底,为了安全,许广平从虹口大陆新村迁入法租界霞飞坊64号。周海婴是无线电爱好者,在采购各种无线电元件时与吴希俊相熟,两人成了好朋友。金刚公司后门与霞飞坊64号许家后门相距不足百步,吴希俊经常出入许家,称许广平为“许先生”,许则以广东话称呼吴的名字。吴希俊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帮周海婴购买无线电元件为名,堂而皇之出入许家,密切注视许家周围的动静,同时把党的最新政策和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胜利消息带给许广平,直到许秘密离沪。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3945190000370《鲁迅全集》编辑部旧址暨许广平旧居 民国 瑞金二路街道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3945190000389周建人旧居 民国 瑞金二路街道1936年4月,党中央派冯雪峰从延安回到上海工作。他暂住在鲁迅家里。冯雪峰向鲁迅先生了解了周文的近况,认为他政治上很可靠,就托鲁迅先生帮助联络。周文收到了鲁迅先生约他去见一位“故人”的信后,在约定的时间到四川路桥下天潼路电车站会面。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位“故人”就是他的老朋友冯雪峰。周文是冯雪峰这次到上海找到的第一个中共党员。两人都非常兴奋,回到家里坐下来谈话,谈了分别以后的情况,也谈长征谈延安谈党中央毛主席,谈形势,谈上海文艺界等等。许广平住在霞飞坊时,想找一个可靠的邻居,由于冯雪峰对周文夫妇的信任,所以与郑育之联系,让她的父母姐妹搬进霞飞坊64号,与许广平做了几年的邻居。在霞飞坊的家中,周海婴与许广平母子在一起十几年,周建人一家其时也与他们相邻,互相照顾。霞飞坊可说是鲁迅一家在上海的第二故乡。周海婴在后来写《我与鲁迅七十年》时,也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到此间的轶事。

淮海坊65号旧上海法政学院教授王孝通旧居王孝通1894年出生,祖籍浙江瑞安。上海聖約翰大學理科畢業;浙江省立法政專門學校任教授達十餘年,後任上海法政學院教授,王氏是中國最早的一位教授,專事講學-商事法序論、票據法、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的商事業務系統性,系列化釋解者。後任中國公學、光華大學、復旦大學的教授,兼職律師及會計師,前任華南大學商學院院長。著作《中國商業小史》、《海商法》、《中國公司法論》、《商事法要論》、《中國海商法論》、《現行公司法釋議》、《公司法》、《票據法釋議》、《公司法要義》、《現行票據法要義》、《保險法論》、《中國商事法概論》。

淮海坊69号旧国立音专教授陈昭文旧居

淮海坊73号旧江苏高等法院第三分院首席检察官郭怀瑾旧居

淮海坊82号国府立法委员刘光汉旧居

淮海坊99号徐悲鸿故居淮海坊99号徐悲鸿(1895---1953年)旧居,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其以画马享名于世。1917年与蒋碧薇私奔日本,1945年底离婚。1946年1月与廖静文结婚。1937年冬,田汉,欧阳予倩,徐悲鸿等人在霞飞坊99号徐悲鸿寓所成立了南国社。现底楼是居委会,二,三楼为民居。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3935190000371徐悲鸿旧居 民国 瑞金二路街道

淮海坊108号旧上海美专和杭州国立艺专教授高乐宜旧居高乐宜:福建长乐人,高梦旦之孙,与郑振铎、冰心有亲戚关系。1927年赴法国巴黎国立美术院学习油画,是年徐悲鸿回国时将其在巴黎的画室留交高乐宜使用。与潘玉良、蒋碧薇、关良、常书鸿、林风眠等友善。回国后受聘任北平艺专教授,同期在艺专任教的有王悦之、卫天霖、林风眠、徐悲鸿、常书鸿、高乐宜、彭沛民、钱祝九、王曼佗等人,秦宣夫、秦威、郁风等为学生辈。在蔡元培和刘海粟发起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中,高乐宜任征集组主任,孙伏园为宣传组主任,刘既漂为指导组主任,林风眠任审查委员会主任,并有油画风景一幅参展。抗战期间在西安、长沙、贵阳等地辗转流离,徐悲鸿、蒋碧薇夫妇至贵阳时曾登门探望。后迁至昆明定居,解放后任云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1986年逝世于昆明。高乐宜之女为云南大学化学系高达明教授,现已退休。

宽阔的弄堂

狭窄横弄堂

霞飞路霞飞坊119电影导演李萍倩(1903~1984)1937年寓所,安徽桐城。淮海坊作为典型的新式里弄,它与石库门弄堂房子不同。首先,它的围墙不像石库门里弄房子那么高,因而更提升了整个建筑的采光和通透性。进南向的底楼黑漆大铁门就是四方天井。因为围墙不高,天井就更像个小院落。三层楼房,每层一间南向正房,宽敞、高挑,光照充足。南向底楼一排落地玻璃门,颇具欧式风范。二楼六扇窗分为两个窗台的结构,三楼三扇大窗归为一个窗台。随着层高上升,阳光照射强度的递增,窗户的敞开程度递减。这种建筑结构十分符合自然生态规律,适宜居住。北向底楼为厨房,二、三楼是亭子间,三楼亭子间的上面就是晒台。整幢楼房房型规整、大气。初始建造时,每层正房均有壁炉。如今早已废弃不用,以水泥封堵砌平。但屋脊上的烟囱却留下了早年的记忆,仿佛诉说着陈年往事。淮海坊是清一色的清水红砖墙,就像传统的缸瓮瓦罐被誉为“会呼吸的容器”一样,这种红砖是“会呼吸的”建筑材料。难怪2010年的世博会前,上海很多地方的建筑被刷了一层涂料或油漆装饰,而淮海坊的外墙是用高压水枪来清洗的,它很好地保护了老建筑,也保持了老建筑的原汁原味。上海女作家龚静在《住过淮海坊》一文中对淮海坊曾有过如此精彩的描绘:“我喜欢在黄昏的时候到晒台上去活动活动腿脚,其实是为了看弄堂里的夕阳,这时的太阳就好像挂在烟囱上,如封膛的炉火将红砖墙的房子映得暖暖的。”

霞飞路霞飞坊290号上海美专教授陈抱一(1893~1945),1930年寓所,广东新会。

出口茂名路弄堂

茂名路南昌路口大弄堂

我的更多文章:淮海中路593弄桃源坊

(2017-09-23 18:03:31)淮海中路855弄永庆里

(2017-09-22 17:15:27)淮海中路613弄乐安坊

(2017-09-21 17:31:07)淮海中路899弄来德坊

(2017-09-20 19:11:41)淮海中路1110号东湖宾馆7号楼

(2013-06-26 20:00:43)淮海中路966号5号楼(原虹桥疗养院)

(2013-06-25 20:10:51)淮海中路870号国泰电影院

(2013-06-23 20:02:00)淮海中路835弄人民坊

(2013-06-22 18:32:51)淮海中路816弄国泰公寓

(2013-06-21 19:24:22)淮海中路796号欧式花园洋房

(2013-06-20 20:20:38)

(0)

相关推荐

  • 漫游武康路,品味文化街

    漫游武康路,品味文化街 鲁平 06-28 阅读 1382 关注 来自话题 #魅力上海游记 849篇 今天我们来到了上海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 狭窄的马路,显得两边的梧桐树格外粗壮高大,绿荫茂盛,蔽天遮日 ...

  • 魔都上海名人故居

    老邱随缘行 关注 魔都上海名人故居 07-29 阅读1176 来自话题 #上海同城 1000篇 导语:魔都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风云的变幻,社会的变革,历史的变迁:魔都上海,文化渊源深厚,文化精英荟萃,名 ...

  • 现当代名著并称③「中华文化常识简介」15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100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巴金激流三部曲]是指:<家>.<春> ...

  • 看展回顾 ‖ 第17期:武康路/永福路/安福路徒步看展

    合影 本次看展活动共有33名朋友报名参与,包括两名从崇明远道而来的朋友,首先贴合影. 行程安排 张乐平旧居 "三毛之父"张乐平的旧居在一条幽深的弄堂里,他在这里生活了五十多年,并在 ...

  • 云游世界: 这个魔都让我找到了回家路

    [留美学子]第1883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引言: 2020年的疫情让我们曾经"诗与远方"的傲游嘎然截止. [留美学子]将在 "云游 ...

  • (35)淮海中路613弄乐安坊

    乐安坊位于成都南路与思南路之间的淮海中路613弄,南面与南昌路的上海别墅相依.北面沿淮海中路有长春食品,哈尔滨食品. 淮海中路613弄乐安坊沿街是五层楼的公寓,底层为商铺.当年就有"煤卫&q ...

  • 淮海中路526弄和合坊

    淮海中路526弄和合坊建于1928年,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3232平方米,有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三层楼房100余幢.找了半天没见被例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可能有政治历史事件的保护,足以 ...

  • 淮海中路835弄人民坊

    淮海中路835弄人民坊曾名林达坊.位于淮海中路的茂名南路.瑞金二路之间.民国11年(1922年)建.占地0.9公顷,有楼房32幢,居民1300人. 地址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淮海 ...

  • 淮海中路593弄桃源坊

    桃源坊位于成都南路的淮海中路593弄,原称桃园坊.旧式里弄住宅,弄内建筑单列式排列.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3805190000276 桃源坊 民国瑞金二路街道地址里弄  ...

  • 淮海中路613弄乐安坊

    乐安坊位于成都南路与思南路之间的淮海中路613弄,南面与南昌路的上海别墅相依.北面沿淮海中路有长春食品,哈尔滨食品. 淮海中路613弄乐安坊沿街是五层楼的公寓,底层为商铺.当年就有"煤卫&q ...

  • 淮海中路1984弄淮海别墅

    淮海中路1984弄淮海别墅,1937年开发的新式里弄. 七十年代, 电影演员王霄住淮海中路1984弄20号3楼,淮海别墅是具有三十年代上海风情的新里房子,特别有小资情调,是名人聚集的地方,电影演员冯喆 ...

  • 淮海中路899弄来德坊

    来德坊位于著名的淮海坊北侧,红瓦坡顶,红砖立面,钢窗小木门,南面铁制护栏阳台,三层仿西式洋房. 地址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淮海中路899弄来德坊新式里弄 1934年 砖木四层 5 ...

  • 『售』淮海中路1984弄「淮海别墅」整栋新里,一开半间,天井20㎡,露台15㎡,自住豪装标准!

    小区简介 淮海中路1984弄淮海别墅,1937年开发的新式里弄.七十年代, 电影演员王霄住淮海中路1984弄20号3楼, 淮海别墅是具有三十年代上海风情的新里房子,特别有小资情调,是名人聚集的地方,电 ...

  • (35)绍兴路88弄惠安坊

    绍兴路88弄惠安坊 (2016-09-06 15:18:55)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图片 杂谈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绍兴路88弄惠安坊新式里弄住宅,建于1934年. 地址  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