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家三院士:柯俊、柯伟、李依依
一个家族能出三个院士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梁启超的后代就有这种情况,他的九个子女都很优秀,其中就有三个是院士,梁思成(中央研究院院士),梁思永(中央研究院院士),梁思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小编还知道一个家族有此等殊荣,那就是柯家。柯俊先生(中科院院士),柯伟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其夫人李依依(中科院院士),均致力于中国的金属和冶金领域,为中国的材料研究和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柯俊
柯俊材料物理学及科学技术史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获英国萨瑞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自1948年至2016年,一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首次发现并提出贝氏体切变机制,在钢的过热性能及合金钢的贝氏体相变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发展成世界这一现象的主流学说,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初主持筹建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及金属(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培养有关冶金金属材料研究人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荣誉;1958~1964年间,积极为国家节约战略金属物资,开发国内急需的新材料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如:节约镍钴的电热丝电热材料、电表用硬磁材料、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应用),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获全国新产品工艺奖;1977年以来,对微量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开展研究,198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柯伟
柯伟,1932年12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咨询评议委员会主任。
1957年柯伟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1979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1982年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断裂研究室主任;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教授;199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担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
李依依
李依依,女,1933年10月出生于北京,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中国低温及核结构材料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7年李依依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毕业后进入辽宁本溪钢铁厂工作;1983年受聘为国际深冷材料学会理事;199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至1998年);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获得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科研成就
1982年以来,李依依连续主持四个五年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完成五种强度级别的抗氢钢系列,负责合金成分设计,热处理与相鉴定,并提出科学思想、技术路线和组织实施。早期,在高Mn奥氏体低温钢研究中,做出Fe-Mn-Al系相图与相鉴定方法,发现在低温下存在反铁磁转变,及Fe-Mn合金中e-马氏体形核长大遵循层错重叠及极轴机制,解决了几十年来只有理论推测而未得到实验证实的难题,为发展超低温高强无磁钢提供了依据。该项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主持"抗氢压力容器用钢"攻关,开发出抗氢1、2、3号钢种,通过了国家试验。主持"沉淀强化抗氢脆合金"攻关,1995年通过国家鉴定。截至2017年,李依依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参考来源:
新华一城书集.中国最牛的爹: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铁码头材料资讯.一门三院士,手足皆俊杰
百度百科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