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六十八:史公考证 ,世界最早泥子印本 ; 牛君发现, 全球首印木子佛典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六十八
史公考证 世界最早泥子印本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史公考证 世界最早泥子印本
1、史公考证 世界最早泥子印本
1987年,甘肃省武威市新华乡缠山村亥母洞遗址施工中,在清理小店后部坍塌的土石时,出土了一批西夏文佛经文物,其中有一本西夏文佛经《维摩诘所说经》,计三卷四品54页。经武威市博物馆孙寿岭先生整理、研究表明,这部新出土的佛经为《维摩诘所说经》下集,叶面长28 厘米,宽24厘米,每叶七行,每行17个字,经折装。在这新出土的三卷四品佛经之中,除十三品后部有缺损外,其余三品皆完整无损,叶面次序也无错落现象。孙寿龄先生认为其为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本和泥活字印本,并撰文《西夏泥活字版佛经》和《武威发现国内最早的泥活字版西夏文佛经》,分别发表在《中国文物报》(1994年3月27日)和《陇右文博》(1997年第一期)上,对这部新出土的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为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作了深入、详实地研究与论述。
中国著名西夏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先生在赴俄罗斯圣彼得堡考察、整理其所藏西夏文文献时,在所藏十余种西夏文活字印刷品中,也发现有西夏文泥活字印刷品《维摩诘所说经》,且与甘肃武威亥母洞出土的那部佛经有着相同的形制和特点,说明二者是同一个版本。其具体的排印时间,根据该经卷首经名后有“西夏仁宗皇帝尊号题款,并与同时出土的相关文献相印证,证明这部西夏文泥活字印本《维摩诘所说经》印制于12世纪40年代之后的西夏中期,比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晚了大约一个世纪。为现存全球最早的泥活字印本,当然也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本。弥足珍贵。
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的博士生导师史金波先生,深知新出土的这部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向外传播所具有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此做出了长期、细致、深入地研究与考证,获得证明其为现存最早的活字印本和泥活字印本的重要依据:① 在同一版面文字中,各字的字形大小不等,字体肥瘦不同,笔画粗细不一。证明这些字的雕刻出自多人之手,此为断定其为活字印本的证据之一。② 版面文字有的字形歪斜,为排版、固版不够精确所致。此为断定其为活字印本的证据之二。③ 版面文字墨色深浅不同,背面透印浓淡有别,说明文字排版版面不够平整,印刷时各字所受压力大小不同所致。此为断定其为活字印本的证据之三。④ 经文竖排上下字之间距离较宽,绝无上下字间笔画相触现象。此为断定其为活字印的证据之四。⑤ 版面行格歪斜,竖不成行,横不成线,有的行距宽窄也不规则。此为断定其为活字印本的证据之五。⑥ 版面有的字笔画生硬变形,竖不垂直,横不连贯,中间断、折,半隐半现。这是因泥活字质虽坚,但性脆,稍有磕碰,极易撞掉边角和笔划破裂所致。此为断定其为泥活字印刷的重要依据。
上述六条,是史金波、孙寿龄二位先生多年研究、考证的成果,可谓证据确凿,毋庸置疑。遗憾的是,如此重要而又证据充足的案例,在鉴定会议上,居然因个别学者对其为泥活字印本存有疑虑而未能通过(按:仅通过为活字印本,泥活字印本存疑、待考),值得学术界反省与深思。
中国有句成语“三百六十行”,引申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语。意思是说这众多行业之中,行行都有出类拔萃的行家里手,这话不假。可并没有说能“出行行都通”的全能状元。我们搞古文物、文献鉴定,理应邀请熟悉所鉴定的那件文物本行的专家参加,因为只有本行的专家最了解这件文物的真伪,最有发言权。万万不可因个别外行专家的一点疑虑而让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国宝失之交臂。就拿这部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来说吧,尽管相应的鉴定会议没有认可其为泥活字印本,但因其证据确凿,学术界仍认可它是现存世界最早的泥活字印本,当然也是最早的活字印本。
这部西夏文泥活字印本《维摩诘所说经》的出土,对考察中国在宋朝就有活字印刷术的应用和证明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的可行性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意义重大!
2、牛君发现 全球首印木子佛典
1991年秋,在宁夏贺兰山拜寺沟废墟中,发现了距今约千年之久的西夏文物,其中有一部名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西夏文经书,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部新出土的西夏文佛经,含“本续”、“要文”、“广义文”和“解补”四部分,共九册、220多页。加上未能入册的零散残叶,约10万字。因缺本经首卷、末卷和题跋等文字,其具体 排印年代尚难确定。据与其同时、同地出土的西夏崇宗贞观年间(1101-1114年)西夏文木牌和仁宗乾佑十一年(1180年)发愿文等文献上的纪年判断,这部西夏文佛经为西夏后期遗物。此后,宁夏考古研究所牛达生研究员对其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究,发现这部佛经的版面有不少活字印刷特征。主要是:
① 版框四角栏线不衔接,留有大小不同的空隙;左右栏线一般较短,上下栏线或者不足,或者超长;版心左右行线长短不一,与上下栏线也不衔接。② 文字总体风格一致,但字体的大小不一,笔画粗细迥异,有的字的笔锋与它字也不尽相同。③ 版面文字墨色浓淡不均,甚至有的字只印上半个字,这种情况在印本背面显得尤为清楚。④ 版面文字有多个歪斜甚至倒置。⑤ 版心行线有漏排现象,如卷四第5页,通版排印却没有版心,致使版心中的书名和页码缺如。⑥ 页码用字无定规,错排、漏排严重。⑦ 版面行间有隔行竹片痕迹,无字处尤甚。
据此,牛达生先生认为这部印制于两宋时期的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西夏末期的木活字印本佛经。
鉴于这部西夏文印本佛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本,意义重大,文化部决定、并于1996年11月6日,在中国印刷博物馆组织召开了“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鉴定会议”。国家博物馆余伟长馆长应邀出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主持会议。著名书史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郑如斯为副主任委员,笔者同史金波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任鉴定委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于认真听取了牛达生研究员的研究报告之后,与会代表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牛达生先生报告中的前五条足以证明这部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活字印本,但有学者认为说它是木活字本还缺乏说服力。对此,笔者当时从印刷工艺角度对版面断断续续的行线印迹的形成作出解释,说明这是木活字排版印刷的一种典型特征。尤其是无字处出现的断线印痕较多,更能证明它是木活字印本。原因是:木活字排版的行间夹条在版面上要低于活字,但与无字处的顶木高低一同,版面稍有松动,夹条便会略高于顶木而极易沾上墨迹,印刷时,质地较软的纸张因此处无活字支撑而塌下,接触到粘有墨迹的夹条,导致了这种行间夹条痕迹的出现。新闻出版署印刷发展司高永清司长对笔者这一阐述给予有力的支持并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对笔者和高永清司长的解析,与会代表没有提出异议,此鉴定得以通过。
上述虽系不值得记述的这个小插曲,与泥活字印本《维摩诘所说经》未获通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这正应了笔者所强调的那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道理,这就是考古界对古文物进行鉴定时,最好有相关专业的学者参加,这样或许对鉴定的准确性有所帮助。亟待做出鉴定的《隋木刻加彩佛像》如此,新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凸版印花机具亦然。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