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福”
说“福”
□骈国华
春节临近,街道地摊上摆满了红彤彤的“福”字和对联,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把人的眼睛都照花了。那些大红的“福”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圆的、方的、描金的,应有尽有;行书、隶书、楷书,各种字体大显神通。这些“福”字,把过年的气氛渲染得热烈隆重。
中国“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千年之前,汉民族就有过年贴“福”字的习俗,是普通大众精神层面的一种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贴福的习俗是从南宋开始的,延续至今。起初,我们的祖先对“福”字的理解简单朴实,即有衣穿,有饭吃,有田种。随着社会的进步,“福”的内涵也增加了,古籍《尚书》内中条文说,人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那时,衡量幸福指数,把寿命放在第一位,认为一个人活的年纪越大越幸福。然后是家境是否殷实,生活是否富裕,地位是否尊贵,是否有命消受富有与尊贵。在没病没灾的基础上,再修身立德。最后一条是善终,古人把享尽天年,身体无病无痛,安宁从容,没有挂碍,自然归天,视为一种福分。
随着时代的更替,历史的进步,“福”字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人们把“福”字贴在大门上,表示开门纳福;把“福”字贴在粮仓上,表示五谷丰登;把“福”字贴在牲畜圈栏上,表示六畜兴旺……
其实,“福”的指向没有尺度,全在人们对“福”的理解,内心的感受。有人认为“富贵是福”,有人认为“子孙满堂”是福,有人认为“平安是福”。我则以为健康是福。俗话说,身体好,赛金宝。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整天病病歪歪的,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痒,纵有山珍海味,却没有胃口;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却精力不支,无法发挥;纵有万贯家财,也终是一场空。健康不单指身体,还指心理。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好心情,幸福就在身边也感觉不到。只有养成一颗平常心,一颗淡泊名利心,才能“贫也相安,富也相安”,“粗也香甜,细也香甜”,“忙也乐观,闲也乐观”(赵朴初)。
不管对幸福的概念如何理解和领会,但是,为人要知福、惜福,懂得感恩。知福,才能长乐;惜福,才能过得长远;懂得感恩,不忘回报,才能福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