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主体性体现了对社会生命的尊重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需要是一种强大的主体能量,激发着人们的生命活动。一方面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在表现;另一方面,需要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即需要决定生产,生产满足需要。因此,人的主体性不但体现了人的需要,而且人的需要具有质的规定性,即人的各种需要是分层次的,也是不断升级的,是正当的合情合理合法的需要,而不是毫无节制、毫无理性和毫无标准的需要。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人才发展的启示

马斯洛根据人生经历和对人性的研究,提出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需求,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评价马克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在恩格斯这段话中,人类的吃喝住穿主要是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属于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由此可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总体上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需求层次不断递进的特点。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属于人的基本需要,而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则体现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其中,尊重需求,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自我实现的需求体现人的主体性,还蕴含人性拓展的价值实现问题,即人活着不但要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而且应该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内在的精神需求和外在实践,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很显然,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客观上揭示了人生发展轨迹的内在逻辑性,每个人只有在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满足较高层次的其他需求,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也是一种自我确证和本质力量的自我实现。

社会发展史是人类自身生命活动的发展史,也是实现人类本质的历史。个体生命从胎儿孕育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发展生命的漫长旅程。每个人从最初的吃喝住穿,在逐渐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习得,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发展人际友谊,促进人才发展,展现人性的光辉,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社会生命是主体性的重要标志

人的生命包括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是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有机统一。此外,人生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精神生命,即社会生命。所谓社会生命,是指他人和社会对一个人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的社会生命非常重要。人生在世,需要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也无法回避他人和社会的评价。比如,对于干部评价,人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意思是说,评价干部不是看得到多少嘉奖,而是看群众的认可程度。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个人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也需要强大的他律因素。在他律因素中,一方面他人和社会对一个人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是一种重要的他律因素,客观上也会对特定个体形成较大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任何个人不仅要自律,而且还应该自觉接受他律,自觉设身处地的通过联想和想象等思维的推理,自觉换位思考,设想他人和社会可能对自己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人生轨迹证明,个人倘若能够预测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各种法律,追求精神生命的不朽。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肉体生命早已化为尘埃,他的社会生命却影响今天中国文化的发展,成为世界的精神财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脊梁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的楷模,就在于他们获得了美好的社会生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及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诗人的人文情怀;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现了浓郁的爱国情怀;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彰显了追求精神不朽的英雄气概。中国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社会生命,得到后世赞美,成为后世学习楷模。在我们革命的历史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许多为新中国的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们,成为新中国的不朽楷模。永垂不朽的不是人的肉体生命,而是人的社会生命。

从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干部大脑里如果能有“社会生命”的概念,时刻提醒自己,“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应该认真履行职责,争取得到群众和社会的理解、认同,才能实现美好的社会生命。

我们重视人的社会生命,既要尊重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又要看到认知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以及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人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可能会与被评价人的实际情况出现差异甚至较大的偏差。当他人和社会评价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差异甚至完全相悖时,应该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对你的评价,通过追踪探源,全面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畏浮云遮望眼,乐观旷达写人生,自觉保持恒心和定力,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双重考验。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生命是主体性的重要标志;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生命是自我激励的重要动力。因此,我们在追求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有机统一的同时,还应该追求美好的社会生命,让社会生命也成为我们人才发展的重要动力。

(0)

相关推荐

  • 生活的意义:自我实现是答案吗?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一定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当然,你是否认可这个答案为所谓的真理,还需要持续追问,并且,可能永远无法知道真正的结果. 有些人专注于寻找真正的快乐(马斯洛,1943),有些人专注于 ...

  • 人的先天分裂

    曾经偶然看到一篇文章介绍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当时并未真正走进哲学,所以我错误地认为,马斯洛理论中的人不是指人类史上的所有人, ...

  • 想考今年招教?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你要会!

    2021年招教公告频发! 复习提上日程! 接下来小东老师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教基的干货 学着啊,走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常考的知识点,在备考时建议大家全题型备考.风,毫无预 ...

  • 薛永武:人才开发导源于个体生命拓展的内在需要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从宏观上来看,人才开发则是国家和用人单位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需要而采取的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和任用人才的过程:从中观上来看,人才开发是家庭.学校为了实 ...

  • 【热点时评】薛永武:《人民的名义》是反映社会疾病的“艺术B超”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巨大震撼,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关注,成为反腐倡廉的一部高水平的艺术教材.<人民 ...

  • 薛永武:人才创新动机中的自我与社会统一说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创新包括创新动机.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构成了创新的整个过程.创新动机是人们创造新事物的欲求和展望.作为创新的第一个要素 ...

  • 薛永武:人才开发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人才开发在实践上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系统工程,在理论上涉及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创造性.生理学.脑科学等一系列的学科.本文尝试从哲学角 ...

  • 薛永武【周末贤谈】:三个维度看教师的社会角色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教师"这个词汇是长期以来舆论和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比如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教师的待遇问题等.尽管评价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薛永武:社会价值观对人才开发的影响

    生日快乐,我的国 社会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体现了该社会的价值取向,能够对社会行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人才开发也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一."学而优则仕"对人才开发的影 ...

  • 薛永武:社会期望值对人才开发的影响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社会期望值是社会对特定个体期望的值域.一般来说,期望的值域愈高,愈有利于产生对人才开发的激励效应:期望的值域愈低,愈不利于对 ...

  • 薛永武:社会评价对人才开发的促进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社会评价的实践证明,社会评价对于人才开发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因此,为了促进人才开发,我们应该及时把社会评价纳入人才开发的视野,积极促进社会评 ...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人能弘道”的主体性与情商思想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孔子弘扬人的主体性,认为"人能弘道":他非常重视对人才的考察,"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他善解人意,深刻洞察人心人性,"其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