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李阳被指“家暴女儿”,我有话对所有家长说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曾经因为家暴妻子淡出公众视野,近期又在网络现身,竟然又是因为家暴。不过,这次家暴的不是妻子,而是李阳和前妻的女儿。虽然李阳自己否认,称和前妻的教育理念存在分歧,但是,根据网上传出的视频,基本坐实了李阳家暴女儿李华的事实。

李阳前妻Kim晒出一段视频,按照她的描述,这应该是二女儿李娜录制的,李娜想要将妹妹李华从暴力中救出来。

画面前几秒拍的是门,李娜在房间里听外面的动静,李阳正大声地用英文怒吼,听上去歇斯底里。随后李娜把手机放下,镜头里一片黑,声音更加明显,是李阳的吼声与女孩恐惧时发出的哭声。

这段视频虽然没有太多画面,但从声音上也传递了大量信息:一是李阳暴躁易怒,对女儿大吼大叫时情绪仿佛失控;二是父女之间的关系大概率不好,两个女儿都没有喊一声“爸爸”求饶。

李阳打了自己的女儿,可能很多家长觉得这都不是个什么大事,很多家长都曾有过打孩子的事实,只不过我们不是名人,没有被曝光而已。

但是,今天,我还真的想借这个机会,和家长们聊聊关于打孩子这个问题。

为什么打孩子?估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因为觉得孩子太不懂事了,觉得这孩子太任性了,太不知好歹了,简直是无理取闹等等。

确实,在大人看来,小孩子有时候表现得确实太气人,不打不行,打服了就老实了。有的家长甚至恨恨地说:“这小子就是欠揍”;也有的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却很少有人能够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这样?难道真的是因为孩子太小不懂事、不听话吗?

其实,大人们看到的只是孩子的表象,孩子无理取闹背后的真相并非如此。

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只有三个人,你是最弱小的那一个,弱小到手无缚鸡之力,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另外两个强大的人照顾你,他们供你吃喝,保护你,没有他们,你就不能生存下去。

他们可以随意左右你的生活,包括去哪里,怎么去;可以决定你吃什么,什么时候吃;可以决定你住在哪,和谁住在一起等等。总之,不管你愿意与否,你生活的绝大部分事情都由他们做主。

当你表达自己的不同诉求时,大概率会被断然否定;你无法反抗,因为他们太强大了,你没有能力和那两个强大的人抗衡,只有选择顺从。

看起来他们是那么关心你,但是,有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那种关心,你觉得是一种束缚,但是,你又觉得他们是真心关心照顾你,不好意思或者没有办法拒绝你不想要的。

那么,现在,你的心理状态怎么样?你会不会想发怒?会不会生气?但是,你不知道这个怒气要发给谁,因为你依赖那两个强大的人,也经常在内心感谢他们,虽然好像也有些怨恨(尽管你觉得不应该)。

这个弱小者,就是年幼的孩子,这个孤岛就是我们的家庭,两个强大的人就是孩子的父母。

所以,孩子撒泼耍赖,甚至无理取闹,其实都是作为弱小者发泄愤怒的一种方式,他们不敢或者不愿直接对着父母喷射自己的怒火,然后就采取了一种比较缓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因为弱小的孩子在强大的父母面前太憋闷了。

大人们总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什么都应该听父母的。其实,虽然孩子对成人世界的好多规则,包括人情世故都不太懂,但是,孩子也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他们也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虽然幼稚,但是他们却不认为是幼稚。

当他们的想法和见解不被重视,当他们的行为不被尊重的时候,他们和大人一样都会感觉自尊受损,都会沮丧气愤。所以,孩子有时候和大人们怄气、冷战、胡搅蛮缠、不可理喻,其实都是表达长期以来积累的愤怒,只不过是累积的愤怒借着一个出口发泄出来而已。

所以,这只是他们应对大人的方式而已。

懂得了这个道理,对我们教育孩子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我们应该在孩子撒泼耍赖时,意识到孩子作为弱者具有的压抑心态。越是看起来和家长强硬的孩子,内心被压迫得越脆弱。这样一想,我们就应该明白,此时用强硬的方式来应对孩子,会让孩子本已脆弱的神经崩溃。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孩子刚刚还气势汹汹、貌似强悍地和父母顶撞、犟嘴,转身就寻了短见,就是因为他压抑得太厉害了。

其次,让子弹飞一会儿,如果孩子捣蛋撒泼,不妨耐心地陪他一会儿。因为要允许孩子发泄他内心的怒气,等他用这种耍赖的方式发泄完了,我们再耐心地给他讲道理。

再次,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管这样的想法如何荒诞不羁,如何离谱,都可以先给予肯定,承认他这个年龄有这样想法的合理性,然后和孩子进行探讨,最后让他自己归纳出这种想法目前的不现实。

最后,我们应该意识到,作为家长,无论我们自己在这个社会上多么弱势,在孩子眼里都是强大的。作为强大的一方,不能恃强凌弱、随意欺辱弱者(尽管我们意识不到),就像我们不希望社会上的强者欺负弱者一样。明白这一点,可以让我们防止在孩子面前呈现霸道的一面。

小孩子是弱者,记住这一点对教育孩子很关键。这并非让你纵容孩子的错误,而是让你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管教,那样会造成很多后患,这个在我的其他公众号文章中多有阐述,不再多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