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招待所里的官兵们
招待所里的官兵们
——记獭山招待所里最可爱的人
陈红姐||福建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在军嫂群里发了一张相片,群友们一眼就认出,这是当年在招待所上班的五位“美女”军嫂。离开部队十多年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晨起和家人一起爬上定海的竹山公园,到了山顶,我总喜欢向西眺望,在那军舰昂首的军港码头边,海军獭山招待所的十几幢临海家属楼,整齐地排列在樟树林之中,从山顶俯视下去,整个家属区就像世外桃源。而沈伟庆所长和所里的官兵们,又在操场和四号码头边打扫卫生……
十几年前,对于难得来部队探亲的军嫂们来说,能住在海军招待所,也算是有一个临时的“家”。每次远航的军舰归来后,官兵们有的和妻子相依相偎在海边诉说着衷肠,有的和孩子在“家”门口嬉闹。而呆在舰上的水兵们,谁不羡慕近在眼前撒狗粮的战友……一年来队期限45天的团圆日,住在招待所里的官兵们,都在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可暑假对部队招待所来说,也是家属来队探亲的高峰期,在招待所上班的官兵们,本可近水楼台先得月,即使家属来队探亲超假了,他们也可以相互照顾,不用按时退房。
令舰上官兵们感到意外的是;在暑假里,招待所的官兵们反而很少有家属来探亲的。当年我在招待所上班时,印象中在服务班的罗应军,每年暑假过后,他是又黑又瘦。他的家属很想带放暑假的小孩来部队探亲,罗应军却劝其家属,在招待所入住的高峰期间,尽量不要来。理由很简单,暑假里探亲的家属特别多,招待所紧张,自己在服务班工作也特别忙。
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招待所家属楼的住宿条件越来越好。在装修一新的厨房里,既安装了排油烟机,又置办了锅碗盆瓢。卫生间虽小,洁具也都配备齐全。还有客厅里的组合家具,电视、空调等……招待所住宿和环境明显更上一层楼。
在接待来队家属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做好招待和服务工作,电工班的王礼黄总是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而招待班班长由自学法律专业毕业的杭苏任职。炊事班的张绪勇和杜宝不但能做多种的营养家常菜,而且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的商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也分别取得了专科毕业证书。
记得当年第四号台风“万宜”来临之际,招待所几百户临时来队家属和试行工人的住宿面临着安全问题。支队首长在出海防台之前,特别交代岸勤部严部长,在布置各部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招待所里临时来队家属的安全,更要做到万无一失。所以,每次台风来临之际,所里的官兵们总是24小时处在战备之中。
还有一年也是暑假期间,又是台风来临之际,住在7号楼的一位小男孩“童童”趁妈妈在卫生间里洗衣服时,自己一个人跑到码头去找随舰出海防台的爸爸,结果不小心,他把头撞到海边的护栏上流血不止……多亏沈所长和值班人员及时发现,随即叫来防台战备车送“童童”到地方医院抢救……
“童童”妈妈得知来龙去脉后,心有余悸。而“童童”的爸爸出海防台回来后也很愧疚。他既为小孩去找他差点出人命而不安,也为家属和小孩来队住在招待所,得到战友们的照顾而感动。
沈所长在部队工作中,总是弃小家顾大家,他在招待所里从司务长干到所长的6年期间,一次也没回杭州乡下探亲过。有一次和他聊天中得知,他最多的一次休假,也只在家呆一星期,而且还是他妈妈腰伤骨折住院的时候。所以已过三十而立之年的他,连找对象都没时间,后来通过亲戚介绍,才和新娘在招待所里喜结良缘。我知道他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同时还荣立过二次三等功。
在业余时间里,沈所长经常组织官兵们打篮球和歌咏比赛,在2005年和2006年的“岸勤杯”篮球比赛中接连荣获第三名。在岸勤自创部歌、连歌汇报演出中也荣获鼓励奖。
瞧,这就是獭山招待所里一群勤劳、肯干、聪明又活泼的官兵们。
2021.08.24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陈红姐,网名迷恋军港,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军去浙江舟山,现在从事财务工作。爱好文学,曾在《人民海军》《舟山日报》《湄洲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随笔。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会员。小小说《军嫂》等九篇作品入选《唐卡》一书。部分小说和散文刊登在《华文月刊》和《精短小说》杂志上。两篇散文入选新书《渔樵歌笙》,其中两篇散文被《厦门日报》推送到福建“强国学习”平台。在“莆田作家”和“冬歌文苑”公众号发表的50多篇作品被散文精选和散文诗网转载。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