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作品91】张雷远:恭王府的咏叹
恭王府的咏叹
文/张雷远
在北京前海后海之间有一条悠长静谧的胡同,胡同里坐落着一座距今约200多年历史的王府——恭王府。恭王府依水而建,“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古人重风水,又谓水能聚财,恭王府的区位是绝佳的。
作为现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它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着中外游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
唐朝崔郊有诗云:“侯门一入深似海”。恭王府何尝不是这样呀!身临其境,如入迷宫。恭王府的前半部是富丽堂皇、重重叠叠的宅邸;后半部是幽深秀丽、别有洞天的花园。“前府后园”的建筑格局,呈中东西三路从前向后延伸,由四合院组成。置身其中,一种规模宏大,层层递近,布局巧妙,气宇轩昂的气势直涌心头。中路的银安殿、嘉乐堂等建筑,绿瓦红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镂窗朱柱,透射了庄重肃穆的气氛。顿时,一股钦佩之感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古人没有大型机械,没有现代运输工具,在肩扛手提之中创造了如此精妙的建筑,显现了非凡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沿东路一路前行,有多福轩、东道堂等院落;沿西路一线分布着葆光室、锡晋斋等建筑。这些四合院精致精巧,颇有韵味。在西路的四合院里我邂逅了有关红楼梦的展室,不禁倍感亲切。因为在读研的时候,曾研修过红学,有学者考证恭王府可能就是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大观园原型,这为恭王府增添了一笔厚重的文化底蕴。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游人就有一千种感受。对府中每一处建筑我都仔细地观摩,对每一个文物及其说明,我都仔细地观赏、阅读。我对屋檐下五颜六色、生动形象、美轮美奂的图案感叹不已,我觉得这些图案是古代画工们精湛的造诣与建筑师们精良的技艺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这结晶我在故宫看过,在颐和园见过,每一次无不在心底引起巨大的震颤,每一回无不为古代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而折服。艺术表现的是美学,是哲学。我窘迫了,真的无法用一支秃笔来形容这种美学和哲学内涵,更感觉自己储备的形容词在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璀璨的艺术面前显得多么苍白和匮乏。
奕接待贵宾的会客厅内,木椅、茶几,茶具、瓷器一应俱全;卧室内的樟木床、红木衣柜,书房内的文房四宝,无声地再现了奕的生活场景,也让人的思绪穿越时空的隧道,飞到了多灾多难的晚清。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恭王府的主人先是清朝乾隆时的权臣、巨贪和珅,再是嘉庆皇帝的弟弟庆亲王永璘,后是恭亲王奕,恭王府的名称也由奕而来。奕是清朝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重臣,是他在“辛酉政变”中把慈禧太后扶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也是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世界潮流,立推洋务运动,使清王朝又延口残喘了几十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影响了中国近代史。
恭王府后半部的花园,颇有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后花园也呈中东西三路布局,中路为汉白玉拱形石门,为西洋建筑风格,此是花园正门。一进门,康熙御书的“福”字碑居于中心,特别醒目。除此之外,信步游走,还可看见园中的戏楼、人工湖,城墙、长廊、假山、石林、曲廊、亭榭、蝠池、古树等等,在有限的空间内尽情地铺展一幅美丽的“国画”。这画中山水相衔,开合有致,不拘一格,变化无穷。随便走进一个景致,就是触摸一段历史,品味一个文化元素。
恭王府把皇宫的气派与民居的田园风韵,水乳交融;把北方建筑、江南园林和西洋建筑融为一体,形成一座艺术宝库。徜徉其间,时时让人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魅力包含着中国建筑艺术的美、雕刻艺术的精、造型艺术的奇、瓷器艺术的妙、漆器艺术的绝、服饰艺术的靓、绘画艺术的工。丰富多彩、回味隽永。
恭王府历经几百年风雨洗礼,见证了清王朝的潮起潮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透过它让人触摸到了中国近代史的波澜,感知到民族前进征途中的沧桑与磨砺。
【作者简介】张雷远,男,文学硕士、陕西作协会员,爱写作、习书法、乐摄影,著有长篇小说《乡根》。
“西北作家”首届原创文学大赛截稿延期至3月1日
西北作家首届文学奖入围作品01:向麻雀致敬 (散文)王利群/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