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表证与外证胡希恕经方医学

《伤寒论》表证与外证

胡希恕经方医学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每天2分钟重温胡希恕先生讲伤寒,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外证其实就是表证了,这为什么搁个未解呢?这就说明这个太阳病,依法服完麻黄汤,如果这个表还没解,脉浮弱者还应该以汗解,宜桂枝汤。

这个外证和表证是两码事,在他这个书上,表证只是不得汗出,在体表那里。

麻黄汤的表不解常说表不解,桂枝汤本为解肌,病在肌肉这一层,比表深,可也在人体的外,体表、体外,所以他叫外证,桂枝汤证常叫外证,他与表证作一个区别。

@经方学堂小编按【此外证,小编理解说的上表位,病邪仍在表位。】

太阳病它外证还没解,表是解了,就是吃完麻黄汤,太阳病还没解,这就叫做“外未解”。

这个“脉浮弱者”,脉拿手一诊呐,虽然浮,这个脉往外,但是一按呢,不禁按。

“弱”,缓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浮于外弱于内的这种脉。这个还应该以汗解,应该“宜桂枝汤”。

这个桂枝汤的应用主要是津液有所丧失,再用桂枝汤,不然的话应该用麻黄汤。

头前有个桂枝加葛根,所以当大夫不能守方治病啊,要是与桂枝汤证有些出入呢,就要加减了,底下就说的是一个加味方

(43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林泉:

麻黄汤证是脉浮紧,因为无汗出、身疼痛

而桂枝汤证有汗出,所以从麻黄汤证的脉浮紧变成了脉浮缓(弱),故而见到脉浮弱者,虽有表证,但不能用麻黄汤,只能以桂枝汤解肌祛邪。

@经方学堂小编按:麻黄汤证的外证应该是恶寒、无汗、体痛,脉浮紧,正伤寒。

而桂枝汤证,乃为太阳中风,有汗、恶风,【体虚,津液虚】脉浮缓。

经典经方之许师提出的:读《伤寒论》应该具有:表里观、津液观、正邪观 非常重要。需要贯穿整部《伤寒论》,你才能正确的认识经方方证与方机,以病机统领经方。

表证与里证的区别

病因 病位 病程 病情 临床特点

外感六淫 浅表 短 轻 发热恶寒同见

表证入里 脏腑 较长 较重 发热恶寒分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