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重大打击时,我们该如何自救?

文丨月月 · 主播丨大超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甚至会遭遇重大打击。
面对重大打击,有些人沉浸在悲伤和不幸当中,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有的人则能从痛苦中走出来,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当我们遭遇重大打击时,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重拾快乐和希望呢?
能从伤害中迅速恢复的人,都拥有“复原力”
复原力是什么?
它指的是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后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被逆境打压后的恢复和反弹能力,它不一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取得的成就成正比。
有些人看上去失败,却能屡败屡战,有些人起点很高,却会因为一次不起眼的失败而一句不振,这就是复原力的重要性。
美国适应力学习系统公司总裁曾这么说:“一个人复原能力的强弱,比教育,比经验,比培训,更能决定他的成败。在癌症病房是这样,在奥运会上是这样,在董事会会议室也是这样。”
既然复原力这么重要,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复原力强,有的人复原力弱呢?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我们的复原力?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3P陷阱”。在他看来,3P陷阱是三种认知障碍,会限制人的复原力发展。
所谓“3P陷阱”,就是三个以字母P开头的思维误区。分别是personalization(个人化)、pervasiweness(普遍性)以及permanence(持久性)。
l 个人化
所谓个人化,它指的是当灾难发生后,我们常常会认为一切的不幸都是我们的错。
比如,“Face book第一夫人”的谢丽尔.桑德伯格在人生中遭遇过一场重大的挫折,就是在她40岁的时候,她此生挚爱的丈夫戴夫离世了,谢丽尔也因为此陷入了漫长的心理创伤恢复期。
戴夫去世后,谢丽尔迅速陷入了自责。医生告诉她,戴夫的死因,是冠心病导致的心律失常。谢丽尔就开始责怪自己,她想到戴夫之前和她提过胸部偶尔会痛,可她没放在心上,也没督促他早点就医。戴夫生前的饮食习惯不好,她也没有积极督促他改变习惯。总之,在谢丽尔看来,戴夫的死全都是她的错。
这就是典型的“个人化”陷阱。当悲剧发生时,我们常常会想:“要是我当时那么做,他就会没事”。而这种思维,会阻碍我们的复原力,让我们沉浸在自责和痛苦中无法自拔。
l 普遍性
所谓普遍性,是指某一领域的挫折或创伤,会导致我们在各个方面产生自我怀疑,变得不再相信自己。
举个例子,某天领导交代你整理几份文件,但因为粗心,你弄丢了其中的一份。领导很生气,批评了你几句。
虽然领导只是在气头上说了重话,但一向优秀的你开始却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连文件都整理不好,其他工作更办不好了,于是陷入了焦虑的情绪之中。
因为情绪焦虑,你在做其他事情时也心不在焉, 结果又搞砸了一项工作,又遭到了领导的批评。而这次失败,又强化了你认为自己能力不行的想法,让你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
但事实上,你的能力非常优秀,最开始的那次失误只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已。
很多人之所以会被一个很小的挫折打败,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把个例当成了普遍。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我们就会陷入祸不单行的恶性循环。
l 永久化
所谓永久化,指的是遭遇不幸的人,会认为负面情绪会持续一辈子。
陷入“永久化”思维的人,会经常把“永远”“再也不”“总是”这样的词挂在嘴边。比如,当你的婚姻亮起红灯时,你可能会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又比如,当你失去一份工作时,你可能会想着“我的能力就这么差,这辈子我再也别想出人头地了。”
当你发现自己陷入了这种思维困境,不妨强迫自己换一种表达,用“此时”“最近”来代替“永远”“总是”。比如,当你感觉痛苦的时候,不要说“我永远不会快乐了”,而是说“我此时感觉很痛苦”“我有时候会感觉不快乐”,这种表达会降低我们的焦虑感,并帮助我们快速找回对人生的控制感。
3种方法,帮助我们从伤痛中尽快复原
前文我们提到,要想从伤痛中走出来,就必须避免以上3种思维困境限制复原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自己克服创伤,重获快乐。
l 宣泄情绪,释放压力
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都是悄无声息的。”
很多人在遭遇重大挫折之后,会把痛苦的压抑在心里。但实际上,压抑情绪并不能战胜情绪,只有将情绪宣泄出来,我们才能释放压力。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宣泄情绪:
身体:运动是一种宣泄情绪的好方法,比如拳击、游泳、网球等等,都有利于释放负面情绪。
心智:写日记也是一种宣泄情绪的好方法。当我们把糟糕的情绪写下来,就等于给自己一个抒发情绪的途径。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能正视自己、反思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描述负面情绪时,要尽量越具体越好。比如,我们不要写“我感觉很痛苦”,而是写“我感觉很孤独”。描述得具体一些,我们才能更精准地解决它。
l 寻求身边人的帮助
一些人在遭遇挫折之后,在他人面前依旧表现出坚强、乐观的一面。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要将所有的痛苦一人承担,而是可以坦然地承认痛苦,并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
具体该怎么做呢?心理学家苏珊发明了“圆环定理”。
在这个定理中,我们要先写下处于悲伤中心的那个人的名字,然后画一个圈将这个名字包围其中。
然后,在这个圈的外围画一个更大的圆环,在第二个圆环里写下受悲剧事件影响仅次于第一个人的名字。接下来,再根据受影响的程度持续画圆写名字。
圆环画完之后,你就能知道自己该去安慰谁,该去向谁寻求帮助了。无论你处于圆环的哪个位置,你都要去安慰比你更接近中心的人,同时向比你远离中心的人寻求安慰。
l 寻找更深刻的人生使命
很多经历过毁灭性打击的人,都通过寻找人生使命的方式走出了悲伤。
这是因为,遭遇毁灭性打击的人常常会产生对人生的虚无感,觉得生命没有价值、没有意义。而寻找深刻的人生使命,则让他们找到了存在的价值。
正如维克多尔·弗兰克所言:“在某种程度上,痛苦在找到意义的时候,就不再是痛苦。”
比如,很多见证过911恐怖袭击的美国人,会改变自己的工作。有的人进入了医学行业的,有的加入了消防部门。又比如,一些在汶川地震中丧失亲友的人会成为志愿者,去帮助更多的人。
当某项工作能让我们获得强烈的使命感和价值感,那么工作本身就能够帮助我们从创伤中复原。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正如谢丽尔说的那样:“复原力来自于每个人的内在,也缘于它们获得的外部支持。复原力源于因生命中的美好而引发的感恩,也缘于在挫败中学到的经验。当生活给你当头一棒,让你坠入悲伤之海时,你能做的就是奋力游向睡眠,重新呼吸。”
的确,我们无法预判未来的人生会发生什么,也没有人有能力可以组织悲剧的发生。但我们能做到的,是提升自己的复原力,提前了解走出困境的方法。
我们要始终相信,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那些承载着苦难的时光,那些从根本上挑战你每一份坚持的日子,将最终决定你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共勉之。

点击关注“正心正举”视频号获取更多智慧

正心正举

健康与发展公益讲堂开讲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