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故事看人品,识人辨人有这两点足矣!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王安石。两个人主张相差很远,司马光是保守派,而王安石是改革派。后来,王安石受到重用,司马光从宰相的位子上被赶了下来。这时候,皇帝问王安石他对司马光的看法,想不到王安石对司马光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所以后来司马光虽然大权不在,远离朝廷,但衣食无忧,吟诗作赋,怡然自得。
后来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期间得罪了很多的人,皇帝只好息事宁人,将王安石免职,重新启用司马光为宰相。这时很多人都在向皇帝告王安石的状,皇帝于是征求司马光的意见。没想到司马光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诚恳的告诉皇帝:王安石疾恶如仇,胸怀坦荡,陛下万不能听信谗言。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政见不合,却都心胸坦荡。对事不对人,只就事论事。这点非常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和心胸。然而现实中很多情况并非如此,有的人表面和和气气,实际内心却充满了意见和不服。他们会尽最大努力找机会,将自己失去的权利和面子找回来。并且一旦得势,就会大力排挤对手和不和的人,这样的人的人品很卑劣,我们应该敬而远之。
我们都希望和人品好的人交往,除了上面说的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人可交不可交。那就是当双方利益冲突的时候,特别是他的利益面临受损时候的表现,很能反映出他个人的人品。
原来我们家有个邻居,一直和我们关系走的很近,母亲经常和她来往。可到后来,她们却慢慢地不再来往了。后来问起这件事,母亲告诉我了原因。其实就是一两件小事。一次母亲和邻居一起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大袋水果回来两家分。结果,母亲到她家提水果的时候,发现她把新鲜、个大的,好一些的水果都留了下来,小的蔫的都给了母亲。母亲看了没说话。后来又有一次搞活动发东西,母亲没去,让她代领。结果她领回来,居然少给了一样,她以为母亲不知道。通过两件小事,不难发现只要涉及到她的利益,她就会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母亲虽然两次都没揭穿她,但以后也不再和她来往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人的人品好坏,会影响到将来能帮自己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自己人品不好,身边也会围绕一些人品不好的人,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帮忙,帮助者寥寥。反观人品好的人,身边也会聚集很多人品好的人,在关键时刻,他们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他们相信你的人品,也同样相信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挺身而出。生意做得越大,越要修炼自己的德行,诚信和人品很关键。
煲粥总结: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如果他的人品不好,就没必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与他相处了。人品不好的人,即便得志,也只能一时,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