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大将之子的离休生活:重病时笔耕不辍,15年执意出席阅兵仪式
一年前9月13日,我国著名高级工程师、革命英雄陈赓王根英之子,陈知非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逝世。
和蔼可亲,建树颇多
9月17日10时-11时,陈知非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梅厅举行。
追悼会内庄严肃穆,人们寂寂无声,只能听到追悼会旁低沉哀婉的哀乐。
灵堂两侧摆满了人们敬献的花圈和挽联,正前方摆放着他的遗像,大屏幕上循环播放他生前的留影。
陈知非在生前曾叮嘱,希望死后的追悼活动一切从简。
当天的安排依从他生前的心愿,丧事从简,只在家中安设灵堂,不过多打扰他人。
陈知非生前和蔼可亲,与人为善,人缘极好,前来送别他的亲朋好友、工作同事也颇多。
他们神色哀伤,陈知非的兄弟姐妹更是频频落泪。
人们自觉地排起长队,按照次序依次鞠躬告别。
陈知非老先生之所以如此受人尊敬,还要从他的工作成果说起。
老先生扎根于基层研究设计工作,设计多型号的发射架,参与地空导弹论证工作,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也有深入研究,为我国的国防工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工程师”身份之外,陈知非还是一位画家。
离休后,陈知非重新拿起了笔,在1995年曾为革命英雄帅孟奇画过一幅《长寿图》,惹得他人连连称赞。
帅孟奇曾被敌人用辣椒水灌过眼睛,视力微弱,为了表达崇敬,陈知非在这幅画上写道:
“没有孩子却儿孙满堂,没有视力却有敏锐目光。没有权力却最受崇敬,没有享受却活得最长。”
陈知非还着手绘制了连环画《陈赓和他的386旅》,此连环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写出版,此本连环画八百多幅画连接恰当,剧情有趣,广受青少年喜爱。
在绘画中,陈知非还有独特创新之处。
他的画虽然是连环画,但却夹杂了不少绘制图纸时专用的技巧,他将简单的画面融入了工业透视法,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很是大胆。
由他的绘画作品可以看出,陈知非老先生对红色历史颇为感兴趣,作为革命后代,他继承父母爱国爱党的意志。
2015年时,陈知非以革命烈士后代的身份出席阅兵仪式,尽管此时他心脏病严重,心脏射血分数远远低于正常人,心脏失常,不管其他人如何反对,他依旧坚持:“之前两次晚间预演我都去了,怎么就不参加?”
多方争执之下,工作人员只好同意陈知非参加阅兵典礼。
在阅兵仪式那天,医生严阵以待,在陈知非身上贴上电极片,时刻监测身体情况。
陈知非身上的爱国情怀,也是其崇敬者众多原因之一。
陈知非老先生爱国、敬业、务实的精神,不仅为身边同事朋友所见证,也一直被兄弟姐妹看在眼里。
在兄长陈知非去世后,其妹陈知进悲伤至极,提笔道:“怀念我们的知非大哥。”
陈知进常在文章中讲述大哥服务人民、爱岗敬业的故事,在文章叙述中,我们旁观了陈知非跌宕起伏的一生。
童年漂泊
陈知非具体的出生日期已不可考,有亲戚说他是1929年出生,也有人说他是1928年出生。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内忧外患,中国人民不知未来该如何选择,也不知国家又会如何动荡。
在这样混乱的年代之中迎来一个孩子,陈赓夫妇格外欣喜,但也充满焦虑,他们背负着革命任务,无法长久陪在儿子身边。
此时,陈赓夫妇都在上海从事特务工作,出没于危机之中。
看儿子刚出生离不开母亲,王根英干脆将他带在身边,将其作为自己身份的掩护,还经常将情报放在儿子的尿片之中,就这样,陈知非在懵懂时期便成了当时上海最小的一个情报员。
这样与父母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为了更好达成革命目标,王根英只能将孩子送到母亲家中,自己远赴革命战场。
由于上海情况实在复杂,你方唱罢我登场,谁也不知道革命形势会如何发展,王根英的母亲与兄弟根本不能暴露陈知非身份。
在人生的前几年,陈知非一直跟着外婆舅舅过活,姓氏也改为“王”,生怕暴露身份。
越困难的地方越有肯吃苦的人,为了补贴家用,陈知非大冬天凌晨便要早早起床,跑到报摊上购买报纸,几十份报纸摞起来比他脑袋都要大。
一开始别人都欺负他年纪小,故意抢他的生意,后来他也学会了,既然别人抢,他也要抢。
陈知非追着那些路人推销报纸,不管对方投来怎样的目光,也不管遇到怎样的耻辱打骂,他总是以笑脸示人。
很快,他终于能赚到钱了,虽然可能只够买几份早餐,但也总比没有的好。
除此之外,陈知非还会抽时间替别人看管擦鞋摊子,偶尔也会帮大兵擦几次鞋,赚上几分零花钱。
他还会跟在舅舅身边,贩卖水果,舅舅在前面推着车,他便在后面拉长嗓子,高声叫卖。
幸运的是,虽然家中贫寒,但陈知非还是读完了小学。
在这一段段的社会磨练之中,陈知非明白了百姓疾苦,更明白了父母投身革命与自己分离的意义,这也为他成年之后为国建设,为民贡献打下信念基础。
父子情深
1946年,陈知非远赴山西,父子二人终于见面。
时隔多年,虽然有血脉亲情,但双方都有些紧张。
看着眼前多年未见的儿子,陈赓热泪盈眶,忍不住上上下下抚摸了儿子好几遍,生怕这是一场梦。
这次见面足足间隔了13年,此时的陈知非已经17岁将近成年,而陈赓的头上也多了几缕白发。
父子虽然团聚,但陈知非却再没有机会见到母亲,1939年王根英在执行革命任务之中壮烈牺牲。
谈起母亲,陈知非只留下一张黑白合影,照片上的母亲笑容和蔼,每每拿起这张照片,陈知非便会热泪盈眶,情难自禁。
建设祖国
陈知非怀念母亲,尊敬母亲,自然也受到母亲不少影响。
他自小便有爱国之心,但他尚且年幼,并不懂得中国需要怎样的人才,而就在这时,父亲陈赓为他指明了前进道路。
在与父亲相逢前,陈知非热衷于绘画,还曾经成功发表过一幅画,挣到了稿费。可见到父亲后,陈赓却颇为正经地告诉陈知非,你最好不要学画画。
为什么父亲不肯支持自己的爱好?父子二人刚刚经历过十几年的分别,本不应该再起矛盾,难不成父亲有别的良苦用心?
陈知非百思不得其解,但在听了父亲的解释之后,他也毅然决然放下了自己的绘画爱好。
原来,此时已经是1946年年底,正是看见解放曙光之时。
未来新中国正等着有学之士加以建设,如果学习绘画,这就意味着陈知非无法投身于建设祖国的第一梯队。
如果真的想为祖国出一份力,陈赓建议儿子选择工科就读,这样在毕业后便能成为一名为祖国发光发热的工程师。
作为革命后代,陈知非当然有家国意识,听到父亲如此解释,不但没有怨恨父亲,反而真心感受到了父亲为自己未来的关心,也感受到了父亲身上肩负着的家国责任。
在建设祖国理想的驱使之下,陈知非前往北方大学读书。小时候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他学起习来颇为头疼,但很快他便跟上进度,不负父亲所托。
陈赓鼓励儿子学习,自己也没有落下后腿,跑到中央党校提升自己。
父子常常为学习交谈,陈赓对儿子说:“先打牢基础,学习就像打仗一样要有牢固的工事和良好的装备。”
父子二人在一次次谈心之中,越走越近,分隔多年所造成的情感隔阂也随之消解。
1952年,陈知非顺利毕业来到长春一汽厂和中国航天部参加工作,当时的长春第一汽车厂工资不高,条件不算理想,陈知非心里有些不愿意,偷偷给父亲写了不少信,希望可以调动,但都被父亲严词拒绝。
在回信之中,陈赓说到,不管在哪里工作都是为了党和人民工作,有什么分别呢?
受到父亲教诲后,陈知非便踏踏实实在长春第一汽车厂干了起来。
多次通信之中,陈知非感受到父亲一身正气,受其感染,他也成长不少。
陈知非不愿意别人因为陈赓儿子的身份优待自己,在同事面前从不提及自家父母,相识多年后,他身边的同事才知道,原来这个埋头苦干的小伙是开国将领陈赓的儿子。
在外出办事之时,陈知非总是穿着简朴,一件大衣盖在身上走几里地,形象上也不修边幅。
陈知非自知为中国服务的目标,坚决不肯向社会索取什么,就算外界主动想要给予他福利,他也严词拒绝。如此种种,都是受父亲熏陶养成的好习惯。
不管是陈赓还是陈知非,他们都想将中间间隔13年未相见的父子亲情弥补回来,但无论如何人总逃不过生老病死,1961年陈赓心脏病发,日渐孱弱,卧床不起。
看着低头流泪的儿子,陈赓不仅没有一同悲伤,反而开起玩笑:“我死之后你会不会为我哭?”
面对几个子女,他总觉得最为亏欠陈知非。
晚年的“韧劲”
在陈赓去世后,陈知非立志,以父亲为人生标杆。陈赓十三岁时便投身革命,晚年重病时笔耕不辍,在病床上编写《作战经验总结》。
看着父亲如此毅力,陈知非也继父亲“后尘”,保持了晚年“韧劲”,一刻不肯闲。
虽然小时候上完小学便出来跑社会,但陈知非在学习上却颇有毅力,俗话说得好,笨鸟先飞,大学时期别人很快就能学会的基础知识,他要花费多一倍的时间才能掌握熟练,但他却乐意花这一倍的时间刻苦钻研,丝毫没有怨天尤人。
除此之外,他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离休后闲不下来,学习掌握多门外语,可以流利与多国来宾进行沟通。
在晚年治病之时,医生以为他不懂英语,在陈知非面前与其他大夫用英文交流病情,没想到陈知非听了个一清二楚。
英文熟练到可以听懂医学名词,足以可见陈知非在学习外语上的努力用功。
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上,陈知非永远都保持着一股韧劲。
这股韧劲支持着陈知非一路坚持,2001年医生便给陈知非下了重病通知,但陈知非硬是在学习、创作中坚持到近二十年之后。
2020年9月13日,为祖国奉献一生的陈知非撒手人寰,与父母在另一个世界团聚。
他这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却保持住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韧劲,践行了革命后代的使命,可敬,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