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创世先祖》:伏羲原来是夫婿(二)
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第五部 创世先祖
第三章 伏羲原来是夫婿(二)
文|黄饮冰
第四部分:大洪水期间,女娲-伏羲在凫山再传人类和重新创世
与伏羲有关的地方,目前所见到的,羲皇故里天水、羲皇故里河北新乐、羲皇故都淮阳,根据我前面的分析,伏羲是女娲的夫婿之族,女娲存在则伏羲存在,伏羲有故里也是应该的。
问题是,伏羲有15氏,这就对伏羲故里和故都的说法,提出了挑战,因为,15氏可能共有一个故都,但不可能共有一个故里,所以,说天水、新乐是伏羲故里之一,说淮阳是伏羲故都之一,才与女娲-伏羲族群辗转迁徙的生活状态相符合,由于生产力落后、古人过度的对大自然的索取,最终会对自然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加上远古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微弱,远古人经常要转换生活领地,处于“游居”状态,所以女娲-伏羲的生活领地,是变换的,多处存在伏羲的遗迹和传说,与女娲-伏羲的“游居”状态一致,传说并不是虚无的。
一、伏羲文化是仰韶文化向东部发展的多支中的一个支系
远古人的生活方式,是从索取(渔猎采集)到产食(种植畜牧渔猎采集),繁衍方式是从乱婚与群婚到女婚男嫁再到男婚女嫁,世界上的任何远古人类,都是一样的发展经历,所以不能说发现了网片、发现了红陶、发现了婚嫁丧娶、发现了乐器、发现了历法,就都是伏羲,搞得好像全世界的远古人类都离不开伏羲似的。实际远古人类没有那么愚蠢,因为他们有各自的伏羲,所以远古人类的发展和成长规律是相同或相通的,经历的发展过程也是相同或近似的,但不会都有女娲-伏羲出现于他们的世界,只能是有女娲-伏羲一样贡献的人物出现于各自的历史。
从中国来看,整个仰韶文化的发展轨迹,是一致的,但是,不同地域的仰韶文化,也有其独自的个性特色,整体是统一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说明仰韶文化起源是共同的,但各自的发展并不是在同一个人的领导下完成的。
女娲神是远古华夏人——尼人的共同崇拜,所以尼人文化就是女娲文化。
仰韶文化是尼人北上与北方燧人氏融合后形成的新文化,所以仰韶文化也是女娲文化的一个支系。在半坡时代,尼人转化成夏人。
大洪水期间形成的女娲伏羲族群,是仰韶文化族群中的一个族群,在大洪水之前,她们已经东迁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脱离了其他的仰韶族群。美丽的华胥姑娘是该支族的首领,但华胥没有女娲神的地位。华胥与雷泽湖畔的雷龙族(雷泽中有雷神)建立了群间婚姻关系,生下了伏羲、女娲。华胥把自己的女儿命名为女娲,是要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自己这一支的女娲神。
在华胥到达河南河北时期,这里已经是沼泽地带。从考古看,仰韶文化居民有一直或多支由天水东进到陕西,由老官台文化发展出西安半坡文化,再东进到河南西部和晋南,在河南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形成了一个新的中转点,再沿三晋高地和河谷向北推进到太行山东麓,在河北新乐建立了又一个支撑点,再向南推进到古雷泽高地上。这个东进的族群是华胥性族群,他们的东迁历史估计有2000年,最后在雷泽诞生了伏羲女娲。伏羲女娲诞生年限应该在距今6300年以前后。所以华胥姓族群是夏人的一支。
某地在考古上有仰韶文化地层,只能说明仰韶文化居民的确迁移到了某地,但不能肯定就是伏羲的生活遗迹。
——濮阳西水坡45号墓,距今6400年左右,我推测墓主为雷神
以上墓葬墓主是谁没有定论,但发现于濮阳,位置在东方,文化层为仰韶,可以证明鳄鱼龙是存在的。濮阳在距今6400年,应该处于远古雷泽范围。《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在吴西。”,这是关于龙族的最早记载,雷泽中的龙族就是雷神。
墓主人头南脚北安葬,预示的不是面朝天,而是面朝向北方,说明此族群来自北方。西边的动物不是虎,而是狼,狼图腾,更加证明此族群来自北方。在此首领埋葬后,距今6300年以后,洪水淹没了濮阳,此族群唯一可能是东迁到泰山周边地区,与在海浸驱赶下由沿海西进的昊鸟族群会于泰山周围,形成了太昊族群,创造了大汶口文化。但此龙狼族群也不是大汶口文化的主流族群,大汶口太昊从此族群中继承了龙图腾。
所以,此墓主不是太昊,而是狼主,为雷神,是雷龙族群。狼族群南下到濮阳的时候,遇到了濮阳本土的鳄鱼龙族土著,形成了狼龙族群,生活于雷泽,被视为雷神族群,因为洪水,再进一步东迁,遇到的都是沿海迁徙而来的昊鸟族群了,龙、日、鸟崇拜三位一体,狼崇拜被迫抛弃,才形成了太昊文化。所以太昊文化,开始于距今6300年,文化的中心区域在泰山北边区域。
雷神与伏羲女娲的联系,来自其母华胥。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春秋世谱》中说:“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山海经·内东经·郭注》中说:“华胥履大迹生伏羲”,“燧人之世有大迹,华胥履之而生庖羲氏”。
据以上可以分析:一是华胥处于燧人氏的时代,二是华胥受孕的地方在雷泽,三是雷泽中有雷神,大迹为雷神(实际是鳄鱼龙)所留,西水坡蚌塑龙证明了真实的龙存在于濮阳,也说明雷泽中真的有龙——鳄鱼存在,有一群人以鳄鱼龙为图腾。所以,雷泽在豫东鲁西冀南之间,“在吴西”应该是“在昊西”,“吴”是“昊”之误笔。
伏羲女娲是华胥在雷泽与龙族男子交配所生育。太昊族和伏羲女娲族都与雷泽的龙族有基因交流关系,但太昊和伏羲女娲没有直接的婚姻关系。
由于华胥与雷龙族有过共同的生活,华胥是仰韶文化族群,仰韶文化势必要对雷龙族产生影响,接受了仰韶文化影响的雷龙族在于昊鸟族相遇时,也会把这种影响施加于日鸟族群。由于日鸟族群是主体族群,雷龙族群是弱势族群,所以仰韶文化对日鸟族群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是决定性的,在完成族群融合后,这种影响就会消失。
从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陶器中,可以看到与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并没有成为主导因素。原因就在于,华胥族群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继承者,其后裔又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开创者,通过雷龙族群的传递,庙底沟文化类型的陶器在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出现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二、凫山——鸟立之水中山丘
晋南、太行山以东、豫北、豫西直到大别山以东、山东四周、江淮以致长江下游地区,沦为大海的最后年代,在距今6300年。
我推测:在距今6300年的时候,洪水和海浸使华北平原和豫北、豫西沼泽地彻底变成了大海,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居民遭到灭顶之灾,少量幸存的仰韶文化居民西迁,返回西部高原。生活于雷泽某高地的伏羲女娲因为洪水浸满了生活地,躲在葫芦里,漂到了鲁西南的凫山地区。此时的凫山与太蒙之间被洪水隔离,大汶口文化居民回迁到泰山周边,使凫山成为一块无人区,为伏羲女娲提供了与世无争的哺育环境。
新乐有太行山做依靠,难以提供产生伏羲女娲兄妹传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河南淮阳此时处于洪水之中,也难以为伏羲女娲提供繁衍人类的安全场所。但是,不可否认河北新乐曾是仰韶文化居民的一个生活点,可能华胥族群首先就生活于新乐,伏羲女娲的儿童时代在新乐渡过,然后再进入雷泽,但伏羲女娲兄妹传人的原因,应该是雷泽变成了浩瀚的大海,其间的高地都被淹没,生活于雷泽高地上的居民,被洪水毁灭,遗留下女娲伏羲。伏羲女娲兄妹传人的故事,不可能发生在新乐,因为新乐依靠太行山,再大的洪水,也不会导致世界上只剩下兄妹两人。
相反,在鲁南一带,伏羲、女娲传说流传广、纪念遗迹多。伏羲、女娲纪念遗迹沿微山湖东侧不足100里的范围内就有8处,即邹城街内的爷娘庙,峄山的女娲洞,凫山的爷娘庙、伏羲墓和女娲墓,两城的伏羲庙,滕州的八卦台,峄城的女娲冢。伏羲、女娲遗迹分布密度如此之大,在全国其它地区是非常罕见的。新乐只有一个伏羲台,而没有女娲,所以伏羲台是祭祀伏羲神的,不是祭祀“人祖爷娘”。
既然鲁南一带伏羲遗迹如此广泛,为什么我要研究凫山呢?原因是“爷娘庙”的存在。东凫山西麓下“爷娘庙”内供伏羲和女娲神像,俗称爷娘庙,庙的规模之大全国少见,我认为这座庙,是原始的伏羲庙,是少典祭祀伏羲的地方。所以,鲁南凫山一带,是伏羲和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地方。
在凫山一带流传着一首歌谣证实了我的猜想:“东凫山、西凫山,天连水来水连天,多暂哭到黄水干,黄水干了立人烟。”,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就是:东凫山、西凫山,在远古的一个时期,处于洪水中,天与水相连,水与天相接,一片汪洋中,东凫山西凫山及其他70多座山在洪水中漂浮,人们生活于山上,鸟也跟人一起栖息于水中众山头之上,山头实际就是水中的诸多小岛,鸟立山头,就是“凫”,这才是“凫”的内涵,“凫”就是水中之“岛”。
岛与凫
“凫”和“岛”,意思是一样的,立意也是一样的。洪水期间,南方高地也一样处于洪水之中,南方(江淮之间)称鸟立之水中高地为“岛”,在洪水期间,这一区域的人自称或者他称为“岛”,《禹贡》中记载的“岛夷”就是。
鲁西南凫山区域,在洪水期间,凫山山脉众多的山丘处于水中,也是鸟栖息的地方,这一区域的人们,称鸟立之水中山丘为“凫”。生活于这一区域的人亦或自称或他称为“凫”,凫山就是其语言称谓之历史遗迹。
生活于凫山上的人们,期盼洪水干枯,洪水干枯后,人们才能重回到平地上生活——这也说明,凫山居民,来自平原。洪水之后,伏羲向西发展到淮阳,有合理性。
可以肯定的是,对同样的历史遭遇,有“凫”和“岛”的称谓的不同,说明洪水期间,分处于凫山和江淮之间的人群,是两类不同的人群,可以证明洪水时期的凫山居民,不是东部昊鸟族群,而是仰韶文化之伏羲族群。
从山东地区的文化变异看,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年到4200年,龙山文化距今4600年到4000年,两文化有明确的继承和重叠关系,范围分布很广,说明其兴起在洪水之时、扩展在洪水之后。
从大汶口文化考古资料看,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泰山及其周围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大汶口文化到河南和皖北,应该是洪水消退之后的事情;大汶口文化到鲁西平原东部,应该是在洪水之前,洪水时期撤退离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3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
可以想象,在洪水之时,泰、沂、蒙之山凌驾于鲁中丘陵之上,形成三角鼎立之势,是先民们躲避洪水的最好地方。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先民们不仅能够依靠泰山、沂山、蒙山躲避洪水,三山的土地和物产也有利于先民们的生活,是上天恩赐与东方的乐土。大汶口文化的上限在距今6300年,说明在距今6300年以前的时代,远古人还没有发现泰山、沂山、蒙山是适宜于人类生存的地方。证明因为洪水的驱赶,人们才汇聚在这里,开始创造东方人类的文明。
洪水和海浸侵占平原和山丘,使大海扩大到了极致的年代,应该是在距今6300年左右。由于低的平原和矮的山丘全部被大海淹没,人们才向高一些的丘陵和高山上搬移,才发现泰山周围山区是最适宜于人住居的地方。
鲁西南的凫山也是一样的原因,成为伏羲女娲躲避洪水的地方。
从考古资料看,代表旧石器时期的北辛文化遗址在凫山南,代表大汶口文化全过程并迭压山东龙山文化的野店遗址在凫山北,都不过一、二十公里或近百里范围。在凫山周围一带,旧、新石器时代的大大小小的文化遗址不下一、二十处。表明在原始时代漫长的时期内,有先民在这个范围内生息繁衍。
凫山周围出土的“男女汉砖图”和“男女抚育幼儿图”,可以佐证我的观点。在郭里附近出土的汉画像石刻有一块“男女”图,是人首鱼身,说明人是靠鱼为食生存的,那么这群人,到底是谁呢?只能是伏羲女娲,只是此时处于凫山孤岛上的伏羲女娲依靠渔捕生活,所以为“人首鱼身”。“男女抚育幼儿图”解释为“伏羲女娲抚育黄帝”是不对的,应该解释为“伏羲女娲繁衍后代”。
这里说一句话,“凫”肯定不是野鸭子,因为野鸭子跟当时的人的生活状态不符合,有利于古人捕鱼的鸟,是鸬鹚,即鱼鹰,所以凫是指“鸬鹚”,而不是野鸭。驯养鸬鹚帮助人类捕鱼,实际也是一种“伏”,所以凫山也为伏山。
可惜,山东凫山缺少考古资料,此说只能是推论的假说,但我坚信此假说是成立的。但愿凫山可以找到伏羲女娲生活的遗迹。
距今6300年以后,才有女娲-伏羲文化,伏羲女娲文化,是对仰韶文化的继承和大发展。
大洪水期间,女娲-伏羲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没有建立联系,他们分别处于洪水期中的两个岛区——太蒙岛屿和凫山岛屿。如果两者建立了联系或是一个文化系,则不需要兄妹成婚就能够繁衍人类,伏羲女娲也不会成为“人祖爷娘”,也许是凫山太小,不适宜于大宗人口的栖息居住,才被遗弃下来,给伏羲女娲以立足之地。
三、凫山就是伏羲女娲族群的神山——不周山
邹县南部与微山县、滕州市北部交界的地方,有五纵列南北走向的低山,我没有亲见,据说此山向东去山势逶迤,颠连而接整个鲁南丘陵,向西山势渐缓,至微山县两城镇的鲁村山头为止,进入太平原。主峰有二:东峰叫东凫山,西峰叫西凫山,东凫山海拔233米,西凫山海拔224米,总称凫山。由于地壳运动褶皱而成。山石属新元古界奥陶纪北系灰岩,山土为黄色冲击土层,土质肥沃。从半山至山顶有好几道水平的迹痕,从山下往上看清晰可见,水平的痕迹可以说明在遥远的某个年代,此处是一片泽国。遥远的时期,就在距今6300年左右。
在距今6300年左右,洪水淹没了鲁西南丘陵地带,凫山山脉被洪水环绕与鲁中泰山、沂蒙隔开成为独立孤岛,凫山群岛四面是洪水,内部伍列低山之间也是洪水汇聚形成多个岛内湖泊。整个凫山岛屿,在内外洪水的围绕中,成环状分布,就是周山——很完全的一串山,由水线勾勒出来的凫山内环线和外环线,清晰明了。
联系到女娲补天的传说,可能在距今6000年的某一个时间,发生了大地震,周山的内环和外环在凫山西侧某个部位被震崩,就是传说中的“天西倾”,现存的东凫山海拔233米,西凫山海拔224米,呈西低东高的态势,不就是西倾斜吗?
地震导致凫山内环外环之洪水退却,凫山在大洪水前的地貌对于伏羲女娲来说,是不熟悉的,从凫山看来,东南连接着低洼丘陵,西南、西北是平原,所以说“天西倾”、“地不满东南”,周山演变成了“不周山”。
伏羲在人类进步史上,重要的贡献是推演八卦。洪水消退,西凫山有八个山脚显露出来,启发他的灵感创造了八卦是很有可能的。《舆地志》记载:“凫山在邹县,接鱼台界,形如凫飞,世传伏羲画卦于此。”,伏羲死后葬于“山阳高平”。高平,即今天邹城凫山一带。在《补史记三皇本纪》中关于女娲的记载有:“女娲亦风姓,蛇身人首,代宓牺立,号曰女帝。”。
据地震资料分析,鲁南是郯庐断裂通过处,在6000年前,的确曾发生一次大的地震,产生了“炼石补天”的传说。汉代《元和志》中对女娲有进一步的说明:“相传女娲生于承注山,下有女娲庙。”,承注山,即凫山主峰。
上述分析说明,伏羲和女娲是史前东部地区的风姓氏族,以蛇为图腾,他们活动中心就在鲁南的凫山,他们推演八卦,结绳记事,实行对偶婚姻,教民打渔、游牧,并在大地震后进行了抗灾斗争,使伏羲文化成为史前中华文化的主流。
在远古语言中,“凫山”与“周山”之“凫”与“周”应该是一个意思。“周”也是水中之岛屿的意思。所以“凫山”就是“周山”,大地震后周山变成了不周山。
《山海经》说不周山在昆仑山的西北。昆仑山是华夏族群的总祖山,原本是泛滇黔地区的武陵山。随着古华人的迁移,昆仑山的地名被带着迁移。所以每一支古华人在新生活地都会命名一座自己的昆仑山,以做纪念。所以昆仑山的地名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是很多的。
我认为泰山就是迁移到豫东鲁西南的女娲伏羲族群的昆仑山。而我认为《山海经》中的《山海经》是伏羲时代的作品,《大荒经》是神农时代的作品。《山海经》的地理坐标是以凫山为中心的,泰山(伏羲女娲族的祖山)在凫山东北,凫山在泰山的西南,正好与《山海经》记载的位置相反,错位的原因发生在古人的方位观上。远古人坐北朝南定方位,以南方为贵: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
《山海经》先有图后有文字,地图的方位和成文时期的识图方位正好相反。成图的时候,南方画在地图的上方,北方画在地图的下方。图上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山海经成文的时候,人们识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定方位,历史的误会就发生在这里。不周山在的泰山西南,而不是在西北。
四、从丧葬习俗看大汶口人的来源——与仰韶文化不同
墓葬习俗很值得重视,因为从中可以看到人口的来源和生活的变化。
一般地,现代墓葬中的人,都面朝天平躺于墓穴中,屈葬是远古时代的风俗。濮阳45号墓主,就是平躺于墓穴中。墓主身体的摆放方位,也是有规矩的。比如我的家乡,送死人到墓地,沿途要高喊“送上山呦,呵呵嘿呦”,实际我们这里没有山,而是平原,“送上山”就是远古丧葬习俗的在语言上的遗迹;死者的墓穴,正对着生前居住的湾子的方位,死者在墓穴中的摆放,死人平躺在棺材中,脚朝向湾子的方向,如我的家乡湾子在西,墓地在湾子东,死者的摆放就是脚在西、头在东,死者的头部被枕头垫起,这种摆放的目的,就是让死者能看到自己的家——死者看到或面朝自己的故乡。
大汶口早期文化遗存墓葬头主要朝向为东,也有朝向北的。中期文化遗存墓葬头大多朝东或朝北。晚期文化遗存墓葬仍以单身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少量的合葬墓。该期的合葬墓多为一对成年男女合葬墓,个别一对成年男女和小孩合葬,同性合葬消失。头向一般朝向东,胶东半岛的部分的确则盛行头向西或西北的葬式。凡是一对成年男女合葬墓,随葬品一般都集中在男性边上。透露的信息就是,大汶口早期居民,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地带,少部分来自北方;中期大汶口居民,来自东方居民的后代和来自北方居民的后代,在人数上差不多;晚期大汶口居民主要是东部居民的后代,来自北部的居民因为某种原因消失或被融合,丢掉了原来的墓葬习俗,以被融合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在胶东半岛盛行头向西北和西,说明一股从西方迁徙而来的居民生活于此,说明在大汶口文化后期,有部分仰韶文化居民深入到山东,这一股人,极有可能是女娲族的一支。
中原裴李岗文化距今约7000年——8000年,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原文化,由于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根据考古学家对于在1977年首次挖掘的文明的鉴证,当地文化平均开始于公元前5千年(距今7000年),最早的甚至远至公元前8千年(距今10000年)。碳 14 断代为公元前 6200 年至前 5500 年前后,裴李岗文化经历了 700 年的发展而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有公共墓地,小孩死亡一律安葬于瓮棺,成年人不分男女一律头南脚北安葬,预示死者眼望的是北方,居民来自北方。
山东后李文化,因为发现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而命名,距今8500年到7500年,前后延续1000多年。其墓葬中,死者头多朝东,也有的朝北,说明居民的来源,主要是东边,少数是北边,可能是北方洪水和东方海浸后在此汇聚。从这里可以看到,东部沿海居民和北部居民先是迁移到鲁西平原,再迁移到泰沂蒙山地,泰沂蒙山地不是首选,而是躲避洪水的选择。
来自东部的居民来自沿海,是为躲避海浸。那么,来自北方的居民来自何处呢?可能是磁山文化居民,磁山文化是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命名。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400~前5100年(距今7400年—7100年),从时间上看,磁山文化似乎与中原新郑的裴李岗文化同时,此地居民南迁在时间上对不上,但磁山文化之存续了300年,似乎又太短促,不迁移又说不过去,很迷茫。根据最新鉴定,磁山文化距今约10300-8700年,这就为山东和河南居民有一部分来源于华北平原提供了时间依据。
五、洪水催生了伏羲文化,凫山是洪水期间伏羲女娲的幸运岛
---- 绿色区域可以看做是6000年前的大海区域
凫山与伏羲发生联系,除爷娘庙外,考古资料很少,对于伏羲女娲来到凫山,洪水的影响是推测的唯一依据。
中国远古人的迁移:沿海原居民,在海浸的逼迫下,由东向西迁徙,止步于燕山、鲁中泰山和沂蒙、环巢湖高地、环太湖高地。内陆原居民,在洪水驱赶下,云贵高原原居民一部向西北绕过四川古海进入渭水上游及黄河上游地区形成西北新居民;云贵高原原居民一部向东迁移,进入湖南高地,再继续东迁到环太湖高地。西北居民由西向东沿渭水流域和黄河流域及大草原迁移,止步于鲁中、太行、燕山一线。
首先的迁移,发生在沿海,在第四纪冰期,黄海、东海海平面曾下降了130米~155米,人类的活动区域随着海平面的退缩而推进。第四纪冰期结束,气温急剧上升,海中冰川融化,海平面也急剧上升,在距今6000年—8000年前时期,海平面比现在的海平面高2~5米。海平面上升,使不少近岸及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都被水淹浸。海水还浸入大陆,使中原地带、江淮之间和华东、华中平原地区变成了大海。
内陆洪水灾害集中影响的是两次,洪水都汇聚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长久不退,人类退守于水中山丘之上。
1、第二次大洪水和海浸催生了伏羲女娲文化
第二次大洪水(与海浸一起形成内外夹击),发生在距今7800年到5600年之间,洪水和海水最盛大时期汇聚在太行以东、豫中嵩山和鲁中泰山之间、鲁西南以西直到安徽吴越及两湖地区,水天相接,鲁中山区夹在洪水和海水之间,成为孤岛。现在的河北、河南、安徽、江浙被浸泡在水中,大小山峰和高地被水分割成无数个岛屿,遗民被分割居住在岛屿上。洪水和海浸灾害长达1000年。
第二次大洪水夹杂着海浸,开始于距今7800年以前,中原地区由平原河谷地逐渐演变成了大海。
中原裴李岗文化的年代上限可以远到距今10000年前,说明从距今10000年起,就有居民到新郑裴李岗地区,在距今7000年到8000年之间,移民形成高潮。裴李岗居民的来源,是河北之中南部平原地带,河北中南部至少在距今7000年——8000年,被海水浸吞,成为了大海的一部分;根据炭14断代,距今7500年是裴李岗文化的下限,说明距今7500年,河南新郑裴李岗地区也被洪水淹没。
可以断定,在距今7500年前后,华北平原,豫北、豫中、豫西已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山东后李文化,距今8500年到7500年,前后延续1000多年,说明距今8500年—7500年之间洪水对山东地区影响不大或对山东地区没有影响。其墓葬中,死者头多朝东,也有的朝北,说明居民的来源,主要是东边,少数是北边,距今8500年的时代洪水或海浸已经对华北平原产生了影响,导致部分华北居民南迁到山东淄博;海浸对沿海居民影响强烈,所以山东淄博之后李岗居民主要来自东方沿海地区,表明山东淄博后李岗居民在是北方洪水和东方海浸的驱赶下后在此汇聚,但主要来自海浸驱赶。距今7500年也是其下限,说明距今7500年山东淄博地区也被洪水淹没。
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400~前5100年,最新鉴定为距今约10300-8700年。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等地。其下限是距今7100年,说明距今7100年,洪水淹没了在冀南、豫北等地。
鲁中南周围的北辛文化距今7300年——6300年,其年代上限在距今7300年,其年代下限是距今6300年,说明鲁中南在距今6300年被洪水淹没。
可以看到在中原地区和山东地区,距今6300年是一个最后的时间节点。距今6300年以后,广大而辽阔的东海,扩展到中原、华北平原和江淮,大批原先的内陆山丘和高地,成为大东海中的岛屿,山东太山、蒙山、沂山和凫山,都是东海中的岛屿。距今6300年——5500年之间,大东海西到太行山东麓、三晋南部、河南北部、河南中部、河南西部、大别山西部至于两湖之云梦泽。
那么,对于山东居民来讲,史前时代的东海、南海、北海、西海都可以看到;对于三晋高地上的居民来讲,东海、南海可以看到;对于大别山居民来说,南海、东海、北海可以看到,西海就是四川汪洋。
这就是距今6300年—5300年之间的史前时期的中国地貌,古人之四海观点,并没有欺骗后人。直接说,四海观念的发源地,在山东地区和大别山,所以,山东地区和大别山地区,是史前文化的汇聚区,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
洪水淹没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可能从距今7500年就已经开始了,到距今6300年的时候,山东以西的西海已经形成了,西海连着北海、南海与东海连接,使山东成为海中孤岛和一些列的岛屿。
洪水和海浸对远古人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最早时间点是距今7800年,河北、河南就开始遭受洪水袭击,沿海遭受海浸的困扰,距今6300——距今5500年,可能是洪水和海浸的泛滥期和居留期,以距今6300年前后影响最大。
距今7800年的断代依据,是距今7800年是河南贾湖文化消失的时间点。距今6300年的断代依据,是距今6300年是大汶口文化开始的时间点。距今5500年的断代依据,是距今5500年是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开始年代。这个洪水断代的时间点是依据中原、山东和江淮古文化而来的,南方的洪水发生和消退的时间点与此不尽相同。
中原、山东和江淮的洪水消退的时间点可能在距今6000年。因为距今6000年在鲁西南发生了一次地震,就在某些地区打开了洪水下泄入海的通道。中原和江淮地区的洪灾,往往还跟洪水没有入海口有关。历史上,黄河、淮河都没有入海口。黄河总在寻找入海口,所以黄河在历史上是南北摆动的。现在的黄河高悬在中原之上,是人工建立堤防逼迫和堵截的结果。淮河到现在也没有入海口。
大汶口文化中期直到龙山文化时期,山东文化逐步西进,说明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后,即距今5500年以后,洪水在逐步消退,河南和河北平原地区重回沼泽时代。龙山文化时期,河南和华北洪水进一步消退,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水域面积演变成几个大湖泊及附属沼泽地带,史前的有一个发展时期——龙山文化时期,走向鼎盛,随后的五帝三代文明,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发展出强盛的华夏文明。
结合古气候看,距今5600年到5300年,地球气候进入了一次突然的低温期,这个时候海平面降到了最低,这也为中原和江淮地区的洪水消退带来了机遇。
大地湾文化,距今8000年——7000年,大地湾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下限是距今7000年,对于仰韶文化来说,距今7000年是一个时间节点;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持续2000年,距今5000年又是一个时间节点。
大地湾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以逐步向东发展的趋势,扩展到河南和山东西部,在距今5000年的时候发展弱化,红山文化在东北发展近2000年,在距今5000年的时候在东北消失,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都在距今5000年的时候,突然弱化,是有必然联系的。距今5000年的时候,东北的黄人南下,对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施加影响,发展成为新的中原文化——黄帝文化。
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前,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达今长城沿线和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至甘、青接壤地带,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红陶黑绘是其特色。
洪水对仰韶文化的影响就是仰韶文化还没有来得及在河南全面铺开就遇到了洪水,只能在河南和山东西部的水洲上抢占了几个发展点,没能形成优势文化,给了大汶口文化以发展壮大的机会。而洪水把泰沂蒙山地和凫山山地分离,又为遭遇劫难的仰韶文化东进居民之华胥支系伏羲女娲部获得了得以喘息和恢复的机遇,避免了伏羲女娲被大汶口文化吞并的厄运,否则,强大而进步的伏羲文化,就不会出现于华夏的史前历史中。
女娲族群因为洪水的关系,止步于鲁西南的凫山,也是可能的。
总之,从龙山文化在距今4500后向西扩展河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明确说明洪水在距今4500年的时候完全消退。同时,参考大汶口文化从距今6300年开端,一直发展到距今4500年才让位与龙山文化,其间大汶口文化向还向西发展到河南,说明山东以西、河南范围内的洪水彻底消退的时间在距今4500年以前,黄人南下不进入河南而是进入山东,说明距今5000年的时候,河北北部的海浸已经消退,河北南部和和河南北部依然是洪水汇聚区域,只是洪水已经重新演变回沼泽。
山东岛是唯一被四海坏绕过的地区。对于山东原居民来说,其西海,就是山东以西的水域(河南东部和东北部),其北海,就是山东北部水域(渤海和河北南部),东海就是山东以东水域(渤海和黄海),南海就是山东南部水域(江淮地区)。
以鲁西南为《山海经》的地理坐标的话,西山就很有可能是大别山。《山海经》实际就是由《山海经》和《大荒经》组成。如果把《山海经》当做伏羲时代的成就,《大荒经》当做神农时代的成就,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山海经》。更重要的是,《山海经》的地理坐标以鲁西南为中心,那么大别山就可以看做是西山,大别山就很可能是华山。
2、第三次大洪水造就了陶唐文化
第三次大洪水,发生在帝尧时期,距今4200年(公元前2200年),因为黄河、济水和江水(古乌江)淤塞,流水不畅,晋南、晋东南、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西部和西南部被洪水淹没,鲁中再次成为外岛。第三次洪水影响达22年(鲧治水9年,禹治水13年)。这次洪水的特征是天气炎热少雨而洪水不退。洪水产生的原因是西部冰川加速融化产生大洪水冲击中原和江淮,同时海上冰川加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产生海浸,两者的一起作用,导致中原和江淮的地区无雨而发生洪水,而且由于河道不畅和海水顶托导致洪水长期不退。
看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在山东地区,除城子崖龙山城址之外,还有日照尧王城遗址,寿光边线王城址,茌平三县发现的八座城址,临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则发现有淮阳平粮台城址、鹿邑栾台遗址,登封王城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辉县孟庄城址等。山东龙山文化(前2500年——2000年)发端之后,经凤鸟少昊和青阳少昊,成为中原主文化,中原诸文化统一于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实际是中国南北东西文化的大综合,成为夏商文化的源头。夏文化主要来自江汉,商文化组要来自良渚。
距今4200年,也是一个时间节点。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遭遇洪水,导致南方居民大都北上,在中原汇聚。
两次大洪水,都引发了古人由东向西的迁移运动,使史前人类重新向西部回流。
六、颛臾是整个凫山地区的统称,凫山是少典的第二故乡,是黄帝的第二祖地
1、颛臾和凫山是一个地方,是少典祭祀伏羲祖之地
伏羲庙残碑说“东迁少典,居于颛臾,以奉伏羲之祀。”,颛臾就是少典历史上的又一个旺地,也是又一个新的故里。据说,轩辕黄帝的孙子叫颛顼,开始叫颛臾,就是以地名为人名,后来改为颛顼。
颛臾和凫山有没有关系呢?如果凫山就是颛臾,那么少典就曾生活于凫山,凫山之伏羲庙就有存在的根据了,因为少典是奉祭伏羲,当然得有伏羲庙,伏羲庙里也离不开女娲。
颛臾,最早见于《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任(济宁)、宿(东平一带,后南迁宿迁)、须句(邹县南)、颛臾(费县)四个小国,均在山东济宁一带。鲁僖公母亲属风姓,告诉僖公保护好四个小国,管好对太昊的祭祀。因此僖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重修太昊庙。可见太昊在春秋时代已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信仰。问题是,伏羲不是太昊,我在这里引用,只是想说明,颛臾有悠久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且一直存在到孔子的时代。《季氏将伐颛臾》出自《论语·季氏篇》,颛臾在孔子的年代,依然是一个国家。颛臾之地,一直就在鲁西南的凫山一带。
所以颛臾,作为国家一直就存在,但国家的主人,则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着变化——少典东迁以前,颛臾就存在,是伏羲女娲的故国,所以离开了故地的女娲姓族,把自己的夫婿少典迁居到颛臾,以祭祀伏羲,凫山是祭祀伏羲祖先的祖山。
2、黄帝迁太昊遗民至凫山,以奉伏羲之祀,太昊遗民却借机祭祀太昊和济水之神
少典氏族兴旺发达起来,摆脱了从属于女娲姓族的命运,历代少典和历代黄帝努力,把黄人的势力发展到中原,颛臾之地就不重要了,伏羲的祭祀也被荒废。太昊族的后裔来到凫山,把这里当作家乡,祭祀太昊和有济,他们把伏羲庙改做太昊庙,这种行为一直进行到春秋时代,可能有明白人知道其中的秘密,所以改颛臾祭祀的对象为东蒙山,颛臾演变成孔子口中的“东蒙主”,但因为长久的居住,凫山周边成为了太昊风姓后裔的故乡,其实是第二故乡,太昊的故乡在泰山北,济水之神居济水,也在泰山北,太昊风姓后裔是被迁徙到凫山地区而以此为家乡的,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跟黄帝的兴起有关。黄帝杀“两昊”之后,占据了太昊的老巢泰山,以此为根据地。所以说泰山是黄帝族的神山——昆仑山,是有道理的。其实,昆仑并不神秘,昆仑就是库伦,高地的意思,是北方古语对于山的称呼。
我认为,黄帝之昆仑山,原始地在燕山,在占据泰山后,以泰山为昆仑山,所以燕山是黄人的前昆仑,泰山是黄人的后昆仑。
占据泰山的黄帝迁移太昊后裔到自己的故地凫山,目的是方便控制和统治太昊遗民。黄人和昊人,就这样悄悄地完成了历史的转换。或许黄帝要太昊的后裔代替自己继续祭祀伏羲,太昊的后裔在祭祀伏羲的同时,也没有放弃祭祀自己的祖先太昊,在祭祀伏羲的时候悄悄祭祀太昊,或者口头上在祭祀伏羲,心里祈祷的是太昊。在久远的历史之后,黄帝的势力也衰微,就管不了太昊的后裔,太昊的后裔就开始公开太昊之祭祀,荒废了伏羲之祭祀,才有《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的记载。其实,“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之中的一个字——“实”字,就表明了一切。“实”是“实际”的意思,即表面是祭祀伏羲的,实际是祭祀太昊和济水之神的。历史深究很有意思。
凫山地区的“爷娘庙”,才是真正的伏羲庙。没有女娲只有伏羲的庙,如果有,其本来面目就应该是太昊庙。推而广之,伏羲和女娲同在的庙,才是“人祖庙”,单有伏羲或女娲的庙,都是祭祀伏羲神和女娲神的神庙。
后人为什么要把太昊和伏羲合二为一呢?因为只有两者合为一人才能解决两者的冲突。在后来的时代,祭祀伏羲的地方和祭祀太昊的地方,都选择了凫山,山上的庙到底是祭祀伏羲的还是祭祀太昊的,已经搞不清楚了,懒惰的汉朝人,干脆把他们合二为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伏羲女娲和太昊雷同的姓——风,导致后人不想去区分它们。我认为,伏羲女娲之“风”是“風”,是“虫”即“蛇”,是伏羲女娲族群对蛇的称谓。与黄人称蛇为“巳”、巴人称蛇为“巴”一样。太昊也是风姓,但太昊之“风”,是“凤”,指的是背负太阳飞行的阳鸟、是巨大而有力的鸟——凤鸟。
太昊以龙纪,濮阳西水坡蚌塑龙,是真正的鳄鱼龙,而非蛇龙。孔疏引服虔说:“太昊以龙名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这是太昊,太昊使用的是真实的龙——鳄鱼蛇化龙。2013年7月2日
第五部分:人伏羲和神伏羲
1、伏羲是“蛇身人面,牛首虎鼻”,为女娲之夫婿
真实的伏羲只有一个,就是在洪水期间与女娲成婚的伏羲,其他与伏羲有关的人物,都是继承伏羲之号,是女娲姓族和女娲氏族的夫婿。
伏羲死后,女娲一人独掌姓族的权力,以后掌管女娲族的最高领导人都称女娲。并没有伏羲氏族存在,只有因为与女娲姓族或女娲氏族结成了婚姻关系而“承袭伏羲之号”的姓族或氏族。
伏羲的原本面目,可以从《列子.黄帝篇》的记载看到。《列子.黄帝篇》记载: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所以伏羲的本来面貌是“蛇身人面,牛首虎鼻”。从种族属性上讲,伏羲女娲与神农氏、夏后氏是一体的。
从“羲”字看,伏羲是披着羊皮的,这样可以说明伏羲来自西边。也有说伏羲“黄龙体”的,黄龙就是黄帝族群的黄蛇,所以黄龙体之说,应该是黄帝认伏羲为祖时期对伏羲的改造。
2、伏羲的原创性——八卦
大洪水之后,伏羲迁徙鲁西豫东平原地带,发现“河图洛书”,发展出“八卦思想”,促进人文大发展和大进步。
“河图洛书”是洪水以前的河洛文化之精华,代表洪水之前中原文化之高峰。在伏羲的时代,“河图洛书”为考古再现之文明。
天八卦才是伏羲的发明,其他都是集大成而已。
3、伏羲女娲的避难地——凫山
颛臾是少典祭祀伏羲之地,颛臾就是凫山,与后世的祭祀太昊和有济的四凤姓国家不同。太昊之风是凤(鳳),伏羲之风(風)是虫即蛇,这四个小国的原始地,应该在泰山和济水之间,后才迁徙到鲁西南,两条理由:一是祭祀济水之神和太昊,应该在泰山和济水,不应该在鲁西南。把太昊和伏羲合一到能解释祭祀太昊,但不好解释祭祀济水之神;二是四国之须句在鲁国时期,已经改为东蒙主,祭祀东蒙山,说名其使命已经发生了变化,既然是祭祀伏羲的,而且须句也处于凫山周边,为什么会改其原祭祀呢?只能说明祭祀伏羲不是其使命,真实的使命是祭祀太昊和济水神,但地位发生了变化,只能改祭祀东蒙山,才能继续其祭祀之国的历史使命。
4、伏羲的祖居地——天水大地湾
现有考古资料描述的大地湾一期文化是距今7800年到距今8000年左右,二期文化跟仰韶文化同期。大地湾遗址现在已掘出1万多件文物,证明了这个地方距今8000年前已经有了文明。
中国科学院的权威杂志《科学通报》刊发了关于大地湾遗址的最新报告。学者们在大地湾挖了个深八米的探方,发现从距今6万年前开始,一直到距今5千年前,共有6个文化期连续存在。这次发掘工作由兰州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共同主持,其间有来自美国的考古学者参与工作。据考古工作者介绍,通过细致研究,第1—3文化层形成于距今60000至距今20000年,地层中仅发现石英砸击技术产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层距今20000至13000年,细石器技术产品和大地湾一期陶片开始出现,但在遗物总体数量上处于从属地位;第5文化层距今13000——7000年以细石器和大地湾一期陶片为主;第6文化层距今7000——约5000年,主要文化遗物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对这些遗物的研究显示,古人依次经历了原始狩猎采集、发达狩猎采集 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原始农业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农业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专家们认为,人类自距今6万年就进入到大地湾地区,成功度过了寒冷的末次盛冰期并延续下来,使用先进细石器技术的狩猎采集人群可能随末次盛冰期的来临向南迁徙到这一地区,在大地湾地区开始了原始的粟作农业,并大约于仰韶晚期发展成成熟的粟作农业。
探测的结果证明:一是在8000年到7000年这段时间,这个地方的人类吃的主要的东西90%左右可能是粟和黍,不到10%的是那时候人类已经饲养的动物的肉,研究表明粮食已经成了这个时期大地湾人类的主要食品,种植业成为了当时的主要产业。二是大地湾旱作农业的起源,发展时间大概是距今13000年前到距今8000年前。当时的人类还完成了北方的野生粟的驯化。早在距今8000年前,这个地方已经出现了比较发达的农业。
农业的产生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的一个起始点。在13000年前到8000年前这段时间里,我们的祖先在不断创作和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文明,在伏羲时代做了集大成的工程。伏羲文化的时代,在8000年前到6000年前的这两千年中,逐渐由发达的采集狩猎时代,向成熟的农业经济转变。
以上资料表明,气温升高可能从距今13000年以前就开始了。生活于金沙江流域的尼人北迁到达渭水上游之大地湾地区,最早可能在距今13000年前,在距今9000年前后迁移而来的尼人可能最多。
5、伏羲之少儿乐园——新乐和雷泽
仰韶文化向东推进,在距今8000年就已经开始,经渭水东进,在陕西发展出半坡、姜寨等分支,在河南西部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发展,由于距今6300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域沼泽密布,仰韶文化在河南之建立了几个发展点,没有形成优势。仰韶文化沿陕北高原进入三晋高原,最后到达太行山东麓、河北中部的新乐,到达新乐的,是华胥姓族,华胥与龙族之雷神于雷泽交合,繁衍出伏羲女娲,伏羲女娲可能在新乐渡过了美好的童年,也许是因为与雷泽中之龙族建立了婚姻关系,华胥族群也进入雷泽中之高地居住,洪水到来,只有伏羲女娲幸运存活下来,漂流到鲁西南凫山,繁衍人类。
6、伏羲之都——淮阳(宛丘)
距今6000年的一次大地震,导致洪水和海浸慢慢消退,平原也逐渐显露出生机,真所谓“黄水干了立人烟”,伏羲女娲带儿女们下到平原,在宛丘建立新的生活领地。
宛丘是第一代伏羲建功立业的地方,也是洪水之后新文化的发展源头。
7、伏羲出生之谜与伏羲时代日历的破解
成纪的得名,传说是因为伏羲被其母孕育12年后出生,所以其出生地被改名为“成纪”,因为古人以12年为一纪。成纪在哪里,本文不做论断。
我们知道,远古人是“不识四时昼夜”的,由于远古人类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导致远古人对黑暗充满恐惧,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有黑夜。据传说,在距今约一万二千年的时候,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人们才开始建立时间观念。成纪的来历,跟当时的记日历法相关。
我们从“日”“旬”“日历”等词语可以推测,人类认识时间是从认识“日”开始的,人类记录时间也是从“日”开始的,“日”累计起来后,才意识到对“日”进行分段,每一段“日子”,人们称作“一年”,“年”是“连续”的意思,表示“相连接”,“纪”就是“计”的意思。不过,这个远古时期或者说燧人氏到伏羲氏时期的“年”,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月”,“纪”才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年”,不能混淆的。
我们知道,在古代历法学中,“天干”是纪日和年的,“地支”是用来纪时和月的,刨弃后人的历法发展成就,从燧人族群发明“天干”的时代开始经到伏羲的时代,古人就是用“天干”来纪日的,这个时期还没有发明“十二地支”。传说中的“十日”,就是指记录日子的十天干。
结合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发展及在历法上的运用,我认为,“阴阳”学说起源于古人的“幽明之占”,而“幽明”来自远古人对“昼夜”的认识。远古人在形成了“昼夜的认识”后,就建立了原始的“幽明两分法”,体现在“日”的认识上,一天被分为昼夜,体现在对“十天干”的运用上,就是将“十天干”人为分成“甲、丙、戊、庚、壬”和“乙、丁、己、辛、癸”两部分,以与幽明的“天道”相对应。甲、丙、戊、庚、壬与乙、丁、己、辛、癸五五相配,形成幽明对应的25个纪日单位,用于对日子的记录,周而复始。每记录日子一周,就是“一年”,远古人类的“一年”,是25日。12年为“一纪”,远古人的“一纪”,是300天,相当于现在的10个月,正好是女人怀孕的正常周期。
在伏羲的时代,人们用十天干记录日子,每25日为1年,12年为1纪,1纪是300天。日、年、纪是基本的纪日单位。2013年7月2日
黄饮冰2013年7月2日首发于本人网易博客chutianguke的博客。本文是2009-08-20发于本人网易博客chutianguke的博客的《华夏先古族群——由燧人到神农概述 》一文一部分改写而成。
作者简介: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史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果有《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华夏江汉形成说》(题目待定)。黄饮冰在网易、凤凰、新浪均开有博客,在大同思想网、博客中国和一点资信开设黄饮冰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