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疯狂”的假期,如何陪孩子读好一本名著?
每年寒暑假,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孩子语文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读名著、写读后感。很多孩子对《红岩》这类小说有点读不进去。老师往往会建议家长跟孩子一起读、一起讨论,但很多家长不知道该跟孩子讨论什么。谈谈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吧,孩子不能理解,会比较反感。遇到这类问题,我们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为它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之所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来,各个时代、各个种族、各个阶层的人都喜欢读这些经典名著,是因为作品中触及到了人性最深处的美好与龌龊。而这些东西,是要有一定的人生的阅历和认识高度,才能真正理解的。中学阶段的孩子,即使再努力,在他那个年龄段也不见得能真的理解到位。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展现给孩子,帮助他们走入作品所营造的、深广的精神世界。
所以,我们家长跟孩子讨论的问题不能浮于表面。如果家长对作品认识的深度跟孩子一样,跟孩子说的话都是他们早就已经知道了的,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当然会反感。
只有当家长调动自己的人生阅历,对作品的解读有比孩子更深广的层次,让孩子有耳目一新之感,他们才愿意跟您讨论下去。
以读《红岩》为例。无论什么年龄的人,都能看懂作品中江姐那种钢铁般的意志、宁死不屈的精神。但是直到我们40多岁,当母亲都当了十几年、二十年的时候,才反过头来发现其中一个有关人性的问题:江姐跟敌人那么坚决地斗争,仅仅是因为革命理想在支撑她吗?其实还有很重要的前提是:这帮人把江姐挚爱的丈夫杀了,然后把人头挂在城楼上,挂了那么长时间不准收尸;江姐还在哺乳期内,但渣滓洞的非人折磨让她根本没有奶,饿得孩子奄奄一息的......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面对残害他们一家的敌人,能没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吗?
试想一下,假如在今天,如果说咱们跟一个黑社会团伙结了仇,那些黑社会的打手把自己的丈夫杀了,然后把你和孩子一起抓来了,黑社会老大说,你得跟我们合作。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几个女人能跟他合作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仅仅国仇,也是家恨使然。这时候,江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让人感到熟悉、亲切,而非一个不食人间烟火、高大全的神。
当我们跟孩子一起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入情入理地去理解江姐这个形象作为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的人之常情时,孩子才能跟随您的引导,发现他自己阅读时从未想过的问题,从而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会对您更欣赏、更钦佩的。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高中学段,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本中也接触过《赵氏孤儿》的相关历史故事。那么家长还可以尝试着跟孩子做一个更现实、更深入的讨论: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这样的情境:江姐和孩子被捕,性命堪忧。这件事拿到今天来看,作为母亲的江姐是否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呢?今天社会上有那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牺牲一切,那么,江姐可不可以暂且在孩子小的时候带着他认贼作父,选择跟反动派合作,等孩子长大了,再像赵氏孤儿一样,反过头来把仇人都杀光呢?那么就需要出卖同志、朋友,那这还是不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权宜之计了呢?或者再进一步想,也许很多中国母亲会这么选择,但江姐为什么不那么做呢?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是她的人生理想使然?还是中国传统士大夫那种绝不可卖友求荣的风骨使然?这时候,我们就会回过头来钦佩江姐了,她那种坚定的信念、做人的操守、钢铁的意志,的确非常人可比!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引导孩子,对于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讲,这个理想不一定非得是革命,我们对自己的事业理想、人生价值,也可以有这种理想主义的坚守,对吧?又或者,仅仅是不能卖友求荣的道德底线,也足以支撑我们在生死关头舍生取义吧?所以,我们要站在人性的高度上去理解,去带着孩子讨论,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母亲,怎么考虑自己的丈夫、孩子、爱情、婚姻、理想、道德……是不是这个深度就不一样了?
这里面有好多人性的东西,需要去讨论、去思考。这就不是一个十二三岁、十四五岁的孩子能够独立理解的了,需要家长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现身说法式地创设情境,帮助孩子理解。
所以亲子共读的时候,家长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对人性的深入的开掘,就会引领着孩子对作品的理解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只有这样,叛逆的少年们才愿意跟家长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