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二届改稿学习班临屏精华作品《家乡的老牛》(33)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报
中国诗歌报在全国第一家展开临屏诗创作,在原来【一天一首临屏诗】的基础上,改为【二天一首临屏诗】。从每天在中国诗歌报改稿学习二班、中国诗歌报选稿交流一群、中国诗歌报选稿交流二群同步进行,又改为在目前的二届学习班、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室和各省工作室同步进行。今天专门挑选出写得相对较好的作品,供大家欣赏。挑战自我,坚持原创。如果你想参与临屏诗创作,请在公众平台留下个人微信号,管理员会拉你进群。临屏诗对外发布的渠道为中国诗歌报第一美篇编辑部以及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和附属平台。
家乡的老牛
文/梁江琴(江苏)
一头受惊的
牛冲向
正在玩泥巴的
小女孩
当她抬头
看到一双
铜铃大眼
一座大山
向她压了过来
旋即
在她头顶飞过
四十年来
家乡的这头老牛
一直在她头顶飞
她也常常
像老牛一样
在惊慌中
跨过父母
跨过老公
跨过
两个孩子
家乡的老牛
文/陈玉(四川)
半个月亮趴在了黄昏的脊背
那头老牛驼着铧犁,拼命地
想将弯弯的稻田拉直
从清晨到日落,它一直不言不语
晌午时,它听见了
那个牛贩子熟悉的声音
辛劳耕耘一生
汗水流干,余热
挥尽
月亮圆了,黄昏也远去
老牛的眼里,挂满了
冰凉的泪
家乡的老牛
文/香樟树(江西)
山岗的草地早就绿了
还是没有能够赶上那阵春风
赶不上了!再也赶不上了吧
只能咀嚼着,留下的金黄
一些提炼的颗粒被反刍
反刍。河流一样的
时光倒流的时候
泥土的芬芳,自春天的温润
至,秋天的饱满
是时候了,黄昏的屋檐
冬天的木桩
需得陪伴
甚至还有几只饥饿的虻
如果风回来
擦亮浑浊的眼睛
再次吹响,犁铧的号角
出征!骨头一并植入
5.家乡的老牛
文/小溪(山东)
木窗外的老牛
低头,弯腰
竭力拉着白桦犁
没有选择,不曾抱怨
偶尔还会遭到风雨和鞭打
一如我的父亲
从不索取
默默支撑着蓝天
守候贫瘠的故土
一年又一年
最后累倒在庄稼地里
合上双眸
家乡的老牛
文/烟雨微岚(广东)
滴滴汗水
灌溉了焦渴的土地
声声长哞
唤醒了庄稼的葱绿
家乡的老牛
你转山,转水
一辈子
却始终
走不出那扇
厚重的门
家乡的老牛
文/异乡客栈(安徽)
泥香里,老牛踩碎的时光
顺着犁铧舞动
饱经风霜的身体
驮着声声驯斥、抽打和苍蝇的叮咬
虽然吃下的是廉价的草
却用终生缝补大地
好像抚犁一生的父亲
即便在拐杖撑起的余生里
还在驮着儿孙的
笑声
家乡的老牛
文/大麦(甘肃)
牛舍空空
牛呢?
村庄空空
人呢?
孙子嚼着牛肉干
听爷爷念叨
老黄牛
家乡的老牛
文/自然 (陕西)
不急不慌地
拉车、犁地
睡觉、吃草
劳动时实实在在
生活时怡然自得
从不打扰别人
最多甩甩尾巴
活着
不想以后
家乡的老牛
文/英子(河南)
寒来暑往
姑父总是不急不慢
伺弄着二亩庄稼
他和我的姑姑
吃糠咽菜
一辈子没走出大山
直到有一天
我的二个老表考上大学
走出大山
而我的姑父
却像狗尾草一样
倒在庄稼地里
他旁边的那头老牛
看着离它而去的主人
一边流着泪
一边不停地向年迈的姑姑喊叫
家乡的老牛
文/孙文理(安徽)
老牛早起
吞下太阳
在村前村后
一边行走一边咀嚼
把日子拉到黄昏
吐出月亮
喂饱父亲
父亲牵着疲惫的老牛
用汗水喂饱岁月
还有淘气的我们
老牛领着年迈的父亲
在落满霜花的十月
去耕梨
他们该去的庄稼地
小麦便长出永远的回忆
家乡的老牛
文/ 酒窝笑笑(广东)
田野飘着泥土香
老牛驼着厚重的铧
迈着巨蹄
奋力翻犁着稻茬
晨暮更迭
老牛默默劳作
它用信念耕耘一生
挥洒汗水
灌溉焦渴的土地
一声声长哞
吼出了四季常青
家乡的老牛
用稳健的步伐
丈量丰收的喜悦
本期看稿:海底月
声明:原创作品,报刊采用和网站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诗歌报,并请与作者联系
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推出的作品均出现在256上网导航的热文推荐,优秀作品有360图书馆收藏。
中国诗歌报★简约阳光厚重
《中国诗歌报》纸刊和中国诗歌报公众平台,坚持“发表原创,繁荣诗歌”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当代诗人。
投稿须知 1、作品为王。 2、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个人图片、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3、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zgsgb3@126.com4、来稿七天内没有处理请投往他处
提示:《中国诗歌报临屏诗精华作品选》一书从所有参加临屏诗创作的作品中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