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中华美食演变,食材器皿、烹饪方式,讲究还是简陋?

炎黄尧舜禹时期

从最初的炎黄尧舜禹时代开始,我们大中华的美食之路就开启了,不过这个时期是真的大自然的吃法时代,毕竟是五千年前,食材和烹饪手法都十分有限。

这会儿的主食是五谷,即黍、稷、菽、麦、稻。黍指高粱,也指黄米,稷指粟,菽指豆类。

蔬菜方面,韭菜、苦瓜、萝卜、苦菜、荠菜、豌豆苗、莲藕、竹笋、枸杞、野生菌类、木耳等常见的食材也已经有了,还有葱、蒜头、紫苏及秦椒、姜等调味蔬菜,算是挺丰富的了。

水果也不少,有海棠果、沙果、梨、桃、李、梅、木瓜、枳、橘等。肉类有牛、羊、鸡、犬、鱼等,这样看看其实这时期的食材也还行,基本都是大众食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什么都没有。

不过,食材是有了,这做饭的方式倒是够呛,其实纵观古代美食史,要命的往往不是没有食材,而是烹饪方式跟不上,就说炒这项技术,还得等到宋之后才出现,在这之前想吃口炒白菜都没有。

所以这时期的烹饪方式简单粗暴,基本上只有炖和煮,“蒸谷为饭,烹谷为粥”,还有最原始的烤,而且没有调料,这会主要是为了吃而吃。

早期的器具,有陶甑,主要是用来蒸熟五谷的。还有鬲,有三个中空的足,可用来炊煮加热,既能煮稀饭,也能煮菜,瞧着丰满的屁股墩。

煮肉的有陶鼎,这个家伙大又重,不容易搬挪,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把各种食物往里扔,一锅煮了,就像现在的火锅一样。

另外烧烤类的手法,大致就是将肉割成小片串起来烧烤,或者用烧红的石块把食物烫熟等。

等把食物或煮或烤的弄好了后,就可以坐在石块旁吃了,对,就是把食物放在石头上,因为那会还没有桌子,想想吃饭时的画面,好委屈的感觉啊。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食物基本还没到入门的地步。

夏商周时期

到了夏商周,吃食就开始讲究了。

而且是很讲究的那种,夏商周是出了名的礼制时代,这么讲究其实也是因为食材还比较少,所以吃也要分等级。

夏王朝还好,这时期的社会礼仪还处于开始阶段,规定相对较少,到了商朝,各种礼仪就已经制度化了。

这个时期新培植出来的粮食作物比较多,肉类也更多,蔬菜除了之前的那些,还新增了瓜、蔓青、芹菜等二十多种,水果也新增了桑、杏、枣、柚等近三十种。

而食物的相关器具,当然是青铜器啦!盛放煮熟饭食的器具有簋、陶盆,酒器有尊、觥、彝、罍、缶,酒瓶是觚、爵、觞等。

这些食器酒器想当然都是有严格等级划分的,毕竟都是礼器,可不是寻常百姓能用得起的。比如周天子用的是九鼎八簋九俎,大夫是五鼎四簋五俎,士三鼎一簋,而一般百姓是不能用鼎的!

并且!礼器不一样,里面所装的食物也不一样,都是规定好的,违例就是僭越!吃顿饭真是不容易,不知是谁想出的这些规定。

说起这个时期的饮食文化,那可真是繁琐又严格的要命,奉劝各位想穿越的吃货谨慎选择穿越朝代。

根据《周礼》的记载,天子的一整套饮食礼仪,大体分为鼎食之礼、待客之礼、入席之礼、饮酒之礼等。

首先吃饭前,得先祭祀祖宗,完成繁文缛节的程序,最后编钟响起,就着音乐吃饭,也就是所谓的钟鸣鼎食了。

周王朝的王族食谱中,主副食的搭配也格外考究,比如吃牛肉要配米饭,吃羊肉配黄米饭,吃猪肉搭配小米,吃狗肉配高粱饭,吃鱼要配苽饭等。

还有比较出名的“周代八珍”,2饭6菜,基本全是肉。

肉除了用烤之外,另一种做法便是烹,用到的器具是鼎和镬,鼎比较大,烹多的时候就用鼎,寻常时候就用镬。

在煮肉的时候并不会放入调料,所谓“不致五味”,等到煮出来后才会加酱料食用。

关于这个酱料,古人也是很执着,他们光一个拌饭的酱就有一百二十种!各种动物做成的肉酱,还有腌菜等,毕竟煮的时候没有味道,食之无味,哪下得了口,加点酱才有滋味嘛。

总的来说,夏商周这个时期的饮食不再是单纯为了饱腹,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阶层,食材嘛也相对完善,做法在逐步开拓,就是礼节太过繁琐了。

​这时期的饮食习俗与礼俗有很密切的关系,等级制度严格,级别越高贵,就越重视饮食礼仪,进食过程也井然有序,这种礼节,就算是天子也不能违背。

虽然和现在比,我们的饮食确实要好得多,但古人的饮食也绝非一无是处,他们能吃到的东西,有些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耍个机灵,比如各种动物随便吃。

(0)

相关推荐

  • 中华民族五千年,有没有哪首诗词真正惊讶到你?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关键是最后一句"乃敢与君绝"!为什么是不敢?无妇道的社会,谁能理解为什么不敢?一切都如波浪, ...

  •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之蜜蜡

    骨白.瓷白的蜜蜡虽然比起一些金绞白来,价格稀有度更胜之,但其实并不算是妖孽.瓷白的美,端端正正,在古罗马被称为"帝王白".而金绞白则是剑走偏锋,两种不同的蜡质碰撞交织处变化出惊人的 ...

  •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之唐三彩

    唐三彩,釉色艳丽,型体端庄.人物绘画逼真.中国古代帝陵的陪葬制度肇始于秦朝,发展流行于汉代,成熟于唐代.特别是在经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六十多年的变革和演进后,北方少数民族葬俗与南朝汉族为主的丧葬文化逐 ...

  •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之青金石

    青金石-中国古代称之为金精,产于亚洲中西部内陆国阿富汗的一种非可再生的稀有矿石.近年来被多国认可,受到市场的强烈追捧!也是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市场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青金石造假手段,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挑 ...

  •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之王步瓷板画

    后人评价王步的青花称其作品呈现出一种"出新意予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王步的青花绘画创新风格,他的作品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本文传统分水技法分析研究为背景,突出王步的分水创新风格 ...

  •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之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在制作上以乾隆时代为分界线,前期治玉重视选料,由于开采条件改善,采集到的优质白玉.羊脂玉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材质的精美,为这一时期能产生许多珍宝性艺术品,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工艺加工方 ...

  •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之明清家具

    对明清家具的鉴赏与品味中,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动,感受遥远年代的动向和沉思,这使人们从心底里产生一种对明清家具的亲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留存的古旧明清家具将会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资源匮乏的现 ...

  • 重温历史——连绵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一)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连绵不绝的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的国家,汉字是世界上现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究其原因有诸多,笔者认为主因有三.一是地理环境,东临浩瀚的大海,西依高原与沙漠,北靠冰原及 ...

  • 屹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经典传承!

    五千年, 是一条看不见起点的时光轴线, 五千年, 是一曲唱不到休止的光阴颂歌. 五千年的故事,五千年的沉浮, 如果全部装进一部历史文献, 那便是沉甸甸的五千年经典. 中华上下5000年,诞生了很多具有 ...

  •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之古铜镜

    作为铜镜铸造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制范技术的改进,一方面提升了镜范的铸造性能和铜镜的质量,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铜镜生产效率.中国古代铜镜在汉代进入第 一个发展高峰,除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与铸镜技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