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海怪,中国首次发现4.3亿年前混翅蜍化石,顶级掠食者?可上岸行动?
中国首次发现4.3亿年前混翅鲎化石
近日,中外科研人员在华南地区发现了至今4.3亿年的志留纪的混翅鲎化石。直接叫这个名字可能没啥概念,其实它就是俗称的海蝎的一个科级分类,而海蝎的学名应该叫板足鲎目,与我们现代的蛛形纲近亲。
本次发现的化石体长1米,属于混翅鲎类。与常规的广翅鲎类最不同的地方在于,混翅鲎的第三对附肢上长有夸张的长刺,看起来是为了固定猎物,这项远古动物总会粗暴的进化出一些奇特的形态。
科学家将本次发现的混翅鲎类命名为秀山恐鲎。秀山恐鲎的发现意义重大,这是中国首次发现了混翅鲎类,世界范围里上次发现混翅鲎类也已经是80年前的事情了。而且这次的化石完整度极高,有助于科学家研究该类群形态的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演化历史的了解。
顶级猎食者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回到大灭绝发生前的古生代。
在地球历史上的这个时代,即5.41亿至2.52亿年前,节肢动物正在探索从微小到巨大体型的极端跨越。
它们确实成功了,当时的一些古生代节肢动物成为了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如果有幸在古生代海洋中游泳,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已灭绝节肢动物中最可怕的一种:板足鲎目。
板足鲎目的化石记录中出现过的最大的物种叫Jaekelopterus rhenaniae,体长甚至超过 2.5 米长的物种,它们在当时的生态位实际上与现代大白鲨类似。
这些敏捷的游泳者会用它们带有多个向内尖刺的大附肢作为武装,抓住的猎物,然后它们会用腿上的牙齿状结构(称为颌骨棘)之间挤压,挤碎当时动物们普遍的叠甲外壳。
板足鲎目甚至武装到了尾巴,它们的尾巴由锯齿状多刺尖端组成。这些猎食者会锯齿状尾巴的侧向撞击攻击并杀死了猎物。攻击时它们的脊尖会强烈地向一侧弯曲,甩出致命的一击。
与龙虾和虾不同,它们可以上下翻转它们宽阔的尾巴来帮助它们游泳,而板足鲎目的尾巴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弹性,但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很强的移动性。
这意味着这些板足鲎目可以从一侧到另一侧挥舞它们的尾巴,遇到很小的液压阻力并且不会将自己推离预定目标,即使尾巴攻击失误,它们的前肢也会迅速抓住猎物。
极具灵活性的武装和巨大的体型,使得它们成为了当时当之无愧的顶级猎食者。
目标是陆地!
当科学家用CT扫描对板足鲎目进行3D成像时,他们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双呼吸器。它们的鳃由称为小梁(trabeculae)的组织柱连接而成的板制成。在鳃的前部发现了更多的这些板,而不是在后部。这样的鳃似乎不是能在水下完全运作的鳃,所以在研究它的鳃之间的小梁之前,它如何呼吸一直是个谜。已知现存的蛛形纲动物,如蝎子和蜘蛛,都有小梁。
广翅目动物如何在水下呼吸的问题后来变成了对它们在陆地上如何呼吸的解释。小梁将这种生物的鳃分开,这样当它爬出水面时它们就不会塌陷,意思是它能呼吸得了空气。
板足鲎目虽然称霸了海洋亿年,但后来居上的猎食者显然吸收了许多经验,从诞生开始就挤压了板足鲎目的生态位,甚至对它们进行猎食。
所以板足鲎目动物会选择走出海洋,在较浅的水池之间爬行,产卵,在那里它们可以免受掠食者的伤害。那么,如果这些奇异的生命形式介于陆地和海洋之间,为什么它们的一些后代最终会飞到陆地上,而另一些则留在水下?
这个问题还有待研究,但这样的选择确实是的它们的后代在数次的大灭绝中站稳了脚跟。
后记
未来的研究将会重新访问最初收集板足鲎目化石的地点,希望能找到更完整的化石。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记录板足鲎目,还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它们生活的环境。
最终,有一件事是明确的,关于这些在史前海洋中称霸过的节肢动物还有很多秘密需要揭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