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到东周,礼崩乐坏的年代为何找一个女人背锅?
青青莲子人文教育课
专栏内容
中国历史上有一段“红颜祸水”的故事,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搏褒姒一笑。
这一段历史可谓是中国“契约精神“破灭的代表,也象征这礼崩乐坏的开端。那么这段故事究竟发生了什么,就让我们跟着贾志刚老师一起来看看吧。
本期指导老师:贾志刚老师
中国历史上有一段“红颜祸水”的故事,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搏褒姒一笑。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了,其中有一个人就有了想法了。
那就是周幽王的老丈人——废后申后的父亲,申国国君申侯。
话说周幽王当初废了申后,看申后生的儿子宜臼也不顺眼,于是对他说:“你也别当太子了,也别在这呆着了,看见你就烦,哪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宜臼还能去哪儿啊?只能投奔姥爷去了,就这么流亡到了申国。
唉,昨天王思聪,今天卖大葱。
申侯非常恼火,女儿被废了,外孙又被驱逐了,这找谁讲理去?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情传来之后,申侯猛然间有了一个想法:
你周幽王不是玩大家吗?现在大家都恨你,我不如这个时候联合西戎攻打你,然后就说所有的坏事都是褒姒干的,把褒姒母子都给杀了。
这样的话,你不是只能重新立我女儿为王后,让我外孙子当太子了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申侯立即派人去联络西戎中的一个叫犬戎的国家,准备联合攻击周朝首都镐京。
这个国家为什么叫犬戎呢?
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狼。犬戎是个游牧民族,非常穷,早就想到周朝来抢劫。如今申侯派人来谈合作,那还犹豫什么?
“干。”犬戎国的首领当时就答应了。
两国约好了汇合的时间地点,准备行动。
我们有句俗话:鬼子进村,汉奸带路。
基本上,犬戎的兵力比较多,战斗力比较强,而申侯比较熟悉周朝的情况。
于是,两国军队优势互补,一路顺风地就杀到了镐京。
申戎联军杀到了镐京,周幽王大惊,怎么办呢?打是打不过的啦,那到底怎么办?
“点火吧。”总理虢石父也只有这个主意,于是快马上骊山,立即点烽火。
那一天也是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还吹着淡淡的西风,骊山烽火一起,一百里之外都能看见。
两国联军并没有立即攻城,他们也在看烽火。万一诸侯援军到了,立马就跑。
三天过去,一路诸侯也没有来,申侯就笑了:“女婿啊,叫你玩邪的,傻眼了吧?”
于是两国联军开始攻城,毫无悬念,镐京沦陷了。
周幽王其实可以不死,因为犬戎只想抢东西,申侯只想杀褒姒母子。
周幽王是知道这一点的,可是他还是很仗义的,他不能眼看着老婆孩子去死而无所作为。
于是,周幽王带着侍卫保护着褒姒母子杀了出去。
“不行,一定要杀了褒姒。”申侯急了,向犬戎国的首领提出来。
犬戎军队去追赶周幽王,结果在骊山脚下追上了。
“杀了那个女人。”犬戎士兵喊着,要杀褒姒。
“不要欺负妇女儿童,要杀先杀我。”周幽王挺身而出,犬戎兵可不管那一套,一拥而上,把周幽王、褒姒和他们的儿子伯服都给杀了。
这下好了,江山没了,美人也没了,连自己也没了。
说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会想起那个“狼来了”的故事。
有人认为他们说的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其实不一样,“狼来了”的故事是说人要诚实,而烽火戏诸侯说的道理是“要遵守契约”。
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里,诸侯之所以见到烽火会去援救周幽王,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约定,有协议,有合同。
这个约定规定了,当周王遇到外敌攻击的时候,就点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后有责任有义务去援助。
可是,根本就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周幽王就点烽火了,这就是在破坏约定了,这就是破坏契约了。
既然你破坏了契约,诸侯也就不再受契约的约束了,也就没有义务再来救你了。
我们简单一点说:
狼来了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当你不诚实的时候,人们就不会帮你。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则是:当你不守信用的时候,别人也就没有必要对你守信用。
所以,一个人不仅要诚实,还要守信用。
在我们的历史书里,很多都说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赖褒姒,说她是个祸水。
其实,她一个山里妹子,既没有出坏主意的智商,也没有干坏事的能力,凭什么赖到人家头上呢?
中国历史上有个坏传统,喜欢把坏事赖到女人头上。
人家西方的说法是:每个成功男人的后面,都有一个好女人。
而我们的说法是:每个失败男人的后面,都有一个坏女人。
所以同学们要记住啊,如果你爸爸成功了,那是你妈的功劳。
如果你爸暂时还没有成功,那不能怨你妈。
好,继续讲我们的故事。
眼看周幽王被杀了,申侯傻眼了,这下可真摊上大事了。
随后,犬戎国军队在镐京城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申侯彻底傻了,他没想到这帮野蛮民族这么野蛮啊。可是他敢怒不敢言,因为自己的那几个兵根本不是鬼子的对手。
他现在能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派人前往诸侯国求援。
直到这个时候,诸侯们才知道这一回的烽火可不是拉错了警报,那是动真格的。
虽然大家对周幽王不满,可是我堂堂华夏怎么能让野蛮民族蹂躏呢?
于是,三路诸侯火速起兵,分别是秦国、晋国和郑国,都是国君亲自领队,急奔镐京。犬戎军见三路诸侯来到,也抢的差不多了,急忙撤离了。
几天后,卫国军队也赶到了。
鬼子们跑了,处理后事吧。
周幽王死了,总理虢石父也死了,因此由爵位最高的卫国国君卫武侯主持工作。
首要的事情是确定新的周王,没得选,就是宜臼。
引狼入室的申侯原本应受到惩处,不过申侯现在是周王的姥爷,再加上大家都觉得周幽王死得活该,所以,申侯的事情大家干脆就没提。
宜臼登基,就是周平王。
尽管当了王,周平王感觉很不爽,不爽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国库空了,不仅国库空了,宫殿城墙也给破坏得厉害,鬼子随地大小便,稍不留神就踩上一摊屎,臭烘烘地还带着羊骚味。
其次呢,是没有安全感啊。这说不清楚什么时候犬戎再打过来,不是要整天提心吊胆,怎么办?
俗话说: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这时候平王想起来,老祖宗还在东面留了一块自留地洛邑,何不搬过去?
洛邑的宫室制度都按着镐京一样规模建造,简单说就是带全套装修和家私,搬过去就能住。而且,两百多年过去,那里成都成市,比镐京还要繁华。
于是,周平王召集公卿前来议事,主题两个字:迁都。
谁不愿意去?谁不愿意睡安稳觉?
于是,公卿大会一致通过,搬家。
洛邑是哪里?今天的洛阳。
镐京在西,洛邑在东。从西安迁到洛阳,从此以后,西周就变成了东周。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登基仅仅八个月,周朝首都东迁。
为什么周平王一直忍了八个月才搬家?有原因。
按周朝的礼仪,人活着的时候是不能预先准备凶事的。所有的寿衣、棺椁、墓穴的安排和施工都只能在人死之后进行。
而社会地位不同,下葬的时间也不同。
天子死了,停丧七天,然后建陵墓,通知各国诸侯,等诸侯和卿大夫都到齐了才下葬。
所以,按着周礼,天子死后,七个月才下葬;诸侯死后,停丧五天,五个月后下葬;大夫死了,停丧三天,三个月后下葬;士人和百姓死了,停丧两天,两个月后下葬。乞丐死了多久下葬呢?那要看野狗什么时候来了。
所以,周平王只能等到七个月后把周幽王埋了,才能搬家上路。
为什么秦朝以前的墓地都相对简单?
因为没多少时间建造,所以到现在我们很难找到春秋战国期间诸侯国国君的豪华墓葬。
从秦朝的秦始皇开始,皇帝一上任就开始给自己建坟墓,把坟墓建得比后宫还宏大,劳民伤财。
记住啊,这个坏头就是秦始皇开的。
这里给同学们讲一个知识。
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经常看到棺椁这个词,棺就是棺材的棺,椁是一个木头的木字旁,右边是享受的享。
棺和椁的区别是什么?
古人下葬,通常用两层包装,里面一层是棺,外面一层是椁。通常,棺是木头做的,椁是石头做的。按着《周礼》,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两重。
家大业大,搬家不容易啊。
何况,这次搬家跟逃难差不多。所以,不便携带的东西原则上就不带走。
有些财产不便带走,但是价值很高,而且象征身份,带走嫌太重,不带走又不甘心。最典型的,就是铜制品,譬如铜鼎。怎么办?
人们能想到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找地方埋起来,等以后有机会回来再挖出来。
事实上,当时的人们就采用了这样的办法。
因此,家家户户都开始挖坑,把各种铜器埋藏起来,做好标记,画了藏宝图,以便今后可以挖出来。这些集中埋藏在地下的铜器,后来就被称为窑藏。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搬家,就再也回不来了。
自然,他们再也没有机会把这些尘封的财宝挖出来。
直到将近三千年以后,他们的后代终于还是把这些铜器挖了出来。
而这些铜器尽管已经有些生锈陈旧,再也没有实用价值,却因为其考古文物的身份而身价倍增,纷纷成为无价之宝。
有没有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
那里有老多这样的窖藏了。如果住在乡下,说不定哪天在自己家的地里就能挖到呢。
从周平王东迁开始,中国历史就进入了春秋时期。
契约的破坏,导致了诸侯对于中央政府所承担义务的解脱。
于是,地方诸侯们就成了脱缰的野马,野心家、阴谋家应运而生。
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需要产生。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需要建立——于是,战争就要开始了。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首诗说的是周朝东迁之后,有人回到镐京,睹物伤情,有感而发。这首诗堪称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武汉理工大学生崩溃跳楼留言辅导员:“你的话,给了我放弃自己的理由”
公司在催我!女朋友没带钥匙也催我!杭州小伙骑车逆行被拦后当场崩溃!网友:仿佛看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