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的“生理病理”与“用药指南”

中医五脏的“生理病理”与“用药指南” ——脾(胃)、肺、肾

导读:今天继续跟着秦伯未先生学习五脏的发病与用药法。

03

1. 司中气:①气虚为倦怠无力,懒言,嗜卧,行动气短。②气滞为脘腹胀满。

2. 主运化:中阳不运,为食后艰化,胀满。

3. 性升:①清阳不振为眩晕。②中气下陷为脱肛,小腹胀坠。

4. 恶湿:①湿阻为目胞肿,腹胀,泄泻,黄疸。②湿停成水,渍于肌肤为浮肿,下注为脚气。

5. 统血:为大便血,妇科崩漏。

6. 主肌肉:为消瘦,肉脱。

7. 主四肢:为沉困无力。

8. 开窍于口舌:①湿阻为口淡,口腻,舌胖,舌苔厚。②湿热内蕴为口甘,口臭,口舌生疮生疳。

9. 其华在唇:①脾虚为唇白。②脾热为唇绛,唇裂。

10. 后天之本:为食呆不化,泄泻不止。小儿营养不足,体弱多病,称为后天失调;久病不能进食,称为后天绝。

11. 经络循行部位:常见者,为髀痛。

12. 与胃为表里:脾不为胃行其津液,为大便难。

13. 与心肺相生:①为火不生土,先有心阳虚,而后出现脾虚证。②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后出现肺虚证。

14. 与肝肾相克:①为木克土,先有肝气,而后出现脾不健运证。②土克水,先有脾实,而后出现肾虚证。

【按语】

《内经》上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又“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这是治疗脾病用药的原则。

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治法以温阳、益气及调中、化湿为主。

1. 温阳:如干姜。

2. 益气:即补中,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红枣。

3. 调中:如木香、藿梗、苏梗、砂仁、檀香。 

4. 化湿:如苍术、厚朴、草果、半夏、陈皮、佛手、茯苓、核仁。

其他脾的症状,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 泄泻:炮姜、肉果。

2. 水肿:大腹皮、冬瓜皮、泽泻、车前、生姜皮。

3. 黄疸:茵陈。

4. 脚气:木瓜、槟榔。

5. 便血、崩漏:阿胶、地榆、侧柏叶、灶心土。

6. 脱肛:升麻、柴胡。(即升提)

04

1. 肺主气:①气虚为呼吸短促,音低。②气壅为喘呼、胸闷。

2. 布津液:为口干,皮肤枯燥,痿躄。

3. 司肃降:①气逆为咳嗽、气喘。②伤络为吐血。

4. 主皮毛:为多汗,易感冒。

5. 开窍于鼻:为不闻香臭,流涕,鼻渊,鼻扇。

6. 喉为肺系:①肺虚为失音。②受寒为喉痒、音哑。③受热为喉痛红肿。④痰阻为喉如拽锯,哮喘。

7. 上气海:气滞为胸闷、胸痛。

8. 水之上源:肺闭为小便不利。

9. 肺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缺盆中痛,肩胛连手臂痛。

10. 与大肠为表里:肺津不布,为大便困难。

11. 与脾肾相生:①为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后出现肺虚证。②为金不生水,先有肺虚,而后出现肾阴不足证。

12. 与肝心相克:①为金克木,先有肺实,而后出现肝气邰滞证。②为火克金,先有心火旺,而后出现肺热证。

【按语】

《内经》上说“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这是治疗肺病用药的原则。

肺的作用在气,气和则外护皮毛,内司清肃,津液输布,呼吸调匀,所以补气、肃气和生津为肺的主治。

由于皮毛不固,外邪侵袭,容易引起咳痰,故宣肺、清肺和止咳化痰亦为重要治法。

1. 补气:药如黄芪、人参、山药、冬虫草。

2. 肃气:如苏子、白前、旋覆花。

3. 生津:即润肺,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燕窝、银耳、阿胶、梨膏。

4. 宣肺:如麻黄、紫苏、荆芥、防风、桔梗。

5. 清肺:桑叶、菊花、黄芩、蒌皮、石膏、桑皮。

6. 止咳化痰:如牛蒡、前胡、紫菀、款冬、杏仁、贝母、马兜铃、天竺黄、竹沥、枇杷叶、地枯萝、海蛤壳、荸荠、半夏、陈皮、白石英、海浮石、制南星、白果。进一步逐痰如白芥子、葶苈子、皂角、青礞石。

其他肺的症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 鼻塞流涕:辛夷、苍耳子、白芷、藁本。

2. 咯血:侧柏叶、茜草、山茶花、旱莲草、藕节、丹皮、仙鹤草、茅根。

3. 失音:凤凰衣、玉蝴蝶、蝉衣、胖大海。

4. 咽痛红肿:玄参、山豆根、射干、马勃、挂金灯、藏青果。

05

肾(附:膀胱、三焦)

1. 肾为水火之脏:①水指肾阴,阴虚为潮热,骨蒸,腰酸,膝软。②火即命门之火,指肾阳,阳虚为畏寒,手足清冷。

2. 藏精:为遗精、滑精。

3. 主作强、技巧:为腰酸,脊不能举,迷惑善忘。

4. 性寒:为畏寒,厥逆。

5. 主纳气:为喘促,呼多吸少。

6. 主骨髓:为骨痿行立无力。齿为骨之余,为齿浮而长;脑为髓海,为头眩空鸣。

7. 开窍于耳:为耳鸣、耳聋。

8. 其华在发:为发脱。

9. 腰为肾府:①阴虚为腰酸。②阳虚为腰背冷。

10. 司二便:为泄泻,遗尿,尿频。

11. 为先天:指男子生殖系统,为阳痿、精冷、无子。小儿体弱多病,称为先天不足;女子虽以肝为先天,与肾亦有关系。

12. 肾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腰、背、下肢沉重疼痛。

13. 与膀胱为表里:气化不及,为小便不利。

14. 与肝肺相生:①为水不生木,先有肾阴虚,而后出现肝血不足证。②为金不生水,先有肺虚,而后出现肾阴不足证。

15. 与心脾相克:①为水克火,先有肾寒,而后出现心阳虚证。②为土克水,先有脾实,而后出现肾虚证。

附:膀胱(与肾为表里)

1. 水府:①不利为癃。②不约为遗尿,频数,尿有余沥。③有热为尿黄赤,尿血,尿道涩痛。

2. 气化能出:肾虚气化不及,为小便不利。

附:三焦(上连肺,下属肾)

1. 司决渎:指水道,不利为水肿。

2. 主行气:为胀满。

【按语】

《内经》上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是治疗肾病的用药法则。

肾分阴阳,功能是统一的,且多出现相对的偏盛偏衰,故治法以滋肾和温肾为主。但不能绝对分开,尤其是补阳常在补阴的基础上进行。

膀胱、三焦属腑,以通利为主,必要时通过命门来治疗,所谓气化。 

1. 滋肾:一般所说阴亏,多指肾阴,故滋肾亦称养阴,药如生地、熟地、山萸、黄精、龟板、枸杞子、女贞子、潼沙苑、桑椹子、牛骨髓、猪脊髓,鱼鳔胶、鳖甲胶。

2. 温肾:一般所说阳虚,多指肾阳,故温肾亦称扶阳,如附子、肉桂、鹿茸、巴戟天、破故纸、益智仁、仙茅、胡芦巴。

3. 利膀胱:即通小便,如茯苓、赤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冬瓜皮、木通、通草、蟋蟀。

4. 通三焦:即行气法,如木香、香附、厚朴。

其他肾的症状和膀胱、三焦的症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 潮热骨蒸:地骨皮、白薇、银柴胡。

2. 腰痛膝软:杜仲、续断、狗脊、怀牛膝、木瓜。

3. 耳鸣耳聋:磁石、核桃肉、黑芝麻。

4. 气喘:蛤蚧尾、五味子。

5. 遗精:桑螵蛸、金樱子、莲须、芡实、煅龙骨。

6. 阳痿:海狗肾、仙灵脾、锁阳、蚕蛾、海马、蛇床子、韭子。

7. 小便不禁:覆盆子、五味子、蚕茧。

06

胃(附:小肠、大肠)

1. 水谷之海:为食欲减退,作胀。

2. 宜和降:为泛恶,呕吐,呃逆,嗳气,中脘痛。

3. 为阳土:为嘈杂,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口臭。

4. 胃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牙龈肿痛。

5. 与脾为表里:脾弱为消化不良。

附:小肠(与胃同为传化之腑)

1. 主化物:为消化不良,腹胀,绕脐痛,肠鸣,失气。

2. 为火府:①受寒为寒疝腹痛。②蕴热为便秘、口糜。

3. 与心为表里:有热为胸闷心烦。

附:大肠(与胃同为传化之腑)

1. 主传导:为便秘、泄泻。

2. 司魄门:指肛门,为痔疮、便血。

3. 与肺为表里:便秘而胸膈满闷。

【按语】

胃与大小肠均传导化物而不藏,故治法主要和胃、疏肠。但胃为阳土,热证较多,热又易伤津液,同时大肠不固则大便泄泻,故清胃、生津和固肠亦为重要治法。

1. 和胃:药如藿香、豆蔻、枳壳、半夏、陈皮、佛手。

2. 清胃:如石膏、知母、滑石、黄芩、芦根、竹茹。挟湿为湿热,与化湿药如厚朴、半夏等同用,称为清化。

3. 生津:如石斛、天花粉、麦冬、玉竹。

4. 疏肠:即通大便,包括润肠如麻仁、瓜蒌仁、柏子仁、郁李仁;泻下如大黄、玄明粉、番泻叶;寒秘、虚秘用苁蓉、硫黄、巴豆,称为温下法;泻水用商陆、甘遂、芫花、大戟。

5. 固肠:即止泻法,寒泻如煨姜、益智仁、肉果,热泻如黄连、白头翁、秦皮;久泻不止用禹余粮、赤石脂、诃子、石榴皮,称为固涩法。

其他胃和大小肠的症状,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 呕吐:黄连、半夏、枳实、竹茹、吴萸、生姜。用时须配合。

2. 呃逆:丁香、柿蒂、刀豆子。

3. 伤食:六神曲、山楂、莱菔子、焦稻芽、谷芽、麦芽。

4. 里急后重:木香、槟榔、赤白芍。

5. 便血:槐花、地榆、侧柏叶。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谦斋医学讲稿》,秦伯未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9.4。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秦伯未: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这篇文一定要读7遍)

大家要谈谈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我认为很需要。

中医的理论以脏腑为核心,临床上辨证施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

不过这题目的范围太广泛,只能谈些概况作为提要,细节方面有待大家进一步探讨了。

要了解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

中医对于疾病,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对于病因,主要分为内、外和不内外因对于辨证,主要分为八纲、六经、三焦以及卫气营血。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脏腑。

这里不再多引文献来说明,只举一个浅近的具体例子。

比如说,感受风寒引起咳嗽,因肺主皮毛,职司清肃,常用麻黄、紫苏疏散,杏仁、象贝化痰止咳;

即使邪在鼻腔、喉头,出现鼻塞流涕,喉痒音嗄,治疗上也从“肺开窍于鼻”和“喉为肺系”来考虑,用辛夷、苍耳子通窍和蝉衣、胖大海等润喉。

这些药物都是走肺经的,也就是都通过肺脏来治疗。

再说,感受风寒后出现腹痛泄泻,饮食冢减,则因胃肠主受纳、消化、排泄,故常用紫苏、木香、乌药、生姜等温中散寒的胃肠药。

其中紫苏入肺脾两经,故既用于表、又用于里,象麻黄就不用了。

再比如说,咳嗽痰多,不因于风寒而因于湿浊,便从脾恶湿,用半夏、陈皮、茯苓等治疗多或者腹痛泄泻,不因于风寒而由于虚弱,便从脾主中气,用党参、白术、扁豆、砂仁,补中健运了。这是经常遇见的病证。

可以看到无论是外感和内伤,外因和内因,都是通过脏腑后发生变化,药物的功效也是通过脏腑后才起作用。

倘然只知道感受风寒用发散,或者只知道某些药用于发散,而不从脏腑考虑,显然是不够的。

脏腑的功能各有特点,病邪的性质也各有特点。

一个脏由于本身变化和所受病邪不同,出现的证状就不一样;

一种病邪由于侵犯的脏腑不同,发病也不一样。

总的说,所有病证包括病因、病机在内,都是脏腑生理、病理变化的反映。

为此,研究脏腑发病不能离开生理,也不能离开病因、病机。

同样地,研究用药法则不能离开气味、升降浮沉,也不能离开归经。

即如上面所说的八纲、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的辨证,都不能离开脏腑,离开了脏腑便会落空。

还有经络,好象自成一个独立系统,其实也是以脏腑为基础,如手太阴经的主证为胸部胀满、咳嗽、气喘,都是肺脏证状。于此可见,脏腑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经络是构成人体整体的重要部分,临床上必须重视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同时也要注意经络的联系和药物的归经。

唐容川说得好,“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 

怎样来研究?

《内经》上曾经作出初步总结。

例如五脏所主,五脏开窍多五脏化液,五脏所恶,五脏变动,五气所病等,明确地指出了脏腑的生理、病理及与形体的关系。

用药方面,如《本草纲目》序例里,叙述了《五脏五味补泻》和》《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本草分经审治》以脏腑为纲,更具体地指出了药物对脏腑病变的使用。

我认为探讨脏腑发病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分为四个方面:

一、关于本脏的体用性质,包括本身的变化。如肝藏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性主升发,宜条达舒畅,及肝用太强多,气盛化火,血虚生热生风等。

二、关于本脏与形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包括经络循行部位。如肝主筋,开窍于目,爪为筋之余,及肝脉循胁肋、少腹,络前阴,冲任隶属于肝同等。

三、关于本脏同其他脏腑的关系,包括奇恒之腑在内。如肝与胆为表里,与心、肾相生,与肺、睥相克,及女子生殖系统亦属于肝,以肝为女子的先天等。

四、关于本脏对外邪和七情的发病关系,包括其他致病因素。如肝恶风,怒伤肝,及肝味酸,酸伤筋,肝为罢极之本等。前人从这几方面观察脏腑活动的正常和紊乱情况。

长期以来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一直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明确了这些脏腑发病的基本概念,再结合药物的气味、效能和归经等,不难针对病位、病因和病证得出用药法则。

兹就脏腑的生理及与各方面的关系为纲,说明其相应病变,从而指出治疗原则和适应药物,提供参考。

一、肝(附:胆)

1.肝藏血:

⑴血虚为形瘦,面色、指甲不华,目眩,发脱,筋惕肉瞤,舌质淡,脉细。(形瘦、舌质淡、面色不华等常见于一般血虚证,确诊为肝血虚时,必须结合目眩、筋惕肉麻等肝证状的特征)

⑵肝血凝滞为胁痛如刺,胁下痞块。

2.气为用:

⑴气太强则横逆,为胸胁胀满,精神易于激动。(即一般所说的肝气)

⑵气不条达,为忧郁不欢,精神萎靡,多悲观消极。(即肝郁)

3.性喜温:

⑴寒则生气不充,为四末不温。(四末不温常见于肾阳虚和一般寒证,确诊为肝寒须与肝证状结合)

⑵血虚生热,为手足心热,并出潮汗。

4.志为怒:

为急躁,忿恚,骂詈,发狂。(一般属于肝火)

5.谋虑所出:

为多疑善感。(能导致气郁和血虚)

6.罢极之本:

为疲乏,不耐操劳。

7.舍魂:

为失眠艰寐,多梦惊醒。(一般属于血虚)

8.藏相火:

火逆为头胀,面热,目赤,口苦作干。(相火指胆火,在肝病上亦称肝火)

9.通于风气:

血虚生风,为目眩眼花,四肢麻木抖动抽搐,舌颤。(即内风,轻者称肝阳,重者称肝风,亦概称风阳)

10.开窍于目:

⑴血虚为目干且涩,视物模糊,雀盲。

⑵肝热为目赤红肿,流泪,多畏光。

11.主筋:

血不养筋,为筋惕肉瞤,拘挛,耎弱。(爪为筋之余,灰指甲亦属血虚;多膝为筋之府,筋病多膝部屈伸不利)

12.为女子先天:

指女子生殖系统,包括冲、任奇经,其病为月经不调,不孕,小产。

13.肝经循行部位:

常见者多为胁肋、少腹胀痛。颈侧、腋下瘰疬,偏疝坠痛。

14.与胆为表里:

肝热为口苦;肝虚为胆怯。

15.与肾心相生:

⑴为水不生木,由肾阴虚而后出现肝虚证;

⑵为木不生火,由肝脏气血虚而后出现心虚证。

16.与脾肺相克:

⑴为木克土,先有肝气旺,后见脾胃证;

⑵为金克木,先有肺气盛,后见肝证。

附:胆

(与肝为表里,常与肝证错杂出现)

 1.司相火:

⑴火逆为头胀,目赤,咽干,口苦,梦遗。(一般亦称肝火)

⑵火衰为吞酸、反恶。

2.性刚:

为恼怒、发狂。(亦称肝火)

3.决断所出:

虚则为胆怯,善恐易惊,卧不安。

4.主半表半里:

为寒热往来。(风寒传入及肝脏气血不和,均能出现)

5.经络循行部位:

常见者,为暴聋、耳热。

(按)肝胆发病,以肝为主体。《内经》上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又“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这是指肝病用药的原则。肝脏病变主要是血和气两个方面,血虚、血滞、气道、气郁等,不仅引起本身发病,也能影响各组织功能异常及其他内脏为病。故治疗肝病应着重补血、和血、调气,再从其病因及特殊现象,使用清肝、温肝、镇肝等法。

1.补血:

如归身、白芍、首乌、阿胶、潼沙苑。菟丝子。

2.和血:

包括活血,如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鸡血藤。进一步即为行血祛察,如红花、桃仁、泽兰、茺蔚子。

3.理气:

如郁金、香橼、白蒺藜、金铃子。橘叶、路路通、玫瑰花。苏罗子、柴胡、青皮、枳壳、香附、延胡、沉香。

4.清肝:

如丹皮、黄芩、山栀、夏枯草、青黛、牛黄。进一步为泻肝,如龙胆草、芦荟。(清胆同)

5.温肝:

如肉桂、仙灵牌、艾叶。(温胆是助其升发之气,与此意义不同)

6.镇肝:

包括潜阳,如菊花、钩藤、天麻、桑叶、牡蛎。进一步为熄风,如龟版、鳖甲、玳瑁、羚羊角、珍珠母、淡莱、蝎尾。

以上是肝脏发病的一般用药(以下诸脏同)。所有肝胆证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目赤:青葙子、密檬花、木贼草、菊花。

2.目糊雀盲:羊肝、菊花、石斛、枸杞子。

3.瘰疬:海藻、昆布、山慈姑。

4.癥瘕痃癖:三棱、莪蒁。

5.疝气:荔子核、橘核、小茴香。

6.拘挛:木瓜、怀牛膝、续断。

7.月经过多:乌贼骨、血余炭、樗皮炭、陈棕皮、侧柏叶、炮姜炭。

 二、心(附:心包络)

1.心生血:

血虚为面色不华,少气。

2.主脉:

⑴心气不足,为脉象细弱结代。

⑵血行障碍,为左胸痛,不得息,手臂酸痛麻木。

3.司君火:

⑴火旺为心烦,发狂;

⑵勃火衰或受寒而阳气内郁,为心痛,面青气冷,手足青至节。

4.藏神:

⑴血虚而神不安,为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⑵热邪侵扰,为昏迷俨语。

5.开窍于舌:

⑴火旺为舌尖红刺,重舌。

⑵风痰阻络,为舌强多语蹇。

6.汗为心液:

为多汗。

7.心经循行部位:

常见者,为手心热,手臂挛急疼痛。

8.与小肠为表里:

心热为鬲肠不便。

9.与肺为君相:

为营卫不利,胸闷,气促。

10.与肝脾相生:

⑴为木不生火,先有肝血虚,继而出现心气衰弱证;

⑵为火不生土,先有心阳虚,继而出现脾不健运证。

11.与肺肾相克:

⑴为火克金夕先有心火旺,继而出现肺失清肃证;

⑵为水克火多先有肾寒,继而出现心阳虚证。

附:心包络

(心脏实证多为包络受邪)

(按)《内经》上说:“《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又;“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酸泄之”。这是治疗心病用药的原则。心生血,血行脉中,心主火,火即心阳,凡血虚和阳气太亢、不足,均能影响血液循行,致功能失常。故心病治法,以和血及清火、通阳为主。

1.和血:

包括补心,药如生地、麦冬、炙甘草、当归、龙眼肉、丹参、三七、藏红花、琥珀、血竭。

2.清火:

包括泻心,如黄连、山栀、连翘、竹叶、灯芯、莲子、青心。

3.通阳:

如人参、桂枝、远志、益智仁、紫石英。

其他心的证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心悸、失眠:酸枣仁、柏子仁、茯神、龙齿、合欢花、朱砂。(即安神)

2、神昏、发狂:犀角、菖蒲。(即开窍)

3.多汗:浮小麦、碧桃干、糯稻根。

4、胸痹、薤白、郁金、瓜蒌。

三、脾

1.司中气:

⑴气虚为倦怠无力,懒言,嗜卧,行动气短;

⑵气滞为脘腹胀满。

2.主运化:

中阳不运,为食后艰化,胀满。

3.性升:

⑴清阳不振为眩晕;

⑵中气下陷为脱肛,小腹胀坠。

4.恶湿:

⑴湿阻为目胞肿,腹胀,泄泻,黄疸。

⑵湿停成水,渍于肌肤为浮肿,下注为脚气。

5.统血:

为大便血,妇科崩漏。

6.主肌肉:

为消瘦,胭肉脱。

7.主四肢:

为沉过无力。

8.开窍于口舌:

⑴湿阻为口淡,口腻,舌胖,舌苔厚。

⑵湿热内蕴为口甘,口臭,口舌生疮生病。

9.其华在唇:

⑴脾虚为唇白;

⑵脾热为唇绛,唇裂。

10.后天之本:

为食呆不化夕泄泻不止。(小儿营养不足,体弱多病,称为后天失调;久病不能进食,称为后天绝)

11.经络循行部位:

常见者,为髀痛。

12.与胃为表里:

脾不为胃行其津液,为大便难。

13.与心肺相生:

⑴为火不生土,先有心阳虚,而后出现脾虚证

⑵国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后出现肺虚证。

14,与肝肾相克:

⑴为木克土,先有肝气,而后出现脾不健运证;

⑵土克水,先有脾实,而后出现肾虚证。

(按)《内经》上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又,“《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这是治疗脾病用药的原则。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治法以温阳、益气及调中、化湿为主。

1.温阳:

如干姜。

2.益气:

即补中,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红枣。

3.调中:

如木香、藿梗、苏梗、砂仁、檀香。

4.化湿:

如苍术、厚朴、草果、半夏、陈皮、佛手、茯苓、苡仁。

其他脾的证状,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泄泻:炮姜、肉果。

2.水肿:大腹皮、冬瓜皮、泽泻、车前、生姜皮。

3.黄疸:茵陈。

4.脚气:木瓜、槟榔。

5.便血、崩漏:阿胶、地榆、侧柏叶、灶心土。

6.脱肛:升麻、柴胡。(即升提)

四、肺

1.肺主气:

⑴气虚为呼吸短促,音低;

⑵气壅为喘呼、胸闷。

2.布津液:

为口干,皮肤枯燥,痿蹙。

3.司肃降:

⑴气逆为咳嗽、气喘。

⑵伤络为吐血。

4.主皮毛:

为多汗,易感冒。

5.开窍于鼻:

为不闻香臭,流涕,鼻渊,鼻扇。

6.喉为肺系:

⑴肺虚为失音。

⑵受寒为喉痒、音嗄。

⑶受热为喉痛红肿。

⑷痰阻为喉如锯,哮喘。

7.上气海:

气滞为胸闷、胸痛。

8.水之上源:

肺闭为小便不利。

9.防经循行部位:

常见者,为缺盆中痛,肩胛壶手臂痛。

10.与大肠为表里:

肺津不布,为大便困难。

11,与脾肾相生:

⑴为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后出现肺虚证

⑵为金不生水,先有肺虚,而后出现肾阴不足证。

12.与肝心相克:

⑴为金克木,先有肺实,而后出现肝气郁滞证;

⑵为火克金,先有心火旺,而后出现肺热证。

(按)《内经》上说:“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这是治疗肺病用药的原则。肺的作用在气,气和则外护皮毛,内司清肃,津液

输布,呼吸调匀,所以补气、肃气和生津为肺的主治。由于皮毛不固,外邪侵袭,容易引起咳痰,故宣肺、清肺和止咳化痰亦占重要治法。

1.补气:药如黄芪、人参、山药、冬虫草。

2.肃气:如苏子、白前、旋复花。

3.生津:即润肺,如北沙参、麦冬、玉竹、银耳、阿胶、梨膏。

4.宣肺:如麻黄、紫苏、荆芥、防风、桔梗。

5.清肺:桑叶、菊花、黄芩、蒌皮、石膏、桑皮。

6.止咳化痰:如牛蒡、前胡、紫菀、款冬、杏仁、贝母、马兜铃、天竺黄、竹沥、枇杷叶、地枯萝、海蛤壳、荸荠、海?、半夏、陈皮、白石英、海浮石、制南星、白果。进一步逐痰如白芥子、葶苈子、皂角、青礁石。

其他肺的证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鼻塞流涕:辛夷、苍耳子、白芷、藁本。

2、咯血:侧柏叶、茜草、山茶花、旱莲草、藕节、丹皮、仙鹤草、茅根。

3.失音:凤凰衣、玉蝴蝶、蝉衣、胖大海。

4.咽痛红肿:玄参、山豆根、射干、马勃、挂金灯、藏青果。

五、肾(附:膀胱、三焦)

1.肾为水火之脏:

⑴水指肾阴,阴虚为潮热,骨蒸,腰酸,膝耎。

⑵火即命门之火,指肾阳,阳虚为畏寒,手足清冷。

2.藏精:

为遗精、滑精。

3.主作强、技巧:

为腰酸,脊不能举,迷惑善忘。

4.性寒:

为畏寒,厥逆。

5.主纳气:

为喘促,呼多吸少。

6.主骨髓:

为骨痿行立无力。(齿为骨之余,为齿浮而长,脑为髓海,为头眩空鸣)

7.开窍于耳:

为耳鸣、耳聋。

8.其华在发:

为发脱。

9.腰为肾府:

⑴阴虚为腰酸;

⑵阳虚为腰背冷。

10.司二便:

为泄泻,遗尿,尿频。

11.为先天:

指男子生殖系统,为阳痿、精冷、无子。(小儿体弱多病,称为先天不足;女子虽以肝为先天,与肾亦有关系)

12、肾经循行部位:

常见者,为腰、背、下肢沉重疼痛。

13.与膀胱为表里:

气化不及,为小便不利。

14.与肝肺相生:

⑴为水不生木,先有肾阴虚,而后出现肝血不足证;

⑵为金不生水,先有肺虚,而后出现肾阴不足证。

15.与心脾相克:

⑴为水克火,先有肾寒,而后出现心阳虚证;

⑵为土克水,先有脾实,而后出现肾虚证。

附:膀胱(与肾为表里)

1.水府:

⑴不利为癃。

⑵不约为遗尿,频数,尿有余沥。

⑶有热为尿黄赤,尿血,尿道涩痛。

2.气化能出:

肾虚气化不及,为小便不利。

附:三焦(上连肺,下属肾)

1.司决渎:

指水道,不利为水肿。

2.主行气:为

胀满。

(按)《内经》上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是治疗肾病的用药法则。肾分阴阳,功能是统一的,且多出现相对的偏盛偏衰,故治法以滋肾和温肾为主。但不能绝对分开,尤其是补阳常在补阴的基础上进行。膀胱、三焦属腑,以通利为主,必要时通过命门来治疗,所谓气化。

1.滋肾:一般所说阴亏,多指肾阴,故滋肾亦称养阴,药如生地、熟地、山萸、黄精、龟版、枸杞子、女贞子、潼沙苑、桑椹予、淡莱、牛骨髓、猪脊髓、鱼鳔胶、鳖甲胶。

2.温肾:一般所说阳虚,多指肾阳,故温肾亦称扶阳,如附子、肉桂、鹿茸、巴戟天、破故纸、益智仁、仙茅、胡芦巴。

3.利膀胱:即通小便,如茯苓、赤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冬瓜皮、木通、通草、蟋蟀。

4、通三焦:即行气法,如木香、香附、厚朴。

其他肾的证状和膀胱、三焦的证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潮热骨蒸:地骨皮、白薇、银柴胡。

2.腰痛膝耎:杜仲、续断、狗脊、怀牛膝、木瓜。

3.耳鸣耳聋:磁石、核桃肉、黑芝麻。

4.气喘:蛤蚧尾、五味子。

5.遗精:桑螵蛸、金樱子、莲须、芡实、煅龙骨。

6.阳萎:海狗肾、仙灵脾、锁阳、蚕蛾、海马、蛇床子、韭子。

7.小便不禁:复盆子、五味子、蚕茧。

六、胃(附:小肠、大肠)

1.水谷之海:

为食欲减退,作胀。

2.宜和降:

为泛恶,呕吐,呃逆,嗳气,中脘痛。

3.为阳土:

为嘈杂,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口臭。

4.胃经循行部位:

常见者,为牙断肿痛。

5.与脾为表里:

脾弱为消化不良

附:小肠

(与胃同为传化之腑)

1.主化物:

为消化不良,腹胀,绕脐痛,肠鸣,失气。

2.为火府:

⑴受寒为寒疝腹痛;

⑵蕴热为便秘、口糜。

3.与心为表里:

有热为胸闷心烦。

附:大肠

(与胃同为传化之腑

 1.主传导:

为便秘、泄泻。

2.司魄门:

指肛门,为痔疮、便血。

3.与肺为表里:

便秘而胸膈满闷。

(按)胃与大小肠均传导化物而不藏,故治法主要和胃、疏肠。但胃为阳土,热证较多,热又易伤津液,同时大肠不固则大便泄泻,故清胃、生津和固肠亦为重要治法。

1.和胃:药如藿香、豆蔻、枳壳、半夏、陈皮、佛手。

2.清胃:如石膏、知母、滑石、黄芩、芦根、竹茹。(挟湿为湿热,与化湿药如厚朴、半夏等同用,称为清化)

3.生津:如石斛、天花粉、麦冬、玉竹。

4.疏肠:即通大便,包括润肠如麻仁、瓜蒌仁、柏子仁、郁李仁;泻下如大黄、玄明粉、番泻叶;寒秘、虚秘用苁蓉、硫黄、巴豆,称为温下法;泻水用商陆、甘遂、芫花、大戟。

5.固肠:即止泻法,寒泻如煨姜、益智仁、肉果;多热泻如黄连、白头翁、秦皮;久泻不止用禹余粮、赤石脂、诃子、石榴皮,称为固涩法。

其他胃和大小肠的证状,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呕吐:黄连、半夏、枳实、竹茹、吴萸、生姜。(用时须配合)

2.呃逆:丁香、柿蒂、刀豆子。

3.伤食:六神曲、山查、莱菔子、焦稻芽、谷芽、麦芽。

4.里急后重:木香、槟榔、赤白芍。

5.便血:槐花、地榆、侧柏叶、赤豆。

上面介绍了赃腑发病及用药法则的一个轮廓。

为了便于在临床上参考,没有按照原来的脏腑表里来谈,同时重点说明它的相应病变,没有将证状完全罗列和加以解释。

(一九六二年四月,

对北京中医学院第一届应届毕业生

部分实习同学的讲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