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书简 || ○ 云中锦书之三《立秋书简》评点

甲 午 书 简

——穿越二十四节气

冯 伟/著

悄然渐多的白发里

不知哪一根

属于你

本书映现了一名学者型基层公务员在甲午一年穿行于夜与昼、公与私、灵与肉之间的心路历程。作者以书信体的形式,穿越二十四节气,并借节气抒情言志、写人状物,在吐纳心语的过程中尽释才情,大写诗意人生。同时,又突破了传统书简的局限,天马行空,纵横捭阖,展示了特定环境中的诗心跳动和文思喷涌,构筑了一个不染凡尘的精神家园。本书构思奇特,文字灵动,情趣高昂,充满正能量。

本书于2016年3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2017年1月,荣获泰安市政府最高文艺奖“第三届泰安市东岳文学艺术奖”三等奖。

痴人妄语
短暂人生的绵绵思绪
跃动琴弦,弹与你

○ 云中锦书之三

《立秋书简》评点

竹映幽径

按:【】内乃好友竹映幽径之批文。余之廿四书简,幽径大多予以评点。今择其一以示诸君。昔脂砚斋评点《石头记》,自成一段佳话流芳千古;今幽径夹批拙作,亦引人遐思也。幽径用电脑“朱批”,又曾以胭脂比落日,被余借去抹于拙作《旧时堂前》,故其言亦可谓脂入砚也。然悼红轩内芹翁久去,红楼梦断,一鹤轩主虽抱仰山之志,但生性愚钝,“画虎”之意总趋于“类犬”之举,遂致砚内空流一风,即便偶起涟漪,亦稍纵即逝,终归愧对于一红胭矣。

一园:

寒露已过,秋近尾声,我给你的书简才走到立秋。网络发达,但“网速”慢啊,呵呵!

立秋前夕,曾随领导进京,会光明网诸友。光明网给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专门开了一个网页,对我们支持很大。此番进京,我们进一步面谈有关事宜。行前,却中了暑,下午就头疼,一直疼到次日凌晨,强忍着上高铁后,才渐渐消退。夜里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暑意顿消。步履匆匆,办完业务,联系数位京华朋友,均不凑巧,无缘相见。因无其他事情,便决定早归。而提前买好的车票需要退换,于是,京华一夜,除了吃饭,就是奔波于旅馆与车站之间。睡觉时,已经子夜了。我知道,那几天你刚刚远行归来,舟车劳顿,又诸事未了,故未相告。今说与你,权且作为听一段呓语罢了。【始终认为,左丘明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冯兄挑大梁,是肥城文化一个崭新的起点,也许在未来的史志中,今后十几年是肥城文化的繁荣期,甚至是制高点。】

还有,央视“百家讲坛”名嘴纪连海来了,作为山东电视台“走读齐鲁”栏目“品读肥城”的特邀嘉宾,他出现在8月21日肥城市民广场录制现场,与我们市委书记、市政协主席一起纵论肥城的君子文化、肥桃文化、军事文化。肥城文化的影响力正逐步显现。你为此高兴吗?我也做了一点儿幕后的工作呢。【才听说纪连海来了,相比于学术超女于丹,此人应该算是学术上的草根明星吧。】

立秋前夜,照例写成了《七律· 立秋》:

赤日炎炎苦夏长,忽如一雨入秋凉。

轻舒块垒眠新月,暗梦清音问碧塘。

鼓瑟皆因杨恽至,摔琴只为子期亡。【此两联甚佳!】

窗前暂住鸣蝉噪,蟋蟀声声叫故乡。

由热转凉,就一场雨。此后,虽然还有“秋老虎”肆虐,但一早一晚已经明显凉爽了。不经意间,头上落下的第一片叶子,砸疼了正在午睡的几丝白发,【流逝的岁月永远是人内心的隐痛,不管我们得到了什么,总是感到失去的年华是最美好的。】令人联想到人生诸多往事,而知音间的误会、分歧与宽容也在经历了火烤般的小暑大暑之后,开始续写秋的篇章,有待晕染那尚未临近的火红与金黄。瑶琴已摔,幸伯牙初衷不改;而子期早亡,却终成心头恨事。风雨过后,大雁的叫声将渐次推开高天上的流云,而把一腔思念尽付与振翅的一鹤。【情趣相投的朋友不会有太深的分歧、太久的分离,总会从不同的小径汇集到一条大路上来,带着各自的阅历、各自的思想、各自的风采齐聚一处,正所谓海纳百川、气象万千!】

前面的书简里曾经提到暑假读书。近来,忙里偷闲也读了一些文章,如今年第8期《散文选刊》“论坛”栏目里陈应松的《接近天空的写作》,还有冯唐的《我简短而卑微的文学观》,金宏达的《孔子墓前的子贡》和王石的《用经历,定义自己》等等。或热或凉,都是早晨或午间,断断续续见缝插针地读完。一刊在手,浏览时,吸引眼球的首先是名家和熟悉的作者,还有就是感兴趣的题目。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说:“陈应松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陈应松乃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省文学院院长,今年已经58岁。他在《接近天空的写作》里告诉我们,他“怀念接近天空和白云的写作,远离尘嚣,不看文坛,隔绝世事,没有纷扰,盯紧一座山,心往一处想。也不关心这乱七八糟的现实”。他的原则经验是,抛弃传统,突破文体,创建符号。然而,他又说:“最重要的是情感投入。用情感写作,用真心写作,用性情写作。至情才能达到至真,至真才能达到至性,至性才能达到至境。一篇作品,要把自己剥光了投进去,把心肝掏给读者。”此言甚是。【的确,最感动人的文字第一标志就是真诚!】

我始终认为,好文章应该是那些能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热【这八个字极有概括力,共鸣。】的作品,这样的文字往往能够过目不忘,能够经得住大浪淘沙,这样的文字才是上品。如我多次提到的彭学明的《白河》。而《散文选刊》第9期选的塞壬的《耻》,则让我再次联想到她的另一篇《悲迓》,由《悲迓》我又想到了下面将要提到的另一位作家的散文《听戏》。读后的共同感受,在《雨水书简》的结尾谈《悲迓》时,我曾给你说过:“真的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篇《耻》,选自今年第4期《十月》,杂志刚到手我就注意到了,首先读的就是它。同样,吸引我眼球的是“塞壬”两个字。去年第2期《人民文学》刚出来,我就有幸读到了其中的《悲迓》。当时是冲着题目去的,没想到一读就感觉“眼前一亮”。读罢,我就在那些文字上贴上了“塞壬”的标签。或许,这就是陈应松先生所说的“符号”吧。不过,《散文选刊》在选发《耻》的时候,去掉了原作中间的几个隔行,是为了省纸吗?那几个隔行,可有可无或者说根本就无必要吗?

还记得曾经多次给你说过的云南作家胡廷武发表在《十月》上的关于“听”的系列散文吗?【已经赏读数篇,果然如故乡的小河般,淙淙地流过心田,带着记忆中的潮润、幽香、还有隐隐约约的回声,令人沉醉又令人有些感喟、感伤!】它们悉数取材于滇南白马镇周围的陈年旧事。2002年《十月》杂志,每期一篇,先后发表了胡廷武的《听戏》《听歌》《听书》《听蝉》《听雨》《听吆喝》。你看看,光这题目,就令人耳目一新。今夜在键盘上敲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心跳又怦怦加快起来。当年初读它们的时候,开首的第一篇《听戏》就令我爱不释手,欲罢不能。读塞壬的《悲迓》时,我还同时惦念着这篇《听戏》里的人物。白马镇、高的街,就是胡廷武创建的“符号”。我说过,想编一本散文集,收录那些“过目不忘”的文字,供自己和感兴趣的朋友欣赏玩味。【此想法甚妙,亦可复制一份回忆。】有此念想,乃缘于上述“六听”。《听戏》《听书》让我联想到小时候的冬天夜晚,看过的土里刨食的朴实村民演出的样板戏,听过的流浪乡间的民间艺人说唱的评书。我写《诗意地行走》等文章也是受了这“六听”的启发。【还没读完,但我最喜欢读《听书》了,文人能如赵凤枢,享受人世间这么醇美的幸福,真是万里无一啊,小人物的小幸福也是人间至境,难以企及的吧!】

今夜上网一搜,“六听”之外,竟然还有“三听”:《听鸟》《听风》《听鼾》,合起来编为一册,名曰《九听》,于2004年1月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些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文字,不管文体如何纠缠,都深深地打动了众多读者,很多人禁不住都要评说一番,如韩作荣的《心开窍于耳》,谢有顺的《发现生活的地基》,杨泽文的《在意平民生活的个性文本》,蓬文超的《流淌的乡音乡情》,等等。其中,我以为最有味儿的,应是李存葆的《青灯有味是儿时》。他这样说:

《九听》既各自独立成章,又相互链结。“青灯有味是儿时”。廷武以童年的回忆为切入点,娓娓叙说了廷武青少年时期的伙伴、同学、老师、祖辈、父辈的悲欢离合及爱情故事。深谙文学与美学之道的他将儿时记忆中最单纯最真切最深久的往事一一进行了芟繁剪秽,斟酌浓淡,《九听》以大山的神秘为衬景,以人为亮点,既保持了滇南风情的原汤、原汁、原味,又进行了艺术的提升。作家奉献给读者的那一幅幅民族风俗画离当代人虽已遥远,但读来仍那样清晰浏亮,我们仍能感受到它们思想的鲜活,灵魂的呼吸和继续延伸着的生命张力。

文学的意蕴是靠作家以独特的色彩、声音、气息和精到的语言营造出来的。《九听》告诉我们,廷武对大山、土地、生命的挚爱,简直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挚爱,他体悟生活时的视觉、听觉、嗅觉乃至味觉,都显得特别灵敏。【赞同!】

胡廷武在《九听》的自序中说,他的这部作品是献给“平民的圣餐”。这篇《自序》写得也非常好,我从网上复制下来,随这封书简一起发给你,你自己看吧。我还早就有意,把橱柜里2002年的《十月》杂志都找全,把“六听”一一复印装订,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你。现在既然知道有《九听》了,那就买一册送你吧。网上购物,还不熟练,就请朋友帮忙。谁知上了几个卖书的网站,都没有存货。无奈,上了几个旧书网,每个旧书网也仅有一二册八九成新的旧书。怕动作迟了这些旧书也买不到,就赶紧买了四五册,一册送你,其余的分与几位好友。估计下周即可见书了。届时,我等“平民”,可要好好品尝一下胡先生烹制的这道“圣餐”啊。【非常感谢好友的用心良苦,非常喜欢!拿起书,刚看了几行,我就知道这是我喜欢的。而且冯兄的题字真诚朴素,笔墨如流,更增加了这本书在我心里的分量,也许一餐之情在当今容易淡忘,而赠书之情却会留下一辈子的记忆,在此郑重致谢!】

李存葆称赞胡廷武行文“如白云舒卷,有村姑式的妩媚”,而胡廷武还有一部散文集,名字就是《行云》。有论者说,《行云》“在写作方式上,如同《九听》一样,不拘泥于体裁的束缚,仍然行走自如……从《行云》的内容看来,确实如作者所言,文章如行云一般,自由自在,变幻万化”(萨迪格《行云式的写作》)。而胡廷武在《我对散文的认识》(《行云》代自序)中也这样自语:“我喜欢云彩的行踪不定,幻化无穷,聚散随缘;从无相中显现有相,又从有相中开示无相,而这一切皆出自无心和自然,【总结的甚是!】这就是云彩的高玄之处。在我看来,散文也是这样,它不应该拘泥于成法,而要尽可能地随意和自由;它也不应该直奔主题,主题一般也不应该由作者指出来,而要由读者去体会出来。也许一百个读者读出了一百个主题。”

无独有偶,我喜欢流水,故我的第一本自编自印的诗文集名曰“流水潺潺”,而写老家湾涯(我们方言里读yè)的一篇散文,则标题为“清且涟猗”,出版的散文集亦名曰“清且涟猗”,其中自序又题为“追水”。近日快马兄又给我写成一文《追水风流》。行云与流水,对仗工稳,天生一对,不可分也。你看胡廷武就又有两句诗说:“文道高玄聊自解,流水行云是吾师。”当然,此处我就词说词,没有“拉大旗”、“傍大腕”的意思,也绝对不敢与人家胡先生的文字相提并论。【文心相同,同为英雄所见。】

看过的好文章还可以给你推荐几篇,如新浪博客大鸟的《不映红颜专照君》,收入他与人合著的《天下文胆》。这些文字,写作手法全新、独特,语言轻松幽默,“以深邃的历史认知、恣肆的行文运笔、匠心独具的叙事架构,将那些撑起历史天空的人们展现在读者面前”,演绎了中国历史上的“天下文胆”,“在一个个历史的拐点上,如何影响历史的走向”(编辑推荐语)。历史原来可以写得这么好看!

写历史、写文物、写文化都写得令人叫绝的是扬之水。前几天刚给你复印了她为杨泓、孙机的《寻常的精致》所写的《跋》,不知你看了没有。【谢谢好友的馈赠,也感谢好友拿我当真正的朋友。已经不止一次地读了!惊叹于作者的博识和慧心,以如此美妙的充满人情味的笔法写文物,我还是第一次见。若持物在手,读之玩之,想必更多一层喜爱,那文物也不再冷冰冰的、拒人千里之外,变得更鲜活、离我们更近了!】记得以前曾多次给你说起过她,今摘录一段四年前【2010 年,原来你这么早就已经关注到扬之水了!】的读书笔记,再给你絮叨一遍,也算再次给你隆重推荐扬之水及其文字:

昨日文友圣军来访,言及肥城文化时,到我的书架上翻出《寻常的精致》一书,让我看《汉代的跳丸飞剑》一篇,其中提到“山东肥城出土的画像石上有跳六丸的”,并附有插图。此书乃圣军从北京旧书摊上为我选购,去年赠我,可惜不曾翻动内文。今日得闲,方细读此书。《寻常的精致》收入脉望策划的《书趣文丛》第三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作者杨泓、孙机)。此书勒口一段介绍文字颇为引人:“不是古玩欣赏,不是文物鉴定,只是从错错落落的精致中,收拾一个两个迹近真实的生活场景,拼接一页两页残损掉的历史画面。”这是此书《跋》中的一段文字。该《跋》写得飘逸飞扬,一读就放不下。作者“扬之水”,前所未闻。上网一搜,连惊四次:一惊作者竟是女性,原名赵丽雅,好“丽雅”的名字;二惊作者曾“开过卡车,卖过西瓜”;三惊榕树下相关文章《悠扬之水载绿来》的介绍;而《悠扬之水载绿来》的作者岭南沈胜衣亦令人惊奇,此四惊也。

关于扬之水和沈胜衣的介绍文字及各自的图书,如有兴趣,你自可上网去搜,此不赘述了。而电视文献纪录片《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的解说词,以诗的语言解说诗词,可以借用这解说词里评价毛主席诗词常用的一个词——“光昌流丽”来形容。借助网上有关资料,给你介绍一下:该片是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而拍摄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江苏省委、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2003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以毛主席的诗词创作为线索,形象地反映了毛主席的生平业绩,生动地刻画了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又是伟大诗人的形象。【的确,毛主席的文韬武略及充溢天地之间的“大气”恐怕几百年以内无人可及!】

该片由陈晋撰稿,任志宏解说,方明朗诵诗词。名角大腕配领袖伟人,声情并茂,音诗画三绝,亦可谓“独领风骚”矣!我把这解说词从网上复制了打印出来,编成一册,茶余饭后反复把玩,并且还给我的恩师、毛主席诗词的热爱者、研究者,泰山学院教授孔昭琪先生也打印了一份。今天我再找书架上的解说词,没找到,记得好像是去年或前年送给你了。你还有印象吗?

还有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的旁白,也特有味儿,闲时你自可细品。【印象中听到过,里面很多富有哲理的语言,繁缛华丽,还有一些是对人性的剖析和内心独白。当时有人评论说有莎士比亚喜剧的风格。】

接过今年第8期《散文百家》,禁不住先读最后一篇,是该刊主编贾兴安先生的《散文的现状与语言创新》。其中有一些句子可以回答某些朋友的提问:

散文是应该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情绪,有节奏,有细节,有空间,有张力,应该是细腻的,生动的,形象的。通常说,我们说谁写的东西有味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而这个味儿,就是从日常生活语言、从大众化庸俗的书面语言中嬗变为文学创作语言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从严格意义上讲,很多貌似或者以散文的名义出现的所谓散文,并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比如一个小故事、一段小感情,基本上是简单的,明了的,直来直去的,完了也就完了,基本上没有描写,没有空间和张力,直言不讳告诉人们什么或有什么启迪。但文学不应该是这样,文学应该是意味深长的,是活色生香的。它不是靠惊天动地的故事或者故作高深的理念吸引读者,而是凭借有滋有味的书面语言调动你的阅读兴趣,让你身临其境般进入写作者布置的情境中完成一次审美的历程。至于作者告诉读者什么,由读者自己去回味,不是“教育”,也不是“教化”。甚至可以像在大街上看“美女”那样,没有实质上的东西,就是欣赏,作品“好读”、“亮眼”,让我们感叹和羡慕。【赞同这个观点。文字里面不论是苦口婆心的说教、居高临下式的劝诫,都会远离读者的本心令人生厌,好的作品应该是不知不觉中让人“进去”,其后的洗礼也好,升华也好,全在文字的魅力及作者的领悟了。】

这最后的两句,跟上面提到的胡廷武先生的观点可谓“异曲同工”。

写作,需要不断地练笔。【这一点非常赞同,也非常惭愧,所作甚少啊!】还记得前年立秋以后,我在牛山发给你的那一小段文字吗?那是我与几位朋友雨后登山,下来在山脚下吃饭,别人打牌,我独悠闲,遂用手机记下的彼时所感——《牛山新雨后》:

天蓝云闲,山静水澜。林深草长,路斜亭短。竹篱青蔓,榴红影远。丝瓜黄花,灯笼酒店。鸡困犬眠,空谷鸣蝉。红衣白衫,或隐或现。忽一道疾风掠过,倏然如急雨射箭。阳光清澈,终为秋凉所掩。【绝对的美文,可入《古文观止》矣!】

几天后的一段日记也可以说与你听:

昨晚11点睡,11点半还没睡着。早上,不到6点起来小解,就再难入睡了。起床,拿了纸笔,悄悄地到餐厅,写点东西。想起还没有打个出身(伸懒腰)——前天晚上刚从电视里学的,防治睡眠不好的办法之一——就到后凉台伸了伸。秋虫鸣叫,窗外望去,有所思,遂成一小段文字,题曰“秋晨即景”:

天阴得不很实,云彩白一块暗一块的,东方也露出了一抹红。耳边是蚯蚓还是蛐蛐,唧唧唧唧,如一大片刚长毛的雏鸡叫着,掀一湖波澜。忽见树叶微颤,麻雀也喳喳了。一只灰鸟伫立在电缆线上,鸽子大小,静默不语。抬眼就真出现了两只灰鸽,在对面楼顶的红脊瓦上逡巡。待到两只麻雀飞起,吊嗓的呼声就远远地传来,楼下也起了单调的脚步,偶尔还有一两声汽笛从街上闪过。突然,一声婉转的鸟鸣点亮眼睛,近处的吊嗓也响了起来。妻儿兀自睡着。【有境有味儿!】

还是前年,应一位师友托付,小暑时节我与一位朋友到三环采访了“泰山植物园”。一月余,六易其稿,写成一万两千字的报告文学《绿荫泰山》,后因种种原因,没有发表。而其中的两段文字放着也没用,拿来与你填补空闲吧:

在空杏寺村街口,一盘古老的石碾静默不语。尽管碾轴和碾框子都已锈迹斑斑,但光滑的碾砣,干净的碾盘,还有并不冷落的碾道,昭示着这盘石碾仍在转动着岁月。笔者在空杏寺遗址旁边盘桓,目中断壁残垣,心里却是空阶青草,绿树苍苔。在涌泉井旁,一位刚从菜地回来的老妇,臂弯儿里挎着一个提篮,里面装着几只嫩绿的黄瓜,还有一些豆角和其他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笔者向她询问空杏寺的情况,她热情地一一介绍,并执意递过几只黄瓜给我们。

笔者曾经登临红山顶上修复一新的日伪炮楼。四望群山俯首环绕,轮廓或明或隐,各具情态。俯视北面的南山雪山,巨石林立,如一栋栋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掩映于苍翠挺拔的松柏之间。转身平视西南的东西马山,则像极了腾空比肩的两条鳄鱼,正雄视群峰,气吞东南。三山让路,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豁然而出,一川烟景,尽收眼底。脚下,万壑风起,丛林叠翠,公路笔直如射箭,山道迂回似金环……【此处我也去过,景致果然很好,雕刻也很不错!】

还记得那首《七绝·西厢梦(新韵)》吗?写的就是这里:

七月核桃满眼青,莺莺树下戏张生。

风光看尽红山顶,梦里常飞两鳄峰。

这些都是前年的旧事了。去年的这个时段,业余时间忙于给一位师友整理书稿,无暇他顾。而其中另有收获,也无需在此赘言。

今年立秋后才完成的《夏至书简》,主旨谈月。几位好友早有回复,皆多溢美,此不详录。某日晚上临睡前查看邮箱,见竹映幽径也有了回复,行文需要,转引如下:

拜读大作数遍,近来非常忙累,所以没能及时回复。

拜读《夏至书简》,只觉得耳目一新,诗文如溶溶月色,所流之处,无处不美。文章囊括了古今最美的咏月诗章,不论是明写还是暗写,都使文字生香、生辉,令人心有所动、心有所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大概所有拜读此文的人都会有相似的感触吧。虽然用这句诗表达读后的感受并不十分恰当,但这篇文字的确能够吸引人、感染人,让自己的思绪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天上人间、古往今来的月色中流连。在此不得不佩服风流君厚重的底蕴和灵动的才思,自愧不如。

此文若发在中秋时节,则更加对人对景了。

祝好友健康愉快,再续佳作!

兴之所至,未必管他中秋不中秋;且提前写来,或许更有利于中秋时节对月回味。随即回复她:

谢谢如此用心费时。其实,送人一简,比夺人一饭还可“恨”。如今,温饱之后,珍贵的倒不是美味佳肴,反而是时间。因此,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读者才是更应该感恩的对象。倘再有肯留言者,则值得千恩万谢了!谢谢好友馈赠的文字,更谢谢以此带来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也祝好友工作生活张弛有度,健康快乐!【呵呵,谢谢!】

飞鸿则在回复《大暑书简》时说:

我一直回复你,是感动于你文字的信任。既然你把文字寄给了我,我想,如果我这边无声无息了,你一定会特别失望。这个,我爱文字,我懂一个作者的心;而对一个写作者最好的支持,大概就是读他,并回应他了。何况你还不是一般的作者,你是那么远不辞辛苦跟我有过一面之交的文友,所以无论如何,你的文字,我一定会回复,以不辜负我们相识一场。【飞鸿此言真是恳切,亦见境界!】

还有桃源笠叟兄,一如既往地以诗述感。在读了我的每一篇书简之后,他都要写一首七律,介绍书简的内容,抒发个人的情怀,以特殊的方式予以我关注和鼓励。还有王德席兄弟,总是每简必复,话虽不多,但溢美之词总是洋溢着美的诗意。我的诤友老汪,也总会在邮箱里给我谈谈读后的体会。而紫菀,因为近来万般忙碌,自顾不暇,倘若一旦有了闲情,也自会“煮字”与我的。【读懂自己的好友可贵呀,而且可能会伴随一生。】一园,除你之外,我的这些好友也都不是一般的读者啊。前面刚引用了胡廷武、贾兴安二位先生关于读者的文字,这里就不替其他读者再说什么了。

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看到的是一个“美女”还是一个“丑婆”。倒是胡廷武先生在《九听》自序的结尾,也道出了我此刻的心情:

这一组东西,不论是持续地写下来,还是最后成书,我都要感谢顾建平先生,没有他的鼓励和督促,这一切将无法想象。我是一个还在上班的人,靠星期六、星期天和晚上写稿子,有时还得不到保证,有一两次,我接到建平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他三天以后将发稿,而当时要交的稿子还未著一字。我像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一样,反复问自己:“写,还是放弃?”当然,我最终是选择了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怕辜负建平。我认为,作家最重要的机遇,不是碰上一位好老师或是好题材,而是碰上一位赏识自己的好编辑。【赞同!】我还要感谢王占军、李敬泽、王干、胡殷红等北京的朋友和云南的几位朋友,他们给过我许多鼓励、指教,同时为本书的出版做了不少具体事。现在有一句话说,真正的朋友不言谢,可是这个谢字不说出来,教我如何心安呢?

上面这段文字,除了人名和地点,除了写作水平的天壤之别,其余都可以当作是我在说话。当然,我不能期盼遇到顾建平先生这样的好编辑,我的水平自然也远未达到让这样的好编辑厚爱的程度。但是在茫茫人海中,毕竟也还有一二知音和几多文友在读我,懂我,催我,提醒我,勉励我。在此,我只能再次引用一下胡先生上面最后的一句话:“真正的朋友不言谢,可是这个谢字不说出来,教我如何心安呢?”【此言平白自然,惟其朴素,才特别令人感动。】

写作的话题,就这样进入秋天。当然,立秋距离真正的秋天尚需一段时日。

那就让我们耐心等待一朵秋菊在西风斜阳中恣意盛开吧!【令人眼前呈现一片秋光绚烂的景象。祝福好友,也祝福肥城的文化菊园!】

风 流

2014年10月19日(马年九月廿六)

甲午霜降前四日于泰山西麓一鹤轩

作品推荐:

甲午书简
清且涟猗(1)
清且涟猗(2)
追水风流

作者简介

2012年4月作者于平阴贤子峪

风流,原名冯昌红,后改为冯伟,男,汉族,山东肥城人,肥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工作室主任科员。文史学者、业余作家。1967年4月生于泰山西南、汶水之阳东军寨村。1988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中文系并参加工作,1995年7月函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由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转任乡(镇)党委宣传干事、党委秘书、党政办公室主任,后调市优化办(纠风办),再调市政协。曾任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政协文史委特邀研究员,泰安市重点社科课题负责人,肥城地方志特约研究员。个人业绩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肥城年鉴(2018)》《边院文化》和新编《边院镇志》以及肥城市情网等,在新浪网建有个人博客(风流的博客)。斋名泰山西麓一鹤轩。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诗词,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散文百家》《青年文学》《泰安日报》《泰山学院报》等,入多部文选。出版散文集《清且涟猗》《甲午书简》。2017年1月,《甲午书简》荣获泰安市人民政府最高文艺奖“第三届泰安市文学艺术奖”三等奖。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左丘明文化和肥城历史文化。主编、合编(副主编)、参编和策划文学、历史、文化、教育、党建、史志等各类图书20多部(正式出版11部,将出2部);创办左丘明研究唯一专门杂志《左丘明文化》(省内部刊号),主编(执行)8期;在省级和泰安市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消息与通讯百余篇。多次荣获省市以上文学奖、新闻奖、社科奖。2016年4月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