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7季【青春课堂】嵇萌:《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
卷首语
史铁生先生的文字,句句含情、字字如金、意味隽永,他将对母亲的无尽情思浓缩到千字的文章里,写成《秋天的怀念》。嵇萌老师聚焦题目中的 “怀念”一词,通过“怀念”中的北海花事、“怀念”中的母子“异”行、“怀念”中的复杂情感三个环节展开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引导初一的孩子读出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深入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打通文本与生活、阅读与写作,感受文章的结构布局、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的魅力,体会这“秋天的怀念”里无限的深情。
欢迎走进本期课堂——
《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
01
【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秋天的怀念》(板书:秋天的怀念),一起来朗读课文的标题,大家看到这个标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而不是夏天的、冬天的怀念?
生2:作者在怀念什么呢?
生3:作者为什么要怀念?
师:同学们都提到了“怀念”一词,就让我们带着对“怀念”的疑问,一起走进文本吧。
02
【“怀念”:北海花事】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同学们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生1:作者瘫痪后,有一次母亲邀请他去北海看花,但被他拒绝了。后来母亲再次邀请作者去北海看花时疾病复发,没能看成菊花。
师:这位同学表述是否完整?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2:母亲再次邀请作者去北海看花时疾病复发,在医院里还牵挂着作者和他的妹妹。母亲去世后,作者妹妹推着他去北海看花。
师:大家在概述文章内容时,要注意说出主要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注意表达完整。我们可以更加简洁精炼一些。谁再来试试?
生3: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回忆母亲在世时两次邀请自己去北海看花但都没能实现,等到母亲去世后,他才和妹妹去看花,并且理解了母亲对自己的爱。
师:谢谢你,表达简洁而完整。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生:“我”和母亲。(板书:“我”、 母亲)
师:文章围绕“去北海看花”,写了几次看花的经历?
生:三次。
师:三次看花,“我”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生1:第一次我拒绝去看花。
生2:第二次勉强答应去北海看花。
师:但因为母亲病故并未实现,第三次呢?
生3: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花。
师:三次看花组成了三个片段。文章由三个片段构成,类似于影视拍摄中的“蒙太奇”手法。“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那么本文这三个片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的呢?
(屏显)“蒙太奇”手法,即把多组不连贯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排列在一起,以此来促进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生1:时间顺序,写了母亲去世前和母亲去世后的事情。
师:可以更具体一些吗?
生2:按照母亲病情的发展顺序。
师:母亲的生命状态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家可以按片段说一说吗?
生1: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板书:疼得睡不着)
生2:脸色憔悴、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板书:憔悴)
生3:去世了。(板书:去世)
师:你们还可以找到什么顺序呢?
生:按照“我”心态的变化顺序来写的。
师:“我”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呢?
生:第一次是暴怒。(板书:暴怒)
师:哪些方面表现出作者的“暴怒”?
生:“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师:哪些词让你感受到“暴怒”?
生:“突然”“砸碎”“猛地”“摔向”。
师:你来读一读,试着重读这些词语,体会“我”烦躁、暴怒无常的心情。
指名学生朗读
师:老师想问你们,“我”为什么看着“北归的雁阵”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会暴怒?
生1:“北归的雁阵”能自由飞翔,而此时的“我”却双腿瘫痪不能行走,“我”太难受了。
生2:“北归的雁阵”而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而我已没有了“春天”,我很绝望。
生3:“雁阵”和“歌声”都是美好的事物,“我”却双腿瘫痪,这些“美好”的事物反而让我愈发灰心失望。
师:美好对比残缺,所以“我”暴怒。还有哪里表现了“我”的“暴怒”?除了“我”的行为举止、还有其它地方吗?
生1:“不,我不去!”这一句话。
生2:“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注意“狠命地”“可恨”这两个词的语气。
生齐读。读出语气中的绝望、愤恨、悲观、暴怒。
师:“我”为什么如此“暴怒无常”?你们平时会这么说话吗?会这么对待自己的父母吗?
生1:因为我生了重病,突然双腿瘫痪了;
生2:作者当时刚刚20来岁,突然遭受重创,他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
生3:我们当然不会对父母这样,史铁生因为自身双腿瘫痪,彻底对未来绝望了,看不到希望了,才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师:所以说,我们可以理解这样反常的言行的。那么第二次看花,“我”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平静下来了,因为又过去了几个月,语气要平和了一些。 (板书:平和)
师:因为他勉强同意了母亲看花的建议,第三次看花时,我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不出来)
师:没关系,等我们学完课文再来填空。
03
【“怀念”:母子“异”行】
师:是谁让“我”的生命状态发生了变化?
生:母亲。
师:这是一位病入膏肓的母亲,她的眼里只有我,唯独没有她自己,哪些文字让你感受到她完全忽略了自己?
生1:“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亲为了照顾我,都顾不上照顾她喜欢的花。
生2:“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昏迷前依旧挂念着“我”和妹妹。
师:发挥你的想象,试着把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说完。
生: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我实在放心不下,我死了,谁去照顾他们呢?他们可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啊!
师:母亲的心愿只有一个:我们要好好活下去!她心中没有了自己,那她又是怎样对待“我”的呢?
生1:“母亲就悄悄地进来,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从这句话让我感受到母亲一直在观察“我”,一切以“我”为中心。
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出现了“悄悄地”?
生2:第三小节“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师:“悄悄地”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屏显)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3)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师:想一想,用上“悄悄”和去掉“悄悄”有什么不一样?
生1:(1)(2)处用上“悄悄”更能体现母亲面对“暴怒无常”的“我”时是十分小心翼翼的、很迁就“我”。
生2:还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忍耐和包容。
生3:(3)中“悄悄地”与前两处不太一样,此时母亲是觉得她自己说错了话,
“悄悄地出去”是表现出母亲自责、不安的心理。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吧,感受这些“悄悄地”隐含的情感。
师:除了这几处,还有哪里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生:第一小节最后一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而,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从“扑”“抓”“忍住”让我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不舍。
师:母亲为什么要“扑过来”,“我”说了什么?
生:“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她要把“我”想死的念头“扑”下去。
师:除了“忍住哭声”,你觉得母亲还忍住了什么?
生1:忍住对儿子的心疼和不舍。
生2:忍住自己疾病的疼痛。
生3:忍住的是她自己的痛苦。
师:俗话说“病在儿身、痛在母心”,齐读这句话,重读这些词语,进一步体会母亲的情感。
生齐读。
师:你们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生:看着窗外的树叶飘落,母亲“挡在窗前”,这个“挡”字,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呵护。
师:怎么理解?能具体一些吗?母亲为何要“挡”在窗前?
生1:母亲不想让“我”看到那落叶。
生2:落叶会让我们联想到生命的凋零,母亲不想让他看到。
师:“挡”这个动作,让我们感受到母亲是多么细心的人,她完全在照顾我的感受。
生:再次邀请“我”去北海看花时,她脸上现出的是“央求般的神色”。
师:老师想问问你们,平常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你们做事的时候一般是什么语气?
生:命令式的、要求的口吻。
师:作者的母亲脸上却是“央求般”的神色,你们觉得她对我是怎样的态度?
生1:很包容。
生2:简直是宠溺。
生3:无条件,是央求,唯恐我不愿意。
师:文中母亲的行为与我们平日父母给我们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这源于母亲对“我”的心疼、包容和无条件的迁就。
(屏显)仔细阅读第3段,揣摩母亲和“我”对话时双方的表情和动作,填在相应括号里。再结合括号里的提示,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母亲(①):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我(②):什么时候?
母亲(③):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我(④):好吧,就明天。
母亲(⑤):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我(⑥):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母亲(⑦):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一种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⑧))
生依次填写(基本能根据第3段内容准确填写)
屏显:① 满脸憔悴,央求;② 爱理不理,敷衍;③ 喜出望外,小心翼翼、试探、商量;④ 漫不经心;⑤ 高兴,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⑥ 不耐烦,烦躁;⑦ 兴奋,絮絮叨叨;⑧ 后悔、愧疚,悄悄离开。
师: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母亲和“我”来朗读这些对话,其他同学作旁白。
生1、生2分角色朗读(朗读得很平淡,没有读出应有的情感变化)
师:再请两位同学试着读一读,母亲此刻是病入膏肓,注意语气的把握,读出母亲的“央求”“喜出望外”和“我”的“不耐烦”“漫不经心”等语气变化。
生3、生4分角色朗读(朗读比上一次有了很大进步,节奏、情感把握得较好)
师:(屏显)“情深最是寻常处,一字一句总关情”,通过细节的品味与朗读,母亲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你们能说一说吗?
生1:这是一位坚强而慈爱的母亲,她自己身患绝症、却把自己的爱全部给了儿子,让儿子要好好活下去。
生2:这是一位有耐心又体贴的母亲。面对儿子的反复无常,总是默默忍受。
生3:默默忍受自己的病痛、悄悄观察儿子,我觉得她是一位隐忍的母亲。
生4:我觉得她很细心,“挡”住飘飞的落叶。
生5:她是一位无私的母亲,不关心自己的生死,眼里只有“我”。
生6:她还是一位奉献的母亲,对子女永远在付出,不求回报,哪怕自己即将面对死亡。
生7:乐观、坚韧、伟大.......
师:通过我们的品读,我们感受到这“怀念”中,子之异,曾经躁狂得逆天;而母之异,却如此隐忍得卑微。
04
【“怀念”:复杂情感】
师:就是这样一位曾经躁狂得逆天、绝望无助、完全沉浸在自己不幸中的史铁生,多年后在他的名篇《我与地坛》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屏显)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史铁生《我与地坛》
师:结合这段文字,以及文中的有关语句,说一说,这怀念里,仅仅是对母亲的思念吗?
生1:“可我却一直不知道”,这“一直”一词中,有“我”对母亲得了重病而不知的深深地自责;
生2:“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这一句中的“绝”“竟是”,有我无限的悔恨与自责。
师: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体会“我”内心的愧疚与悔恨。
生3:对母亲如此呵护“我”、照顾“我”,让我有勇气活下去的感激。
生4:“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对自己年轻时只是沉浸于自己“痛苦”的悔恨、自责、忏悔。
生5:“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这句话更有对一直忽略母亲病情的愧疚、更有对母爱的理解、感激。
师:“我”理解了母亲为何总是想推“我”去看花了吗?
生:她只是想借美好的事物让“我”平复心情,逐渐恢复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师:母亲用自己的“死”换来了“我”的重生、新生。
(屏显)好好儿活 要好好儿活.......
师:一个“要”,是从被动到主动,“要”是对母亲的一份承诺、是告慰、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说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文章为何以“秋天的怀念”为题?
生1:三次“看花”的往事,两次都发生在秋天。
生2:母亲在秋天去世,在秋天我特别怀念母亲。
生3:秋天的萧瑟,渲染了悲伤的氛围
生4:在秋天,菊花开放得正好。
师:读读描写菊花的句子。
(屏显)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生齐读。
师:结合这句话,合作讨论,选择“菊花”这个意象,有什么含义吗?他们究竟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
生1:人淡如菊,菊花“淡雅”,就是说人可以活得平凡,或者普通一些也是可以的,母亲希望我们好好活着就好。
生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有傲霜凌雪的坚毅与高洁,母亲希望我能坚强地活下去。
生3: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人也可以活得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等,要活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泼泼洒洒。生4:母亲想让儿子在自己的心灵里、在人间绽放出属于自己美丽的花,也就是母亲让儿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生5:母亲希望“我”活出自己的个性。淡雅也好,高洁也罢,热烈而深沉也行,总之,要活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师:“秋天”也是一个成熟的季节,在这个秋天作者明白了母亲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待,这里的“秋天”也赋予了独特的含义,那就是史铁生也收获了他生命的成熟(板书)。
(屏显)史铁生作品及成就: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奶奶的星星》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病隙碎笔》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
最备受瞩目的是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师:他不仅仅是“好好地活着”,更是“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完成自我的救赎。回顾“我”的生命状态,此刻你觉得第三个片段“我”的状态应该是……?
生:成熟、振作。(板书:振作)
05
【总结】
师: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的标题,如果让你为标题加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呢?为什么?
生1:我会加感叹号,因为“秋天的怀念”情感如此丰富、令人感动。
生2:我会加省略号,因为我觉得作者这“怀念”里有太多的意犹未尽、意味深长。
生3:我会加逗号,因为未来还有许多未知的事情,生活还在继续,没有结束。
生4:我会加双引号,因为“秋天的怀念”有特殊的内涵。
师:大家的解读让这篇文章的意蕴更加丰富。让我们带着对文章以及题意的理解,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标题,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伤感地、沉痛地、深沉地.......)一起再来朗读课文的题目——《秋天的怀念》。
生齐读课文的标题,下课。
【设计意图与教学反思】
策划:青春课堂编辑部@语文湿地
编辑:嵇萌 张佳
卷首:张雪芬(实习)
美编:张佳
终审:周忠玉
制作:冯小晗 裴桂容 陈艳艳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