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四气、五味、五脏、六腑、六淫、七情...
认识:四气、五味、五脏、六腑、六淫、七情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辛、甘、酸、苦、咸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相关推荐
-
甘生脾
甘生脾: 秉土之性味 于是生脾脏 甘味,滋养人身 并且,化为脾气 所谓五脏 气自成象 成像就是 成其气象 五脏六腑皆是 气之精微所化 旦 五脏,禀气之精微之,精者而成 六腑,禀气之精微之,浊者而成 ...
-
寒暑过度
寒暑过度: "生病起于过用" 的临床意义 摘要: "生病起于过用" 理论的意义在于: 揭示,过度因素的,致病特点 倡导,摄生防病的,合理法则 提出,遣方用药的 ...
-
霜降寄语:五脏一安六腑祥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狼捕兽,陈祭天地,准备过冬.二候草木枯黄,春华尽落,气数将终.三候百虫归隐,俯首而倦,眠之穴中.霜降一过,我国北方和黄河流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寒冬季节,冬天真的不远了. 霜降寄语:五 ...
-
明师课堂 | 人体阴阳是如何划分的?看这里让你耳目一新!
张教授敲重点 那么既然阳气是主升的.阴气是主降的,紧接着它就类比到了我们的人体.自然界是这样的,那么人体当中是什么样子呢?所以原文里边又告诉了我们一段话,"故清阳出上窍". 有了清 ...
-
马春晖解读《黄帝内经·咳论第三十八篇》
<黄帝内经·咳论第三十八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 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人胃,从肺 ...
-
运用附子四气五味治病救人 如运神
一,附子辛甘,大热,有毒. 附子有"斩关夺将之"药称. 归心,肾,肝脾肺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扶阳第一要药. 附子是中医四大主药,即人参,石膏,大黄,附子此四大药之一. 主 治: ...
-
四气五味用药法式
原创 刘健 悦读中医 3月9日 小编导读 学中医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四气五味的说法,到底何为四气五味呢?临证时如何在四气五味的指导下用药呢?这篇文章带你了解中医四气五味之谜. 医之治疾,不外药.针.灸. ...
-
药性基础: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
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毒性等方面. 一.四气 四气,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对于四气的 ...
-
徐文兵妙解中药四气五味及食物食饮有节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 药食同源,了解药物和食物的药性.气味,做到合理饮食,是养生的重要内容.请看徐文兵老师给大家妙解中药的性味,正确掌握健康饮 ...
-
中药四气五味的认定依据
一. 四气的认定依据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狭义的).主要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 ...
-
四气五味之苦能坚阴的正确理解
有人说:苦味的作用,现已概括为燥.泄和坚阴三个方面."苦能坚阴" 即指:某些苦寒药物能泻火而达到存阴的目的.还有人说:"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 ...
-
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之间的偏盛或者偏衰. 中草 ...
-
UC头条:四气五味用药法式
小编导读 学中医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四气五味的说法,到底何为四气五味呢?临证时如何在四气五味的指导下用药呢?这篇文章带你了解中医四气五味之谜. 医之治疾,不外药.针.灸.罐及推拿.熏.洗等法,而用药之途 ...
-
什么是性味配伍?四气五味配伍与气味和合配伍
四气配伍 四气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又称"四性".药性的选择要依据所治疾病证候的寒热性质,即<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
-
独立于四气五味之外的中药 芳香药
有些药难以用四气五味理论解释药性. 香药在古代早期多用作调香品以辟秽防病, 说明作用机理,因而又有芳香药性之说.芳 后来由于外来香药不断输入,宋代以后其应 用范围日益扩犬,对芳香药的药性特点及治疗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