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④|这才是导致古泉州走向没落最致命的三击!

本文3691字 图片17幅  阅读8’

【敬请点击右下方在看或点赞  以示鼓励 】

【编者按】连发3期批驳某公众号10月4日推送的《古泉州衰落的真正原因:两次“人祸”一次“大地震”!》(以下简称“衰文”)。有好友发微信说,乡音君三篇文章考史严谨,有理有据,但个别用词尖锐,容易得罪人,包括此前发的挑战姜波教授“江口码头”和《美国国家地理》的“开元勤佛”,也过于较真。乡音君认为:还原历史真相,就要有较真和不怕得罪人的精神,否则,明知其有错不去纠正,任其胡言乱语,以讹传讹,你就不怕得罪历史?!

上期乡音君批驳 “衰文”将闽南“化为焦土,沦为弃土”归结于满清与郑军的交战的观点, “衰文”同时又称,这场交战的直接后果还“造就了泉州750万海外华侨华人的悲壮历史“,此说简直是一派胡言!本期将继续批驳。

新加坡泉州华侨迎神赛会
(图源:世界闽南文化展馆资料)

泉州华侨史绝非始自清初亦不悲壮

泉州华侨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中后期,随着泉州海外交通渐趋发达,许多泉商开始在海外设置贸易据点,侨居异国,形成早期的华侨,史称“住番”。五代王审知割据福建,积极“招徕海上蛮夷商贾”,泉人因发展海外,侨居国外者逐年增多。到了北宋,泉州港日趋繁荣,泉人兴贩贸迁蔚然成风,随海外据点拓展,定居海外华侨逐渐增多。不少华侨在侨居国娶妻育子繁殖,史称为“土生唐人”。① 此间,泉州不少工匠也前往印尼定居,苏门答腊岛西北部的兰里就是泉州海商船舶修理、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港口,成为泉州华侨的聚居地之一。旅居海外泉人中,亦有不少“曾经赴试士人及过犯停替胥吏"的文化人,是海外中华文化最早的传播者。北宋,三佛齐使者赍致宋廷的竟是“唐字书”。②

马六甲三宝山,又称华人义山,
是历代泉州华侨的墓葬之地。
(图源:《天下之货仓》)

北宋·雍熙至淳化年间(984—994年),晋江安海李庄李公蕴随其父前往交趾(即越南,古称安南)贸易定居,后任黎朝殿前指挥使。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李公蕴平定叛乱有功,被拥立为国王,开创了安南李朝。李朝历九世(1010~1125)即为陈朝所代替。陈朝开创者陈日煚(1193~1259年)为晋江安海李庄邻近的陈厝坑人,南宋时放洋贸易到交趾。李朝传到第八代吴旵无子,以公主执掌国事,陈日煚入赘为驸马,“绍定三年四年(1231年)诏封日煚为安南国王。”。③由此可见,没有当地为数众多的泉州华侨,李陈二位安南国王也难以立足。

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放洋“寓夷”的安海华侨苏光国,经商致富后又“率弟光闽、光泉偕乡友苏祥发、苏祥凌、陈金纪、许晓枫、朱成嘉等人,司其厥事”,④反映了宋代华侨出国携亲带友的传统习俗及华侨成倍增长的缘故。到了元代,泉人移居海外持续增多,有元军远征爪哇失败后流落爪哇的泉籍士兵;乘泉州与爪哇定期船舶投靠海外亲友者”为众极繁“⑤此外,唐宋”住番“泉籍“土生唐人”至元代时,后代繁衍甚众。元《岛夷志略》称,龙牙门(今新加坡)“男女兼中国人居之”,勾栏山(在今加里曼丹岛附近)“今唐人与番人丛杂而居之”。有史料表明,当时爪哇泉州华侨就有30多万。总之,泉州早期华侨,大多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商在海外的商贸代理人,且富甲一方,常见于侨居国中上层社会。

海外华侨出殡之豪华阵容,足见其富裕程度。
(图源:世界闽南文化展馆资料)
新加坡南洋圣教会总会旧照
(图源:世界闽南文化展馆资料)

明清时期的泉州华侨

明初实行“海禁”,泉州“只通琉球”,一些以港市贸易为生的泉州人,或假道琉球或随郑和下西洋等出国。明末清初,郑芝龙、郑成功商船便是通过泉州华侨这个海上商贸网络通贩日本和南洋诸国。郑氏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促使沿海居民一批批乘坐了郑氏提供的船只移民东南亚各地。泉州华侨商船领取郑府令牌和“国姓爷”旗号而受保护,通贩各国。郑成功复台时,仅菲律宾华侨已有数十万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施琅平台后,不愿降清的泉籍官兵和民众相率赴东南亚各地寓居谋生。此间至鸦片战争(1840 年)前夕,旅居海外的泉籍华侨达 30 多万人,分布在以东南亚为主的 21 个国家和地区。有数据表明,从道光二十一年至宣统末年(1841—1911 年),泉州出国人数共净增 70.86 万人;至宣统三年(1911 年),海外泉州籍华侨总数超过 80 万人,分布在世界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加坡街戏
(图源:世界闽南文化展馆资料)

以上数据表明,有清一代,泉州海外华侨华人总数满打满算也不足两百万,而清代之前的数百万泉州海外华侨华人则是历朝历代兴贩住番、投亲靠友累积繁衍而逐年形成的,绝非是”衰文“所称的是满清与郑军交战而”造就750万泉州海外华侨华人的悲壮历史“。如果说泉州华侨有”悲壮历史,则是始于晚清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泉州一带的无业灾民成为西方殖民者掠贩出国的“契约华工”,他们在国外充当苦力,命运悲惨。此外,因农民起义失败、遭受自然灾害、封建械斗而被迫出洋谋生的自由移民,也有相当数量。此间出国华侨除投靠亲友外,多见于侨居国底层社会。据陈泗东先生考证,”以'侨’字称旅居国外之人,乃是近百年之事。“⑥

南洋文明始于泉州华侨

值得注意的是,明末清初的泉州华侨商人在主宰南海贸易线路的明郑氏海商集团的庇护下,“在从东亚到东南亚的广阔海域及其周边地域,组成了一个广大而无形的闽南人帝国,这个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因为它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撑”⑦“其称霸一方的势力范围遍布从印尼到整个东亚的闽南人和闽南籍华侨商圈,在南海展开的新一轮全球性海上贸易竞争中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 ⑧

马来西亚泉州华侨槟城宝富社(土地公)花车巡境
(图源:世界闽南文化展馆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与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不同的是,'刺桐文明’集中于一城之内,而明末清初这一历史时期开始出现的'南洋文明’则覆盖东亚和东南亚。'南洋文明’是以泉州华侨商人为核心、操同一种方言、有着共同文化传统的闽南海外商人族群与欧洲人以及岛屿土著人互动中而产生的新型文明;它是传播海外的儒家、道教、汉传佛教与印度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等世界主要文明在南海交汇的产物。”⑨

泉州万历大地震的天灾

并非导致古泉州衰落的直接原因

    除两场人祸外,”衰文“还将古泉州衰落的另一个原因归结于泉州万历大地震的天灾,“摧枯拉朽式的毁灭”。”衰文“所称万历大地震是专指“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十月初九酉时)夜”泉州发生的大地震。其实,泉州万历大地震有1604年和1607年两场。显然,”衰文“不知三年后(1607年)的另一场大地震,故将两场地震混为一谈。

陈泗东先生《1604年与1607年泉州两次强地震考述》称,所谓泉州万历大地震实际上是两场。首先是1604年的大地震,震级为八级,“城内外庐舍倾圮,覆舟甚多”,但是文献记载仅有“开元镇国塔尖石坠,损扶栏”,其他公共建筑如洛阳桥、清净寺、东岳庙、泉州府学、城墙、石牌坊等并无损坏的记录。”其次是1607年的强震,据陈泗东考证,1607年的地震也有两场,一是正月,”门户动摇有声“,而洛阳桥遭到大破坏则是在八月。八月强震挟飓风、暴雨、海潮席卷而来,泉州青帝宫(东岳庙)全部倒塌;清净寺”楼角颓毁“;泉州知府大门和泉州府学棂星门倒塌;泉州城从东北向西南的雉堞几乎倒塌。而开元寺东西塔和紫云大殿由于之前的加固和两次重修,故无1607年震后受损的记载。衰文“所称的洛阳桥"桥圯,大石梁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是发生在1607年的强震。

值得注意的是,查《泉州府志》等文献史料,均无人员伤亡的记载。”衰文“所言”的“摧枯拉朽式的毁灭””人畜伤亡众多“不知从何而来。其次,”衰文”前后矛盾,前面说“民房倒毁无数”,后面又称“大量明代民房建筑……亦未受到损毁“是因为”墙壁一般都用砖、石交错砌筑……十分稳定牢固”,此说并非事实。泉州万历两场大地震,“城内外庐舍倾圮“。1607年强震之后,以砖砌为主的泉州古城墙坍塌多半,后多以石易砖修复。这大量的残破城砖成了泉州灾后重建的主要建筑材料。而民房墙壁”出砖入石“的错砌法就是震后泉州人变废为宝,用残砖断石纳以灰土而发明并得到广泛使用的”抗震墙“。陈泗东先生认为,这种出砖入石的”墙体厚达半米,与屋盖相比,上轻下重,抗震能力就增强了“。没承想的是,明万历大地震却造就了泉州这种独具一格的出砖入石,错落有致,色彩对比强烈的墙体建筑风格而流传至今,闻名天下。

明代早期的出砖入石墙(水门巷)
(图源:作者/摄)
明万历大地震造就泉州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
(图源:网络)

明万历两场大地震固然对古泉州的经济社会带来不小的损失,但这两场天灾并没有“摧枯拉朽的毁灭”泉州。短短的两三年内,泉州官方和民间就修复重建了几乎所有坍塌的公共建筑,民房也很快得到修复,震后当年及其后,社会秩序也没有遭到破坏。也就是说,明万历两场大地震并没有导致古泉州的衰落。

值得一提的是,1607年强震30年后,即明·崇祯十年(1637年),总兵郑芝龙重建开元寺大雄宝殿,时郑芝龙受明朝招安已经十年,多次击败荷兰和消灭海盗的郑氏海商军事集团已经把控南海贸易的海上航路。富可敌国的郑芝龙将毁于元末明初的“番佛寺”遗存的石构件移入佛家净地。正是郑芝龙的这次重建,使印度教在中国唯一存在的历史遗物得到永久的保护。美国著名学者彭慕兰说:“印度教在中国的流行程度与另一个印度舶来品佛教相比,根本连芥子微尘都算不上,但不管怎样,它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印记”。而留存这一历史印记的石刻实物正是郑芝龙之贡献!

开元寺紫云大殿前月台的印度教狮身人面像浮雕
(图源:《天下之货仓》)
开元寺紫云大殿后的印度教石柱
(图源:《天下之货仓》)

古泉州衰落的真正原因

从前三期及本期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古泉州的衰落并非”衰文“所称的来自”宋灭“和”明亡”的两场人祸和万历大地震的天灾!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图源:网络)

    确切地说,导致古泉州最终衰落的原因与中国近500年的三起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首先是清初的清廷迁界(1661年~1681年),是对泉州港走向没落的致命一击;其次是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廷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泉州港地位一落千丈,沦为厦门港的附属地方小港;再者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曾繁盛一时的泉州唯一对台贸易港口蚶江港关闭,古泉州失去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自此古泉州一蹶不振,日暮途穷,风光不再

①《宋会要·蕃夷》四之八二
②《宋会要·职官》四四之六
③④晋江安海《嘉坡店古今》
⑤元·周致中的《异域志》
⑥陈泗东:〈泉州华侨史料拾零〉《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
⑦汤锦台《闽南海上帝国》,台北:如果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3月。
⑧⑨戴泉明:《天下之货仓》。北京·九州出版社。

【编后语】由于某公众号推送的《古泉州衰落的真正原因:两次“人祸”一次“大地震”!》胡编乱造,误导大众。对此,乡音君拍案而起,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认真地考史求证,用了四期、1.4万多字的篇幅予以反驳。乡音君以为,正本清源,还原历史真相,这应是史学界起码的自觉和担当。否则,没有人挺身而出,任其以讹传讹,这将是对历史的亵渎,也是对后代的不负责任。乡音君欢迎不同看法者留言参与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