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开始出现这两种迹象,说明你的人生已经开始“堕落”了

生在这样的时代,是一种幸运。
但是很多人,尤其是漂泊在异乡,努力打拼却仍然在大城市买不起一个卫生间的年轻人们,却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认命”。并且他们中的一些人,更把这种认命者的心态,归结为自我堕落。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肯自我堕落的人太少了。
因为面对这个流光溢彩的时代,人人都希望在其中绽放出自己的光芒,哪怕绽放不了,也要与时代最为优秀的那一部分人在一起。这是这个伟大时代赋予这一代人的心性与特征,更是这一代人敢于做自己的决心与觉醒。
因为抱着这样的人生信仰和背负着这样的时代属性,无数小镇青年在时代浪潮中拼搏奋进,985、211毕业的大学生们无一不是满怀着热情的投入到新城市建设中,开始自己的人生探索之旅。
而每一座城市每一年也都会迎来一批新鲜血液,充满激情的留守,满怀干劲的开拓。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部分成长为城市菁英,但更多的人,却在浪潮翻滚中逐渐沉沦,成为社会基石,并开始认命。
自我堕落,从接受自己“出身平凡”的命运开始。
很多漂在大城市的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和体会到,作为一个出身平凡的普通人,想要通过职场爬升改变人生命运的艰难。
一如司汤达《红与黑》中平凡青年于连的奋斗史一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巨大的命运落差之下,虽然奋斗近乎唯一的路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奋斗目标却越来越遥不可及。
出生于小城维埃尔一个木匠家庭的于连,父亲是一个自私的木材厂老板,两个哥哥也都是粗俗之辈。从小就瘦小清秀的于连非常崇拜拿破仑,渴望有天成为像拿破仑一样的人物。为了尽快飞黄腾达,于连最先从事起神职工作。
凭着自己超常的记忆力,他有幸被市长雷纳尔选为家庭教师。进入权贵家庭的于连与雷纳尔夫人产生了感情。其后,为了避免恋情败露,他不得不告别雷纳尔夫人,去到贝藏松神学院学习。
这期间,于连受人推荐,得到了在德拉穆尔府出任秘书的绝好机会。而长相俊秀又才气纵横的于连,获得了德拉穆尔府千金小姐的爱慕。
正当于连以为自己能够迎娶德拉穆尔小姐,从而彻底获得社会地位上的擢升时,一封来自旧情人雷纳尔太太的来信告发了他。即将青云直上的于连,在愤怒之下打伤了雷纳尔太太,这一冲动的行为导致了他与雷纳尔夫人的私情彻底泄露。
于连因此被判处死刑,在绞刑架下结束了自己奋斗不已,几乎接近成功但最终却功亏一篑的一生。
平凡青年于连,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向上的毅力,为实现自己的巨大野心而孤身一人向前挺进,不断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圈层里不懈地奋斗着。这期间当然也不乏采取种种不光彩的手段。
正当他自以为要飞黄腾达和得到超越等级制度的爱情时,阶级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等级制度,借助雷纳尔夫人的嫉妒与揭露,将他无情地送上了断头台。
我们中的许多人在踏入社会后,才意识到自己在出身上与其他特殊人群的差异。平凡的人与家里有矿的人,思维路径与行为方式以及资源能量级,自然是全然不同的。

一些人在认清了这一现实后,开始认命,开始以最勤奋的方式自我堕落下去——拼命工作并时刻抓住机会,也许也会像于连一样不择手段,但最终跨越不了某种圈层。即便如此,对于平凡出身的人来讲,已经让他拼尽全力。
我们赞赏这种“堕落”,它是一种认清现实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的坚韧和激情。因为除此之外,几乎已经没有更好的人生选项。
认命,有时候反而意味着解脱,并彻底让自己触达人生命运的底部,摆正形态后重新起跳,摘取阶段性目标,并不是不可能。
自我堕落,从接受“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普遍现实开始。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非经历过大是大非的人不能总结出来。
当网红们看似日进斗金,日日逍遥时,羡慕他们的人们不知道的是这批网红天天直播到想吐,累到虚脱的背后真实状况。
当无数人羡慕李子柒做做饭、种种菜网络收益就能达千万时,人们并不知道最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妮子,自己剪辑自己拍摄,以一己之力承担起全部内容工作的辛苦与前途未卜。
如果没有MCN机构的平台推举,李子柒再努力,要成功也要等上许多年还未必能成就自己的辛苦;当薇娅最早接触直播时,国内尚且无人问津,一个人在镜头前不间断播出,并不断思索如何让用户信任自己,不断打磨和监督所推荐的产品……
种种努力堆垒之后才成为今天直播带货一姐,赢得用户的信任。
接受现实,并踏实降落到自己本来的生活层面上来,相对于自己从前在云端对生活的憧憬和想象,这种“自我堕落”之后的踏实经营,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
一个人堕落,往往从“认命”开始。这是故事《骆驼祥子》中的旧式逻辑,是放弃生命自主权之后的灰度喟叹。
但在如今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有人堕落认命,也有人将认命翻出了新意——在他们看来,经历过人生初始的彷徨与迷茫之后所谓的认命,不是绝望并停止努力,而是从从前的虚无虚荣中抽身,回自己的土壤层中,真正踏实的开始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为生活的精彩而搏击。
无论社会现实如何,保有对自我生命的提升力度,是一个人最可贵的修养和能力。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de Charms, R. (1968). Personal causation: The internal affective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 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