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148 | 文化之旅39:陆丰篇·深入博社村【罗惠香+陆端华+吴春红+彭玉娇+夜行者】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家们在博社村采风。

孙彦修  摄

细读“三甲”得迟归

●罗惠香

“三甲”即是陆丰市甲子、甲西和甲东三镇的简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风光秀丽。自听母亲说甲东是我外婆的家乡之后,便一直对“三甲”多了一份向往。这次能够跟随“汕尾文化之旅——陆丰行”走进“三甲”采风,算是圆了我的心愿。虽然一天的行程匆匆,但美景如画的“三甲”依然给我带来愉悦的心情,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先来说说“三甲”的山吧。“三甲”的山和陆河的山不同。陆河的山,树多,是高耸的,青翠、柔美、缠绵,极具女性的阴柔之美。而“三甲”的山,石多,是低矮的,苍劲、粗犷、刚毅,如硬汉一般蕴含阳光之美。甲东的麒麟山就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麒麟山位于甲东半岛南端,依山面海,自古以来就是海防军事要塞。下了车,我环顾四周,只见满眼的苍黄色,山是苍黄的,路是苍黄的,草是苍黄的,在矮山的衬托下,更显得天空的苍茫与辽远。有人说,山因水而俊秀,水因山而妩媚,山水交融,灵动多姿。那潭微波粼粼的湖水,在浩渺的苍穹下与麒麟山相依相偎,别具风韵。湖边紫色的牵牛花与枯黄的小野菊,以及山边的那一抹抹斑驳的绿意,交错点缀着这一片片灰黄相间的天地,如此的空旷、寂寥,给我一种新奇的美妙感觉,似乎进入了一处充满迷幻的未知神秘地带。沿着微斜的石子山路,一路被各种各样的植物吸引了眼球。其实早就在文友陈瑞绒的《去麒麟山看海》里领略过这里的美景,如今亲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站在山顶灯塔处望着周围那些栩栩如生的象地山、通天山、狮地山,以及那一片蔚为壮观的大海,我真想张开双臂与其亲密拥抱。

待渡山同样给了我无限遐想。待渡山位于甲子镇东隅嬴江岸边。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宋端宗赵昰及其弟赵昺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在待渡山下,我被一座名叫“进食亭”的亭子绊住了脚步。进食亭又名帝子亭,内塑有陆秀夫、范良臣为宋帝进食石像,并刻有“君恩如海”四个字,为明代万历年间参将张万纪、守备胡文恒驻甲子时兴建。进食亭下还建有一处“将军宿”,以慰郑复翁忠心报国而建。在香烟缭绕中,在爬山虎缀满山壁的绿意婆娑里,听着那泛黄的历史与传说,远去的刀光剑影与鼓角争鸣似乎浮现在眼前。我们一步一步踏着石阶梯,来到山顶,上面有甲秀楼和一块刻着“大胆山”字样的巨石。大胆山,很有意思的名字,原来,赵昰他们得到甲子进士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赐之为右仆射,渔民郑复翁率众勤王,被封为都统;宋端宗惊魂稍定,胆量大增,所以待渡山又名“大胆山”。我们在大胆石上争相留影,留下笑声阵阵。

“三甲”的巨石也颇具特色。在甲西镇,有一块闻名遐迩的腰带石。穿过花团锦簇的“乐善观”,登上长长的石阶,在“玉石娘”庙上,我们见到了两块巨石。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时尚的石头了,只见一块石头斜卧着,另一块石头站立着,它们的腰部都镶嵌着一圈如玉石一样的小石块,让人不禁惊叹于天地造物的神奇。听“三甲”文友说,这两块石头之所以能保存下来,得感谢甲子的一名老镇长:曾经有当地人想把腰带石炸掉去搞基建,老镇长为了保护仅存的两个腰带石,便让他的妻子在石头下面建个“玉石娘”的小庙。想想也是,海陆丰人都极其敬畏神明,这样一来就再也没有人敢来打腰带石的主意了。

甲子一中校园内的甲秀书院建于明代,历来为粤东文人会萃讲学之所,是甲子文化古镇的标志性文化古迹。古香古色的甲秀书院旁边那块名叫“擎天石”的巨石,真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擎天石”又叫“雷打石”,相传甲子于明洪武年间建城时,东海龙王为了给王母娘娘拜寿,从龙宫中挑选了数十颗光彩夺目的宝石,不想他在半空不慎错步翻了个筋斗,掉下一颗宝石,刚好落在甲子所城北侧,摔得裂开一痕。宝石落地后,愤于不能上天庭见王母,便拼命猛长,发誓要长成“擎天石”。不久适逢由一只金凤凰粪中带来的一粒榕树籽在石缝中生根发芽,竟然越长越高,与大石互不相让、竞相向上,眼看大石就要顶破天空,玉帝知道后龙颜大怒,随即派出雷神下凡,把大石劈为两半,从此“擎天石”便停止了长高。我站在巨大的“擎天石”下,望着那一道被雷劈开的石缝,听着这个有趣的传说,心里面无限感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轻微而渺小啊。在“擎天石”的后面,我见到了那株传说中的古榕,榕树从巨石腰上横空生长,枝长叶茂,遮天蔽日,那一根根垂下的根须,不知见证了多少岁月沧桑。“擎天石”与榕树,它们多像一对欢喜冤家,曾经互相斗气,如今不离不弃,天长地久。

甲西镇博社村后山的石头,可谓是群石荟萃。博社村钟灵毓秀,地杰人灵,人才辈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乡。文友蔡金针和马格就是博社人,在他们的文章里,我很早就知道在地球上有一个叫做博社的村庄。如今,我终于踏足在这片美丽的古村落里,领略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与浩瀚古朴的美景。后山上巨石林立,锣鼓石、马蹄石、船石、海豚石、狮头石等,这些古拙的石头是那么的惟妙惟肖,让人目不暇接。古树苍郁,盘根错节,石头与古树同在,古树与石头长存。烈士纪念碑、摩崖石刻,无不让人心生敬畏。我漫步在后山,聆听锣鼓石发出空灵的声音,在马蹄石上轻踩马蹄的印痕,在船石上遥望海甲山,在海豚石旁流连,在狮头石下发呆。我想,这里一定是孩子们喜爱的乐园,每一块大石头上都曾留下欢声笑语。

穿过巷陌,与一座座明清风格的蔡氏家祠擦肩而过,光阴在身后落下一地斑斓的碎花。望着博社村那热闹的集市、那一片片崭新气派的楼房,恍然间有一种错觉,似乎此刻行走在一个熟悉的小镇,一抬头便会偶遇一个故人,隔着如水的光阴,笑颜依旧。

要了解一个地方,须慢慢品读才能体悟其中的内在韵味,只可惜这次来去匆匆,并未走遍“三甲”的每一个角落。而我所见到的“三甲”美景,就像归途中那一片绚烂的海上落日,让人来不及好好陶醉一番便成了记忆中的一格。热情好客的“三甲”文友说,下次再来。好的,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重游“三甲”。有时候,与一个地方的遇见,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似乎冥冥之中的牵引,只是早或晚而已。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 碣石美食撷英

●陆端华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这是美国电影《美食、祈祷与恋爱》里的一句台词,道尽吃货心声。美食对吃货意味着什么?恐怕不只是入口之食、饱腹之物,美食带来的是一种情怀、一段回忆、一缕眷恋、一种人生……

一班文友墨客,于一个绚丽多彩的早晨,从市区、海城、甲子、博美赶往碣石,开始美食之旅。

碣石瓮糜:香到你顶不住

小巷弯弯,店铺窄小。临街摆着一辆可以移动的不锈钢“灶台”,几个“灶眼”上有热气腾腾的瓮糜,还有卤好的令人垂涎欲滴的章鱼、五花肉、猪大肠等佐料,饥肠辘辘文友,围坐小桌,上吃了起来。

瓮糜(粥)是以糜为主,顾客要任性加以佐料,再浇上点卤汁,使糜色香味俱全。瓮糜不稀不稠,米粒软中带硬。章鱼、五花肉也是有滋有味有嚼劲,不像高压锅煮的咸糜,那样稀烂、佐料的味道全流失到糜里。

请教店铺的老板瓮糜做法时,老板爽快称,煮糜掌握好火候,并要用好“谛脯”。“谛脯”是一种鱼烤后再捣碎成粉末,独特的香味可当调料。

甜面猴:不捣鼓几碗不痛快

甜面猴,不是动物,而是一种面食。一般家庭的做法是和好面团后,等铁鼎水沸腾了,就开始把面团捻成一小片,放进铁鼎沸水中,稍煮片刻,煮透后加点糖,就可享用。

而我们吃的这家甜面猴,是用面杖把面团擀成一片片,然后用刀鎅成一片片小四方形的面猴。顾客现点现煮,煮好后盛在海碗里,再放白糖、捣碎的炒花生、熟芝麻、爆香了的葱花油,还有剁碎的生莞妥,一碗香味扑鼻的甜面猴就呈现你面前。甜面猴比面条更有筋道,那种诱人甜味,恨不得捣鼓几碗下肚,才算是真正的痛快。

桡焖:鲜美味令人难以忘怀

第一次知道桡焖。桡焖是用一种贝壳类沙白的肉煎好后和糯米一起焖熟,吃时口感绵软,好像薯粉。比起沙白的其他做法如做汤和炒,少了海鲜的腥味,可味道令你不可忘怀。

美食:是一种人生态度

吃货之旅,意犹未尽。对吃货们来说,他们爱的,从来都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起分享、一起经历的那些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美食是与生活是等同的,是对生活美的寻找与发现。对美食的漠视,恰如对生活美的淡忘。吃货拥有的是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欣然等待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咸。就如苏东坡被贬岭南,不但没有自怜自哀,而是爱上了岭南佳果荔枝,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热爱美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任时光流逝,那些美食的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人生变得更加韵味十足,变得更加富有内涵!

它自灿烂它自笑

—— 长在擎天石夹缝中的榕树

 ●吴春红

下了车,从大路拐进一条逼仄的巷道,巷道两边是新旧不一的楼房,大多房屋还是老式商铺的样子。对街的这面墙除了门,其他墙体都是可以拆解下来的木板隔的,全部打开的话,整个客厅就向着大路敞开。跟现在一般的住宅房有所不同。走在这里,有种光阴缓慢了下来的感觉,旧时光的味道。据说,这个地方曾是明清时代最繁华的城中心。遗憾的是,除了看到南宋时期留下的西峰古寺,还有即将要看到的擎天石,这一路上再没有看到其他古迹。

擎天石,屹立在甲子第一中学的图书馆后。一块巨大的两三层楼高的大石头,中间有一道平整的裂缝,从上而下,平直地把整个石体分成了两边。据目测,裂缝应该有一个拳头般大小。同行的人笑说擎天石“像块大面包”,其实,真有些像,黄色的外衣,平整的表面,只是不柔软而已。

关于这块石头,在陆丰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据传在很久以前的某个夜晚,连夜的暴雨中,忽然传来一声巨响,震动了当时的整个甲子门,雷雨停后才发现,衙门后园的一块大石头竟平整地从中间裂开了一条缝,把整个石头一分为二,而其他地方却是毫发无损,裂开后的石头更是屹立不倒。于是,整个地方都轰动了,便给它起了个别名,叫“雷公石”。

我们本还想了解得多一点,只是,关于这块石头的年代来历,传说时间皆已无从考证。但是,在石头上还能找到一些东西。石头正对着路的那面壁上,能看到接近石头顶部的地方刻着几句诗,但因为年代久远,经风侵雨蚀,好多字迹已经很模糊,难以看清楚。我只能看到其中四句淡红色的字:“天开甲子,巨石临门,一声霹雳,震动乾坤”,字的左侧隐约能看出“万历拾年……”。这几句话,估计正是为印证那个神奇的传说而刻上的吧。

擎天石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上头的几行字,就数这一棵长在石缝里的高大的榕树了。榕树是我们这里随处可见的树木,不稀奇。可是像这样长在石头缝里,且长得如此枝繁叶茂的,却是第一次看到。

石头正面看不到榕树的根,起初还以为只是一棵倚着石头而生的普通树木。绕到背面才看到,它的根部竟是在石头缝里,外面所能看到的,只是从石头底部延伸到两米左右的高处,生长在夹缝外的一束盘错的根。大概是因为长期挤压,根长得很畸形,像一节节被扭曲了的手臂。但是,这样纵横不一的节节树根,却能让你感受到植物的力量。再往上看,便能见榕树的树冠,劲而有力的枝干,郁郁葱葱的树叶,树体远远地高出石头。树木伸出的臂弯像伞盖一样的,宽大而密实,把石头护在了树下。奇怪的是,这样树与石的结合,你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别扭,反而觉得,原本就应该是这样子的,这样的存在是一种和谐的美好。

这样一棵生长在石头缝里的榕树,最初肯定不是人为种植的。只是不知哪一年哪一月,不知哪里来的一颗种子,或许是风吹来的,或许是鸟儿衔来的,或许是某个顽皮的孩子丢下的……然后,它就在这里安了家,开始生根发芽,以致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参天大树。它的同伴们的脚下,是润湿的土地,可以把根无限伸延;它的同伴们的头顶,是灿烂的阳光和雨露,可以随意地接受温暖的抚摸。但是,它的脚下,是坚硬的石头,每一寸步的伸展都需要巨大的力量;它的头顶,也是坚硬的石头,每一滴雨露的滋润都需要坚韧的意志。可以想像,它成长的过程必定非常艰辛,但今日我们所见,却只是它的繁茂与伟大。

又想到了那个雷霹巨石的传说。其实,哪来“雷公”呢?榕树才应该是那个“霹雳”。它以自己柔软的腰身,经年的努力,一点一点地把巨大的石头撑成两半,撑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无法想像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也想像不了它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但是,经年之后,这个代表着强大、勇敢的美名却是给了别人。它能甘心吗?

我轻抚着榕树丑陋的根部,看着清风下墨绿而生动的枝叶,为刚刚在心底闪过的对它的哀怜而笑话自己。它自存在这天地之间,已经不知看淡了多少世事沧桑,自有属于它自己的一片蓝天,此时,或者以后,又何须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对它敬佩或哀怜呢?

“三甲”好风光

●彭玉娇

暖冬季节里突然刮了一阵戏谑的风,尽管有所准备,可也没料到天气是这样顽皮,让人猝不及防。

此次“汕尾文化之旅——陆丰行”第一站是甲东麒麟山。徒步而上,脚边的奇花异草扭动着身子,成功地把一些文友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

我喘着气,总算登顶了。灯塔旁边,山风和着海风热情地拥抱着我们,似乎是为了欢迎众人远道而来。我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苏醒了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瑟缩的我们早已张开怀抱,拥揽如画山色。听,海浪在跟礁石表白,侧耳欲听时,它们已经依偎在一起了;瞧,浪花亲吻沙滩,仔细看时,浪花羞涩地跑开了。这时,一只白色山鸟衔走了我的目光,随后落在了一床温婉恬静的水面上。水库,静静地守护在那里,岁月淘沙,风吹不动,青山为伴,默默地养育着一方百姓。

下山时,半路留恋在花草丛间的文友才刚刚上山顶,于是,我们也赶紧去采撷春色——不,是冬色!

从来没看过如此特别的石头,站在甲西乐善观里的腰带石前,我不禁遐想万千。巨大的两个石头落在这里,一个端庄地坐着,一个优雅地侧躺着,它们是从天上偷跑下来在这里休憩的吗?身上纤细的腰带是否系着什么动人的故事?我摸了摸石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腰带石倒很是惬意,任旁边的枝叶轻轻地把扇。

还沉浸在遐思中的我,甲子“待渡山”已经出现在我面前了。它的故事不神秘,就长在叶子里,开在花朵间,刻在碑石上。看那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君恩如海”四字,“进食亭”下的“将军宿”,英雄忠魂不流浪,国、君、臣、民关系的最好诠释莫过于此了!

“天开甲子,巨石临门。一声霹雳,震动乾坤……”走进甲秀书院,我仿佛听到校园钟声敲响,浩然诗句跳入耳,脚步便搁止于擎天巨石前。“崔嵬奇石傍地隈,俯仰乾坤北斗回。谁向一中分造化,浪将月斧劈痕开。” 擎天石缝,榕树横空而长,近身窥探,也许石缝里还掉下几个传说。

甲西博社村是行程的终点站。这里的一切是多么的平静,英雄纪念碑焕然一新;奇石错落于村中;更有一面土墙,泻下的一瀑绿蔓,似乎要伸进木窗一探究竟。离别之际,暮色铺往开来,我们把美好的祈愿撒在国王古庙前的一汪芦苇上,相信它们会开出灿烂的花!

“三甲”行短章

●夜行者

甲东麒麟山

一座南海之滨的山,以麒麟的姿势蛰伏,无任风雨。

山上,有一座指引迷船的灯塔,但我没有看到光芒。

向西望,文友宇航说,他看到天边有莲花山、青纱嶂,包括大塘卢氏祠堂所对的银瓶山。我没看到,我看到的是一片迷雾。而这,灯塔,指引不了我。

甲子待渡山

一座与宋朝末帝发生故事的山,难免沾染上暮气、苍凉、悲壮的气息。我轻敲山门,呈现在眼前的,只有新旧参杂的石阶梯、石栏杆,还有莫名其妙的风月亭。难道,一个王朝的没落,是一段风月的结束?这未免让人轻视历史为一场儿戏……

甲子雷公石

藏在逼仄的深巷,是那曾遭雷劈的擎天石,自此,改名雷公石。小巷两旁老店似曾相识,有故事淹没,如紫临小筑,一段穷书生与美貌小姐的故事,或许曾经发生……

雷公石边,还有不安份的公鸡石、鸡母石,因何如此命名,必有缘故,然则,本地文友们却是未知。算了,不知,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甲西腰带石

两条腰带,环石而抱。石肚日涨,腰带日紧,竟把石肚挤出裂缝。石娘背靠百姓万人坟,面南而不语。

一座善堂,一块石,一位石娘,相互守望,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应如此。

甲西博社金狮地

入眼处,巨石横陈,文友金针介绍,那些乱石均是狮身各部分:狮头、狮耳、狮鞭……据说狮精为宋代名将杨文广所杀。一只石狮对着海口,我望不见海口,只看到遍地杂乱的五颜六色的泥土……

村前有望不见边的芦苇,以及不知其数的祠堂,暮气沉沉……

距金狮地不知多远,有绚丽的夕阳骤然出现,如回光返照,惊艳震撼一车人。众人匆忙下车,收拾最后一丝红霞,与车同归……

转自:汕尾日报16.01.31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拉到底部,有赞赏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

碣石玄武山佛祖签诗详解【收藏】

汕尾买房,深圳上班,半小时高铁到达

汕尾市长乘坐首列深汕“公交”高铁

春节自救指南(笑得肚子疼,未婚青年值得一看)

隔夜茶毒如蛇?央视实验揭晓答案

隔夜茶竟然是良药

作家何苦要难为自己

潮惠高速全线通车,深汕高速不再大堵车

文学就是好玩

海陆丰明代城池

广东航拍图,从粤A飞到粤Z,看到汕尾惊呆了!

这才是真正的笔,平时咱们用的都是刷子

住宾馆几个安全措施及生活小窍门

打破体温计会致汞中毒? 专家称需小心处理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点击进入!

省作协主席蒋述卓:汕尾四日

文学看台147 | 林丹华:为什么南昌起义失败后重要领导人没有一个在潮汕及汕尾被捕?(随笔)

文学看台146 | 文化之旅38:陆河篇·梅赋【王万然+彭玉娇+庄海君+沈建浩+林丹华】

文学看台145 | 罗素丽/夜行者火山嶂对决花市(散文)

文学看台144 | 文化之旅37:城区篇【吴小冰+吕珠满+林进挺+丘惠谊+叶勤海】

文学看台143 | 戴运辉:太阳能不能(小说)

文学看台142 | 文化之旅36:汕尾侨区行【王万然+叶爱琼+罗素丽+温水义+庄海君】

文学看台141 | nsfq:王万然杂文印象(随笔)

文学看台140 | 文化之旅35:城区篇(一个梦难挑战三个美女)【陈瑞绒+朱少镇+王映婵+林丹华+郑新派】

文学看台139 | 蔡赞生:除尘(诗歌)

文学看台138 | 文化之旅34:城区篇·红草马宫行(陈辚+郭勤亮+洪天丽+林小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