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千年经方,治好湿气颈椎病,湿气一消,颈不疼头不晕【一点资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说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金匮要略》、《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时候,我问自己,我应该把什么样的中医科普内容,奉献给读者。
思来想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于“实用“二字”。
所以,我力求我所写的每一个验方、病案,都有它的代表意义,能发人深省,并且可资借鉴。
现在,我给你说一个故事,就很有代表性。
指的是什么呢?是颈椎病、眩晕。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性,年63岁,原本是一个老师。
大概在一年多以前吧,忽然有一阵子感觉到头晕、颈部酸胀疼痛。
他经过按摩、口服药等方式来调节,确实有所好转。
但是,就在就诊前三个月,由于工作时间太久,忽然就发作严重的眩晕、颈部屈伸不利,酸胀明显。尤其是在他向后仰头的时候,眩晕感更为强烈。
患者连忙到医院检查,确诊为颈椎病,伴随主动脉压迫综合征。
怎么办?医院建议,做颈部理疗。
可是,无论怎么做,效果都是不好。
没办法,他决定投中医试试吧。
当时,见患者形体肥胖,脉象滑,舌苔白厚,在颈部酸痛、头部眩晕的同时,伴随心悸、气短、咳嗽这样的症状。
医师表示,看起来不用治颈椎了。经过那么久的理疗,都无济于事,还治什么颈椎?当务之急,是要治痰饮 。
于是,给开了一张配伍。方见——
泽泻150克,白术100克,厚朴、苍术、甘草、柴胡、杏仁各10克。
结果,药用9剂,眩晕减轻,颈部酸痛感大大缓解,心悸等等不良感受也有缓解。
随后,再用15剂,症状进一步减轻。到后来,整个人精神矍铄,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这个医案,最早刊载于18年前的《中国乡村医药杂志》,在业界算是比较有名了。我拿到这个配伍以后,奉若珍宝,反复体会。我把它视为用化痰饮之法治疗颈椎病眩晕的经典之作。我参照其中的用药思想,屡次尝试,皆有非凡疗效。
现在,我把这里的道理,给你说一说。
你看这个人,体胖,舌苔白厚,脉滑,舌体淡胖,这不是活脱脱的痰湿之象吗?脾湿不化,形成痰饮。痰饮阻滞颈部经脉,所以他就颈部酸胀、疼痛。痰饮上犯头部清阳之地,所以不停地眩晕。当他的脑袋向后仰的时候,颈部经络进一步受阻,令清阳之气不升,所以眩晕特别明显。至于说心悸、咳嗽、气短、心慌等,都是痰饮上犯于心肺所致。
因此啊,这个人的问题,在于痰饮上犯。这是基于患者整体症状观察,得出的结论。你要是只把目光锁定在颈部,那就看不到问题的根本了。
所以说,我们要化痰饮。
医案里用的配伍方案,其实是古方泽泻汤的加减。
泽泻汤啊,本来的组成是泽泻15克,白术6克,水煎服。这个配伍是专门化痰饮,健脾利水的。它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文记载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苦冒眩,即眩晕之意,和上文医案里患者的眩晕,恰好对上了。
其中的泽泻,利水除饮,白术健脾制水。这是基本意图。
医案里头呢,在它们俩的基础上,加入厚朴、苍术、甘草、柴胡和杏仁。其中的厚朴、苍术,配合白术,增进健脾制水之能。杏仁开提肺气,通调水道,令痰湿排泄更加顺畅。柴胡这味药呢,能提升中气。它和泽泻的降泄之性,形成配合,实现欲降先升的目的。
当然了,医案里头,泽泻和白术用量非常大。泽泻150克,白术100克。这显然是看到患者痰饮之邪较重,非重用君药不可,以图快速改变局面。但是我在日常临证的时候,不会用这么大。对一般的人来说,泽泻15克,白术6克到10克,配合其他健脾利水、化痰除饮之品,也可以见效。
甚至说有的时候,面对一些舌苔白腻,脉滑,形体肥胖的颈椎病头晕患者,我直接嘱咐用白术6克、泽泻15克,研粗末,泡水代茶饮。这对于改善症状是有一定帮助的。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颈椎病、眩晕,都适合用上述方法。因此,文中的配伍和经验,读者朋友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当面辩证指导下来借鉴,不可生搬硬套。
但是,颈椎病、眩晕以痰饮来论治,的确是很常见、很有代表性的。我今天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尤其是颈椎病伴随全身肥胖,舌苔厚腻,脉象滑濡者,对此应更加重视。有时候,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用另外一个思路,就得化解。这是中医的真本事。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