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颈髓脊髓前动脉综合征2例的诊治探讨
病例一:患者男性,70岁,因“突发四肢无力1天”入院。患者躺在床上时突发胸痛,半分钟后颈部疼痛,半小时后胸背痛较前明显缓解,出现双上肢疼痛麻木无力。
2 h后发现双下肢麻木无力,右下肢为著,双下肢无法站立,且排小便困难。
4 h后于我院急诊就诊。就诊后22 min予注射用阿替普酶 (爱通立)67.5 mg静脉溶栓。
患者既往有饮酒史,无吸烟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发热,无前驱感染。
急诊查体:神清,语利,双侧鼻唇沟对称,面部感觉对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7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15分。右上肢近端肌力3级;远端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下肢跟膝胫试验完成差,余肢体因肌力减退共济检查无法配合。双上肢深浅感觉减弱,右下肢痛觉明显减弱,深感觉减弱;左下肢痛觉完全丧失,深感觉保留。四肢腱反射 (+) ,会阴部感觉减弱,提睾反射 (-) ,双侧病理征 (-) 。
溶栓后体检:体温:36.3°C,心率: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 mm Hg。患者神清,语利,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NHISS评分:6分,GCS:15分。右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5-级。双上肢深浅感觉减弱,右下肢痛觉明显减弱,深感觉减弱;左下肢痛觉完全丧失,深感觉保留。四肢腱反射 (+) ,会阴部感觉减弱,提睾反射 (-) 。双侧病理征 (-) 。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丙肝抗体、乙肝抗原、梅毒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抗体、肿瘤指标、心肌损伤标记物未见异常。同型半胱氨酸19.1μ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 mmol/L。
心电图:(1) 窦性心律;(2) 无ST-T段改变。动态心电图:(1) 窦性心律;(2) 房性早搏;(3) 室性早搏。B超:非均质脂肪肝。心超:二、三尖瓣少量反流。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两下肺散在坠积性改变。颅脑CT:未见出血;
颅脑CT血管造影 (CTA) :左侧椎动脉颅内段硬化狭窄;颅脑CT灌注 (CTP) :未见明显异常。
颈部增强磁共振成像 (MRI) 示:C4-6脊髓水肿 (图1A) ,C6-8段脊髓T1加权像 (T1WI) 等信号,T2加权像(T2WI) 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 (DWI) 高信号 (图1B) ,提示脊髓缺血表现。
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示:右侧椎动脉近端狭窄 (图2) 。主动脉CTA示主动脉弓局部硬化,管壁见一溃疡 (图3) 。颅脑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少量梗死 (图4) 。
病例二:患者男性,61岁,因“突发胸闷、四肢无力1天”入院。患者用力大便站起后突发胸闷,无胸痛,5 min内出现双手不灵活,继而出现双下肢无力,站立不稳。4 h后于我院急诊就诊。就诊后25 min予注射用阿替普酶 (爱通立) 81 mg静脉溶栓。
患者无胸痛,无发热,无前驱感染史。急诊体检:神清,语利。NIHSS评分:10分,GCS:15分。左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4+级;右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3+级;双侧病理征 (+) 。溶栓完成后无力症状有所好转,NHISS评分降为5分。
图1:颈部MRI
图2:颈部MRA
图3:主动脉CTA
图4:颅脑MRI
入院体检:体温:36℃,心率: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7/73 mmHg。神清,言语低微,左侧瞳孔小,左睑裂小,右鼻唇沟浅,悬雍垂偏右,双侧咽反射迟钝。NIHSS评分:5分,GCS:15分。左上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3-级;左下肢肌力2级,右上肢近端5级,远端4+级;右下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5级。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左侧跟膝胫试验稳准。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上肢腱反射 (+) ,右侧病理征 (+) ,左侧病理征 (-) 。
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血沉、肿瘤指标等未见明显异常。心肌损伤标记物:正常。
腰穿压力:83 mm H2O,无色透明,脑脊液白细胞数2×106,脑脊液蛋白定量 (+) ,脑脊液总蛋白:0.45 g/L,脑脊液葡萄糖:4.1 mmol/L,寡克隆带:阴性。脑脊液无细胞-蛋白分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68 mmol/L。
颅脑CT未见出血,颅脑CTA、CTP未见异常。
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无主动脉夹层征象。
主动脉CTA:全主动脉硬化。
头颅MRI:未见新发梗死。颈部MRA:颈部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颈部MRI:C4-T1段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提示脊髓缺血 (图5) 。心电图:(1) 窦性心律;(2) 无ST-T段改变。心超:二、三尖瓣少量反流。
腹部B超:非均质性脂肪肝。大脑中动脉管壁成像:右侧椎动脉颅内段纤细,末段延续为小脑后下动脉,为先天发育所致;扫描层面椎-基底动脉管壁稍增厚,未见明确斑块形成。
病例一:诊断为ASAS;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静脉溶栓后) ;右侧椎动脉狭窄;颈椎病 (C4/5-C6/7椎间盘突出) 。
入院后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 (拜阿司匹林) ,每次100 mg,一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波立维) ,每次75 mg,一日1次,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以及丁苯酞、泮托拉唑、疏血通注射液、长春西汀、乳酸钠林格、乳果糖治疗。
入院时症状较前缓解,无力及感觉障碍均较前好转。入院2 d后左下肢肌力完全恢复,入院5 d后右上肢肌力恢复至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3级。右下肢浅感觉恢复正常,左下肢深感觉恢复正常。
图5:颈部MRI
入院14 d后患者出院,出院体检:NIHSS评分:3分,GCS:15分,右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5级;左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5级。双上肢深浅感觉减弱,右下肢深感觉减弱;左下肢痛觉减弱。左下肢跟膝胫试验完成差。
出院后继续双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3个月,后改为阿司匹林单药抗血小板治疗,阿托伐他汀降脂。6个月后随访,症状进一步好转,查体:右手大鱼际萎缩,右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4级,右下肢、左侧肢体肌力5级。
病例二:诊断为ASAS;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
入院后发现尿潴留,大便失禁。予留置导尿,阿司匹林肠溶片 (拜阿司匹林) ,每次100 mg,一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波立维) ,每次75 mg,一日1次,抗血小板聚集;瑞舒伐他汀20 mg强化降脂;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前列地尔、疏血通、丹参酮、泮托拉唑、丁苯酞、格列齐特、氨氯地平、枸橼酸钾、乳果糖、电子生物反馈、重复电刺激治疗。
入院16 d后出院,出院体检:NIHSS评分:3分,GCS:15分,神清,语利,双侧咽反射灵敏。左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4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侧上、下肢肌力5级。出院后患者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个月,后改为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格列齐特、丁苯酞胶囊。
ASAS是一种发病率低,误诊率高的疾病。Nedeltchev等总结了57例脊柱缺血 (2/3是ASAS引起) 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主动脉病变和退行性脊柱疾病。心脏栓塞、全身性低血压和硬膜外麻醉是脊髓缺血的罕见原因。28%原因尚仍不清楚。
ASAS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以及脑血管事件的阳性家族史和脑血管事件的个人史。
本文病例一患者为老年男性,主动脉CTA提示主动脉弓局部硬化,管壁见一溃疡。考虑病因可能是主动脉附壁栓子脱落,栓子进入椎动脉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脊髓前动脉引起脊髓前动脉梗死,另一部分继续上行进入基底动脉,然后进入右侧小脑上动脉,阻塞其远端的分支。栓子的密度比较小,容易破碎。该患者小脑梗死区域呈供血区远端散在梗死也印证了我们的推测。
病例二患者中年男性,有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等,且治疗中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 症状短时间即有所缓解,考虑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大。
ASAS临床表现多为脑卒中样起病,脊髓症状在数分钟到数小时达高峰,也可在数天内逐渐加重。首发症状多为病变水平相应部位的根性疼痛或弛缓性瘫痪,脊髓休克期过后转为痉挛性瘫痪。患者多有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觉及温度觉障碍,以及尿便障碍,而振动觉、位置觉和部分触觉保留。本文中两例均为突发起病,数小时内到达高峰,均有瘫痪及感觉障碍、尿便障碍。但病例一深感觉也有部分损伤,而病例二无感觉异常。
脊髓MRI是惟一能直接显示脊髓梗死区域的方法,表现为相应的血管供应区脊髓异常信号,常规T2WI显示病灶为条状或片状高信号,可伴有脊髓肿胀,T1WI主要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轴面T2WI可显示髓内对称性高信号,典型病例表现为“蛇眼征”。急性期DWI表现为高信号,随着检查时间距发病时间的延长,DWI信号呈逐渐减低趋势。本文中病例一颈部MRI提示C4/5-C6/7水平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强化后可见条样强化。脊髓变性水肿,DWI提示高信号。病例二颈部MRI提示C4-T1脊髓水平T2WI信号增高,可见轻度强化。
ASAS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如疼痛、截瘫、分离性感觉障碍、尿便障碍等。脊髓MRI为主要影像学方法,脊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为最准确的手段,但因技术及其他条件限制,难以广泛开展,尤其在急性期。本病需与其他引起胸痛、胸闷的疾病相鉴别,如心肌梗死等,应完善胸部CT、心电图、胸部CTA等检查。
应与其他有脊髓功能缺损症状的疾病相鉴别,如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脊髓动静脉畸形、急性脊髓炎、脊髓出血及脊髓压迫症等。如与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可通过完善腰穿结果鉴别,前者可有蛋白细胞分离,后者可有IgG升高。影像学上,多发性硬化主要累及周围部分的白质。急性脊髓炎病前多有感染史,起病不如ASAS快,无急性疼痛或根性疼痛等首发症状,脑脊液白细胞数可明显增加,急性期MRI显示,斑片样长T1WI、长T2WI异常信号,一般范围大于脊髓横断面的2/3。脊髓动静脉畸形增强CT及MRI可发现畸形血管。脊髓出血CT上呈高密度。
脊髓梗死与脑梗死治疗原则基本相同,低血压者应矫正低血压,应用血管扩张药及促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疼痛时予镇静止痛药。截瘫患者应避免压疮和泌尿系统感染。
近年来脑梗死时间窗内rt-PA溶栓治疗理念深入人心,亦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为神经系统急性梗死,国际上已有对脊髓梗死行rt-PA溶栓治疗的探索,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因仅报道过2例,无法对溶栓时间窗,溶栓前必要检查形成专家共识。本文中2例患者均在4.5 h内来院,溶栓后症状均有明显缓解,且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但在溶栓治疗前完善颈部CT、胸部CT、胸部CTA等检查,排除脊髓出血、主动脉夹层等亦非常必要,因急诊CTA较难以实现,故建议尽快完善颈部CT。本文中病例二患者于急诊完善胸部CT检查,排除了明显的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