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晴聊家教(六十四)
我们
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过分强调精神生活,而忽视繁琐的世俗生活,认为处理生活琐事是浪费大好时光,这看似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实则是逃避责任。一个人小事不为,如何能适应社会生活?也有一些孩子,过分强调物质生活,不重视读书学习,并把关注点投向世俗生活方式上,认为这就是丰富的精神生活。其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世俗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追求,日常生活和读书生活是“人生硬币”的两面,缺其任何一面,人生硬币就会失去价值。“人生硬币”两面的形成不会从天而降,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进行生活实践和读书学习。我们既不能用平庸世俗生活去否定读书学习追求精神的至高境界,也不能用丰富的精神追求去代替具体的日常生活。况且我们常说的日常生活不等同于生活技能,有着熟练技能的人未必会享受生活,这由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受一个人的学养修养的影响,正如有做菜技能的人未必会享受做菜的生活;同理,精神生活也不能等于读书学习,只有通过读书学习悟出的道理才能转化为精神享受。实事上,一个人学生时代的读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学习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世俗生活方式的层次水平:一个人的世俗生活技能和精神生活的涵养,都是在成长期形成的,不能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次小小挫折去否定读书学习,也不能因为学习生活中的一次实验不成功去否定生活实践的必要性。因而,假期家长既要关注孩子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又要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就人的一生而言,二者同等重要!
如果说教师以课程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是他的特长,那么家长以生活为媒介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则是他的强项。家长用生活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受到教育,需要脑中有智慧,心中有主义,行中有艺术。
生活是重要的家庭教育资源。只有从生活中发现的教育内容、形成的教育思想、总结的教育方法,才是最有效、最实际、最易于孩子接受的教育。
学校教育总要想方设法让课程接近生活,并以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具有适应现代社会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而在家庭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家长总是把生活当作裁体,干方百计训练孩子的写字做题技能,让本应丰富多彩的“生活课程”,缩减为单一的学习技能。家校合育,让孩子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自主、自育、自省,全面发展乃成人成才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