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辉| 端午,她绝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早上,我去给一位美丽的朋友送粽子。昨晚,也有朋友来给我送粽子。今天端午。
据说,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拥有名字最多的一个。2000多年来,人们对这个节日赋与了很多名字,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是不是感觉有些乱?就像一个美女,有名有姓,有字有号,有笔名,有网名,有艺名,有中文名,有英文名,有学名,有化名……端午,她绝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太多,各地的风俗也不一样。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拴五色线、挂荷包、悬挂艾叶、菖蒲或蒜头,有的地方有射柳、打马球的习俗,有的地方要采药、采茶,浴兰汤,有的地方要挂钟馗像或五毒图,以驱瘟避邪,还有记载说端午有“斗草之戏”。不一而足。
在我们山东省,端午这天的风俗也不尽一致,如在邹平县,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在日照,端午要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在临清县,端午节七岁以下的男孩戴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戴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在即墨,在端午节早晨最好要用露水洗脸。当然,这都是些传说或古书上零星的记载,俗称“老话儿说的”,现代人照这个做的不多了。
在咱潍坊,清代老潍县人梁文灿所著的《潍阳十二月鼓子词》中记载了明清时代的端午风俗:
菰叶层层缠角黍,
五毒驱除,
酒和雄黄煮。
系腕彩丝长命缕,
侵晨插艾当门户。
从中可以看出,在潍县的端午节,至少在明清时期,讲究一点的人家,一般会做下面的事情:包粽子、驱五毒、喝雄黄酒、腕系彩线、门上插艾等。
早在2008年,端午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俗称“端午小长假”。
端午节还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的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
端午节的影响不只存在于我国,由于历史上受汉文化的影响,日本和韩国人也过端午节。
在日本,端午的风俗是在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的。二战前,日本的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另外,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将菖蒲放入水中洗澡。日本人称“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二战后,特别是近些年,据说日本西化日益严重,端午、春节等传统节日都有淡化趋势。
在端午的申遗问题上,韩国人先行一步,他们的江陵端午祭每年吸引大量的人参加,他们认为端午节是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1967年就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
从来美人绯闻多。端午,这样一个别有风情、魅力十足的节日,让韩国人民一往情深也可理解,但在努力理解的基础上,中国人也只能表示:呵呵。
端午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先吃粽子,有空儿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