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先睹记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先睹记
文 / 乐迪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主体建筑
上海宝庆路3号,曾是旧上海“染料大王”周宗良的宅邸。如今,这座花园洋房已经变成了即将在明天(10月1日)开馆试运营的“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
9月30日下午,上海大雨,笔者有幸作为在开馆前第一批进入这家交响乐博物馆参观的本地爱乐人,是从上交音乐厅的一扇小边门进入博物馆花园的。这家博物馆其实与上交音乐厅仅一墙之隔。
博物馆的露台与花园一隅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所在的这幢洋房十分精致和气派,洋房前硕大的花园郁郁葱葱,修剪得十分到位。花园洋房的使用面积47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8平方米。2013年起以6000万元预算开始修缮。去年,这里正式定位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在毗邻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地带,诞生一座交响音乐博物馆,将拓展这一上海音乐聚落的半径。
中国第一架演奏用斯坦威钢琴,
1921年梅百器购自欧洲
这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交响音乐为主题的博物馆,上海在这方面无疑是最有资格的。1879年,中国最早的西洋乐队——上海公共乐队在上海诞生;1927年,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乐院也诞生在上海。此外,中国第一家唱片公司、中国第一台国产录音机、中国首家民用无线电广播电台……这些与音乐有关的设施设备,也都诞生在上海。如今,这座交响音乐博物馆以珍贵的文献资料和藏品,呈现了一段西乐东渐的历史,讲述了一代代中国音乐家的故事。
曾经在工部局乐队担任乐手的四位中国人
谭抒真(左上)、黄贻钧、陈又新(左下)、徐威麟
博物馆有三大板块的基本陈列:“乐之河” 以时间为轴,简要勾勒出上海“百年交响”的历史脉络;“乐之华”凸显在上海涌现的优秀指挥家、作曲家个体;“乐之传”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交响知识,传播交响音乐文化。
黄自收藏的乐谱
这里有萧友梅1916年底在德国谱写的《哀悼进行曲》手稿;有上个世纪30年代,阿甫·夏洛穆夫指挥上海工部局乐队录制的《北平胡同》唱片;有1981年,指挥家黄贻钧赴柏林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时使用的指挥棒,还有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谱手稿……
博物馆为我们播放了一张78转的老黑胶,居然是陆洪恩上世纪60年代指挥上交演奏的管弦乐曲《怀念》,曲作者是柬埔寨前国王诺罗顿-西哈努克亲王,堪为绝唱。博物馆年轻的管理人员都不知道西哈努克何许人也,前去参观的我们这些“老人”都笑了。
博物馆播放的西哈努克作曲的《怀念》
陆洪恩指挥上交演奏的老唱片
听说要筹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今年7月1日,95岁的朱践耳先生捐出了陪伴他六十载创作生涯的钢琴。连同这架旧钢琴,朱践耳先生还捐出了在苏联留学时带回来的节拍器。一个半月后,朱践耳先生就离开了人世。如今,他的旧钢琴静静安放在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二楼的陈列室内,上面仍盖着洗得有些发黄的防尘布。
朱践耳先生捐赠给博物馆的自家钢琴
也许是筹备时间的仓促和展览空间的相对不足,博物馆的陈列物品还有点单薄,但有一点十分可贵,很多展览手段十分紧跟时代,比如多媒体和全息技术的运用,让你仿佛置身于其中,所见栩栩如生。
展厅氛围古朴典雅
博物馆的有些展品是上海爱乐人捐展的,包括很多绝版老唱片、留声机、电唱机。本公众号《乐队街》也捐展了一台八成新并完好使用的1965年上海产”美多牌“老收音机,这是在80年代以前音质最好的国产收音机型号,当年仅生产了数百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