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祥:从肩舆到滑竿

一、从肩舆到滑竿的演变历史

轿子,由辇、舆发展而来,又称为“舆轿”“肩舆”。先秦时称为“桥”“檋”(jū),最初在山路崎岖之地用,为南方文化的产物。

先秦时代的代步工具为车,《世本》曰:“奚仲作车”。传说奚仲是夏朝时期的工匠,中国远古时期的伟大的发明家。据说他发明了车,被后世奉为车神。夏代有无车,缺乏考古学的证明。商代已有车,称之曰“辂”,《论语·卫灵公》:“乘殷之辂”。“辂”从车从各,应该是独轮车,汉代叫“鹿车”。殷代晚期墓葬里发现了四匹马拖的轮辐很多的两轮大车,马车的车箱谓之“舆”。古代车战,战士站在舆(车箱)里操戈同敌人作战。从周代史料看,战车乘法为每车载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长,称“车左”,又名“甲首”;右方甲士执戈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名“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车上一般还备有若干有柄的格斗兵器,如戈、殳、戟、酋矛、夷矛等,插放在战车舆侧,供甲士使用。主将之车,乘法特殊,主将居中,御者居左。此外还有四人共乘之法,叫“驷乘”。但这属临时搭载性质,并非编制通例。每乘战车隶属22名步卒(其中车下甲士7名),连同车上三名甲士,共计25人,为一个作战单位叫“两”。据史籍记载,商代除独轮车、两轮马车,还有牛车。《尚书·酒诰》称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先秦时代,马车不仅用于车战,而且也是公侯士大夫常见的代步工具。《诗经》中带车字的诗句达54条之多,如,“何不肃雝、王姬之车”(《召南·何彼秾矣》),“惠而好我,携手同车”(《邶风·北风》),“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卫风·氓》)、“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郑风·有女同车》)。

战国时期,奔走于各国之间的说客辩士,“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下》);食有鱼,出有车,亦成了战国四公子养士的起码待遇。

故《吕氏春秋·孟春季·本生》曰:“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汉高诱注:“人引车曰辇。出门乘车,入门用辇,此骄佚之务也。”“招,至也。蹷机,门内之位也,乘辇于宫中游翔,至于蹷机,故曰'务以自佚也。”

辇,本为北方使用的运输工具。《诗·小雅·黍苗》:“我任我辇,我车我牛。”郑玄笺:“有负任者,有挽辇者。”《说文》:“辇,挽车也,从车从?(音伴),?,在车歬(前)引之也。” 辇也用手推,如《史记·货殖列传》:“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

高诱所谓“乘辇于宫中游翔”之辇,系古代宫中用的一种便车。《周礼·春官·巾车》:“辇车,组挽,有翣,羽盖。”郑玄注:“辇车不言饰,后居宫中从容所乘,但漆之而已。为辁轮(没有条幅的车轮),人挽之以行。有翣,所以御风尘。以羽作小盖,为翳日。”辇分有轮无轮两种。周代以前的辇皆有轮,人挽行;秦始去轮,二人对舁(yú,共举也),亦谓二人相对挽引之也,这种辇叫“輂(jú)辇”,有点像后世的肩舆即轿子,但不是肩舆。

《隋书》卷十《礼仪志》五引徐爰《释问》云:“今辇,制象轺车,而不施轮,通幰(车上遍覆帷幔)朱络(红漆的窗格子),饰以金玉,用人荷之。”“今舆,制如辇而但小耳,宫苑宴私则御之。”“小舆,幰方,形同幄帐。自阁出升正殿则御之。”

辇即去了车轮(史书谓之“脚”)的车箱(舆)。南朝史书屡见记载。如,《宋书》卷七十二《文九王·晋平剌王休祐传》:“顷之,休祐左右人至,久已绝。去车脚,舆以还第,时年二十七。”《宋书》卷八十四《邓琬传》:“取子勋所乘车,除脚以为辇”。《南齐书》卷三十《薛渊传》:“归家,不能乘车,去车脚,使人轝之而去,为有司所纠,见原。”将去了车轮的舆(车箱)扛在肩上走,则谓之“肩舆”。

人舁之辇,在汉代文献中始见之。《艺文类聚》卷十五引东汉卫宏《汉旧仪》:“皇后、婕妤乘辇,余皆一茵,四人舁(原作'舆,从俞正燮《癸巳类稿·轿释名》校改)以行。”西汉有官皆乘车,或贫不能具马,则以牛驾车。东汉亦皆乘车。魏晋以来,乘车改用犊。清赵翼《陔余丛考·官府乘轿》条曰:“六朝时,上自天子,下至士大夫,皆乘牛车。所谓短辕犊车、长柄麈尾,亦一时风尚使然也。然其时南朝亦间有乘肩舆者。”

清赵翼《陔余丛考·官府乘轿》条曰:“轿本起于南俗,山行非舟车可通,故有此器。《史记·河渠书》引《夏书》曰:禹山行即桥。桥即轿也。《汉书》:淮南王安《谏武帝伐越书》曰:舆轿而逾岭。臣瓒曰:今竹舆车也。江表作竹舆以行云。是轿之为器,三代时已有之,然皆在南方,且以竹为之,如今之兜子之类也。”

關于“禹山行即桥,桥即轿也。”需考辩一下。《尚书·虞夏书二》曰:“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司马迁著《史记·夏本纪》将这一句,译为:“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檋,行山栞木。”《史记·河渠书》引《夏书》则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即撬),山行即桥。”《集解》注引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檋。檋,直辕车也,音己足反。”《汉书·沟洫志》引《夏书》曰:“禹堙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毳,山行则梮,以别九州。”颜师古注引韦昭曰:“梮,木器,如今舆床,人举以行也。” 舆床,即轿子一类乘具。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梮谓以铁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夏本纪》注引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曰:“按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也。檋音舆上同也。” 泷川资言《考证》曰:“据此则今之屐也。'檋'梮同,纪录反。今音屐为渠戟反,盖其转音。《河渠书》作桥,疑屩之借字,《说文》:'屩,屐也。'屐,屩也。是桥亦屐矣。”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四上车部“輂”字条注曰:“夏禹四载乘輂,盖亦马引之。不然,何以云桀始乘人车?”晋皇甫谧撰《帝王世纪》称夏桀淫虐,“以人驾车”,《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井丹传》载阴就以人辇,为井丹所叱:“吾闻桀驾人车,岂此邪?”驾人车,即以人舁辇。号称圣人的大禹,岂能乘轿治水?因此,赵翼所谓“是轿之为器,三代时已有之”,便缺乏坚实的证据。

赵翼说:“轿本起于南俗,山行非舟车可通,故有此器。”这句话是对的。“轿”最早出现于《汉书》卷六十四《严助传》引淮南王安谏武帝伐闽越书,淮南王安为汉武帝分析当时闽越所处的南方地形,“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内外也。”“今发兵行数千里,资衣粮,入越地,舆轿而隃领(逾岭),拕(拖)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舆轿”,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今竹舆车也,江表作竹舆以行是也。”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地区看,地处长江之外,南方六朝都泛称江表。关于臣瓒为何人,刘宋时裴骃撰《史记集解序》云:“《汉书音义》称'臣瓒者,莫知氏姓,今直云'瓒曰。”其时已不能详。臣瓒姓名存在六种不同说法,迄今尚无定论。大概臣瓒是魏晋时人。

魏晋南朝的肩舆,一般为竹舆,叫“箯”。《说文》:“箯,竹舆也。”竹舆,一名编舆,编竹木为舆床,人舁以行。如,《晋书·孝友列传·孙晷》:“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吴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献之)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导传》:“会三月上巳,(元)帝亲观禊,乘肩轝(舆),具威仪。”《宋书·隐逸列传·陶潜》:“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轝(yú,用手抬扛的车)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

唐李延寿撰《南史·檀道济传》载,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檀道济伐魏归,“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南史》卷十四《宋宗室及诸王下·建安王休仁》:“上疾久,虑人情同异,自力乘舆出端门,休仁死后乃入。”《南史》卷四十四《齐明帝诸子·江夏王宝玄》:“慧景将渡江,宝玄密与相应,开门纳慧景,乘八(gāng,抬,通作“扛”)舆,手执绛麾幡,随慧景至都,百姓多往投集。”《南齐书·王敬则传》:王敬则起兵,“至武进陵口恸哭,乘肩轝(舆)而前。”《南齐书·垣崇祖传》:垣崇祖守寿春,魏人攻之。“崇祖著白纱帽,肩轝上城,手自转式(运转卜具)。至日晡时,决小史埭。水势奔下,虏攻城之众,漂坠堑中,人马溺死数千人,众皆退走。”《梁书》卷二十三《长沙嗣王业·萧渊藻》:梁天监中,益州民焦僧护作乱,“藻年未弱冠,集僚佐议,欲自击之。或陈不可,藻大怒,斩于阶侧。乃乘平肩舆,巡行贼垒……遂平之。”《梁书·韦叡传》:“叡素羸,每战未尝骑马,以板舆自载,督厉众军。”

以上所引文献,皆为六朝已乘肩舆之证。清赵翼《陔余丛考·官府乘轿》:“盖轿本南俗,浸寻而及于王公士大夫,或私用之,尚未著为定令耳。”

上引文献中出现了几种肩舆的不同名称,反映了肩舆不同的演进阶段。

首先“板舆”:也作“版舆”,为原始的舆,用板制成,状如今日之担架。《北堂书钞》卷一百四十引《晋诸公赞》:“司徒傅枢以足疾逊位,板舆上殿。”《文选》晋潘安仁(岳)《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唐李善注曰:“版舆,一名步舆。周迁《舆服杂事记》曰:'步舆方四尺,素木为之,以皮为襻之。自天子至庶人,通得乘之。”

其次“篮舆”“编舆”或“箯舆”:如果舆面不用木板,而以绳绷在木框上,则名篮舆。如果舆面用竹编成,则名“编舆”或“箯舆”,外形与“篮舆”接近。这些舆如果只用手抬,则均称为腰舆。晋挚虞《决疑要录》:“腰舆以手挽之,别于肩舆。”肩舆是用肩扛的,又名平肩舆。

其三“八舆”:八个人肩抬的舆,即相似于后世的八抬大轿。

唐宋大臣乘马,老病者得乘肩舆。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只坐檐子('檐'擔,即担),过于轻率,深失礼容。”宋程大昌撰《演繁露》卷七《肩舆》:“百官得于寓京乘轿,自扬州始,后遂不复乘马,惟从驾则乘之。祖宗时,臣僚虽在外亦不许乘轿也。《唐会要》三十黎曰:'开成五年黎植奏朝官出使,自合乘驿马,不合更乘檐子。自此请不限高卑不得辄乘檐子,如疾病即任所在陈牒申中书门下及御史台,其檐夫自出钱雇。其宰相至仆射致仕,官疾病者许乘之。”《北梦琐言》卷三称杜审权出领江西,“廉车发日,自霸桥乘肩舆,门生咸在。”《宋史·舆服志二》:“龙肩兴,一名椶檐子,一曰龙檐子,舁以二竿,故名檐子,南渡后所制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三·肩舆》:“《麈史》谓唐时宰相乘马,五代始用檐子。”宰相及大臣乘肩舆,盖自唐朝有特恩赐者,其后自相沿仿,渐以成习,沿至五代,遂为常制。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十五《和子骏新荷诗》:“新荷满沼绿,篮舁(yǔ,通舆)出门疏。”篮舁(舆),即竹轿。

唐以前的肩舆其上无遮覆盖,唐以后的肩舆加覆盖遮蔽物,就成了轿舆,简称轿子。轿舆又名檐(擔)子,《宋史·舆服志二》:“舁以二竿,故名檐子,南渡后所制也。”说明轿舆可称檐子,而檐子并非即肩舆。

北宋有百官乘马之制。高宗南渡方乘轿,遂相沿不改。近代乘轿,实始于宋南渡也。赵翼《陔余丛考·官府乘轿》:“盖南方本少马,且砖石甃地,不便乘骑,而又无朝廷明禁。遂不觉日趋于安逸耳。”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節》言东京汴梁(今开封):“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hú,同糊)、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

花轿也兴起于宋代。北宋娶妇迎亲,开始坐花轿,叫“花檐子”,即花担子,就是花轿。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条曰:“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与之彩段(缎),作乐催妆上车檐,从人未肯起,炒咬利市,谓之'起檐子,与了然后行。”

南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二十《嫁娶》条曰:“至迎亲日,男家刻定时辰,预令行郎,各以执色如花瓶、花烛、香球、沙罗洗漱、妆合、照台、裙箱、衣匣、百结、青凉伞、交椅,授事街司等人,及顾借官私妓女乘马,及和倩乐官鼓吹,引迎花檐子或糉檐子藤轿,前往女家,迎取新人。”北宋汴梁迎亲用“车子或花檐子”,到南宋临安则完全排除了车子,而纯用“花檐子或糉檐子藤轿”。

明洪楩编《清平山堂话本》中《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一篇,据学界专家研究,基本是宋元话本遗存。其中谈到“家传做花为生”的张待诏嫁女:“这张待诏有一般做花的相识,都来与女儿添房,大家做些异样罗帛花朵,插在轿上左右前后:'也见得我花里行肆!不在话下。到当日,李押录使人将轿子来,众相识把异样花朵,插得轿子满红——因此,至今留川'花灯轿儿。今人家做亲皆因此起。”花轿,就是“花灯轿儿”的简称,此可作花轿起于宋代的旁证。

明万历进士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五《人舆》云:“今制,两京文武,三品以上乘轿,双棍引前;四品以下即少詹佥都祭酒皆乘马。用双棍,京师人谓之马棍,甚厉。若乘轿,则棍反拖后,不得施矣。在外,自大吏而下皆给马,武官勋戚皆乘马,惟年老公侯、拜三公者赐轿,内相掌司理东厂者如之,亦必钦赐。今南中无大小皆乘轿,惟有四人两人之分,犹曰留都稍自便。北京亦用肩舆出入,即兵马指挥若卫经历皆然,雇直甚贱。在外惟典史乘马,恐不久亦当变矣。有部使者王化按浙,一举人冠员帽入谒,王问曰:'此冠起自何时?对:'即起大人乘轿之年。王惭,反加礼焉。盖前此外官三品用帏轿,部使者止乘马故也。”明王士性撰《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古这妇人用安车,其后以舆轿代之,男子虽将相不过乘车骑马而已,无轿制也。陶渊明病足,乃以意用篮舆,命门生子弟舁之。王荆公告老金陵,子侄劝用肩舆,荆公谓,自古王公贵人无道者多矣,未有以人代畜者。人轿自宋南渡始。故今俗惟杭最多最善,岂其遗耶?”(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第1版第69页)王士性是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进士。他在北京、南京、河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山东等地都作过官,而且喜欢游历,足迹几遍于全国。

成书于万历年间的兰陵笑笑生著《金瓶梅词话》描写乘轿的段落不少,西门庆一家大小妻妾出门皆乘轿。该书第六十五回描写西门庆为李瓶儿发引出殡:

吴月娘坐大轿在头里,后面李娇儿等本家轿子十余顶,一字儿紧跟材后走。西门庆总冠孝衣,同众亲朋在材后里。陈经济紧扶棺舆,走出东街口。西门庆具礼,请玉皇庙吴道官来悬真。身穿大红五彩云霞二十四鹤氅,头戴九阳玉环雷巾,手执牙笏,坐在四人肩舆上,迎殡而来,将李瓶儿大影捧于手内。陈经济跪在前面,那殡停住了。众人听他在上高声宣念:……吴道官念毕,端坐轿上,那轿卷坐退下去了。这里鼓乐喧天,哀声动地,殡才起身,迤逦出南门。众亲朋陪西门庆走至门上方乘马。陈经济扶柩到于山头五里原。

如第六十八回描写西门庆承办接待来山东迎取花石纲的钦差殿前六黄太尉的场景:

到次日,抚、按率多官人马,早迎到船上。张打黄旗“钦差”二字,捧着敕书在头里走。地方统制、守御、都监、团练,各卫掌印武官,皆戎服甲胄,各领所部人马围随,蓝旗缨枪,叉槊仪杖,摆数里之远。黄太尉穿大红五彩双挂绣蟒,坐八抬八簇银顶暖轿,张打茶褐伞,后边名下执事人役跟随无数,皆骏骑咆哮,如万花之灿锦,随路鼓吹而行。黄土垫道,鸡犬不闻,樵采遁迹。人马过东平府,进清河县,县官黑压压跪于道旁迎接,左右喝叱起去。随路传报,直到西门庆家中大门首。教坊鼓乐,声震云霄,两边执事人役,皆青衣排伏,雁翅而列。西门庆青衣冠冕,望尘拱伺。良久,人马过尽,太尉落下轿进来。

对统治阶级如此奢华的生活,当时也有人发出谴责之声。明田艺蘅撰《留青日札》卷十八《立车  眠轿》条曰:“汉有安车,有立车。安车,可坐者也,即步辇。今之四轿、八轿,其滥觞也。古人讥桀驾人车,则今之用眠轿者,其罪恶浮于桀、纣矣。士大夫是可忍哉!”

清代以轿代步,便十分普遍,官府民间都兴乘轿,只不过有高级与低级,豪华与简陋之别而已。清宣统元年傅崇榘编《成都通览》,其中有《成都之轿》专章叙述清末成都流行轿子种类及轿行业务经营情况。当时成都市面轿子类型有如下三类五式:

“一曰街轿,名'二姑鲁,二人抬之小轿,为普通之轿,拜客亦可用,亦可三人抬,各街都有。轿有坐垫及纱窗等,唯竿力多软,座垫太矮,靠背不合度,使坐者身体不舒,此其宜改良者一也。”“普通之式,以竿弯一尺者为合宜。轿有二(?)式,一曰'平顶冠,一曰'纱帽头,一曰'一匹瓦。'一匹瓦为普通之轿式,价廉而轻便。”普通轿分“平顶冠”“纱帽头”和“一匹瓦”,应为三式。

“一曰到三班,轿系官轿,二人抬前后,用一人捧竿而行,或用四人五人换班,坐者甚为舒展,且跑街亦快,然亦视抬头之本事何如。有平竿者,有拱竿者。拱竿又有'蛾眉俏'鹰爪子之分,有高出檐际者,亦险矣。” 官轿分“平竿”和“拱竿”二式。

成都做轿子的街道及其价格:“做轿之铺家,升平街、暑袜街、康公庙等处为最多。如蓝呢官轿,须价二十两,均四道窗帘木竿四轿。鹅蛋呢者须十二三两,斜纹布者须八九两。如买旧轿建新,则价可省半,或扎为四轿,或扎为到三班,或出门扎为丁拐子均可。唯官场在省所坐者非四轿即到三班,断无有用丁拐子者。”

买轿子须注意的事项:“买轿子名为踩轿子,须注意于竿子。新斑竹竿断不可用,用十天半月,即角弓反张矣。宜聘旧竿,即木竿亦然。木竿以红豆木为上,青杠木次之,柿子木又次之。普通用者均青杠木,如柿子木多绵软,不胜重任。轿盘(轿底即名轿盘)亦须注意,嘱造轿者毋图轻便,板宜三分厚,以便安置衣箱,薄则易脱落。”

招雇轿班的价格和规矩:“招雇轿班,如吃上饭(即食主人之饭),每人每月一千文或一千二百文,或一千五百文。如大班自開伙食,则每人每月口食钱三千文,或二千八百文。譬如招大班三人,每月共该发钱九千文,或半月或十天发一次均可。认定一人为夫领,令其取铺保,具认状,如有衣物在轿失落,责成赔偿。如出城不另给口食钱,只每人帮点心钱四十文或六十文(亦名草鞋钱),如候补人员逢初一十五日一早占香班,亦每人发点心钱四十文。此外每逢三节,再为发赏,或一百二百不定。轿班之规矩有不可解者,除抬老爷外,如抬太太、抬老太、抬姨太太、抬少爷小姐,均不要钱。如抬老太爷、抬姑太太、抬老爷之兄弟侄少及亲戚者,均须照街面给钱。”

除上面两类轿子以外,还有一类出城下乡的长途轿子,叫“鸭篷轿”:

鸭篷轿,二人抬,或三人丁拐子抬,出城下乡,宜用之。其形式简朴而秽恶,其抬夫蓝缕而劳苦,其质底轻便而价廉,又名“打枪轿”,因该抬夫在路口争觅坐客,抢前争抬也。其轿四城均有,轿多放置于城外,抬夫则四散于近城街口招揽坐客,大约一里路只费钱十文上下。抬夫将生意定好,即将脚马及轿之上下麻布廉交与坐客手,伊一面飞跑,前去打轿来迎坐客。如上长路,二人抬者可搭行李二十斤,三人抬者可搭行李三十斤(名曰搭坐头)。每站价每夫以名不过三百五十文,或三百文,酒钱俟到时再添。此等轿夫均无着落之人,凡行李一切,均宜小心,不可靠此等轿夫看守。尚有“放竿”名目,譬如抬到十里或二十里,伊另自觅轿,将生意顶与他人,名为“放竿”。客于此时,务须注意物件,及找补轿钱等事,均须留心。

清周询著《芙蓉话旧录》卷二《车马》条也谈到清末成都城内的轿子,主要是官轿情况:“城内代步,惟轿、马两种。总督、将军之轿,例用八人合舁,司道以迄州县皆四人。军、督两司及道员之得有二、三品衔者,轿皆幔以绿呢,自知府以下皆蓝呢,知县、佐贰得有五品衔者,蓝幔下用红拖泥,否则拖泥只能用黑色。轿竿皆微凸,惟成、华两知县所乘之轿,其凸尤甚,舁之,轿顶几与檐齐;置诸地,其底当距地尺许。盖当时全城事无巨细,皆责之两县令,终日奔忙,轿行如飞,非凸竿不能速其行。两县肩舆各以三十六人便番舁之,四人一班,盖九班也。至各大吏则或三班或两班矣。便轿则用三人,前后两人承以肩,中一人捧之以手,候补州县以下多乘之。舆夫之长雇者,每月工资并口食,人不过三千钱。两人小轿则皆临用时赁自轿铺,轿铺各街皆有,一呼即至。每次最近者,人给钱四十文,多一二街,人加钱十文,所行但不出城,至贵者每次人不过钱百数十文。马则皆武员乘之。清制,将官非曾受伤得旨免骑射者,不能坐轿。后纪纲渐弛,此制久已不讲,且饲一马所需,几与长雇轿夫三人,其费相等,故武员尤乐舍劳就逸。至文员中能饲马者,则皆付仆从乘随轿后,曰'跟班马。”清定晋岩樵叟《成都竹枝词》咏二人小轿曰:“二人小轿走如飞,跟得短僮着美衣。一对灯笼红蝙蝠,官亲拜客晚才归。”另有咏玻璃彩轿曰:“玻璃彩轿到华堂,扶得新娘进洞房。挑去盖头饮合卺,闹房直到大天光。”

《芙蓉话旧录》卷三《旅行》条谈长途轿子曰:“川江至宣统时,始有轮船一二艘行渝、宜间。以前水行者悉乘木船,陆行除乘马及步行外,人皆乘轿。长途之轿亦分四人、三人、两人者,惟三人者,前面两人,须用椽杵,以便换肩,与城内短行者式略不同,轿内均可略置随身零器数件。行李多而笨重者,可用驮马,然驮马大北路尚多,东路已较少,小北路尤少,故行李仍多用人抬。一人担者曰'挑子,重不过七十斤,两人合舁者曰'杠担,中用粗竹篮,置箱笥其中,用二人轿式抬之。又有'哑巴杠者,则用篾编巨箱,上有盖可开合,专置随行需用之零件,大致眷属较多者始适用之。每杠均不过一百二十斤,过重亦有用三人式以抬者。长途之轿夫及挑、杠夫,每日口食工资,人约三百余文,然途远者,每隔三四日,或是日经过大山,则须犒劳一次,每次人加给钱三四十文,如并犒劳包在价内,每日人须四百余文。贵官轿前有用纤者,以麻为巨,左、右各一,遇上山时,即挽之而上,以分舆夫之劳。纤夫或四人或六人、八人,甚有多至十余人者,每日人不過给钱二百文。省城有夫行十数家,专承办雇夫事,且书立认状负责。每夫十人,倒给空夫一人,曰'夫头,以作领袖,承办沿途领发夫价及约束等事。夫价于启行时,先给若干,曰'上脚;中途某处某人发若干,到达后给清尾数,曰'下脚。各路以东大路最繁盛,无三十里无大旅店者,无五里无售菜饭者,次为小北路及大北路,惟西、南两路较为瘠苦。”

最后,谈谈滑竿的来历。滑竿,又叫“兜轿”“山轿”“便轿”。它是轿子最简便的一种型式。近代川西流行滑竿形制为:用两根结实的长竹竿绑扎成担架,中间架以竹片编成的躺椅或绳索结成的坐兜,前垂脚踏板。一般两人舁抬,尤便于山地旅行乘用。它起源于唐代的巴蜀,最初是巴蜀妇人用的“兜笼”。

《旧唐书·车服志》曰:“奚车,契丹塞外用之。开元、天宝(公元713—756年)中,渐至京城。兜笼,巴蜀妇人所用。今乾元(公元758—760年)以来,蕃将多著勋于朝;兜笼易于担负,京城奚车、兜笼代于车舆矣。”《新唐书·车服志》曰:“巴蜀妇人出入有兜笼。乾元初,蕃将又以兜笼易负,遂以代车。”孙机先生说:“兜笼或与今四川'滑竿相似。云南晋宁石寨山12号滇国墓出土的铜鼓之纹饰中有一乘兜笼的老妇(《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图版122)。但其时代、地区均与本节所说者有别,仅可供参稽。”(孙机:《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稿》卷一;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二版,第380页。)查《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图版122铜贮贝器腰部拓片,老妇所乘为肩舆,与今四川滑竿大相径庭。兜笼为何物?宋高承撰《事物纪原》卷八“兜子”条曰:“又曰兜笼,巴蜀妇人所用,乾元以来,蕃将多著勋于朝,兜笼易于檐负,京师先用车轝,后亦以兜笼代之。即今之兜子。盖其制起于巴蜀,而用于中朝自唐乾元以来也。”宋李昉著《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二引《桂苑丛谈》“李德裕”条:“(公)乃立促召兜子数乘,命关连僧人对事。”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醉舆”条:“申王每醉,即使宫妓将锦彩结一兜子,令宫妓辈抬舁归寝室。本宫呼曰醉舆。”《宋史·舆服志五》:“工商、庶人家乘檐子,或用四人、八人,请禁断,听乘车;兜子,舁不得过二人。”明徐渭《春兴》诗之一:“见说山家兜子软,借穿峰顶晚霞堆。”可见兜子是口袋一类的东西,只有坐位而没有轿厢的便轿;以后进一步演进,便成了明代《鲁班经匠家镜》的“牙轿”,或曰“敞篷轿子”。这便是今日四川及西南山地流行的代步工具滑竿。所不同者,四川近代的滑竿是用两根长竹竿做抬杠,两竿中间架上类似躺椅的坐位。讲究的滑竿形似轿子而无顶,达官贵人坐的有时也张有遮阳的布顶。四川话叫滑竿,加儿滑音,叫“滑竿儿”。

从肩舆到滑竿

二、川西轿夫的报路号子

所谓轿夫报路号子,因为两人抬轿子,前面抬的人看见应注意的地方,报告给后面抬的人(后面抬的人因视线被挡住,看不见前面的路),后面抬的人答应一声,说知道了,故一唱一答就成了韵语。这类号子是根据轿夫长年累月的抬轿经验生成的,表现出轿夫在劳作中达成的默契。本文收集的川西轿夫报路号子主要出自以下三种文献。

(一)宣统元年傅崇榘编《成都通览》“成都之轿”条之“抬轿用名词”,凡14句(前报后答算一句):

“王三槐  反起来;之字拐  两边甩;踩左  踩右;两靠  两照;弓腰  升平;倒台  班过;水花  稳?;搓底  撑起;高矮  刁踩;风调雨  倒挂金;抬头望  往上升;说滑就滑  踩稳才?;左手力大   右手让下;鱼塘不知深浅  边边要浅点。”

(二)卫聚贤:《石纽探访记》(《说文月刊》第三卷第九期第14—15页)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八月十五日从重庆动身,当日宿内江,此日到成都,住一日于次日到灌县,十九日从灌县动身,宿于其北三十里的龙溪镇,次日宿于兴文坪,二十一日至汶川县住一日,二十三日返,宿于银兴坪,次日仍宿龙溪镇,于二十五日抵灌县,这是我们的行程,以后于先生即将返渝,余将往川西考察。

同行者,由渝至蓉系于(右任)先生与于望德(于先生的大公子)并杨副官万春与余四人。由蓉至灌加入了林少和先生与严谷声先生,到了灌县加入陈之宜先生,并摄影家盛学昭先生。

由渝至灌乘的是小汽车,匆匆而过,笔难尽述。由灌至汶往返均乘滑杆,故有闲暇时间注目四望,玆就所忆所见者述之于左:

……因我坐的滑杆太仰,而且上高山到涂禹山去,将脸晒得如关公了。

此外听得轿夫术语,有些韵文,兹录几条于左:

1.遇见路滑——前:'把紧;后:'站稳。

2.遇见陡坡——前:'越下越陡;后:'下去就好走。前:'陡下连抬;后:'你去我也来。

3.两面有石夹路——前:'两靠;后:'逢中对照。

4.路旁一大石——前:'左(或右)手一个大石包;后:'不请石匠不能搞。

5.路上有水——前:'天上明晃晃;后:'地下水荡荡,或:'玻璃放在大路上。

6.路上有树枝——前:'天上一根虹(读杠);后:'地下一条棒。又前:'撑高;后:'抬腰,或:'四川英雄数马超。又前:'左(右)手立木;后:'后来对出。

7.路上有茨——前:'青蓬绕顶;后:'抬官过省。

8.干树枝——前:'右(左)手一个霸王镳;后:'打得下来作柴烧。

9.路有沟缺——前:'右(左)手一个缺;后:'新官把印接。

10.路有横水流——前:'当中一道河;后:'过河好洗脚。

11.沟太陡——前:'前头倒挂金;后:'风调雨顺好年(辰)。

12.将上坡——前:'山神土地;后:'各打主意。

13.下慢坡——前:'二流坡;后:'带到梭。

14.房子角——前:'右手屋檐过;后:'卖了房子躲崖角。

15.石板桥——前:'两边合一缝;后:'踩兩边没踩到洞。

16.木棍桥——前:'朽木烂桥;后:'鲁班功劳。

17.独木桥——前:'丹田一根线;后:'跑得马来射得箭。

18.桥下有水——前:'人往桥上过;后:'水向海中流。

19.路有牛粪——前:'天上鸡(鹞)子飞;后:'地下牛屎一大堆。

20.马粪——前:'前头有个点子花;后:'捡来吃了不发痧。

21.挑担子——前:'右手两靠;后:'老板赏号,又'一人拿一吊。

22.挑担子多了——前:'右手站一排;后:'从头一二数起来。

23.街上小孩当路——前:'天上一朵云;后:'地下有个人。

24.猪当道——前:'前头一个毛拱底;后:'打个连环高挂起。

25.小猪当道——前:'前头毛拱底;后:'卖了买得到二合半米。

26.牛当道——前:'右手力大;后:'让他说不出话,或:'剥皮好上架,或'打二两烧酒好来下。

27.马当道——前:'右手力大;后:'皮子不值价,或'肉也不值价。

28.狗当道——前:'有蹄有咬;后:'唤掌柜娘拿个绳子拴好。”

(三)1942年,格雷斯·曼利(Grace.Manly)《川西轿夫行路号子研究》(英文,《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第13卷A和B册第13—41页),共156句。我试译为中文如下:

第一组:显示路况主要是铺着不规则石板的大路和山间盘旋崎岖不平的梯步路。

1.道路高低不平——前:“高矮”;后:“刁踩”(注:选路下足叫刁踩)。

2.道路高低不平,有些啃足——前:“高矮窠足”;后:“平踩对落”。

3.雨季过后,路上覆盖着大小不等变得坚硬的泥块——前:“大钉带小钉”;后:“足杆高上生眼睛”。

4.有时老路要通过房子延伸出来的部分,或者被一道高门坎封锁了道路。当小旅馆或卖水稻时是很常见的情况。——前:“前头有个门坎”;后:“后头有个足杆”。

5.有时有一排房子建在路上,有一连串高门坎——前:“有一必有二”;后:“有二必有三”。

6.窄路两边悬空——前:“两边空”;后:“走当中”。

7.走窄路(两边不悬空)——前:“大路一根线”;后:“跑得马来射得箭”。

8.当道路损坏或很泥泞,必须沿着前方边缘走——前:“踩边边”;后:“挂沿沿(读贤贤)”。

9.当碰到沟渠缺缺,须要长步跨过去,有三种不同的回答——(1)前:“横(读怀)的一丈八”;后:“两步拿来一步?”。(2)前:“横(读怀)起一步”;后:“一条大路”。(3)前:“一步横(读怀)”;后:“?得完”。

10.路边有个缺,有三种回答方式——(1)前:“左手有个缺”;后:“缺上好闹热”。(2)前:“左手有个缺”;后:“缺上挤不得”。(3)前:“左手有个缺”;后:“清官不印接”。

11.路边有个小缺缺——前:“左边空一步”;后:“右边拼一步”。

12.路边有个不常见的大缺缺——前:“左手吊脚楼”;后:“文武百官在里头”。

13.当路从冲坏部分底部通过——前:“右手空到底”;后:“店客赔修起”。

14.当路一边损坏了,可以绕道而行——前:“左手吊脚楼”;后:“绕开走里头”。

15.当路一边坏得厉害,另一边是坚固的——前:“左手空到底”;后:“右手实在的”。

16.当通过一条胡同,两边都是高墙或通过一匹两边都是悬崖的山——前:“一上一下”;后:“是一样打”。

17.当出现一条宽平的路,可以自由地走开——前:“平阳大”;后:“大?走几下”。

18.平阳大路——前:“平阳大路”;后:“摆开大步”。

19.路上撒有马粪或山羊粪——前:“点子花”;后:“不踩他”。

20.沿途都有挑粪者的粪桶撒落的粪便——前:“粪草花”;后:“看到他”。

21.沿路种有花草——前:“草花”;后:“莫?”。

第二组在路上通过人与物不得不喊的号子,是用得最多最经常的号子。其对左右两边的人和事常作极简单的幽默风趣的评论。

22.这是最简单的号子,当有障碍要求向路边走一步——前:“踩右”;后:“将就”。

23.当有一些障碍封住了半边路,他们不得不通过一段狭窄的路,在成都东大街就用得上这个号子——前:“左踩开”;后:“东大街”。

24.让路——前:“前挡”;后:“后让”。

25.当障碍封住了路边,必须估量一下另一边的宽度想法绕过去——前:“左手挡起”;后:“右手量起”。

26.路两边人拥挤,只有从中间窄路通过——前:“左右两靠”;后:“逢中对冒”。

27.情同25——前:“前面两靠起”;后:“升官要道喜”。

28.路两边都靠墙——前:“两靠得璧”;后:“对冒得一”。

29.两边有障碍物,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过,回答暗示他们在这种困难的情况好好抬过去,可得到丰厚的茶钱——前:“两靠”;后:“两吊是赏号”。

30.当道路被一堵墙或一边的悬崖逼得很狭窄,有时候从灌溉渠铲起的泥土像一堵墙一样封住了道路。这时的回答是粗野的幽默——前:“右手擦墙”;后:“左手冒梁”,或:“叨他妈的娘”。

31.当通过一棵部分阻塞了道路的老树,第一个号子表示尊敬这棵老树,第二个号子含混地指出这棵树的所有者没有什么留给儿子。——前:“右手千年在”;后:“千年不敢卖”。或,前:“右手千年在”;后:“留与儿子砍柴卖”。

32.当通过坟墓的竹林时,许多号子暗示事业和赚钱一类,并非不尊重竹子的快速生长。——前:“右手节节高”;后:“砍来划篾条”。

33.当树枝或刺笆笼伸出来会有挂烂轿子的危险——前:“右手挂帷”;后:“扯滥你一个人赔”。

34.当树枝垂下来有刮擦轿顶的危险时——前:“青篷扫顶”;后:“为官过省”。或,前:“青篷盖顶”;后:“观花望景”。

35.垂下障碍物有刮擦轿顶的危险,必须把轿子轻轻地放低点——前:“照高”;后:“躬腰”。

36.像上面那种情况,一条路拉伸都须要继续躬腰行进,这时可以喊一些公众都知道的历史故事人物,这些故事也许是从街上说评书那里听来的。——前:“一路照高”;后:“三国英雄数马超”,或,“打台湾的是鲍超”。

37.有些障碍物像要刮擦轿底,他们必须轻轻抬高——前:“担底”;后:“两头长起”。

38.地上躺着一个哭叫的娃娃——前:“地下娃娃叫”;后:“喊他妈来抱”。或,前:“地下娃娃叫”;后:“他妈也不抱”。

39.当从一个妇女身边走过——前:“右手一枝花”;后:“伸手摘落他”。或,前:“右手一枝花”;后:“伙计我们把他带回家”。

40.当通过新娘的轿子——前:“粉花娘”;后:“扮红妆”。

41.遇着新媳妇带着丈夫回娘家——前:“拿捧盒”;后:“回家乡”。

42.当从另一乘轿子边上过去,那乘轿子关着轿门,看不见里面的人——前:“左手一座城”;后:“城内抬的一个人”。

43.路上过来一辆手推独轮车——前:“车子掉手”;后:“掉手才好走”。

44.同对上面那种情况第二个回答号子是对过去的男人取笑的粗鲁的幽默——前:“右手坝(霸)王挑”;后:“柴(财)王弟子把车吆”,或,“打烂当柴烧”。坝(霸)王是乡坝头挑担的农夫,而柴(财)王指用鸡公车推柴卖的苦力。

45.一个打大伞的人挡道——前:“左手一把伞”;后:“扯烂我不管”。

46.路边一个大石包挡路——前:“右邊一个大石包”;后:“请个石匠慢慢敲”。

47.路边一根细长的电话杆子挡道——前:“左手一立木”;后:“踩左对出”。

48.从玻璃窗边过——前:“右手擦窗”;后:“左手摩光”。

49.房角突出路边——前:“左手挂角”;后:“右手抹脱”。

50.同上情况,则能产生笑话——前:“右手屋担角”;后:“卖了房子歇岩脚”。或,前:“左手屋担角”;后:“拆了房子留地脚”。

51.两副轿子对过——前:“各踩各的右”;后:“各讲各的究”。

52.错轿——前:“左边不要”;前:“右边当道”。

53.过来一个挑担客——前:“右手担子客”;后:“一天担到黑”。

54.在狭窄路上,担子客扁担换肩顺在路边,让轿子过——前:“担子打溜”;后:“打溜才好走”。

55.当担子客在路边休息需要把担子移到父亲一边,让轿子过去——前:“左手搬过”;后:“兄弟来啰”。

56.当一担子客打杵立在路边休息——前:“左手站起的”;后:“他是让你的”。

57.许多担子客必须一排通过——前:“左手囤一排”;后:“从头一二数起来”。

58.情况同上,常常挨近小场镇的赶场天,担子在路边排成一排,让轿子从右边过——前:“左手站起是一排”;后:“文官去了武官来”。或,前:“左手站起是一排”;后:“官兵去了棒客来”。

59.过来一头母牛或水牛——前:“左手力大”;后:“让他说不得话”。或前:“左手力大”;后:“右手让过他”。或前:“左手力大”;后:“剥皮要减价”。或前:“左手力大”;后:“幺到皇城坝”。

60.来了一匹马——前:“左手来啰一匹马”;后:“官长和他骑起耍”,或,“娃娃骑起耍”。

61.来了一匹马,号子叫做“龙”,因为有一个传说,马是龙变化而来。——前:“左边青龙雅”;后:“右手让过他”。

62.一只狗横躺在路上——前:“横(音环)盘代咬”;后:“一脚把它踢起跑”。或,前:“横(音环)盘代咬”;后:“就是你的老表”。

63.来了一条狗,同样的号子可以给出三种不同的回答——前:“一踢一咬”;后:(1)“大长柜讨的小”,(2)“是长柜娘的太保”,(3)“喊他拿来拴倒”。

64.来了六只狗或三只狗——前:“右手一踢一咬”;后:“不是你的哥就是你的嫂”。

65.当一条大狗在脚下有刮擦轿底的危险——前:“左手毛拱底”;后:“卖他来买米”。或前:“左手毛拱底”;后:“打个连环高挂起”。或前:“左手毛拱底”;后:“量他拱不起”。

第三组号子涉及到湿地。四川多雨,在雨季旅行很困难而危险。轿夫们在草鞋底下绑个小铁楔子帮助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带黄泥的石板变得很滑,泥路成了黄海。

66.当他们走在水沟或雨天在水中行走,提心吊胆,也反映他们在水中行走的心情。或者由于雨中旅行的苦难常常给他们带来喜悦;因为稻田有充足的水,意味今年的收成好——前:“倒挂金”;后:“万丈深”。或前:“倒挂金”;后:“风调雨顺好年辰”。

67.路上有水,有时路可以变成一条名副其实的河,这个号子很难说是夸大。——前:“前头不知深浅”;后:“后头淹齐腰杆”。

68.情况同上——前:“前头深浅”;后:“后头立起腰杆”。

69.路上是深深的泥海,常常上等级的路是如此缺乏,以至中间比路边要高点,号子就叫沿边缘走。——前:“泥滩不知深浅”;后:“边边要浅点”。

70.同上一样的情况,形容这种坏路的词叫“烂”。据考这个词原指麦片粥或糊状物,这里指泥泞的稠度。——前:“浠泥滥窖”;后:(1)“不准乱跳”,(2)“准踩不准跳”,(3)“各踩各照”。

71.雨后路上很滑,回答涉及冒险的词——前:“这个才叫滑”;后:“九天打地爬”。

72.由于下雨,路又湿又亮——前:“又滑又晃”;后:“踩起好像镜子样”。

73.情况同70条——前:“说滑就滑”;后:“眼睛都不敢眨”。

74.道路因为水坑到处弄成斑斑点点——前:“水花路”;后:“踩干处”。

75.情况同上——前:“天上明晃晃”;后:(1)“地下水荡荡”,(2)“玻璃镜子安在大路上”。

76.路上“跑水”,这是讲急流的一个夸张的词,是平民号子对任何湿路习惯的说法——前:“花滩”;后:“踩干”。

77.对湿的泥泞路的又一号子——前:“浠泥巴”;后:“看到?”。

78.情况同上——前:“滑滑的”;后:“??的”。

79.同上——前:“滑得很”;后:“踩得稳”。

80.天上点点滴滴滴下着小雨——前:“一路流汤滴”;后:“莫踩烂桥节”。

81.路上有流水——前:“流水花”;后:“不踩他”。

第四组,丘陵和山地的号子。四川是个多山的地区,平地有限。轿夫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步速,一种是平地的步速,一种是上山的步速。好的轿夫具备两种步速是如此正常,以至显得有些机械。假如你数他们的秒步,不同的男人在不同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

82.一条笔直上山路的开始——前:“抬头望”;后:“把坡上”。

83.情况同上——前:“望上看几步”;后:“望上升几腿”。

84.山路开始,步伐必须变慢一点——前:“旧的不要”;后:(1)“慢的一套”,(2)“慢的当道”。或前:“快的不要”;后:“另换一套”。

85.在爬极长的斜坡的路上——前:“朝前看”;后:“往上升”。

86.当走在极陡峭的路上,官吏的八抬大轿,四个轿夫在一边,拉着轿子很快走上陡峭的山——前:“往前看”;后:“把命欠”。

87.特別陡的路——前:“说升就升”;后:“升上去有个大坪坪”。

88.老路非常崎岖,高低不平,为了前面轿夫的提升,要求后面的轿夫稳定步伐——前:“老坎”;后:“少展”。

89.接近山顶——前:“抬上去”;后:“好歇气”。

90.当轿爬上坡来到一块平展的地方,号子由缓慢的爬坡步伐变换到正常的速度——前:“烂草鞋”;后:“抬起来”。

91.下缓坡——前:“二流坡”;后:“慢慢梭”。

92.坡度越来越陡的下山路——前:“越下越陡”;后:“下去就好走”。

93.下山时后面的人必须拉住轿子防止它滑向前头,让前头的轿夫负担太重——前:“下脚”;后:“带着”。

94.情况同92——前:“越下越深”;后:“越抬越轻”。

95.下山时“仰”这个词关乎轿夫的姿势,前面挺直腰,后面向后倾——前:“仰仰下透底”;后:“快慢随便你”。

96.当轿夫成功下到一个平台——前:“到下连台”;后:“你去了我就来”。

97.情况同95——前:“仰仰提”;后:“缓缓提”。

98.下山最好走碎米步,能使坐轿人感到很舒服,轿子像在滑行一般——前:“脚挨脚”;后:“腿挨腿”。

99.跨过一条没有桥的小溪或水沟——前:“前头有条河”;后:“过河好洗脚”。

100.走过两块石板搭的小桥,中间没有镶拢,留下一条裂缝——前:“两石和一缝”;后:“踩石不踩洞”。

101.两块不稳固的木板搭成的便桥——前:“活摇活”;后:“踩板莫踩角”。

102.石头铺的路,中又有空缺,必须踩石头。这也适用步行的石桥——前:“墩子路”;后:“有步数”。

103.跨过单石板搭成的狭窄石桥——前:“单桥一根线”;后:“跑得马来射得箭”。

104.情况同上,这是没有边的桥——前:“单桥两空”;后:“踩道逢中”。

105.跨过一座很古老的木桥,看作是木匠的祖师爷鲁圣人资助的桥——前:“朽木烂桥”;后:“鲁班的功劳”。

106.走过任何一座桥——前:“人在桥上过”;后:“水在河里流”。

107.迎面来了一座中国古老的石拱桥——前:“高底一个大拱桥”;后:“千年古迹万年劳”。

108.沿河边的路,回答的药名与位置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为了押韵——前:“上河下河”;后:“荆芥薄荷”。

109.脚下是松动的大石头,踩在上面十分不稳定——前:“一?一滚”;后:“十拿九稳”。

110.遇到长满青苔的石头或湿滑的石头,这些地方植被常常很厚,很难晒到太阳——前:“青石放光”;后:“各踩稳当”。

111.巨石不是很稳当,提醒走在上面时,离开一点——前:“活摇活”;后:“各踩各”。

112.斜坡石有点滑,这常见于用石板粗糙地铺成的老路沿线——前:“斜石带滑”;后:“踩稳才?”。

113.情况同上——前:“斜石一片坡”;后:“踩稳他不梭”。

114.路上散落着许多小石头。它们或许是河边的小卵石,或许是暴雨冲刷留在路上的石头——前:“满天星”;后:“脚杆高上长眼睛”。

115.泥路上有深深的车辙凹槽,绊轿夫的脚,或夹脚。这些车辙印往往是车轮碾出来的——前:“两夹脚”;后:“两对落”。

农民常常把道路作为晒场或打谷场,路上各类农产品和植物纠缠轿夫的脚。

116.白薯藤蔓、长草或其他要晒干的农产品摊在路上晒干,这些纠缠着脚——前:“筋筋绊绊”;后:“绸绸缎缎”。

117.当草或农产品在路上晒干变黄,就用这个号子,提示把它从脚上抖落,正如蝉子脱壳。——前:“黄丝缠脚”;后:“金蝉脱壳”。

118.相当长路上都覆盖着长草或晒干的农产品——前:“一路筋绊”;后:“一脚蹬断”。

119.玉米杆横在路上晒,通常在暴雨打雷频发的季节,雷电的声音恰似轿夫踩在玉米杆上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响——前:“雷公火闪”;后:“玉麦杆杆”。

120.只是被长草或干的植物缠住脚的普通号子——前:“筋绊”;后:“斤半”。

121.被绿色的东西缠脚——前:“青丝缠脚”;后:“一缠一脱”。

有一些喊轿子拐角的号子。轿子拐角不容易。当转角时,后面的人必须让到拐角的对边,以便达到轿子的直杆能绕过角。第一个号子要给出前面人走的位置,后面走它的对边。

122.最普通拐角号子——前:“左手倒拐”;后:“右手抬开”。

123.当拐角上有人或物,小心是特别重要。人要站在宽的一边或角的外侧,轿子才不会碰撞他们。这也便于不能弯曲的轿子直线穿过拐角。——前:“拐拐上”;后:“站宽当”。

124.之字拐來了——前:“之字拐”;后:“两边踩”。

125.路弯来弯去——前:“弯来弯去”;后:“穿来穿去”。

126.情况同上——前:“弯前弯后”:后:“转前转后”。

号子涉及的地名,涵盖省内外,颇令人惊奇轿夫们旅迹之远。

127.许多小石子或卵石星罗棋布于路上——前:“满天星”;后:“南北京”。

128.轿子过桥——前:“人往桥上过”;后:“水往东海流”。

129.路上有一处凹陷或小水沟(渠),须要前后一起跨一个特别的长步——前:“一步横(音环)”;后:“过云南”。

130.下陡峭的山——前:“越下越深”;后:“抬了南京抬北京”。

131.这是一个在任何时间都可喊出来开玩笑的号子,温江、郫县只是在成都地区闻名的县——前:“上县下县”;后:“温江郫县”。

132.另一个适合任何时间的号子是比县大的城市州,泸州和合州是四川著名的州——前:“上州下州”;后:“泸合二州”。

133.走在平坝上任何时候可喊的号子——前:“上坝下坝”;后:“川西五坝”。

有一些号子能给那些感到精力旺盛的轿夫一个发泄的途径;或者在轿夫感到疲劳时给予一点刺激来提神。

134.给一个保持步调的自信——前:“踩左踩右”;后:“顿顿吃肉”。

135.暗示要茶钱,无论金、银或简单的铜钱——前:“金厂银厂”;后:“煤炭厂”。

136.没有特殊的联系——前:“一步一个”;后:“两步一双”。

137.没有特殊的联系——前:“前头喊得有”;后:“后头跟倒走”。

138.当路是很平坦而固定的——前:“一路长行”;后:“一路照样”。

当他们停下来休息、抽烟或晚上接近目的地,他们一定喊的号子。

139.当他们要在路边小客栈或小饭馆停下休息时,会把轿子放在不阻塞交通的路边。——前:“招呼左手”;后:“歇了气好走”。

140.招呼歇氣抽烟的号子——前:“招呼左手边”;后:“歇气好抽烟”。

141.边走边喝水,不需要放下轿子的号子。仁慈的人常在路边放一个大瓦水壶,任随抬轿子的人取用。——前:“边吃边舀”;后:“这里就好”。

142.接近晚上目的地的号子——前:“赶(音按)拢早”:后:“好摇宝”。

143.害怕时间迟了,得加快速度赶到住宿的客栈——前:“赶(音按)拢晏”;后:“好歇店”。

下面这组号子,主要与中国人天地自然哲学有联系。假如你问他们为什么把“天”带进这些号子,他们说不出任何理由,但感觉就是这样。他们其实有一种生命的完整意识,以为天与人们所作所为有联系;所以在这组号子里有路边、神龛,有他们的幽默,有非常人性化的地方神。

144.一个小孩在路上游戏,轿夫害怕轿子碰倒他——前:“天上一朵云”;后:“地下一个人”。

145.当一根圆木或细长的木头横在路上——前:“天上一根虹(读杠)”;后:“地上一根棒”。

146.当路上有狗——前:“天上乌云走”;后:“地上有个狗”。

147.表示对他们抬的客人的尊敬,这是在任何情况都可以喊的号子,但是从第一行字看意思是很清楚的,天上有云——前:“天上乌云一大饼”;后:“抬起老爷好上省”。

148.路上有牛粪饼,害怕踩着——前:“天上鹞子飞”;后:“地下牛屎堆”。

149.路上草绊脚——前:“天上乌云跑”;后:“地下一堆草”。

150.路上有灰或尘土——前:“天上鹞子飞”;后:“青草化为灰”。

151.天上乌云密布,好像给轿子加了一层顶盖——前:“天上乌云盖顶”;后:“为官好过省”。(按:清朝政策规定官员不能在家乡为官,必须外省任职。)

152.当轿子在山上经过一神龛——前:“三门土地”;后:“各打主意”。

153.经过一个当地的男神和女神的神龛——前:“左手一庙堂”;后:“庙内分阴阳”。

154.情况同上——前:“右手土地堂”;后:“土地讨婆娘”。

155.这是任何时候都可喊的号子。据说“银河二省”是中国最美的两个城市:杭州和苏州。——前:“上省下省”;后:“银河二省”。

156.一路上过了无数的桥,正在过的是独木桥——前:“金桥银桥”;后:“奈何桥”。

格雷斯·曼利(Grace.Manly)《川西轿夫行路号子研究》收集的川西轿夫报路号子,是迄今为止,我所见收得最多最全的的一种。它包括了《成都通览》和卫聚贤所收集的川西轿夫报路号子的绝大部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它已超过了鲁迅先生说的原始民族的“杭哟杭哟”派,进入到比较高级的民间口头创作。轿夫报路号子反映了轿夫这行职业人的生活和辛酸,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号子反映了轿夫对统治阶级的嘲讽。例如:前:“左手站起是一排”;后:“官兵去了棒客来”(格雷斯·曼利文,第58条),把官兵和“棒客(强盗)”视为一体,是很大胆的思想。轿夫甚至发出了造反的呼声,如“王三槐  反起来”(《成都通览》)。王三槐,四川达州人,清嘉庆年间川楚白莲教义军首领之一。轿夫把他编入报路号子,表面是前面轿夫提醒后面轿夫转身走,可那一声“反起来”,真会令坐轿的另一个阶级的人胆战心惊!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称王,如,前:“右手坝(霸)王挑”;后:“柴(财)王弟子把车吆”(格雷斯·曼利文,第44条)尽管是乡坝头挑担的“坝王”和推柴卖的“柴王”,但已有“彼可取而代之”思想的萌芽。这些都是报路号子体现人民性的地方。

另外,川西报路号子用的都是川西方言,非常形象生动,但该用什么汉字来表达书写,不但外国人如格雷斯·曼利搞不清楚,就连傅崇榘和卫聚贤也不能恰如其分地选择汉字。例如,“踩稳才”这句成都话,《康熙字典》酉集中“足”部,有一个“跲”字。《集韵》:“讫洽切,音夹。《说文》:踬也。”这个字的本义是“绊倒”,音虽然接近,但同迈步走的意思有差距。《康熙字典》酉集中“走”部,另有一个字“?”,《集韵》:“辖夹切,音洽,走貌。”我认为用这个字最恰当,音义皆合,因此,就直接改写了。

又譬如,成都人说用脚踩,一般说“chǎ”,这个字该如何写?格雷斯·曼利移用了元曲无名氏《连环计》中的“蹅”字来表示。此字《康熙字典》不载。《康熙字典》酉集“足”部有一个“?”字,《集韵》:“楚嫁切,音衩。”《玉篇》:“踏也”。音义均合成都话脚踩的意思,于是我也径改写作“?”。类似例子尚多,就不一一指出。总之,这三份资料中的四川方言的汉字表达,都经过我一番考证选择,为避文章冗长,免去求证过程,特此说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