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最强阳谋,拆解诸侯王的手段有多高?逼着你富不过三代

说起中国古代著名的阳谋,人们首先想起的往往就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

在大多数人眼中,推恩令不仅完美解决了困扰汉朝多年的诸侯王问题,而且它实施时明面上还没有受到诸侯太强烈的反对,可以说,这是一招几乎无解的“最强阳谋”。

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么,推恩令到底能不能担得起最强阳谋的美誉呢?

小编觉得,这其实要分开来看。从结果上来看,推恩令的确起到了瓦解诸侯的作用,但因此就将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推恩令,还是有些太过片面了。

虽然汉武帝是在主父偃的建议下,开始推行推恩令,但实际上早在汉文帝时期,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叛乱事件,贾谊就已经在《治安策》中向文帝提出要“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了。

这一提议,与主父偃在公元前127年上奏汉武帝“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的建议,解决诸侯王问题的基本套路如出一辙。可以说,如果单从计策的提出事件来看,贾谊才是第一个构想推恩手段的设计者。

可是这又能如何呢?汉文帝虽然对贾谊的《治安策》十分欣赏,可《治安策》中包括“众建诸侯”在内几乎所有的构想都被他搁置了,是因为汉文帝昏聩么?

当然不是,作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绝对算是一位励精图治的贤君,可没办法,贾谊给的计策再好,它都需要一个强势的中央作为前提,而这恰恰是汉文帝所没有的。

我们都知道文景之治是汉朝国力的上升期,可换句话说,在这期间汉朝的国力比较于之后的武帝时期相对弱小,这使得汉朝不仅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处于守势,就连在面对国内刘姓诸侯时,文帝也更加谨慎小心。

相比之下,他的孙子汉武帝就幸福得多了,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不仅家底厚了不少,境内的诸侯也因为景帝时七国之乱的平定而元气大伤,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对待诸侯的手段选择自然就多了起来。

不少人以为,是推恩令削弱了汉朝诸侯王的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这种想法自然没什么大问题,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其实早在推恩令施行之前,汉武帝时期的诸侯早就已经没有文景时期那么跳了。

就比如当时的齐王,就曾经因为娶王太后外孙女一事稀里糊涂的得罪了主父偃,结果不是冤家不聚头,汉武帝为了打压齐王,专门把主父偃封为齐国相国。

“相国”在名义上是诸侯王的臣属,但实际上却是汉朝用来监视诸侯的眼睛。之后,主父偃利用相国身份,多次诬陷齐王私通亲姐,最终把齐王活活逼死。因齐王无后,齐国国号也被取消,划归成了汉朝中央直接管理的郡县。

这才是这一时期诸侯王的真实处境,在汉武帝强势的压迫下,这些诸侯别说像景帝时那样发动叛乱,就连自己在封地内做得过分一点都会被人检举。

《史记》记载,诸侯们“宫殿之里,毛厘过失,亡不暴陈”。从这一点上来看,汉武帝之所以能够用推恩令将诸侯领地继续拆解,靠的可不是推恩令本身的那些算计和谋划。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推恩令本身就毫无作用,无论是从哪种层面上来说,推恩令都是当时汉朝瓦解诸侯、巩固统治的最优解。

之前,诸侯死后,其封地只由长子一人继承,而推恩令却规定,除长子外,诸侯的次子、三子也拥有共同继承权,这些新继承的诸侯国被称为列国,它们不再归于诸侯王国管辖,而是被划归各郡管理。也就是说,每经历一代,诸侯王的土地就要减少大半。

就这样下去,再大的诸侯国也经不起折腾,老子传一大帮儿子,儿子传一大帮孙子,指数级的分家产模式,当真是应了富不过三代那句话。

从实质上来看,推恩令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将原本游离于郡县之外的诸侯国缓慢纳入其中。这些诸侯国的土地,原本在诸侯王死后会继续由长子继承,除非诸侯无后或者本人有严重过失,否则在理论上即使是皇帝也无权对这些土地下手。

如果没有推恩令,那他就只能自己亲自上场撕掉脸皮,把这些同姓诸侯们一一踩死,或者将这些可能会影响汉朝统治的隐患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上述情形无论是哪种,都有着巨大的未来风险。前者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让自知再无侥幸的诸侯们铤而走险,与汉武帝拼个鱼死网破。而后者的隐患更大,一旦汉朝国力衰弱,这些没有被打压和控制的诸侯很有可能会重新变得尾大不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施行推恩令,才是一种“双赢”:诸侯们不用担心被汉武帝各个击破,汉武帝也不用再亲自下场一个一个的手撕自己这帮亲戚。

不过从公元前112年爆发的“酎金失侯事件”来看,汉武帝对手撕自家亲戚,其实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当时这帮亲戚,早就因推恩令被瓜分成了碎片化势力,所以汉武帝拿酎金成色不足来说事,也能轻轻松松把他们给撸了。

总体来说,推恩令并不是一项可以直接扭转乾坤的奇谋,可这并不代表它就毫无意义。相反,正是因为它的实施,汉朝可以以一种合理又合法的方式逐渐接管诸侯王的土地,而诸侯王也只能以“平和”的方式,接受封地逐渐被夺的结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