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经方、名方

1、麻黄附子细辛汤
本人男,64岁,遇风寒便痰咳,且下阴冰冷,腿寒,寒至小腿胫骨和脚背都感到冷痛,冬季必须穿两件棉衣,舌台白腻,舌边尖红,小便清长,头蒙、鼻流清涕,四肢重痛,经常腹泻。关脉比尺脉弱,尺脉比寸脉弱,认为脾肺肾虚寒,而当前比较突出的病症为太阳与少阴合病,试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看看可不可治愈冰冷的下阴、腿骨冷痛以及遇风寒而喘咳的毛病。
麻黄7克、附子7克、细辛3克。
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助阳解表之功效。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蜷卧,苔白,脉反沉者。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以鼓邪外出,两药相合,温散寒邪而恢复阳气,共为主药;佐细辛外解太阳之表,内散少阴之寒,既能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助附子温经散寒。三药合用,补散兼施,共奏助阳解表之功。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咳嗽、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荨麻疹粉丝关节炎等病症,而我有肺萎,久咳,主要以小青龙汤和干姜甘草汤治,那只是一个方面,久咳不愈寒水射肺或许是另一个方面。现在稀痰是咸的,咸为肾液,想试试治愈肾寒与外感对肺萎有没有帮助也是另一个目的。
喝药第一天,觉得身体没有那么冷了,夜晚睡在床上觉得背热,阳气串走,四点钟发汗,药方初步见效。第二天起来头清醒些,可能是去了一些寒湿气之气,头不蒙。喝药第二天口粘,正邪相争,算是个好现象,腿也有力些,上身温暖,下阴没有那么凉了,下肢有些地方热有些地方寒。依然咳喘。今天是喝药的第三天,寒痰少了,喘咳稍好,但是依旧流清涕,寒邪还未通过皮肤发散出去。可能是麻黄剂量轻了,一直未发大汗,今天将多喝一、二次药进行观察。

5月14日共喝了5次药,阳气大升,精神强旺,夜晚大部分时间没有入睡,鼻子很少流清涕,寒痰很少,咳喘、四肢重痛等进一步减轻。
这证明身体现在是受太阳与少阳症的控制,既然有好转就乘胜追击,提高剂量:
麻黄12、附子9、细辛3.
药4包。

加量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喝了两天,每夜都出了一些汗,让风寒通过出汗从皮肤中发散出去。经服寒痰没有了,以前用27克法夏15陈皮去痰还没有这种效果。这证明我的寒痰虽然来源于脾,更主要的是来源于肾,这次治疗寒痰比较对路。流清鼻涕也基本治愈,目前只是鼻子里还有点堵塞。喘咳减轻,下阴温暖了一些。四肢依旧充满湿气,重痛。此非四逆汤不愈。

2、四逆汤合六君子汤
本人去年秋天干咳,咳出血块,出气气闭。经CT检查,肺上方有些肺纤维化,另外还存在肺气肿、肺大泡。泡比较小。住院12天仅止血,干咳未愈。西医的病名太多。实际上它们是肺萎、肺胀、咳逆而已。出院后自己配二冬汤加玉竹、百合、葶苈子、莱菔子、白芨等润肺泄肺,阻止了肺叶的枯焦。《内经》言肺萎、肺痈皆因热,这在干咳出血期用二冬汤、生脉饮、百合固金丸或许都是对的。大医陈修园言,进气不畅为风寒,出气气闭为内热,据以上两个理论,我从去年秋天到冬天我一直以用二冬汤加味进行治疗,降了肺火。肺主皮毛,肺火一降,原来每年冬季小腿掉干皮白屑的现象没有了,脸上的皮肤也似乎嫩了些,减轻了老化,年前咳嗽减轻,内心很高兴。

但是高兴得过早,或许用药过猛伤了正气,春节后得了一场感冒头痛、身痛、胃痛、腹泻、痰咳、四肢冷逆。
感冒治疗好后体质变了,脾肺肾虚寒,鼻子流清鼻涕,咳痰稀白。这是外感与内伤。
西医说肺纤维化无法治愈,发展快的话几年就会死亡。我不信这个邪,它不就是个肺萎吗?张仲景的几个经方是治疗肺萎的。
本月加量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喝了几天,目的基本达到,不可持久的发汗,暂停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四逆汤治疗四肢寒冷厥逆、重痛,合六君子汤调理脾胃以及治疗肺萎:
附子10、干姜30、炙甘草20、党参15、茯苓15、白术15、法夏15、陈皮15.
四肢寒冷厥逆、重痛,非四逆汤不愈。
方中含干姜甘草汤,特意加大其分量,以治疗肺萎。其实整个六君子汤都有治疗萎症的作用。我的萎症不但是肺萎,还有肌肉萎、阳痿、皮肤萎。皮肤萎是皮肤皱纹增多,脸上的皱纹很深刻,象刻刀刻出来的那样一条一条的,很长很深。
隋朝巢元方的《诸病原侯论》言,“一切萎症独取阳明”,意思是治胃,治胃!其医理、治法却与张仲景一致。甘草干姜汤的确是治胃的。
所以要治根或者说根治,还得回到《脾胃论》上来。
《诸病原候论》言:“肺主气,为五脏上盖。气主皮毛,故易伤于风邪。风邪伤于腑脏,而血气虚弱,又因劳役,大汗之后,或经大下,而亡津液,津液竭绝,肺气壅塞,因成肺萎也。其病咳唾而呕逆涎沫,小便数也。咳唾咽燥,欲饮者,必愈”。
此论重点只有一个,调理到想喝水了,必愈。
清朝张温《张氏医通》言: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痰延,口中不干燥,为肺萎,且言肺萎当补,肺痈当泻。其指出仲景在肺萎、肺痈中表述不清楚。《张氏医通》言肺萎虚寒,赢瘦缓弱战掉,嘘吸胸中满,用<千金方>生姜温中汤。肺萎咳唾,痰沫不止,咽燥而渴,用《千金》生姜甘草汤。这是对肺萎认知的加深。
那看去多么简单啊。

3、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
上方喝了一包感觉不到有什么效果,于是把两包药合在一起煎熬,只拿出一些附子法夏以及陈皮,想猛攻一下,这样干姜已达60克,但也没有感到胃热,口干,只是四肢、背温暖一些,舌面白苔退了些,舌根依旧色白。看来要用更厉害的药物才能够扭转脾肾虚寒。于是买了两瓶附子理中丸加量服用,还用金贵肾气丸配合。两种药都含附子,试试附子我可以吃多少。现代火神派**附子用到上100克,我两药相合或许为30克以上。
附子理中丸含四逆汤,也含干姜甘草汤。

两剂合煎的六君子汤当时不觉得怎么样,但是很有后劲,昨夜下半夜全身出了一身大汗,此或许为盗汗,那么身体寒热已经在转化。这次用药猛攻算是成功的。但是以后得老实一点,既然用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替代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当视情况稳当服用。

4、苓桂术甘汤合羌活胜湿汤

苓桂术甘汤,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兼症也太多了,腿痛肾寒。加羌活胜湿汤的主要药物,再加些补肾阳的。

茯苓15、桂枝7、白术15、炙甘草10、羌活10、独活20、防风15、元胡15、淫羊藿15、补骨脂15、巴即15、吴茱萸15、内金30、干姜40.

药很合,吃了觉得中脘、四肢舒服。

但是它还抵不住肾寒,于是另服桂附地黄丸。以前用金匮肾气丸,初用有效,久用大概其中的熟地份量大,补真阴,反而腰痛,改用桂附地黄丸。这家伙力大,一日用两次眼睛就有干眼屎,眼胀,肝肾同源,肾寒有所好转而肝火也跟进。但是不能够不用,有虚火时就用加味逍遥丸调节,加味逍遥丸降肝火而不伤脾胃。

肾病已经治愈。痰也治愈。不遇寒冷不咳。咳已经属于玉屏风的病症,那就是一件小事了,以后再说。但是脾和四肢还没有突破性的好转,几十年脾虚已属于虚损,继续用上面的方子并且加大份量。
茯苓35、白术30、桂枝8、炙甘草17、干姜65、羌活15、独活15、防风15、鸡血藤15、元胡17、蛇床子10、内金30、党参20.
此方复合又复合。含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羌活胜湿汤、干姜甘草汤。干姜用到65克。
目前腿颈后肌肤甲错全部脱尽,舌下乌经减轻,估计肺中淤血已经不多。

上方力大,喝药三天舌白苔全部退去,如今终于要喝水了。目的已经达到,暂时停用。现在有机会调理其他兼证了,用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及四肢。
乌梅10、干姜15、黄连3、当归15、桂枝7、党参20、黄柏4、细辛3、附片7、川椒1个、内金25。

又用了两剂乌梅丸,腿好了一些。天气太热,不可久用桂枝了,以免出大汗。停了乌梅丸。

7、 现在还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遇风而咳,需要用玉屏风对付,二是肺络肯定还有问题,用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
补阳还五汤是《医林改错》中的方剂,比较而言,它比治疗心脏病血府逐淤汤精简些,用途广泛些。补阳还五汤:黄芪30、当归尾15、赤芍10、川芎10、桃仁7、红花10、地龙3.
同时使用张仲景的理中汤加黄芪方。张曰:“太阴病,不吐,不满,但遗失无度者,理中汤加黄芪主之”。补阳还五汤有寒药,服后预计对肠胃有影响,特以此方对付其副作用。另外理中汤加黄芪方中只要加一味防风,就含玉屏风了。
整个方子是:黄芪30、党参15、防风15、白术15、干姜25、内金30、炙甘草10、当归尾15、赤芍10、川芎10、桃仁7、红花10、地龙3.
药粉,2剂。
已经喝了三次,大便软些,但还成形,寒药量小,影响不大。喝药后做梦人都是从土坎下往上升的,表明脾气上升。好事。估计是得益于黄芪。
昨天发现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用手摸**,**上的肉疙瘩没有了。从学生到干部坐了五十多年,**上有许多死肉和小肉丁,去年还痛,今年竟然没有了。这或是气血被激活,身体出现了去腐生肌的状态。

好像进入收功阶段了。今天下雨,在一个当风的地方吹乐器,有些咳,换个没有风的地方吹了两个小时,不咳。那么肺部内伤好像已经治愈。

现在每天经常要喝水,也可服些寒凉的药了,6月14日的药粉里再加黄连5克、连翘15、丹参15、地龙10、菊花10.。加黄连是由于舌尖红,怕心火伤肺,加菊花平肝,(实际它还平不了,另服加味逍遥丸)。加连翘、丹参、地龙,一方面想防止肺结节发生、治疗颈部淋巴结、修复肺络,另一方面想与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一道疏通心血管,心脏有一条小血管赌了,一直没有来得及治疗。病多,戏还没有演完。

(0)

相关推荐

  • 彭大夫咳嗽中医秘方(八)散寒化饮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 大家好,又是一周不见,今天写咳嗽第8篇. 今天讲的还是经方,小青龙汤.这也是一个很厉害的方子,不仅仅可以用于咳嗽,很多呼吸系统疾病,痰多的,都可以考虑使用,甚至可以用于其他系统疾病. ...

  • 小青龙汤光治感冒咳嗽吗?

    小青龙是经方,出自伤寒论,原本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停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现代多用于慢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偏于寒饮证者, ...

  • 陈慎吾:肺痿之甘草干姜汤证、肺胀之射干麻黄汤证

    102.肺痿之甘草干姜汤证 [原文]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讲义] 肺痿为 ...

  • 「身边的名中医」⑲ 遵古不泥古 经方名方解疑难

    湖南省洞口县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吴礼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后,三十年如一日,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精湛的医术,赢得广大患者及同仁的信赖,2020年他荣膺"湖南省基层 ...

  • 【身边的名中医】 遵古不泥古 经方名方解疑难

    湖南省洞口县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吴礼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后,三十年如一日,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精湛的医术,赢得广大患者及同仁的信赖,2020年他荣膺"湖南省基层 ...

  • 11首由经方 时方化裁的传世名方

    杏林飘香 公众号 经方与时方合用 作者/陈瑞春 1.桂枝汤合玉屏风散  这个方,原方不要加减,治疗营卫不和表虚证.如果气虚比较明显的,你就用桂d枝汤合补中益气汤.这个方子经常会用到,后来李东垣的清暑益 ...

  • 经方审用,古方精用,名方活用,到弃方从法!

    余无言(1900.11.20-1963.9.7),原名愚,字择明(一作则民).著名中医学家,经方理论及临床家.江苏阜宁人.出身世医家庭,自幼随其父余奉仙(晚清"苏北三大名医"之一) ...

  • 岭南经方大家刘志龙教授解密一方治多病的千古名方“五苓散”

    本文摘自刘志龙 刘志龙工作室,版权属于刘志龙. ​ <伤寒杂病论>里很多慢性病主要是用苓桂剂来治疗,苓桂剂的代表方有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临.苓桂枣甘汤.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等等,五苓散 ...

  • 临证学用《伤寒论》名方抵当汤 – 经方派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首都国医名师裴永清,师承于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临证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著有<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本文作者刘建军有幸跟师,受益良多,现浅谈学习与运用抵当汤的体会. ...

  • 83岁患者感冒后病情加剧,3个千古名方化险为夷 – 经方派

    刘某,女,83岁.初诊:2019年2月26日. 半月前感冒,发热,恶寒,全身疼痛,用中药治疗,前医先后用人参败毒散7剂,病不愈. 后又找另一中医诊治,用中药三剂(药不详).病不解而反剧.迁延不愈,病势 ...

  • 台湾经方名家用方选

    台湾中医名家用方选 //小柴胡汤合苓桂朮甘汤(张步桃方) 主要适应症:头晕,头眩,恶心,欲呕,梅尼耳氏综合症. 说明: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主方,能够和解少阳,舒达气机,主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 ...

  • 补肾强腰名方青娥丸 – 经方派

    青娥丸为补肾良方,首载于宋代的<和剂局方>,据说"青娥丸"的来历与唐代相国郑姻有关.唐宪宗时,宰相郑姻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因年高体弱,加之南方气候潮湿,任职不久 ...

  • 由经方 时方化裁的传世名方,合方治疑难

    由经方 时方化裁的传世名方,合方治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