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寺?牛屎村?原来……

话说大理古城东门旁有个白族村寨,白族话习惯称cvl nged six。白族音中的村名,让人不得其解,各种说法都有,甚至有人调侃中戏称为“吹牛寺”“牛屎村”。那么,现在成为大理古城一部分,村名为“月溪村”的原意“春牛寺”,到底包含了怎样的状况呢?

看点一:要弄清,且看简单历史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有郊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帝有祭天祭神。到明清时,皇帝亲诣的祭天典礼结合二十四节气分类,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雩大祀”、“冬至祭天大祀”等,又有“升配”、“告祭”等典礼活动。每次祭天,以“春正月天地合祀”为例,光牲都要用不同数量的牛、羊、猪、鹿、兔等牲畜,仪式繁复,场面宏大。清时一切仍按明朝旧制,到康乾盛世,国力富强,祭祀习俗随佛道教的兴起而更加渗透到神州大地。许多地方,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就有了祭神牛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南诏大理国越明清,大理地区属农耕社会,民风淳厚,佛道儒思想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官员和民众。民间有“正月闲过,二月耍过,三月四月去找活计做”的说法,道出了古时大理白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从明朝起,中原文化始终主导和改变着大理白族地区,统治者关注民生,重视农事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和资源进行导民化民的治理活动,进而实现劝耕劝学劝商的目的。

看点二:立春,明代在大理流行打春牛,至今白族话仍有叫“der cvl”

话说明清之际,大理的县令主导各种活动,其中著名的打春牛活动在每年的立春时节举行。仪式开始前,在位于生久村与大理古城中间的迎春牛场子处(此场子今已不存在,成为良田)备好泥巴做成的祭祀牛,并将该牛抬到现在月溪村的寺庙里。立春那天,坝子内360村都有人来参加祭祀活动。典礼由县官主祭,兵丁抬春牛,沿大官道,浩浩荡荡游大理古城东南西北四城门及主要街道,最后将春牛落脚到位于古城西的苍山中和峰上中和寺内。

看到这里,列位看官请耐心了解下大理古城四门本主和中和寺(zuf huof seif)的大概情况:

之一、唐朝756年,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远征巴蜀时,掳回唐巂州西泸县令郑回,郑回后成阁逻凤王族老师,异牟寻时位至清平官。郑回凭借其学识才能,为南诏开疆拓土,同时促进了中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与南诏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民族团结的友好使者,至今仍被大理白族的百姓奉为古城东门本主祭祀。其子也分别被封为南、西、北门本主,父子四人分别被尊成了大理城四门本主。

之二、中和寺庙宇位在苍山中和峰半山腰上,始建于唐南诏国时期(公元738年~902年),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曾重建。清代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1861年)再次被毁。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重修中和寺留下的建筑物仅存凌霄宝殿和聚仙楼。寺内被清朝康熙皇帝赐匾的“滇云拱桥”是大理著名的道教寺观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有道教祭祀玉皇大帝圣诞的“松花会”庙会,各地朝山者络绎不绝。后来,佛教的神像也在这里出现,这是大理地区佛教、道教与儒家思想三者合流相融的产物。

至此,您该大抵明白了“打春牛”活动的含义了吧?官府选择有历史影响的民族文化内容,结合民俗活动,动员白族人民积极投身于春耕准备中,利用节气等倡导中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继而“劝耕劝学劝商”。因打春仪式从位于月溪村的庙宇开始,该村因此而被称为“春牛寺”。

往昔“春牛寺”,如今“月溪村”,在打造世界级古城镇的进程中,小编担心,原村名所承载的历史,会慢慢被时间淹没,故成此篇,是为记。

大理地区自然村(行政村)的白语名称以及历史和传说(序文)

注:

1、白语文:

  • 打  春(der cvl)

  • 春牛寺(cvl nged seif)

  • 中和寺(zuf huof seif)

  • 牛  屎(nged six)

2、感谢张锡禄教授的热心指点。

作者: 杨立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