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漏不能改变原始的真实

社会进程一日千里,再加上发展往往是有许多曲折和变故,每一件事并非都能平铺直叙地进行下去,让人一目了然.这样科学的进步、产业的发展、甚至一个企业的诞生、一封最早的电子邮件,都会有二种以上的说法。当然,有不同的说法可能还是一件好事;许多情况下,往事干脆没有说法。

《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0日,就发表过文章“中国信息化是何时起步的?”原因是一册由重点人物撰写的重点图书《中国信息化》居然将中国信息化的起始时间定义为1990年,之前只是“准备时期”,原因这是以某机构成立来定义的。可是就在此书中,评价国外的信息化发展确有不同的坐标。

《中国计算机工业概览》是1985年出版的,至今也是一本十分详实的专业图书,但这本书对于“中国人是何时知道计算机的?”这一问题,因为缺乏资料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且还把日本人也捆绑到一起,断言:“在世界的东方,更没有人留意到这项发明。”

当然,在《溯源中国计算机》一书中,对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列举了大量资料,这里不再重复。

由于历史原因,至少是缺乏照相机,缺少复印机,早年的许多人物、许多事件、许多重要材料没有保留下来;但是,另一方面,确实存在忽略和轻视,一些重要的照片上,没有人物的注名,没有摄影人物。早先,可以说是没有意识和注意,现在,自然应当补足和纠正,历史要靠细节和原始材料来复原。

信息时代是知识时代、是智慧时代、我们只有认真地看待历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产权,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附:

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简史(原载《中国计算机工业概览》147页)

计算机技术向中国的传播

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至少完成了两项对人类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发明:一项是原子弹,再一项是电子计算机。前者体现了自然能量的大释放,后者是人类智力的大解放。

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马里兰阿贝丁炮兵研究所试验成功时,围绕在它身边的,只有它的主人、它的发明者以及为数不多学者专家,这里不乏当时科学技术界的权威人士,不过,他们当中谁也没有预见到这个“初生婴儿”在日后将会给人类带来何等深刻的影响。有些人还认为,全世界只要有几台这样的机器,就足够用了!

在世界的东方,更没有人留意到这项发明。这并不奇怪:日本是满目疮痍的战败国,而中国正处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夜。肩负着建立新中国这一历史重任而英勇奋斗的我国人民,自然无暇顾及到某项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哪怕是计算机这样重要的发明。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是头绪万千,百业待兴,既要恢复国民经济,又要支持抗美援朝战争,工业中首先上马的是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仍然未具备制造计算机的条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