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谜团: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个替罪羊吗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赵孝成王派军队接收了上党。秦国派左庶长王龁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
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于是廉颇在长平屯兵,
秦赵两军士兵时有交手,秦军斩了赵军名叫茄的副将,战事逐步扩大。
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个城堡,俘虏了四个尉官。
七月,赵军高筑围墙,坚壁不出。秦军实施攻坚,俘虏了两个尉官,攻破赵军阵地,夺下西边的营垒。
廉颇固守营垒,采取防御态势与秦军对峙,秦军屡次挑战,赵兵坚守不出。
最后,赵国粮草不支,赵王换赵括挂帅,结果全军覆没。
长平之战 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最后赵国战败。历史上把战败原因归于赵括纸上谈兵、决策失误,显失公平。
第一,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国战败首先是国家实力的原因。
第二,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所以决定战略战术的是赵王不是赵括。
第三,这场战争持续将近两年,赵括一直没有进攻,说明他心里知道出击的风险,最后是在粮草已尽,赵王不断逼迫不能再坚守的情况下,不得已的无奈孤注一掷。
第四,有人说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其实即使秦国就是不换将,赵国也无胜算。因为赵军粮草不济,不做最后的进攻也只能崩溃。廉颇挂帅也无法扭转战局。
第五,赵括的最后反击是赵括作为赵国负责任的大将,准备战死沙场而谱写的绝命悲歌,和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自杀进攻有得一拼。
第六,他只是赵王的一只替罪羊而已。
当时赵国弱,秦国强,赵王弃廉颇是不得已,用赵括是不得已,赵括领兵是不得已,兵败却是在劫难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