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其习练方法,具有行之有效的健身、养生、医疗作用。在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增强呼吸机能,加强肌肉骨骼系统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畅通经络、刺激穴位、改善心血管系统健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效果。但在各家武论拳理中,“意”总是处在核心地位,被无数次的强调着。
一般讲意即心意、意念、意识、思维。从哲学观点看,意是头脑里的意识,看不见,摸不到,无形无象。从修炼太极拳的角度来说,除了大脑主观意念外,还有一个区别于大脑意念的“身意”。“身意”是太极拳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开发出来的身体自发应变能力。意是练好太极拳的灵魂,意念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太极拳的运行之中。对每一个细节的变化也不容丝毫断意,不致失控,做到“意动形随” 无微不至。练习者只有心正时发出的意念指令才会使四肢正确运行,而在心意杂乱时发出的意念指令则会使四肢运行偏离正轨。这也就是说演练太极拳者贵在意专,而意专贵在松静,只有在身松气静的情况下,大脑中发出的对拳路运动的意识才能够集中,细致如微,全神贯注地支配各个动作进行姿势调节,引导周身气血流通无阻无滞,推掌出手,投脚拗步,无不使润血精气达于脚尖手指,身法自然端正。一旦练习者急切慌张或者心不在焉,其演练太极拳的身法手式步形必然非偏即倚,不中规矩,不合拳理,不顺自然。可见意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的现实意义是重大的。
要修意,首先应学好拳理拳法。明理,练拳有方向。知法,练拳路子正。“只有心知,才能身知”,只有思想上明白了太极拳的各种规矩,才有正确的行拳意念,才能统帅形体做出合乎规矩的正确动作。否则,没有规矩的想象、异想天开的动意,或者不合太极拳要求的意念,是根本无法练好太极拳的。这就是所谓的“明理”。 用意指导放松。放松是太极拳的入门功夫,放松是手段,只有放松才能内气畅通,才能练出内劲,有利于整劲的发放。
放松,一是周身肌肉放松,二是骨骼节节放松。
但初练拳时,往往用的是拙力、僵力,动作生硬。放松的方法是用意不用力,首先是思想放松,再用意念指导全身肌肉不用力、骨节松开,一旦有力则用意导松。久之,由松入柔,气劲顺达,就可逐步练出太极功夫。
喜欢本篇请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