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探奇】南越笔记-西樵三十二泉
西樵三十二泉
英德之南约五里,一石壁高千余仞,上有洞曰碧落。循磴而上至一洞,其广二丈,袤倍之,高四五之。从洞右仄行,未及半,石断有飞梯出于壁外,阁道空悬。两翼为楯槛承之。仄行复至一洞,两壁牙交,容一人。既束复舒,为虚楼一迭。一石吐出,上平下锐,可坐而临水。从洞左仄行,又有虚楼一。其石皆长蒲草。云霞所垂,乳变态千万。将雨,则乳枝湿润生云。僧常炽火以辟云。一水洼深二尺许,乳之涓滴所成也。有鱼长数寸,见人弗畏。上有石棺,古仙人蝉蜕于此,盖灵窟也。伪南汉命为“云华御室”,有记。唐人周夔为《到难篇》云:浈阳之石室,“两崖卷束,势合如屋。孱颜百间,开待朝旮。峭然岚壁,宛矣仙躅。羽容霓色,霏绕瑶局”。又谓:“忽惊呀豁,危赴腾立。背倚青壁,久而汗浃。”是此洞也。洞外峰峦四合,一屏前立。江光树色,掩映虚无,境绝幽丽。
《南越笔记》由李调元撰写,十六卷,依事类分卷。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李调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著有《童山诗集》40卷,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剧话》等。《曲话》和《剧话》多摘引前人的戏曲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