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为何物,令今人如此欢喜又落寞

自从城市里过年不允许放鞭炮,就好像失去了过年的浓郁氛围。自从住在楼房里的左邻右舍形同路人,再无农耕时代相互间一碗米一担柴的相互依靠,也就没有了过年期间互相走访真诚拜年的必要。自从孩子们各自外出谋生无需家庭和亲朋竭力帮扶、老人也不再指望儿女养老送终,过年即使还保留着团聚会餐的形式,也变异了其千载相传的核心本质。如今还能提醒我们正在过年的直接信号,除了法定假期就是满大街的红灯笼了。

什么是年?这在今天几乎对于所有人都不算个问题,但是能把年说清楚的人恐怕并不多。我们一直说过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其实过年就是过春节只是最近一百多年的说法,而且古时过年原本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天,而是指秋收后到春耕前比较寒冷但相对休闲的一段时光,特别是岁末年初的那一段不宜干农活还能守着火炉喝点小酒、难得能静心品味天伦之乐的腐败日子。

“年”字原本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的“年”字上为下垂的禾谷、下为弯腰负重的人形,合起来表示丰收与收获。金文以后字形逐渐改变,到小篆阶段下部讹变为“千”,千禾组合仍然寓意丰收,但“年”字由此转化为形声字。后来的变化逐渐脱离了字面含义。

在末代皇帝溥仪下台之前的几千年,今人所说的“年”的概念都是用“岁”表示,所以白居易才会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而不是一年一枯荣。从时间角度来说,岁首就相当于今天的过年了。各个朝代对于岁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古时华夏只有农历没有公历,从夏代开始大多数朝代都以夏历的一月一日为岁首。而商代以及新朝王莽和魏明帝使用殷历十二月一日为岁首、周代以及唐朝的武后和肃宗时期使用周历以十一月一日为岁首、秦代和西汉前期使用秦历以十月一日为岁首。似乎只有黄帝时期才把立春当做岁首。岁首又称为元旦。

满清灭亡以后,中华民国为了与世界接轨,宣布启用西方通用的公历且与农历并行,临时大总统孙文更是把阳历1月1日称为“新年”和“元旦”,但是政府并未公开推广、民间也完全不买账,百姓仍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围绕元旦前后二十多天过大年。后来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建议将农历元旦更名为春节,同时建议定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并且各自放假一天。经袁世凯批准后于1914年开始执行,有了假期大家也就乐于接受改变,此后才有了阳历岁首为元旦,阴历岁首(正月初一)为‘春节’的格局。

至于把“岁首”、“过大年”和“春节”绞到一起还得多说两句。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对大自然和祖先的崇拜是各民族的共同特征,即便今天科技高度发达了也不能彻底改变。在漫长的岁月中温饱始终是国家和个人需要面对的头等大事,所以各种祭祀活动层出不穷且极为隆重。为了祈盼来年有个好收成,在秋收后、春耕前就要选个好日子祈祷祭祀,这个时间节点曾经出现在农历10月或11月或12月,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最终定格在腊月24日,也就是祭灶神,祈祷来年每天都能揭开锅让大家有口饭吃。这一天逐渐被人们认为是过“年”的开始,直到元宵节之间都叫过大年,至于“除夕”不过是岁尾的含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讨论。到了雍正执政时期,为了节俭在他每年腊月23祭天地时顺便把灶神也祭拜了,于是受帝都影响较大的北方逐渐把祭灶王爷的时间也提前了一天。南方由于天高皇帝远、特别两次南北朝南迁的中原汉族后裔民俗浓厚,依然在腊月24祭灶。袁世凯宣布正月初一为“春节”以后,大年就有了确定的日期,原来的腊月23在北方就退居“小年”的地位了。

年前在附近公园散步,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孩子们更是玩儿的开心。看着别人开心我也开心,但是内心深处总觉得空落落的,总觉得今天的年与自己儿时过的年不同,尤其怀念50年前到农村老家与爷奶一起过年的情形,那时候过年穿新衣、放鞭炮是何等的幸福快乐啊,买不起肉、把两根油条剁碎当做肉馅包饺子,都吃得特别香。那时候祭灶和祭祖先是发自肺腑地祈祷、保佑来年天天有饭吃有衣穿。如今吃穿不愁了,幸福感却淡化了。今天的文章就算对过去之“年”的祭奠吧。最深刻的孤独,往往产生在最喧嚣的时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