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探源/ 赵逵夫

礼县发现的天水家马鼎。

天水市秦州区齐寿山。

天水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设郡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置史。其间,其治地屡经变迁,以致后人对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很多书籍、文章谈到天水之地名来源,都引《水经注》中文字:“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也多引《秦州志》中文字:“天水湖在秦州西南七里,冬夏平满,不溢不涸”。似乎已讲得很清楚。古今所有历史文献都言西汉元鼎三年设天水郡,治所在平襄县(今通渭),以为此即天水得名之始。这样,《水经注》文字便说明不了问题,而通渭也没有关于“天水湖的记载”或遗迹、遗说之类。《文艺类聚》卷九引《秦州记》文字:“武都山前有湖,冬夏无增减。义熙初,有白龙于此湖升天。”此明言湖在“武都山前”,而很多书,甚至有的权威著作引述中都省去“武都山前”四字。此外还有“天河注水”之类的说法,听起来也有道理,但考察起来又毫无依据。

其实,天水之得名,同秦人早期活动于西汉水上游有关。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收新发现的史籍《系年》,其第三章载周成王伐商奄,“杀飞廉(秦之先祖),西迁商盖(即商奄)之民于邾圉,……是秦先人。”“邾圉”即朱圉山,在今甘谷县西南。可见秦人至迟在西周初年即由山东被迁于天水朱圉山。朱圉山南即礼县,西汉水从山下由东向西流过。古人在山上生活、生产,都是在阳面,即南面。朱圉山南面又有冒水(也作峁谷、茅谷,即古之昧谷),下流入西汉水,更为有利。于是秦人在山南逐渐下移,居于今礼县东北部、天水西南和西和县北部一带。

《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为秦人第一位男性祖先,曾佐禹治水。秦人长期在西汉水上游的这片地方上发展起来,但他们不忘本。他们依据当下生活所依靠之汉水,将天上看起来像河一样的星带命名为“汉”,又将天汉边上最亮的一颗星(整个北半球的第二亮星)命名为“织女”,以纪念其始祖女修。因为他们只知道女修的事迹是“织”。这样天上便有了一条与地上的汉水同名的河,上古时人们称之为“汉”“云汉”或“天汉”;其称为“天河”,是东汉以后的事。

秦人之所以以“秦”自称,是因为后来生活于秦亭(在今天水市清水县以东),这里土地肥沃,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秦”的字形为双手舂禾,表示“其地宜禾”。那时秦人已脱离了游牧经济而转向农业经济,离开了西汉水上游产生《蒹葭》诗的那种生活环境。

随着秦人的东迁,西汉水上游的早期居住之地便成了秦人的群体记忆,后来竟以“天水”为名而称之。起先是以“汉水”之名命名天汉(天河),这里又以天河(天水)之名命名其先祖生活之地。

因此说,“天水”之名非始于西汉,而始于先秦之时。

“天水湖”,因为后来这一带变得荒僻,才张冠李戴,产生了歧说。过去因《水经注》言:“旧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汉书·地理志》天水郡颜师古注引刘宋时郭仲产《秦州地记》亦云:“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因以名焉。”这些似皆就今秦州区西南、礼县东北部的古天水而言的。

1971年,在礼县永兴乡蒙张村秦墓中出土一大批文物,其中有一家马鼎,盖上和腹上并有铭文曰: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九斤。该鼎现藏礼县博物馆。1996年夏,在东距蒙张村不足二十里的盐关镇附近又出土一铜鼎,铭文曰:“天水人家”。1997年秋,在祁山乡又出土一铜鼎,铭文阴刻“天水”字样。后在距蒙张村三四里的文家村又出土一铜鼎,盖表铭文曰:“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斤”。

这些铜器的时代都在汉初。“家马”说明鼎的主人职务为家马,家马一职在秦代为仅次于太仆的高级马政官。汉代承秦制,也有“家马令”一职,延续至汉武帝太初元年时把家马更名为桐马,其管理职能也有所改变,随后,“家马”一职消失。1997年,陕西省《考古与文物》刊登的《秦封泥重大发现》一文,在封泥中也发现了秦代“上家马丞”等多种家马官员的封泥,由此证明“家马”在秦代为专属管理马匹的官职,其主要职责是为皇帝个人选择、配育、饲养、训练皇家专用马匹。秦国在天水有家马专主为国君养马,汉承其制。可见,在汉代以前礼县东北部、秦城区西南一带已名“天水”,天水之得名在秦代以前,“天水”乃秦人所命名。应该说:先有“天水”,后有天水郡。《韵补》二“媒”字注引汉末陈琳《止欲赋》二句云:“云汉倬以昭回兮,天水混而光流。”就是将“天水”同“云汉”相对而言。

发源于天水西南嶓冢山的汉水本是流到略阳后一直向东,到陕西沔县,发源于宁羌的沔水流入,然后向东南流入长江。《山海经·西山经》中也说:“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到汉代汉水上游在略阳以西因地震淤塞,改道南流,才分为西汉水、东汉水两条水。

今之秦州区为古之上邽。秦州区西南七十里原有地名“小天水”(今叫天水镇),应是较早的天水之地,在今秦州区成为天水的中心之后,才在它前面加了一个“小”字以为区别。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今礼县以东水南县置天水郡,辖今礼县、西和二县地,北周废。

现在再说说“天水湖”的问题。1990年,在礼县东部冒水河中游草坝村出土了一《南山妙胜廨院碑》,碑文中说:“秦州南山妙胜院,敕额古迹,唐贞观二十三年赐额昭玄院天水湖”。又说:“南山妙胜廨院,在天水县茅城谷。”“茅城谷”即今冒水河沿岸。联系礼县永兴乡出土的两件“家马鼎”看,这个天水湖,应该就是几种文献中说的

《诗经·小雅》中的《大东》一诗说:“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又说:“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已将“汉”同织女、牵牛联系起来说,而且在西周之时,齐鲁一带的人已知道天汉边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牵牛星名来自于周先民中发明了牛耕的杰出人物叔均。《山海经·海内经》中说:“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陇东地区至今也有很多反映农耕文化、牛文化的风俗、节庆。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战国末至秦始皇三十年间竹简,其中《日书》甲种有两简写到牵牛织女的情节,其第3简简背云:“戊申、己丑,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由此看,同天汉(天河)有密切联系的“牛郎织女”传说,也是在战国时就形成了。这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孕育时间最长、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同天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天水之名就是由天河而来。

今天的天水市尽管非秦汉以前的天水,但也在秦人早期活动中心地带,且长期承袭“天水”之名,标志着同秦人的关系,也标志着同“牛郎织女”传说的关系。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都有一次天河会。这应该也是天水文化的亮点。

陇南市的西和、礼县和天水西部几个县,自古以来就有十分隆重的乞巧风俗。城乡姑娘从农历六月底都以村庄、街巷为单位,组织起来,设了巧娘娘灵堂,举行隆重的迎巧仪式,此后不间断地举行祭巧、唱巧、拜巧(各乞巧点之间互相拜访),直至初七子夜至水边焚化送巧后,才算结束。这样隆重的乞巧仪式,全国其他地方没有。只是近几十年中因为城市现代文化发展迅速,很多县的乞巧风俗已不像西和、礼县要进行七天八夜,而变得只在七月七一天的活动,形式也不断简化。天水因为处于交通要道,此俗逐渐淡化,有些地方甚至消失。

1936年,有学者组织学生搜集当地流传的乞巧歌,编成《西和乞巧歌》,线装本、简体字横排本和英译本都已出版。礼县和天水几个县区过去本也有很多,有的很有意思。如《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所收天水市张家川县的一首:

巧娘娘,吃巧来,喝汤来,洗澡来。上座里坐的巧娘娘,下座里坐的是牛郎。做牛郎鞋,摆两双,穿一双,放两双。我给巧娘娘鞠个躬,巧娘娘教我打阿公;我给巧娘娘献花花,巧娘娘教我打阿家;我给巧娘娘献李子,巧娘娘教我打女婿。我给巧娘娘献鸡蛋,巧娘娘给我扎花线;我给巧娘娘献梨儿,巧娘娘教我骑驴儿。

语言诙谐,表现了在封建社会中女子对旧礼教反抗的情绪。李益裕《天水歌谣》中所收清水县的一首:

风吹起叶叶儿,落下杆杆儿。金水儿,银碗儿,巧娘娘,洗脸儿。洗下的脸,如白面,巧娘娘叫我做针线。我给巧娘娘来献瓜,巧娘娘教我来扎花。我给巧娘娘献柿子,巧娘娘教我缝被子。我给巧娘娘献桃儿,巧娘娘教我缝袍儿,我给巧娘娘献双鞋,巧娘娘教我要学乖。

反映了过去姑娘们希望不断提高女红技艺的愿望。清水县温小牛《邽山秦风》一书也收有不少。

(0)

相关推荐

  • 礼县《天水赵氏家谱》考述

    常回家看看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世谱.家牒.家乘,是用以记载宗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举凡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人口兴衰.人物掌故.风物人情皆可入谱.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家族修谱牒构成中国宗法社 ...

  • 老俞游记丨甘肃之旅(二)

    (本文写于2020年7月17日) 祁山堡 早上6点起床,发现窗外层峦叠嶂,绿树浓阴.打开窗户,带着树香的新鲜空气扑鼻而来.穿好衣服,我到外面跑步了一圈.该宾馆在群山环抱中,环境极佳,山溪在园子里穿行, ...

  • 历史的尘埃——“六出祁山”辨疑之阳蹊辨

    被视为第四次出祁山事实的阳蹊之战史志均有记载的具体地望,绝少有人涉及.笔者虽着力搜求,但只在两处发现:<诸葛亮北伐路线示意图>中,将其标在白龙扛流经今武郡县治一带的北岸:刘琳<华阳国 ...

  • 美丽的西和,美好的印象

    礼县举行的甘肃秦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学术研讨暨换届工作会议于21日结束.第二天早晨,在我准备乘坐主办单位送天水人员的车返回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在网上认识的好友宋根元打来的电话,邀请我到西和去游玩,说他的同 ...

  • 西汉水寻踪:西和法镜寺季夏之行「随笔游记」

    李三祥 [一]沿着嶓冢山和西汉水脉到西和去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读<尚书.禹贡>,知有水为汉水,源自嶓冢山.后读<水经注>.<山海经>等古文书籍,据其所载,嶓冢以东 ...

  • 七夕节探秘:甘肃西和乞巧节,流传在西汉水上游的秦人遗俗

                                  西和乞巧:祭祀织女的仪式             保存在甘肃西和县的乞巧风俗,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q ...

  • 赵逵夫:乞巧节的意义

    作者简介:赵逵夫,男,汉族,1942年12月生,甘肃省西和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 ...

  • 赵逵夫:再次沿沅水南行后的绝笔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在所录<怀沙>全文之后说:"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则<怀沙>是屈原的绝笔可知.文中又说:汉文帝疏远了贾谊以后,不用其 ...

  • 赵逵夫:《楚辞》的成书与注本

    <典籍里的中国>第七期以戏剧化的方式讲述<楚辞>的故事,时光回溯,留存在史书上的屈原,从楚辞的每个篇章,一代代流传的传本和注本中活了过来,如在目前. 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产生以 ...

  • 《今日聚焦》赵逵夫:守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趙氏宗亲 ID:zhaoshizongqin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趙:请点击上面"趙氏宗亲"关注,拥抱中华趙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趙氏文化,共建繁荣趙氏,传播趙 ...

  • 最具价值当代青年工笔画家赵永夫作品欣赏赏析,一诗一词一幅画

    当代著名青年工笔画家赵永夫,甘肃临洮人,现居天津.赵永夫自幼热爱画画,十分努力,考取天津美术学院系学习国画,在学期间,跟随著画家何家英.杨沛漳.霍春阳.贾广建等教授,学习工笔创作,随着学习对传统国画艺 ...

  • 赵本夫谈枕边书

    赵本夫,作家 中华读书报:早期您接触文学的唯一途径,就是阅读.能否说说您早期的阅读?哪些作品印象特别深刻? 赵本夫:我1961年从乡下考入家乡的丰县一中.当时,这所学校全省有名,校园占了县城近四分之一 ...

  • 作家名片 | 赵本夫:文学充满了批判精神和理想主义

    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日益兴盛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启动"新世纪 ...

  • 寻亲记(散文选刊·下半月)(赵本夫)

    2021-05-20 04:57赵本夫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先祖家谱赵家 赵本夫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乡. 你在一个地方已经住了三代.五代,以为就是这里人了.十代.二十代. ...

  • 名家专访 | 赵亚夫:改变对历史教科书系统的认识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 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改变对历史教科书系统 的认识势在必行 一.问题缘由 马婷.李田玉(以下简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