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上海超深圳、香港,重回榜首

从城市视角衡量中国经济发展,2021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下称“报告”),对中国内陆和港澳台地区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

所谓“综合经济竞争力”,包含城市的综合经济增量和综合经济效率。报告称,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衡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实力,是当前和短期的经济绩效的决定力量,也是城市未来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基础。

根据报告,2021年,头部城市排名基本稳定,区域中心城市仍引领全国;总体来看,“南高北低、南升北降”趋势持续,但“东高中西低、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从层级来看,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少,竞争激烈;从城市群看,中部的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上升幅度最大。

根据报告,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城市依次为:杭州、成都、宁波、佛山、澳门、长沙、东莞、常州、厦门、青岛。

其中,前3强城市排名有所变化——上海上升2名,超过香港和深圳,而深圳则下降1名,排第2位,香港下降1名,排第3位。

上海重回榜首

报告称,在2021年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中,上海上升2名,超越香港、深圳,重回第一。上海前一次进入榜单第一,是2014年。

具体来看,2021年上海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为1.000;经济增强竞争力指数同样为1.000,排名全国第一;经济密度竞争力指数为0.756,较北京、深圳、香港、台北略有逊色。

从经济竞争力的5个分项指标来看,报告指出,营商硬环境和全球联系指标是上海经济竞争力的绝对优势,均居第一;其次是生活环境、营商软环境,分别居第二和第三;当地要素排名第二,仍有进一步提高空间。

报告称,当地要素方面,深圳、上海、香港、北京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在具体分项指标上,上海、深圳、北京和香港的间接融资便利度和专利申请数指标位居前四位。而青年人才比例较低是上海当地要素竞争力的唯一短板。

合肥、南昌领跑成长城市群

从城市群指数角度来看,报告称,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群。与此同时,出现成熟城市群开始扩散、成长城市群稳步提升的现象。

报告称,成熟城市群已经由聚集开始转向扩散。具体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已经逐步引导周边城市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的深圳、广州和东莞也是如此,这些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基本维持不变,而周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大部分处于上升状态。

成长的城市群在稳步提升。具体来看,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均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合肥、南昌城市群总体排名上升了6.75名和6名,远超其他成长城市群。

值得注意的是,如合肥、南昌城市群等上述提及、处于上升状态的成长城市群,均位于中部地区。

对此,报告也指出,中部城市正在崛起。在今年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中部城市平均上升了2.25名,其中,有46个中部城市的排名处于上升状态,占所统计中部城市数中6成以上;而东部城市排名平均下降1.42名,有近半数东部城市出现排名下降。

“总体来看,'南高北低、南升北降’趋势持续,但'东高中西低、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报告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