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之塑,见内美之光 | “内美之光——司徒兆光回顾展”11月8日开展
来源:中央美院美术馆
内美之光——司徒兆光回顾展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8日—12月12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B展厅
学术顾问:范迪安
策展人:殷双喜
执行策展人:段海康
展览设计:马华元 司徒晓春
展览统筹:张伟 胡泉纯 金亭亭 毛媛 孙婷婷 高高 周红兵 马亮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协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支持单位:北京艺东联创公共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翊超美苑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 温馨提示 |
因校园疫情防控要求,美术馆暂停对外开放
校内师生可正常参观
展览期间将通过作品推送、线上展厅等形式
与公众分享交流,请您持续关注
本次展览以“内美之光”为主题,意在展现司徒兆光先生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艺术探索中纯净的人性之美。展览以“学为人师”“生命之塑”“燃情岁月”三个单元系统梳理了司徒兆光先生不凡的人生历程和艺术历程;展览共选取近200件作品,从艺术创作、求师教学、美育文献等角度全面呈现了司徒兆光先生的艺术实践面貌。
司徒兆光简介
司徒兆光1940年6月10日出生于香港华侨家庭,祖籍广东省开平市。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59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1961年派往苏联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师从阿尼库申教授。
1966年,司徒兆光回国并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学生们一起做习作,并亲自示范。在教学中,他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主张“立体地观察对象”,强调“对一切美好事物具有发自肺腑的爱。”在长达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司徒兆光始终怀以大爱之心培育青年学子,为培养新一代青年雕塑人才奉献心力;他在教学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谦和的人品、宽厚的胸怀和勇于实践的作风赢得了同事和同学们的敬重,并指引和鼓舞着新一代艺术家的成长。
1963年,参观雕塑家柯年科夫工作室,左起:冯真、曹春生、柯年科夫、司徒兆光、张华清、王克庆、苏高礼
1966年,司徒兆光从苏联归国,为北京工业学院创作毛主席雕像
1984-1985年在中央美院雕塑工作室工作
司徒兆光为学生进行示范教学
1974年春天,司徒兆光接受文化部下达的任务,与美院雕塑系王克庆、曹春生、赵瑞英、张德蒂、张德华、时宜、关竞、郝京平、李德利等10位雕塑家深入西藏,创作大型泥塑《农奴愤》。1978年应国家民族委员会派遣,司徒兆光第三次赴西藏深入生活,收集资料,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复制《农奴愤》做准备。半年时间里,他画了大量的藏民肖像和生活速写,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1976年,图中人物有王克庆、曹春生、张德华、张德蒂、司徒兆光、关竞、赵瑞英、赫京平、时宜、李德利、多吉拉、杨为铭、阿里、郭林新、屠思华,还有时任展览馆馆长的薛以楼和顾问雪康、土登尼玛等人
1974-1975年司徒兆光在西藏采风
1978年,司徒兆光再次来到西藏,在布达拉宫前
作为新时期城市雕塑艺术的先行者,司徒兆光和其他一些主张发展城市雕塑的同行一道专程赴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考察城市雕塑,为我国城雕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归国后创作了《读》《遐思》《劲射》等兼具美感和力感的巨作,堪称我国城市雕塑中的精品。除此之外,司徒兆光还针对城市雕塑创作中一度出现的乱象有清醒的认识,他所提出的“宁可少点,但要好点,也要精点”的主张不仅是其一贯的艺术态度的反映,至今仍具有突出的借鉴意义。
1984年,司徒兆光每天清晨上班前到正义路街心花园现场制作《读》,引来许多市民围观
1997年,长期边教学边创作的劳累使他病倒了,最终确诊为“帕金森综合症”。从此开始了与病魔抗争的生活,但他仍不放下手中的刻刀,于病中仍以高昂的创作热情为何香凝、孙中山、吴作人、梁思成等名人塑像,其顽强的毅力、敬业的精神令人动容。司徒兆光始终以极为严谨的创作态度认真研究客观对象,精心构思,反复推敲;他的名人肖像雕塑如人物传记一般永恒隽永,在作品凝固的表面之下,涌动着生命的能量。
司徒兆光以王合内为原型创作雕塑
司徒兆光为吴作人先生塑像,图为司徒兆光与吴作人、萧淑芳夫妇合影
病中正在为北京中华世纪坛创作梁思成像
司徒兆光在自己的艺术人生中始终以朴素真诚的眼光看待世界,以澎湃的激情捕捉人物的心灵之美。他将盎然生意凿进顽石硬木,并将气韵、情怀注入其中,赋予它们永恒的艺术生命。那些内美、深沉的创作光辉不仅蕴含在他的作品里,更是作为永恒的艺术财富,为祖国的灿烂时代书写新的篇章。
展览作品(部分)
《戴米拉的藏族妇女》 木 高60cm 1979年
《伊文思》木 高58cm 1982年
《扬青稞》 木 高94cm 1981年
《妮》 木 高46cm 1984年
《马》 木 高23cm 1980年
《非洲青年》 青铜 高58cm 1988年
《雏鹰》 青铜 高17cm 1981年
《吴作人》 大理石 高50cm 1990-2006年
《读》 汉白玉 高200cm 1984年
《郭沫若》 青铜 高200cm 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