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参加红军,40岁授上将,他在军中的任职超越所有大将和上将
1955年,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年份,也是一个值得举国欢庆的年份。国内各省份都已经解放,经过数年的努力,一切经济建设发展工作步入正轨。隔江相望的朝鲜,曾经漫天的硝烟战火也已经散尽,国际威望大幅度提升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
全国人民在这久违的和平时代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首都北京也举行了令全军期盼已久的授衔仪式,有上千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被授予将军,他们都是功勋赫赫、身经百战的开国功臣。55位开国上将中,最年轻的是萧华将军,他13岁就参加红军,如今才只有39岁,与萧将军相比,今天所讲的主人公也毫不逊色,此人14岁参军,参加授衔仪式时年仅40岁,他就是陈锡联上将。
14岁参军的陈锡联
1915年,陈锡联生于湖北黄安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童年记忆中,他没吃过几顿饱饭,遇到灾荒之年或者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跟在母亲后面四处乞讨,在别人家的白眼和呵斥声中讨要饭食。
困苦多磨的生活状态,令陈锡联早早接触人间的冷暖百态,让他的心绪迅速成长,养成坚韧不屈、勇于面对困难的性格。后来红军的造访,改变了当地穷苦百姓们的命运,有红军为大家当家做主,曾经祸害乡民的地主恶霸遭到严惩,百姓们不再受欺压剥削,陈锡联也终于感受到吃饱饭的畅快感觉。
这位13岁的少年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参军,成为能够为百姓改变命运的红军战士。但担忧儿子的母亲却不同意陈锡联的想法,即使母亲不支持,也不会打消陈锡联的参军志向,有一天晚上他趁母亲睡熟,偷偷溜出家门去参加红军。
有一天,陂南游击队的副队长詹才芳,听说有个娃娃要加入游击队。这个孩子正是陈锡联,看着长相憨厚、身形敦实的陈锡联,詹才芳笑着对他说:“你不是陈永厚的儿子吗,想参加队伍?孩子你年龄太小了,个子还没有枪高,回家长两年再来吧”。
陈锡联还没说话就被詹队长一口回绝了,自己好不容易从家里跑出来,哪能轻易回去呢!在接下来两天了,他就一直缠在詹才芳身边,最后詹队长被缠的没办法了,最终同意收留陈锡联。
一年后,红11军进行扩编,陈锡联跟随游击队编入红军,他终于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功勋赫赫的八路军名将
长时间的相处中,詹才芳觉得这孩子不错,机灵聪明还挺有主见,是个可造之材。詹才芳的眼光确实不错,多年的实战经历,让陈锡联迅速成长起来,从基层官兵中脱颖而出,参军五年后就当上了红11师政委,成为红军青年军事干部中的佼佼者。
抗战爆发后,陈锡联担任八路军769团团长,10月中旬他率部抵达代县的刘家庄时,他看到不时有几架日军飞机从滹沱河上空飞过,它们是去支援忻口会战的日军。从飞机往返的高度和声音来看,陈锡联断定日军的飞机场距离这里应该不远。
在向老乡打听之后,得知距离这里十几里地的阳明堡确实有一个日军机场。经过侦查后,陈锡联决定突袭机场、炸毁飞机。
19日夜,陈锡联亲自带队,在夜色掩护下,率领三营摸进机场,迅速投入战斗。一时间火光冲天、爆炸声四起,混乱中惊慌失措的日军机场守备军也被八路军消灭了不少。
由于准备充分,这次偷袭战速战速决,从突入机场到24架飞机全部击毁、人员安全撤离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不久这场战斗的胜利传遍了太行山,后经报刊转载后全国也为之振奋,这就是著名的奇袭阳明堡战斗。
但过不久,这位抗日名将受到了“冷遇”,“神头岭之战”中,129师一举消灭日军一千多人,各参战部队都收获很大,只有为兄弟部队创造战机的769团战果不大,陈锡联和部下一直抱怨“师部光让别人啃肉,自己连汤都快喝不上了”。
这话传到邓公耳中,他公开表示:“陈锡联这门'小钢炮’不会闲着的,会给你机会吃肉的,到时候可别撑着啊!”
邓公果然没有食言,经过半个月就发起了“响堂铺战斗”,这次陈锡联率769团担任伏击主力,此战消灭日军辎重部队四百余人,摧毁汽车180多辆,其中有一百来辆是769团的功劳。立了大功的陈锡联当时逢人就说:“咱师政委说话还真算数,这回可算吃饱了”。
职位超越所有大将上将
经过抗战、解放战争,全国人民终于迎来新时代的到来。当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时刻,陈锡联正率领第三兵团向大西南进发,一个多月后重庆解放,此时的工作重心放在重庆地区的接管、整顿、恢复秩序上。
这个曾为“陪都”的城市,如今是三教九流满街横行,垃圾遍地、秩序杂乱无章。在陈锡联的领导下,一大批黑、恶势力,敌特分子被逮捕,城市秩序焕然一新,在新政府的宣传带动下,全市军民一起走上街头,协助清理垃圾,经过几个月的治理,重庆以崭新的状态进入人民阵营这个大家庭。
重庆各项工作步入正轨的时候,陈锡联也接到新的调任,担任炮兵司令员,后来历任沈阳军区司令、北京军区司令、副总理等职位,成就非常高。
1976年,陈锡联的人生成就达到了巅峰,当时由于叶帅身体不适,中央下放文件,由陈锡联代替叶帅主持军委的所有工作。
能够担此重任的,此前也只有开国元帅了,此时陈锡联的职位超越所有的开国大将和上将。
四年后,陈将军提出辞去所有要职,将他们留给更有能力、更年轻的干部,退居二线的老将军终于有时间打理自己的晚年生活。
1999年6月,老将军走完自己辉煌的一生,向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