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盛麟与厉慧良 厉慧良生前,曾经...
浅议高盛麟与厉慧良
厉慧良生前,曾经先后说过两个人不能学,不可学,一位是高盛麟,另一位就是他自己。
其一,他们在总体上都是宗杨派的。高盛麟不仅在科班就深受杨派熏陶,而且拜杨派武生名师丁永利为师,并有幸得到杨小楼先生亲传,是京剧界公认的杨派武生杰出传人。厉慧良虽然和他经历不同,但曾经明确表述:“我的武戏,基本上是宗杨(小楼)的。高盛麟和厉慧良在艺术追求的基点上是一致的。
其二,深厚、坚实的基本功。高盛麟和厉慧良均以全面而精深的基本功著称。早在40年代,就有评家在《半月戏剧》上,对高盛麟武戏的甩发、圆场、趟马、亮相、扑跌、起霸、走边等逐项给予了点赞。而厉慧良1950年进京参加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期间演出《挑滑车》 ,梅兰芳也称赞:“多少年没有看到这么硬的功夫,这么好的武生了。 ”
其三,允文允武。他们不仅在武生戏中唱、念、做、打兼备,而且擅演老生戏,高盛麟家学渊源, 《卖马当锏》 《打渔杀家》 《战太平》 《问樵闹府·打棍出箱》 《群英会》 (饰鲁肃)《镇潭州》 (饰岳飞)等都为行家所称道,“精彩可观” ; 1936年,厉家班在宁波成立,在江南各地巡演, 14岁的厉慧良以老生挑梁,曾在上海拍摄剧照,灌制唱片,到重庆变声期才改为主攻武生。嗓音恢复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常以文、武双出的形式演出,
其四,艺不宗一,“南北合” 。高盛麟和厉慧良的艺术道路,前者起步在北,后者起步在南。后来,一个是携艺南下,一个是北上发展,看来足迹交错,却又都不囿于一地一派,而是追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有所丰富和创造。如高1962年的北京之行,他排出的“打炮戏” ,先后是《挑滑车》 《一箭仇》 《走麦城》 ,分别属于杨、盖、麒三派的代表剧目,实际上就是他践行这一艺术思想“闯”的成果展示。
同样,厉慧良也曾经明确表示,我宗杨,但我不是杨派,我的武戏中有盖老的东西,也用了尚和玉坐实的东西。 他还针对南派、北派的不同,提出了“南功北戏”的观点:“南方的‘功’特别硬,北方的‘戏’非常好。他的戏大都是这样的‘南北合’ 。 ”
1961年和1962年,厉慧良、高盛麟先后赴京演出,都引起了京剧界的热议。对于厉慧良,同为武生大家的李少春在文章中概括了“快、准、险、稳”四个字;
次年高盛麟“走马换将”进京,更受京剧界、报刊电台和观众热烈欢迎。袁世海四字评赞誉“稳、准、帅、美” ,张云溪则提出“稳、准、率、美” 。
总之,高盛麟厉慧良二位大武生,已成京剧大武生的经典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