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症,为什么‘祛风、散寒、除湿’三部曲,...

痹症,为什么‘祛风、散寒、除湿’三部曲,总是乏效?20年经验汇成一句忠告:治痹勿忘滋阴血

对于痹症,很多人都说,传统的“祛风、散寒、除湿”三部曲,效果不尽如人意。我的临床体会是,在以常法治疗痹证的同时,佐以滋阴养血之法,为什么要如此说?

第一:湿邪侵犯之地乃阴血亏虚之所

《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邪犯虚地之意。根据同气相求理论,有形湿邪易犯阴血亏虚之地。换言之,湿邪侵犯之地乃阴血亏虚之所。

而痹证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所以痹证除有气虚、阳虚之证外,尚有阴血不足的见证。也就是说风寒湿三邪侵犯机体的前提是阳气不足、阴血亏虚。

其实,机体的正常运行一靠阳气的温煦,二赖阴血的滋养,对于机体关节尤其如此,即不但需要阳气的推动和温煦,更需要阴血津液的润滑和滋养。

若关节过劳损耗阴血津液并超出机体的代偿能力时,关节腔隙中的阴血就亏虚了;阴血亏虚了,关节腔隙就腾出空隙,给有形之湿邪乘虚而入提供了条件。

当风邪过盛,湿邪夹着寒邪一起侵犯机体,入驻关节腔隙,风寒湿三邪与气血相搏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痹证乃发。

第二:治痹名方,不乏滋阴养血之品。

乌头汤,用芍药、蜂蜜滋阴养血。

桂枝芍药知母汤,用芍药、知母滋阴养血。

独活寄生汤,用当归、芍药、干地黄、川芎即为养血活血。

《丹溪治法心要》痛风方,用熟地黄、山药、龟板即为滋补阴血之品。

可见,古人在处方用药治疗痹证时,佐滋阴养血之品似已成定法。

第三:滋阴养血之品,本就擅治痹证,《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

众所周知,祛风、散寒、除湿等药,擅治痹证,且为临床常法;滋阴养血之品治疗痹证,不但知之者甚少,似还有悖中医治痹理论。

实则不然,《神农本草经》所载滋阴养血药中,就不乏擅治痹证者:

如“干地黄,逐血痹……除寒热、积聚,除痹”;

“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止痛”;

“石斛,主伤中,除痹”;

“柏实,主惊悸……除湿痹”;等等。

可见,这些药物不但功擅滋阴养血,同时还有直接除湿、逐痹、除痹等功效,为滋养阴血治痹提供了本草依据。

第四:滋阴养血,软化稀释有形之邪,有利于痰湿瘀血的祛除。

经络气血的痹阻,使原来滋养、润滑关节的阴血津液运行不畅,进而留滞变为痰湿、瘀血,并与外来湿邪胶浊在一起,使痰湿、瘀血更加黏着、胶结。

此时若一味化痰利湿,往往欲速不达,事与愿违,痰湿愈加黏着难解;若佐以滋阴养血之品,则可软化稀释痰湿、血瘀,使痰湿瘀血等邪气排出体外。

这与西医之雾化吸入治疗肺内黏痰是一个道理。所以,治痹祛邪固然重要,但滋养阴血同样不可忽视。

第五:祛风散寒化湿之品,多辛香走窜,每易损伤阴血。

治痹常用中药如羌活、独活、白芷、防风、威灵仙、乌头、附子、细辛、白芥子、南星、苍术、薏苡仁等,多辛香燥烈。

在祛风散寒化湿的同时,每易伤阴耗液,所以治痹的同时必然损伤阴血,故在处方用药时佐以滋阴养血之品可防患于未然,避免祛邪伤正之弊。

第六:滋阴填窍,断绝痰湿瘀有形之邪回路。

痰湿瘀血乃有形之邪,有形之邪必占正道,若在治疗痹证时,只是祛风、化湿、祛瘀,势必痰湿瘀一边祛除,一边又复来侵。也就是说,痰湿瘀祛除的同时必然腾出空隙,这个空隙有形的正气阴血不去占领,邪气痰湿瘀血必然就去占领。

所以,祛邪的同时佐以滋补阴血之品,邪气就无容身之地。

所以,我认为,痹证属正虚邪实之证,本在气血阴液不足,标在风寒湿邪痹阻。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尤其不要忽视滋养阴血之法。

20年来,我总是分期论治,早期宜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则扶正、祛邪并重;后期则宜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总之,在治疗痹证的整个过程中,滋阴养血,我始终贯彻始终。我的经验是,临床即使无阴血不足之见证,佐以滋养阴血之品,亦常收事半功倍之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