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悟道后,为什么还要躲在猎人队伍中十五年?
从开悟到证悟,“悟后实修”极为关键。六祖慧能藏猎山中十五年载,所经历的种种社会磨砺,才是他发扬光大禅宗的关键。
公元667年,唐乾封二年,在今天的广州光孝寺。唐印宗法师开坛为大众讲解《涅槃经》,其中两个僧人,因为开小差还因为风幡动而争辩不休时,一位路过的猎人以一句“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震惊了印宗法师。
其后在正月十五日,印宗法师为其落发,智光律师为其授具足戒,时年三十余岁的六祖慧能,在山中猎藏十五年后,携五祖的禅宗衣钵重建天日,并受到了广州缁素的敬重。
六祖惠能作为禅宗的发扬光大者,可说是震古烁今的禅师,是禅宗“一花五叶,结果自然成”关键人物,其遗留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俗称《坛经》,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本由中国人写的佛门经典,是一部千百年来,不断启发后世修禅者的正眼法藏。
六祖惠能大师,俗姓卢,他是汉唐时期唯一以獦獠之卑、樵夫之职,不识文字却悟最上乘佛法,得禅宗衣钵传衣,开创中国禅宗盛世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记载浓缩在四万余字的《坛经》中,其闻法-求法-开悟-悟道-传道过程,是后世人修禅和学禅的一个重要参考。
一直以来六祖闻法和开悟的过程,其妙答五祖弘忍大师,“人不分南北,佛性不分南北”,还有舂米的回复,最终以一首《菩提偈》,被五祖弘忍深夜传经,在闻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开悟,在开悟后说出了“迷时师渡,悟时自渡”,这些经历,世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他从开悟后到证悟的过程,知道的人却不多,这个重要的过程,在坛经中的《行由品》仅用四千字介绍。
因文献记载的简约,使我们很难了解,六祖开悟后到成为一代宗师,期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在诵读《行由品》时,会发现内容:六祖的衣钵后,五祖让其速归,并未为了避免他受到伤害,五祖嘱咐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在躲过了数次命若悬丝磨难后,六祖慧能大师,在广东的四会山中,藏匿在一只猎人队伍中,历经了一十五载,在机缘成熟后,六祖感“不可终遁,尚需传法”,毅然抛却了生死观,徒步到了广州弘法。
六祖从开悟到弘法,建立禅修风格更为关键的,正是这十五年的“藏猎”经历。那么六祖慧能到底是否有“藏猎”过,他“藏猎”有经历了什么?
六祖坛经,虽然现存有多个版本,但是综合各个版本,六祖在四会山中,避难藏匿一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记载:
一、敦煌版本中的,无记载;
二,实有其事,可时间有差异,大乘寺本、金山天宁寺本等记载为五年,
三,各种通传版本明确记载为十五年。
根据各种版本记载六祖的生平,他当时非常有必要和理由藏入山中,这是不容否认的。其依据有三个
一、六祖得了衣钵以后,日夜兼程回到了南方,却没有急于开坛说法,而是选择藏匿,除了五祖嘱咐“佛法难起,不宜速说”外,和当时的情况紧急有关。
二、从六祖生平看,从开悟得到衣钵到广州剃度弘法,确实存在了一个时间空白,这段时间正符合他隐匿的时间。这段期间六祖藏在深山密林中,与猎人为伴正式其磨砺的过程。
三、无论是广东和广西,都存在很多的六祖藏匿处还有各种的传说,这也是六祖在山中修行的物证,而六祖“藏猎”的范围非常之广,从粤西到四会、广东翁源到至桂林象山,方圆的达数百里,可见这段时间,他和猎人到了不少的地方,同时自己也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历练。
由此推断,六祖很肯定是“藏猎”一段时期,这段时期,正是开悟后起修的过程,也是以实修证悟的关键过程?
为何这样说呢?
首先顿悟后还需要守正
一直以来,人们对禅宗认知,都知道“禅”以顿悟见称,从释迦摩尼沾花微笑,到达摩的“直指人心”,在众多的禅宗大师的典故中,都会强调顿悟,但是顿悟后如何,又经历了什么,较少提及。其实禅宗虽然提倡顿悟,可顿悟也是以实修为根基,
同时禅宗除了强调顿悟,更强调“悟后起修”,可既然已经开悟了还需要修什么?
其实说白了道理很简单,类似于人必须吃饭,但是吃完饭以后,你还得消化,只有经过消化才能把饭转化为自己所需的能量,或者就是有人告诉你一件事该如何干,但是你虽然知道道理和操作方法,可你没有实际操作过,就是纸上谈兵。需要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懂得其中的奥妙,
正如轮扁斫轮的典故一样,轮扁到了七十岁还在制作车轮,但是车轮的知识和技巧,他虽然都告诉了儿子,儿子如果不自己亲手制作车轮,熟练掌握其中的技巧,即便是知道了道理,其实也无法完全掌握制作车轮的巧妙。
禅师顿悟后,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经历实修,把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智慧转化,那么开悟就像是一个空中楼阁没有根基。
所以历代的禅师或者是经历了闭关,或者是机缘成熟的顿悟后,依然需要经历一个证悟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因人而异,但却是悟道的必经阶段。
六祖虽然出身卑微,可其根性为上上人,只是简单听完经典即得悟。可即便是如此根性,六祖依然强大“悟后起修”,所以他历经了十五载,隐匿在猎人队伍中,正是要完成对心性的磨练,把开悟的智慧融入的生活中,在生活磨砺中完成禅宗“历境验心”。
可已经顿悟了,为何要为何还要“历境验心”,自找苦吃自寻烦恼呢?
六祖藏匿猎人队中,这十五年并不是一帆风顺,可以说过的日子是非常艰辛和险恶。首先在唐朝随着猎人寄宿于野外,特别岭南一带遇到的各种风险比我们现在要高,哪怕到了宋朝,岭南虽然迎来了唐宋的开发,但依然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便可知。
并且在野外跟了猎人,过着是衣食无着,餐风露宿的生活,更重要的,慧能作为一个开悟的僧人,则需要和猎人共处,无论是在语言和思想上,双方都是存在隔膜,但是当时他又不能离开猎人的队伍,因为之前就有数次受到恶人逐害,甚至一次是躲在石头中间逃过一劫,正应了五祖说的“命如悬丝”之言,所以他必须待在队伍中。
猎人的饮食习惯,或者猎人们相互说的言语和讨论的内容,都和六祖的思想和言谈举止大相径庭,但是六祖却能安之若素,待在队伍里面,为猎人“随宜说法”。
猎人们让他守网时,他会趁着猎人们不知道,把网中的生命尽量的放归山林,猎人们吃打猎回来的各种肉食,他只是在肉锅边寄煮一些野菜,而且我们要知道,当时的猎户相对来说,都会是一些较为蛮野之人,这样一来六祖和他们之间的讲话和沟通,多少会双方需要调和和忍让。
六祖在猎人的队伍中,待了十五年时间,从我们的生活中就可以看出,哪怕是恩爱的夫妻,或者是慈孝的一家,都会因为各种的生活问题,出现口角和摩擦,甚至相互抱怨,但是六祖慧能却在这段期间,恰好对应了达摩大师《二入四行观》提出的,禅者在悟道需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六祖正是在这种环境中磨砺,完成了“四行”的实践。
一位开悟的禅师,从开悟到彻悟,从有疑虑和习气到智慧圆熟,必定离不开各种的事物上的历练,这才是禅宗真修实证的风范,也是一个守正的过程。
其次:和光同尘,待时蓄德
禅虽然讲究心心相印,但六祖围绕衣钵传承,却数次出现了命若悬丝的危机。虽然吉人自有天相,多次巧妙的化解了,但是五祖也知道传衣之争,将会影响和阻碍,禅宗发扬光大,所以五祖才嘱咐慧能大师,“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
六祖自开悟以来,便在没有待在五祖身边学习,强化开悟后必须的实修,这里既有六祖的无上慧根,也因为五祖独具法眼,不拘一格的把禅宗的衣钵,传予一个来自南方的慧能,
这在当时的看来,五祖的决定是惊世骇俗,五祖深知这点,所以为了保护六祖,让他速速的归去,并且嘱咐他,暂时韬光养晦一段时期,可即便如此,依然是出现了大庾岭的追逐,哪怕六祖走了了曹溪,依然会被追逐。甚至还出现了张行昌行刺一幕。
五祖在送六祖到九江驿时,就授予六祖一段偈言,就八个字“逢怀则止,遇会则藏”,并且还嘱咐六祖快快离开,“汝今好去,努力向南”。可见六祖的隐遁于山林中,也是遵从五祖弘忍的嘱咐,
这段时期,可谓是六祖最危险最艰难的时期,也是考验六祖的大志向的时期,在生死之间的考验中、六祖要面对的各种冲突,避入深山遭遇大火,张行昌行刺,但这些并没有让,六祖起一丝的嗔恨,
特别是行昌,六祖在见到他时,只是问了一句:“吾久念汝,汝来何晚?”,从六祖留袈裟在石头上,追上来的人怎么提都提不动,就可以看出开悟后的六祖,决非无力反抗,但是他对众多的追逐者,却以一个“犯而不较”心态,六祖在隐遁山林的十五载,完成了生死与慈悲的蜕变。
这种历练对于一位大禅师非常重要,因为人本有自身的习气,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打坐的非常有功夫的人,依然会因为别人说一句,那个骂一句就会勃然大怒,正如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自负八风吹不动典故,只是给佛印禅师稍微刺激了一下,就去找佛印理论,终被佛印笑他,这哪里是八风吹不动,
六祖十五载中,正是借着恶劣的环境的历练,一门心思把念头放在日常修心性的修持上,早已开悟的他,明白了“烦恼即菩提”,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行持去静静的等待,等待把一切融汇贯通的那天,同时他也在积累德行。
最终他历经追逐,穿过了穷山恶水,在充满了瘴气沼泽,野兽出没生活艰难,危机四伏的山中等待和蓄势,十五载过去后开悟的小树,历经社会的磨砺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此时的六祖慧能已经圆融自然。达到了一位禅者超然处世的风范。
其三:怀器圆融,待时弘法
六祖一直没有忘记五祖同样叮咛:“佛法难起,不宜速说”。他“藏猎”的一切,为了还是把禅宗发扬光大,其中虽然有避祸,但是更多的是在怀器待时。
六祖“怀器”表现,是在十五载的生活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然此时他并没有剃度,但是他却以个一个禅者要求来轨范自己的行为,他更没有忘记衣钵传承的使命。
在猎人队伍里,他会随缘和与猎人说法,猎人让他守猎网,他会悄悄的放走。到了吃饭时,面对猎人的肉食,他只是在吃青菜。并且,他虽然是开悟的禅师,却不嫌弃猎人粗鄙,而他的悄悄放生行为,并没有因为自己和猎人在一起,而忘记了慈悲行;
最难的则是素菜,在荒山之中,要不只能自己种菜,要不只能吃野菜,而面对猎人的规劝和诱惑,他能够坚持下来实属难得,由此,可见六祖完全做到了知行合一。他用觉知照耀自己的觉行,有反复磨去自己的习气,明白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而在这些的磨炼面前,试想今天有多少人能够熬的过去,
更重要的就是,六祖并没有放弃弘法的念头,在久居深山后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在机缘成熟后。他毅然的抛却了生死观,走出了山林,冒着被再次追逐的危险,寻找弘法的机缘,对此《坛经》记载:“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而恰好的一阵风,让禅宗由此大盛,可见凡事都需要静待时机,只要你足够的发奋,天地间自然会给了一线机缘。
小结:
六祖猎藏于山林的十五载,经历的正是关键悟后起修的重要阶段,正是这段坎坷波折的经历,几历生死的六祖慧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渐渐磨砺自己的心性,终成知行合一,心口意行住坐卧达到了圆融,面对世间的事物也做到了如如不动,
他面对困难,依然奋发图强、面对机缘不成熟,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待机缘成熟后,他毅然抛却生死,弘法度迷情。可以说,正是这段经历,造就了这位震古烁今的大禅师。而这种“藏猎”精神,在今天尤为稀缺,
希望学禅之人在六祖的“藏猎”中得到启发,参悟六祖慧能大师留下的一句“静止不动不修善,悠闲自在不造恶,断绝见闻心安静,心无拘束无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