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刊卷首:春天和启蒙
四月,日本公布了新任天皇的年号:令和。
官方称,这是历史上首个源自日本古籍的年号,“摆脱了中国影响”。但众多日本网友发现,其实来自《万叶集》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还是出自中国文化。
“令月吉日”出自儒家经典《仪礼》,更相近的说法出自东汉张衡的《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笔者无意于出处之争。其实意思相似,也无损《万叶集》表达的美好祝愿。
令人感兴趣的,倒是中国和日本仍在共享的这些经典和传统,在全球化的今天所遭遇的重重误解。
一是,大部分西方媒体将“令和”错译为“Order and Harmony”(命令与和谐);
二是,很多人认为,这年号“没文化”,因为那句“初春令月,气淑风和”实际是“古人写文章的套话”,类似“小学生作文:今天是星期天,天气很好”。
这些争论看似不同,其实都源于今天的我们对汉字背后特定文化和思维的陌生,甚至傲慢。
西方语言重语法,每个词都是“原子”概念,“令”和“和”就是两个东西。但在东方人眼里,“令和”虽是断章取义,背后却依然是完整的意思,说的是春天的美好,说的是“度过寒冬、在春日盛开的梅花”的美好品质。
这就是汉语的整体思维和西方分析思维的区别。相应地,这句“套话”也就不同于今天的客套,它表达的是古人对“天人合一”的认知。
在中国古人看来,世界万物都与人事相关。桃花、梅花关乎婚姻,杨柳关乎离别……“元年春王正月”关乎国家秩序。
因此,人类应该效法天地自然去生活,这正如《黄帝内经》言“天之在我者,德也”。《易经》则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落实到教育上,就集中于蒙卦。启蒙,被描画成一幅“形象”:天地混沌初开,山下出泉,水气濛濛。因此,启蒙是帮助孩子开启良知,去除蒙蔽,回复“清明”的天性。这就是清明节气的原始含义。出自《礼记》“清明象天,广大象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清明的孩子,如天如地。
那么,古人如何做到这种教育呢?《论语》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代诗乐舞礼不分,都是效法天地自然。所谓“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作为初始的诗教,尤为重要。
在孔子看来,教孩子学诗,不仅可以培养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兴)、精微的观察力(观)、团队精神(群)、批判精神(怨),更重要的是,还可培养孩子亲人伦,建设美好社会(事父事君)。而这一切的教育,起点都很简单:它源于自然,就是常见的鸟兽草木虫鱼,由这些“自然之物”说出的语言,是诗,最终是人,是“思无邪”。
幸运的是,从几年前开始,我们看到,这些传统教育价值开始被重新挖掘,赋予新的实践方法。这即是钱锋和他的万物启蒙课程。于是,这个春天,本刊记者持续近三个月时间来准备本期封面故事《万物启蒙回中国》,跟着孩子去体验“竹”课程、“茶”课程、“四面重庆”“草木杭州”……
这个原本局限于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的课程实践,为何在几年之内发展成遍布全国的“万物地图计划”?我们相信,原因无他,这正是万物所蕴含的教育力量,正是孩子“清明象天”的力量。
万物启蒙课程之“草木杭州·灵峰探梅”
2019/39期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